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 以“护士的素质”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10 11:54: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提高“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护理学导论”课程 思政教学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起点,提升职 业教育教学质量刻不容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 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 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 教育部等九部门于 2020 年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 2023 年)》,由此我国进入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 赋能”的新时代[2]。提质培优的首项重点工作任务是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高职教育 “三全育人”新格局[3],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 建设,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因此,本研究 积极将思政元素融入“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实践中, 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促 使学生职业素养得到提升,为今后课程思政教育改革 提供借鉴。
\


  一、“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护理学导论”系统阐述了护理学发展史、护理 学专业思想与特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其学科框 架、护理伦理与法律等知识。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 了解护理学发展规律及未来趋势, 引导学生学习并 领悟护理独特的理论体系及护理模式,学会应用护 理理论与护理模式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工作,培养学 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整体护理理念、评判性思维能 力、沟通技巧、法律意识、健康教育能力等综合能力, 使学生在面临复杂多变的临床情景时能够快速应 对,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护理学科的发展,关键在于护理人才,而人才的 培养,重在素质[4] 。现代护理学发展到了以人的健康 为中心的阶段,护理服务的宗旨是提高全人类的健康 水平,护理人员应当尽职尽责地为全人类的健康无私 奉献,并将其作为毕生事业的奋斗目标。现代护理观 要求护士提供整体护理,要体现护理服务的艺术与科 学,保证高质量的护理,且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 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当代护理教育 工作的重中之重。该课程开设于大一第一学期,是高 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该课程作为引 领学生走入护理专业的第一门课程,主要引导学生正 确认识护理专业,树立专业信念,培养职业认同感,对 学生的价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5-7] 。 因此,在“护理学 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中积极融入思政元素,不仅是教 师的一种责任,更是教书育人的使命,对培养具有现 代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护理人 才将产生积极的深远意义。

  二、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 实践

  (一) 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1.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以下简称“我校”)院校合作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成员共 12 名,包括教授“护理学导论”课程的校内教 师 9 名,校内持续合作育人的思政教师 1 名,院校合 作的校外临床护理人员 2 名。其中,副教授 4 名,副主 任护师 1 名,讲师 5 名,主管护师 1 名,助教 1 名。 由教研室主任负责组织教师共同研讨课程思政元素切 入点,临床护理人员负责收集思政案例,思政教师负 责审核案例的合理性,最后分组撰写思政案例脚本并 制作视频。该教学团队成员连续两年荣获省级教师教 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校内助教负责将视频案例上传至学习通教学平台,同 时监管学生学习情况。

  2. 教学团队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教师是课程思 政建设的关键,课程思政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 然要求[8] 。教师要首先提升思政育人的本领,主动学 习获取课程思政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这样 才能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政教学内容贯穿于教学全过 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重要指示,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理解,学 校高度重视专业课程思政教师能力的培养, 具体可 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校内培训,校外交流。学 校要定期举办课程思政专题教育培训、教师师德师 风建设专题培训、校外课程思政专题讲座。二是搭建 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平台。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 参加比赛,并通过奖励机制激发教师潜在的学习动 机,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三是联合备课,集思广 益。学校应定期开展专业课程思政集体备课,联合临 床护理专家、校内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使课程教 师与思政教师跨学科合作,精心遴选思政元素及做 好思政教学设计,共同构建基于“三全育人”的大思 政格局。

  (二) 明确教学目标

  在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护理学导论》教 材进行深入分析的前提下,考虑学生对护理专业与就 业的认知情况,教学团队要在该课程原有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基础上融入课程思政育人目 标,聚焦培养具有仁心仁术的护理人才,贯彻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①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基本理论和国家 卫生工作的政策与法规,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信 息技术能力。②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借助自主学习、小 组合作等方式建构知识,能够应用评判性思维、良好 的人际沟通技巧和符合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方法解 决患者的护理问题。③素质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高度的责任心和同理心,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护理专 业,树立整体护理观念,形成锐意进取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④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坚定的专业信 念,热爱护理事业、关爱生命、全心全意为群众健康服 务的专业精神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三) 确立思政元素

  在查阅文献及开展院校联合的课程思政团队集 体讨论的背景下,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五个模块,即认 识护理专业、护士与患者、认知护理学理论、护理工作 方法、护理与法律,然后根据这五个模块的教学内 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 指导纲要》对医学教育的指导意见,以及史瑞芬教授[9] 提出的“课程人文”五大元素(包含爱国主义精神、价 值信仰、传统文化、科学精神、人文素养) ,将“护理学 导论”的思政元素确定为爱国主义、爱岗敬业;关爱生 命、救死扶伤;科学精神,求真务实;评判思维、慎独精 神;法律意识、责任担当, 具体分布情况如表 1 所示。

