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全面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对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出发,阐述了加强中小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从创新工作机制方法、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坚持党建与民族团结教育相融合、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铸就高尚师德师风、强化日常管理、抓特色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民族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些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教师;对策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全面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办学方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实施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明确了健全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这对基层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高标准,是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重大举措,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校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育人主阵地,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的任务,厚植全体师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情感的重要任务,这些都要求中小学校必须加强中小学基层党建工作。我以本校党建工作为视角,结合民族学校特点,就民族学校加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新举措进行探究,探讨加强学校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方面的策略,使学校基层党组织真正发挥出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的作用。
一、加强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
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就是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要保证把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这是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保证。
(二)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强化德育工作主阵地的有效途径
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以政治工作为统领,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学校基层党组织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让党员干部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三)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小学承载着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教育使命。因此,只有加强中小学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才能全面提高育人水平与质量。作为中小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只有牢牢地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的生命线抓在手上,才能不断推进学校基础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保证
基层党组织是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的主阵地,要实现从“好老师”到“大先生”的转变与提升,师德修养必须是第一位的,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够立德树人,才能够让教师自身的德行鲜活、生动起来,从而促进教育工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党性觉悟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除了正确思想指引,还需要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够更好地坚定理论自信。“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的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的坚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真正发挥好模范先锋作用,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积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党性修养。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在工作岗位上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新时代人才。
(二)加强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的领导力
必须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增强党的领导力。
党的全面领导在学校能不能有效实现,关键在于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否健全。首先,要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培育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其次,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和党建示范点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最后,要积极构建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委员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的组织体系。管理是基石,制度是保证,中小学基层党组织要规范管理,就要规范相关制度,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健全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
(三)强化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基层党组织要建设好自己的阵地。我们学校在建设自己阵地方面,精心设计党员活动室、学习园地、党务公开栏、党员风采展示栏、党组织机构图等,让每一个角落都能够展现出党的元素,将基层党组织委员会、党员个人的职责等尽可能做到可视化,真正实现环境育人。
在校园操场、楼道等地方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让每一个师生都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尤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牢记于心,要真正理解其精髓要义。
在党员活动室、校园橱窗、墙体墙面等展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让党的教育渗透在学校的方方面面,让爱党、爱国的思想从小就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心中,为学生全面发展筑牢成长基石,铺陈精神底色。
在校园内外、在师生活动室内外,设计主题单元,构建“红色+德育”一体化教育体系,凸显一些杰出的民族英雄、优秀共产党员、科学家事迹与形象等,将红色基因深深地扎根在学生心中,培养深厚的红色情怀。
积极构建党风廉政建设文化墙。通过一些鲜活生动的例子、纪法教育、宪法诵读、法律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将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努力促进基层党组织中党员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道德品格、工作作风等的建设,让广大教师信服,把学校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四)创新工作机制方法,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把党组织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防止“两张皮”。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创新中小学党建工作机制方法,学校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学校日常管理、教研教改、校园文化建设和群团等业务工作,促进党建教学融合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与学校管理相融合,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紧紧围绕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落实各项制度,制定细化议事决策机制、监督工作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定期议事和专题议事等制度,坚持“公开、公平、民主”的原则,以党务公开促进校务公开,推进学校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进程,提高领导班子的管理能力和执行力。
坚持党建引领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营造浓厚校园氛围。以党建为统领,着力营造特色的校园文化,探索创新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一体化”建设,推进学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同频共振、共同发展。打造校园党建文化长廊、育人文化走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师生在浓郁的校园文化熏陶下教学相长。
坚持党建引领与教研教改相融合,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将党建工作渗透到教学研究、课程改革、课堂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
坚持党建引领与群团工作相融合,凝聚加快发展力量。加强学校群团建设,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少先队等群团组织作为党联系教职工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党建带群团建设创新教育模式。
(五)坚持党建与民族团结教育相融合,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积极搭建平台
自2019年以来,学校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在校园内积极宣传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开展了丰富的主题教育,学校在党建工作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相关内容,把民族团结进步相关知识融入了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融进了丰富多彩的课堂与活动中,促进了各族师生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团结拼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了校园和谐、民族团结、教育教学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学校“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德育工作模式成了我校党建工作的一个新举措。
总之,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是持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政治保障,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2021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J].人民教育,2022(Z1):6.
[2]吴德刚.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历史价值[J].人民教育,2022(05):6-10.
[3]吕玉刚.深化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J].人民教育,2022(12):7-11.
[4]冯刚,武传鹏.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J].人民教育,2022(10):6-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0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