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作为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具有关键的影响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立足小学生 身心发育的特点,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切实发挥读写结合的教学优势,利用随堂小练笔的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语 言运用及表达能力,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教学问题为探究对象, 概述了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教学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具体探讨了随堂小练笔的教学策略。
立足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如何 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写作和表达能力是 众多一线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之 一。随文练笔是一种新型的写作教学 方式, 强调立足日常阅读和教学过程, 在学生有效学习基础之上进行片段化 的写作练习和输出, 通过“读”与“写” 的相互转化,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语 文写作能力。基于此,教师在日常教 学过程中就要对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进 行系统的优化设计,明确随堂小练笔 的设计思路,将写作练习巧妙地融合 到日常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 语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营造 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的设计 思路
(一 )明确 目标,提 升练笔 目 的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 是万里挑一的优秀文章,从语言、题 材到文体、文章立意等都具有独特性,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要点、课程标准、 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进行 综合考虑,将文章中的亮点作为随文练笔的训练点,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小学语文新课标强化了课程育人导 向,对每一学段的学生都提出了明确 的育人要求。基于这一教育基本指导,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随文练笔时 要深度研究教材内容,根据不同年级 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教 学目标,以优化教学设计,实现随文 练笔的目的。
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将简 单的仿写作为训练重点,帮助学生提 升语言组织能力和词句写作能力;针 对中年级学生,教师要加强其段落随 文练笔训练,使其掌握行文布局、细 节描写及叙事技巧;针对高年级学生, 要巩固其段落训练,开始进行篇章的 随笔训练,引导学生剖析经典课文的 写作方法,梳理经典课文是如何使用 写作技巧、修辞技巧及表现手法,如 何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的,加深学生的 理解,从而鼓励学生将其运用到自己 的文章中,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 作能力。
(二 )整合 内容,强 化练笔 整 体性
教材文章是随文练笔的基础,如何选出最适合的教材文章是随文练笔 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一定要明确 教学目标,保证所选文章符合教学目 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在确定随 文练笔训练点时,要全面贯彻教学整 体性与连贯性的原则,确保学生的写 作训练点丰富有序,让随文练笔的各 个要点可以形成巨大的合力。另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 的语文能力,既要主张实现教学的主 体性,又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 深挖教材内容,挑选每一篇文章的训 练要点,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 实际需求,以小节训练、单元训练、 主题训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强 化训练。总之,教师要统筹全局,根 据本学期、本年级的教学目标制订出 多样化、针对性的训练方案,确保不 同时期、不同阶段学生都能够通过随 文练笔得到真正的提升。
(三 )加强 引导,注 重练笔 综 合性
教师在利用随文练笔教学方法 时,要明确是在“随文”的基础上通 过大量的训练达到“练笔”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收集大量的 优秀文章, 并根据实际需求精心筛选, 通过有效的引导保障整个随文练笔教 学的效果和质量。随文练笔简单来说 就是读写结合,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 以所选的优秀文章为铺垫,引导学生 学习和掌握其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 修辞手法,在理解透彻的基础上将其 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从而彰显出随 文练笔的写作本位教学特点。此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写作本位 的阅读教学风格,鼓励和引导学生勇 于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更好地锻炼 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使学生通过语言 文字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提 升文章的写作质量。总之,教师要做 到适度引导,将教材文章的特性与写 作要点的属性进行有机结合,从而真 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有效 教学策略
(一)立足课内学习基础,巧妙 引入练笔实践
在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教学实 践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课内教学过 程入手,充分利用小学生丰富的想象 力,将小练笔的学习活动巧妙地融入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课文内 容时指导学生联想补充文本细节和故 事经过的方式构思小练笔的框架。通 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想象能力 进行引领和锻炼,为后续练笔搭建语 言框架,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 思维能力。在具体实践环节,培养学 生写作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需要教师 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反馈情况灵活选 择练笔时机,充分激活学生对语文写 作的兴趣,在日常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逐步推进练习学习进度,不断积累写 作素材和写作技巧,为学生语文写作 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例如, 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 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方 式为学生展示西沙群岛的相关图片、 视频等资源,然后围绕具象的图片资 源解析课文中文章的写作方法。如“西 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有深蓝的, 浅青的, 浅绿的, 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这一 段话将西沙群岛的海水描写得惟妙惟 肖,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资源的辅助, 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直观感受,然 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先用概括性 的语言写出海水景色的式样繁多,然 后基于直观的视觉体验,具体描绘 不同的颜色和肉眼看到的景象。这种 直观感受结合图片讲解写作教学的方 式,让学生逐步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 即先概述整体的景象情况,再具体描 写细节,将读者带入真实情境。在教 学的最后,教师可以布置练笔任务,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以前去过的景点, 或者印象深刻的地方,并仿照课文的 记叙方法记录自己的旅游过程,进行 小练笔。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可以灵活迁移和运用课内所学知 识与技巧,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有效 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指导学生拓展阅读,促进 读写深度结合
