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教学工作是学生和教师 一起推动的动态化过程 , 受学生学 习状况 、课堂教学内容 等诸多因素影响 , 每节课发生的教学状况各不相同 , 需要教师借助教学机智解决突发状 况 , 为教学排除障碍 、锦上添花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打造高效率课堂是中小学教师的 追求与努力方向 。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 , 详细分析如何巧用教学机智 、激活语文课堂 。
关键词 : 语文课堂,初中语文,思维,教学质量
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反对孤立,倡导知行合一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 而在于“教学”, 将教 和学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倾注教学机智 ; 教学要培养学生创造力 , 除了开发学生潜能之 外 , 还要开发学生的双手 、嘴巴 、时间 , 通过手脑 并用实现知行合一 。教师在因材施教中同样需要倾 注教学机智 。
一 、借助生动导入激活语文课堂
课堂的导入环节是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 、开发 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所在 ,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 主要以感性思维为主 , 这就要求教师借助教学机智 调动学生各个 感 官 体 验 , 达 到 激 活 语 文 课 堂 的 效 果 。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为例 , 教师可以 借用文章中“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 作为导入 , 让学生在趣味故事的带领下对所学内容 产生好奇 。好奇是打开学习之门的第一把钥匙 , 教 师将课文中一部分小故事抽离出来 , 生动形象地讲 解给学生 , 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 达到 激 活 课 堂 、 提升课 堂 教 学 效 率 的 效 果 。 再 以 学 习《论 语 · 十 二章》为例 , 教师可以借助孔子的一句名言“学而不 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作为导入 , 学生能从这 句名言中感悟 到 学 习 要 伴 随 着 思 考 才 能 真 正 学 有 所得 , 从而将学习状态调整至最佳 , 为了达到孔子所说的“可以为师矣”的效果而努力 。与此同时 , 初中各个学科之间具有一定联系 , 历史学科中诸子百家部分可认为是对所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 , 同样可以使用这部分内容作为课堂导入 , 唤醒学生思维进入学习状态 , 达到激活课堂的效果 。
二 、借助教学情境激活语文课堂
教学情境是指为了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或是晦涩的内容 , 而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具体的 、生动的教学情境 , 使学生在固定的教学情境中开展学习 。营造具体的教学情境 , 能够帮助学生走进文章所描写的社会背景 、历史背景 , 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学习 , 达到激活语文课堂的效果 。 以《名 著 导读<朝花夕拾>》为例 ,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 , 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探究价值 , 但大多数学生对这篇著作的创作背景并不了解 , 导致无法理解文章中所写内容 。在教学中 , 教师需要善于利用教学机智创造教学情境 。例如 , 在学生品读经典之前 , 向学生介绍鲁迅先生创作时所处的社会 环 境 。首先 , 《朝花夕拾》创作于鲁迅先生担任大学讲师期间 , 正是学生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 , 鲁迅先生因为支持学生运动而遭受排挤和攻击 。在了解创作背景之后 , 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心境会有一个更加深入且 全面的 了 解 , 在 此 基 础 上 , 补 充 整 部 作 品内 容 分 析 。作品中的线 索 是 鲁 迅 先 生 青 年 时 代 的 生 活 经 历 , 全文均围绕这一线索展开描写 。作品主要抒发 两种情感 : 第一种情感是对往昔亲友情谊之间的怀 念 , 讲解这一情感时 , 可以借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 情感作为类比 ; 第二种情感是对旧文化的批判 , 讲 解这一情感时 , 可以让学生观看清末至辛亥革命时 期的影像加深理解与认同 。
三 、借助智能点拨激活语文课堂
所谓智能点拨是指对学生的智能化指导 。学生 受认知与理解能力限制 , 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不可避 免会出现各种困惑与问题 , 导致思路不清晰 、视野 不开阔 。若问题无法得到及时 、有效的解决 , 不仅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 也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兴趣 , 无 法激活课堂 。 因此 ,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自主阅读中 的状态与进度 , 及时对学生进行智能点拨 , 使学生 的自主阅读“豁然开朗”。以《土地的誓言》为例 , 学 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疑惑 。 例如“为什 么文章中会多次提到这种声音 , 这种声音来自于亘 古的地层吗?”“‘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这句 话是什么意思?”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 中的表情变化 , 或主动询问学生 , 了解每个学生的 问题所在 , 同时对学生进行点拨 。在智能点拨的过 程中 , 需要格外注意艺术地运用语言 , 引导学生独 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从字面意思来看 , “埋葬”是指 某一事物已经消失 , 放在整篇文章中 、展开前后文 分析之后 , 可以得出作者之所以这样描写 , 是因为 欢乐只属于 , 也只存在于失去的故园 , 更多地表达 内心深处的沉重与悲愤 。经过教师点拨 , 学生对文 章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 , 心中疑惑得到解决 。
四 、借助纠错激活语文课堂
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中 , 不可避免会出现错误 ,或是因为对陌生字词并不熟悉而读错 , 或是因为对文章理解不够透彻而答错问题 。教师对学生进行纠 错的过程中 , 同样需要运用教学机智 , 达到告诫学 生 、维护学生尊严 , 同时激活语文课堂的效果 。 以 《观沧海》为例 , 文中“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这句话 比较难懂 , 学生容易出现读音错误和书写错误 。例 如 , 将“澹”字 读 成 “zhān”, 把 “何”字 写 成 “河”。
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错误 , 带领学生在分析诗句过程中学习和理解这 句 话 的 意 思 。 “水 何 澹 澹”写 海 ,描写的是一 幅微风吹拂 、波光粼粼的景象 , 之所以会使用一个“何”字 , 是为了表达对美景的感叹 。学生误把“何”当作“河”是因为对诗歌描写的内容不了解 , 文章既然名为“观沧海”, 自然是描写海景 , 不会出现“河”字 。如此一来 , 不仅将学生的错误以委婉的形式解决 , 而且学生会通过 一 动 一 静的 对 比 ,一柔 一 刚 , 使 海 与 山 一 一 对 应 , 不 仅 描 绘 出 景 色美 , 更体现了语文的对仗之美 , 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不一样的感情以及汉字的魅力 。