  (四) 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本研究在我校普通大专 2021 级护理专业学生中 开展实施,共 8 个班的 952 名学生参与。研究主要依 托网络教学平台和前期“护理学导论”在线课程资 源,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融入线上、线 下教学全过程,坚持理论传播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积 极拓展教育渠道,将思政学习融入生活,由课内向课 外延伸,由校内走向校外,使课程思政保持常态化与 持续化。

  1.线上课前自主探究—激情导入, 触发心灵。课 前,教师应用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通知需要完 成的章节任务点,包含思政案例学习。教师要求学生 提前完成预习任务,包括观看微课、线上测试、阅览 PPT 课件、阅读思政案例及分享学习心得。思政案例 以优秀人物事迹为素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发布在 章节任务点中,同时为该案例匹配音频或短视频,以 多元化形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要求学 生阅读后在讨论区分享学习心得,谈谈对案例的认 识、理解。通过讲述一代又一代护理前辈救死扶伤、无 私奉献、薪火相传的感人事迹,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 所动,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励学生传承好前辈的精 神,热爱护理事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 念和护理核心价值观。 以“护士的素质”教学为例,教 师可以选取“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的事迹,向学生传递 “南丁格尔”精神。“南丁格尔”精神有着丰富的科学内 涵,它是科学和人文的统一、奉献与创新的统一、理论 与实践的统一、改革与初心的统一[10- 12] 。课前,教师通过发布王琇瑛前辈的事迹,以王琇瑛前辈“忠于职守、 严于律己,不让病人陷入无助”的高尚思想品德为例[13],教导与激发学生深入领悟作为护士需要具备的良好 素质。

  2.线下课中案例剖析—渲染情感, 深度剖析。课 中,教师先针对课前测试情况进行反馈讲解,再精讲 重难点知识,通过学习通发放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 开展随堂测试,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结 合知识点挖掘思政元素,将其润物细无声地融入重难 点知识讲解中,以“经典诵读”“微视频”“红色影视” 等形式创设思政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思政情感,提 高情感渲染度。另外,教师也可结合思政案例提出一 些开放性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与感 悟,引导学生对其补充说明。教师提问时可使用学习 通的“摇一摇”功能随机选人,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如 此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加课中师生互动环节,可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活 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见解和感悟。 以“护士的素质”教学为例,教师可播放思政微课,加 强情感渲染,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感悟。在这一过 程中,教师先抛出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接着 播放思政微课,通过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护理人员的责 任担当,弘扬传承精神,沿着前辈的足迹践行护理人 的职业使命。

  3.线下课后拓展育人—拓展实践, 实践育人。第 一,开展课后第二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 的补充和延伸。为有效衔接理论与实践教育,验证第 一课堂思政教育成效[14- 15],应高度重视拓展第二课堂。

  课后,教师可向学生发布思政情景剧展演实施方案, 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认知与 理解,按要求以小组形式参加展演。 以“护士的素质” 教学为例,学生根据社会期望的护士角色行为模式扮 演护士,通过真情实感地演绎,加深对护士角色的正 确认知,从实践中学习,调整及规范自己的行为,强化 护患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应用护理程序 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照护,明确护士应承担的责任和 义务。学生通过扮演患者角色, 思考“自己心目中理想 的优秀护士”,以病人的身份塑造优秀护士品格。又 如,学生展演的优秀作品《英雄》讲述了经历枪林弹雨 洗礼的老战士在高铁上得到了医护人员专业照护的 感人事迹。无论是过去守卫边疆的老战士,还是现在 守护生命的医护人员,他们无不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 发热,教师可以此引导学生应以时代英雄为典范,积 极学习知识和技能,增强责任担当。学生立足护理专 业课程知识点,通过情景剧把专业思政演出来,由此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开展课后第三课 堂教学。“护理学导论”课程虽以理论讲授为主,但实 践教育仍然不可或缺。我校护理系依托学校与南阳市 民政局校地联动合作项目,与政府、社区共建第三课 堂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动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协同 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引导和帮助青年学子上好与 现实相结合的思政大课[16]。事实上,“护理学导论”课程盖的健康教育、护士素质与行为、常用护理模式等 理论知识都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拓展应用,通 过学以致用落实人才培养目标。自 2021 年 5 月开始, 我校教师团队带领学生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 服务,通过“结合传统节日奉献爱心关爱健康、结合疾 病宣传日健康养生防患未然、结合公益活动日坚守脱 贫攻坚成果、结合线上线下助力时空无缝衔接”与“服 务国家战略满足健康养老需求,服务地方发展助力乡 村经济建设,服务行业企业提高养老护理水平,服务 社区居民提升自我保健能力”——“四结合四服务”健 康教育模式开展了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知识与技 能培训的社会实践活动,助推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全方位育人新格局的实现。