小学生学习基础和语文阅读量 相对较少,因此培养学生练笔和写 作能力离不开广泛的阅读练习。在 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广泛 的阅读可以有效拓展学生语文学习 的视野,提高学生对课内文本学习 的感受和体验,进而在后续读写结 合的练笔过程中更好地从课文学习 经验出发进行练笔和表达。为此, 教师在推进小学语文课堂练笔的教 学实践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阅读 教学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指导学生 在课内学习的过程中基于相同主题 阅读学习相关文本资源,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了解课文的相关背景, 提高课内学习的质量,为强化体验 进行情感交流和表达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这 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任务 中要求学生自主搜索关于抗日战争 的背景故事以及课文人物介绍的相 关文本内容,通过拓展阅读的方式为 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激活学生 思想觉悟和爱国情感,帮助学生在课 内学习的过程中快速进入阅读学习的 状态。在学生结束阅读学习活动后,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反馈情 况指导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入手,用 文字的形式刻画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人 物,将他的事迹以练笔的形式进行记 录。这种课前拓展阅读和课后随文练 笔的学习活动非常有效果,在课前拓 展阅读时帮助学生提升对本文内容的 理解和感悟,在课后练笔时巩固课内 阅读积累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素材,在 读与写的相互转化中实现语言知识与 技能的迁移,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阅 读和写作能力。
(三)引导学生感同身受,学会 融入真情实感
在小学生语文写作的教学过程 中,影响学生作文写作质量的关键因 素之一就是文章内容缺乏真情实感的 流露,文章内容千篇一律,可读性不 高。这一写作现状的存在也使得小学 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迟迟得不到有效 提升。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小学生生 活阅历以及情感经历相对较少,在进 行语言输出的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将 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进行有效融合,只 是一味按照教师的要求仿照文本框架 结构进行写作输出,最终造成语文写 作情感元素缺失、可读性不高等问题。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课文 内容的情感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 析和探究,围绕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文章情感的变化情况等角度进行系统的感悟,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 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情感的变化过 程,学会用语言文字的方式表达生活 中的真情实感。
例如,在教学《慈母情深》这篇 课文时,课内教学的目标在于让学生 通过作者笔下母亲的描写和刻画,真 实地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我”对母亲 深深的感激和热爱之情。这种母子亲 情题材的文章很容易激发学生自身情 感的体验,潜移默化地提高课堂学习 的效果和拓展学习的质量。基于这一 文本阅读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后小 练笔的学习活动中,就可以引导学生 基于对作者情感的感悟,从文本赏析 角度谈一谈文中“鼻子一酸”的巧妙 之处,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举例 说一说父母带给我们的感动。基于这 样的学习框架, 在教师的教学引领下, 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纷纷吐露自己 的真情实感,或是感动或是悲伤又或 是后悔。在这种感同身受的交流和互 动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记录一件 生活中感动的事例。基于这样的教学 设计,学生在进行练笔和写作输出时 情感也会自然流露,文本写作也变得 水到渠成,有助于高效地达成提高学 生写作能力,促使其融入情感的教学 目标。
(四)借助随文仿写练习,培养 学生构思能力
随文练笔作为教师培养学生语文 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看似随意却并 不简单,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随文练 笔时要基于课堂教学内容和写作教学 目标,对练笔学习活动进行针对性设 计,突出随文练笔学习活动对学生构 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促进和指导作 用。教师在进行小练笔教学过程中就 可以基于这一教学目标导向对学生随 文练笔的学习过程加以引导,让学生 在随文练笔的学习互动中逐步学会构 思创作,从而灵活地应用写作技巧进行语言表达和输出。基于此,教师在 小练笔的教学课堂中就可以制订切实 可行的仿写教学计划,让学生从文本 阅读向语文写作进行迁移和应用,帮 助学生科学提高和发展文章构思及写 作能力。
例如,在拓展阅读《滴水穿石的 启示》这篇文章后,教师就可以精 选文章中的优秀句段指导学生进行 仿写。如“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它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所以能 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 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这 一段话饱含人生的哲理,教师可以 指导学生对其进行仿写练习。又如, 作者从滴水穿石的情景入手,联系 了三位名人的事迹,在古往今来的 历史长河中,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仿照作者的语言 结构和表达特点,选择一位名人典 故进行练笔实践。通过这种随文仿 写的学习互动,学生可以将自己的 思想与情感和范文文本写作方法进 行巧妙融合,在仿写练习的过程中 逐步生成新的知识与能力,循序渐 进地培养写作构思和创新能力。
(五)关注学生练笔评价,全面 发展读写能力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 分,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具有很 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小 练笔的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也要善 于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在学生 完成小练笔的学习实践后,基于学生 写作的表现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点 拨,在这种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中全面发展学生读写能力。在教学评 价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转变传统的 教学评价方式,跳出固有评价模式对 教学评价的桎梏和限制,基于学生小 练笔的写作特点以及语言运用情况进 行综合性教学评价。另外,在评价主 体方面可以引入学生互评的机制,弥补单一教师评价实效性较低的短板。 通过这种随堂练笔、随堂评价的教学 设计, 学生可以实现知识迁移、应用、 反思、提升一体化的学习过程,在不 断练习和优化反思的练笔学习过程中 切实提高自身读写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 程中,教师要立足小学生语文学习 的实际现状,将随堂练笔和语文教 学进行巧妙的融合,借助课内教学 和阅读学习的辅助为学生语文写作 搭建练笔实践的平台,借助多样化 的小练笔活动充分激活学生语文写 作的兴趣,并在教师教学评价和点 拨下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奠 定良好的读写基础。
参考文献 :
[1] 李彦琦 .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 语文随堂练笔的教学策略 [J]. 山西教 育 ( 教学 ),2022(10):3-4.
[2] 秦 美 . 问 题 导 向, 支 架 建 构—— 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研究 [J]. 新作文 ,2022(27):63-64.
[3] 李 梅 霞 . 以 读促 写 读 写 结 合 —— 也谈随堂练笔在小学语文 阅读课堂中的应用对策 [J]. 考试周 刊 ,2022(12):34-37.
[4] 蒋皎 . 随堂潜入话 润语细无 声——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 的策略 [J]. 名师在线 ,2022(2):21-23.
[5] 黄玲 . 随“文”而“练”—— 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探讨 [J]. 华夏教 师 ,2020(6):28-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1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