五 、借助多元评价激活语文课堂
初中生的思维比较活跃 , 在课堂上常常为引起 教师关注而回答问题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 现 , 教师可以运用教学机智对学生进行多元 评 价 ,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 ,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 这 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 , 还可以激活语文 课 堂 。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 , 教师可以将这篇文章的学习 作为一项自主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 , 由学生自主安 排和开展学习活动 。首先 , 教师需要巧用教学机智 将学生引入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课堂之中 , 对学生 的思维和个人能力进行评价 。例如 , 告诉学生“同 学们 , 进入初中之后 , 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得到 了提升 , 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的形式掌握所学 知 识 , 这节课老师将把课堂交给同学们 , 大家自己掌握学 习节奏 , 探讨学习要点”。在教师的评价和鼓励下 , 学生能够坚定理想信念 , 树立明确的学习 目标 , 投 入到 自主学习之中 。 紧接着 , 教师要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多元评价 , 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投入程度 、对课后习题的完成度和正确率 , 重点对 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 , 鼓励相互学习 , 缩小学 生之间的学习差距 , 达到激活课堂的效果 。
六 、鼓励学生质疑激活语文课堂
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 , 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 道学习知识 、 了解信息 ,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应用教学机智让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质疑 , 在提 出质疑和解决质疑的过程中实现进步 , 最终达到激 活语文课堂的 目 的 。 质 疑 可 以 是 对 文 章 内 容 的 质 疑 , 也可以是对教师教学的质疑 , 俗话说“人非 圣 贤 , 孰能 无 过”, 教 师 和 教 材 并 不 是 永 远 正 确 的 , 探究真理的道路也并非是一 帆风顺的 , 真理需要经 过实践的检验 。 以《登勃朗峰》教学为例 , 勃朗峰是 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 , 山势十分陡峻 , 是著名的欧 洲名胜 。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 , 难免会联想到世 界的最高峰 , 也就是珠穆朗玛峰 。 网络上对珠穆朗 玛峰的高度说法不一 , 学生难免会产生疑问 。教师 可以通过具体的图片及影像 , 向学生说明之所以会 存在两种说法 , 是因为珠穆朗玛峰上的积雪会受类 似地震及地质环境的影响 , 导致不同的探测队测量 出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不一致 。事实上 , 由于珠穆 朗玛峰地处板块交界 , 高度会随着板块的碰撞而持 续升高 , 故人们每年都会对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进行 重新测量 , 同学们可以持续关注 。如此一来 , 学生 不仅可以学到教材中没提及的知识点 , 也能达到激 活课堂的效果 。
七 、通过冷静思辨激活语文课堂
所谓思辨是指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辩论和思考 , 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辨识能力 , 加深对 所学内容的理解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巧用 教学机智引导学生开展冷静的思辨 , 通过思辨这种 形式激活语文课堂 。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 中有一个专门的辩论专题 , 可以让学生开展思辨活动 。教师可以将山水画和山水诗文作为思辨的话题点 , 辩论 两 者 哪一 种 表 达 形 式 更 好 。 在 思 辨 活 动中 , 学生纷纷表达对山水画和山水诗文的理解 , 提升鉴赏山水画作和山水诗文的能力 。之后 , 教师对学生的思辨状况进行评价 , 对学生辩论情况进行总结 。通过总结 , 得出无论是创作山水画还是创作山水诗文 , 都需要通过实践增强个人亲身体验 , 方能创作出富有感情的内容 , 山水画和山水诗文都具有鉴赏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 , 思辨活动并不是为了分出学生胜负 , 仅仅是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和课堂深度 , 还 要 注 意 使 用 教 学 机 智 避 免 学 生 之 间 产 生矛盾 。
八 、结语
教师的教学机智关键在于灵活 , 在导入教学主题 、创设教学情境 、智能点拨学生 、学科纠错 、多元评价 、冷静思辨以及学生主动质疑的过程中 , 都可以运用教师的教学机智 。 因此 , 教师需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省和总结 , 反省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 总结教学中的优良表现 , 围绕学生巧用教学机智 、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 才能保持课堂活力和创造力 , 开发学生无限潜能 , 促进学生成长 。
参考文献
[1] 周彩群 . 善 用 信 息 技 术 增 色 语 文 课 堂— 例 谈 信 息 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的实践探索[J]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22(10) : 79-80.
[2] 安华伟 . 初中 语 文 课 堂 创 新 教 学 模 式 探 索— 评《中 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模式》[J] . 语文建设 , 2022(15) : 81.
[3] 彭玉华 . 活动 : 激活 课 堂 教 学 的 支 点[J] . 中 学 语 文 教学 , 2021(6) : 68-69.
[4] 陈筑 . “思维导向 , 语言导读 , 学法导练”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以《狼》的课堂教学为例[J]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2(10) : 37-39.
[5] 黄 玲 妹 . “教 学 评 一 致”的 初 中 语 文 联 动 公 平 课 堂 实践—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游记单元教学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 2022(5) : 38-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