  (五) 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构建全方位考核评价体系,即过程性评价与结果 性评价相结合,线下评价与线上评价相结合,增值性 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真正做到“情感与知识、能力并重”。

  1.线上学习成绩评价(占 30%) 。线上评价应用学 习通平台系统化管理,设置成绩权重。主要由课前测试 (5%) +思政案例阅读(10%) +讨论(5%) +章节任务点学习完成情况(浏览微课、PPT 课件)(10%) 组成。
\

  2.线下学习成绩评价(占 70%) 。线下评价围绕学 生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理论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 实践应用等方面展开。具体包括学风考核(10%) 、平时 作业完成情况(10%) 、互动交流(10%) 、思政情景剧或 参加社会实践服务(10%) 、期末考试(30%) 。

  三、结语

  立足新的时代, 以新思政观引领教育教学改革。 教师要充分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全课 程、全员、全方位育人体系,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 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17-20] 。教师可合理利用线上教育 路径,拓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在新态势下 以全新的多元化资源增加思政教育的情感效应。 同 时,教师可利用面对面教学的优势,持续与学生互动, 深度剖析案例,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一步步强化情感 渲染,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第二课堂情景剧表演 达到了以情动心、以情育人的效果。第三课堂社会实 践活动不仅满足了社区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也让学生 将第一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实践,而且在实践 中增加了对人民的感情、对国家的忠诚,坚定了修德 笃行、知行合一的信念,将实践的思考和感悟转化为成长远航的动力,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大国 良医。最后通过学习评价可适时调整教学策略[21],达到 持续改进与完善的目的,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 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 日报,2016- 12-09(1).
  [2]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 2023 年)》的通知[EB/OL].(2020-09-16)[2022-08-20].http://www.moe. 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009/t20200929_492299.html.
  [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EB/ OL].(2018-05-18)[2022-08-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 moe_1407/s253/201805/t20180528_337433.html.
  [4] 张少羽.基础护理技术[M].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5] 杨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的切入点[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2):98- 104.
  [6] 陈玉芳,王艾青,张艳林,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护理学导论课 程教学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9):40-41.
  [7] 刘沛君.课程思政理念下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设计[J].卫生职业 教育,2020.38(15):78-79.
  [8] 陈玉红,刘春霞,张蕾,等.“立德树人”理念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与探索: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传染病护理学为例[J].菏泽医学专科 学校学报,2022.34(2):77-79.96.
  [9] 史瑞芬.论“课程思政”视阈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 中华 护理教育,2019.16(8):586-590.
  [10] 郑智慧, 陈锦秀,葛莉,等.南丁格尔专题活动在“护理学导论”课 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1(48):89-92.
  [11] 王倩,段志光.南丁格尔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传承与弘扬[J].护 理研究,2019.33(19):3403-3405.
  [12] 梁建业.试析高校思政课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学校党建与思 想教育,2020(18):52-54.
  [13] 张潞, 曾勇.敬畏生命:医学人文的核心与基石[J]. 中华医学教育 探索杂志,2018.17(10):974-977.
  [14] 孙茜,张丽娟.课程思政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 教学论坛,2021(31):164- 167.
  [15] 房广顺,李鸿凯.推进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发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 讲话[J].思想教育研究,2017(2):12- 16.
  [16] 王艳波,吉秀家,李芳,等.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妇产科护理学》 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与研究[J].全科护理,2022.20(20):2870-2872. [17] 郭慧,李峻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J].职教 论坛,2020.36(7):163- 167.
  [18] 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增刊 3):11- 14.
  [19] 张驰. 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及其培育[J]. 思想理论教育, 2020(9):71-76.
  [20]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1] 曾麒丹,丁雪梅,张薇薇,等.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护理学专业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方案的系统评价[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2.42 (7):623-6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116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