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 教师要立足课程特点 , 注重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 加强学 生高中生物知识理解与记忆 ,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 , 教师应融合美 育教学理念 , 秉持“传道 、授业 、解惑”的职业态度 , 明确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 并将其纳 入教学方案设计 , 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文从 高中生物教学实践出发 , 分析美育 内 涵 、 高中生物教学问题现状 , 探究美育对生物教育 的意义 , 就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出可行性建议 。
高中生物作为高考科目之一 , 在美育资源方面 极其丰富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 应当着重渗透美育 元素 , 帮助学生感受万事万物之美 , 培养学生的审 美意识 。这对提升学生生物学习积极性至关重 要 , 对学生深度思考生物知识也具有促进作用 。教师应 当把握美育 , 注重挖掘学科知识中蕴含的“美”, 坚 持以“美”育人的学科教育原则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 , 带动学生学习 , 进一 步提高课堂教学效 果 , 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从而促进学生的整 体发展 。
一 、高中生物教学中美育的内涵
在开展生物教学时 , 教师应当坚持美育渗透的 重点 , 着力推进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 将美育 融合到生物知识当中 , 保证学科素养的落实 , 从而 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增强 。生物学科 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四大方面 , 分别是生命观念 、科 学思维 、科学探究 、社会责任 。从生物知识本身出 发 ,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感受生命原始之美 , 提 升学生生命观念的建立 ; 通过对生物规律的整体把 握和探索 , 深度发掘生物学之美 , 并使学生树立科 学思维 ;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现今生物圈的变化 , 激发学生对生物发展现状的感触并积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感 。将美育融入生物教学中 , 能大大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 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 发现生命之美 , 掌握相关生物知识 , 还有利于 增 强 学 生 科 学 思 维 和 敢 于 担 当 社 会 责 任 的勇气 。
二 、高中生物教学的问题现状
1. 教学观念过于落后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影响 , 许多教师仍然因循守旧 , 不求创新 , 一 味地坚持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相关经验来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 , 在向学生讲解知识时 , 只是 机 械 地 进 行 知 识 的 单 线 搬 运 和 灌输 , 通过要求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来保证学生在考试中的效果 。这样 , 教师不仅忽视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和美育的培养 , 还使学生整体发展受到阻碍 , 极大程度地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升 , 从而阻碍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有的教师只注重强调生物学科的应试地位 , 只注重让学生在学习上进行战略性取舍 , 不带领学生探究生物之美 , 忽略生物之美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这种错误的教学思想 , 不利于学生对生物之美的把握 , 更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对 学习本质的理解 。还有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 , 生物 是传统意义上的副科 , 从而在学习和教学上得过且 过 、走马观花 , 敷 衍 了 事 , 使 得 学 生 学 习 效 率 低 下 , 教学质量下降 。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培养 , 以上 种种 , 极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
2. 教学形式过于单 一
生物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 , 与我们的 日常联系 密切 , 因而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生物 , 从而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但实际教学中 , 仍然会有个别枯燥的 知识点存在 , 这往往是因为知识点脱离了学生的生 活范围 , 学生在学习中不易理解 、 困难重重 , 从而 导致其学习兴趣逐渐降低 , 自主探究能力也难以进 展 。 回顾当前高中生物课堂 , 教师往往采取不符合 学生特点的固化教学模式 , 从而导致课堂氛围沉闷 枯燥 , 极大程度地压制了学生的学习 兴 趣 。 例 如 , 在教学中 , 教师 常 常 忽 略 学 生 的 反 应 和 课 堂 存 在 感 , 一 味地照本宣科 , 生物课堂沉闷枯燥 , 学生的 疑问和需求得不到及时解决 , 课堂教学意义受到质 疑 。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 , 积极引进各种教学形 式 , 将其融入生物课堂中 。例如 , 在进行生物实验 课时 , 教师应当减少口头讲解的时长 , 尽可能多地 带领学生感受实验器材 , 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 。
三 、美育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通过美育融入课堂 , 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 习热情 , 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育对生物 课堂实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 启发智力发展
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 , 教师应积极融入美育 概念 , 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提升自身对生物美的观 察力和感受力 , 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深 入理解 , 引导学生进 一 步探究生活中的生物之 美 。 例如 , 在讲解“分子结构”这一章节时 , 教师可以用 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分子的各种结构 , 为学生提供更 高的视觉刺激 , 使其充分感受分子结构的美 , 最终 达到启发学生智力的目标 。通过融入美育 , 学生可 以 自主探究单链 、脱氧核苷酸等知识点 , 感受到生 物探究的魅力 , 得到满足感 , 在提升学生独立思考 能力的同时 , 进一 步促进其智力发展 。
2. 陶冶学生情操
在进行生物教学时 , 尽可能多地融入美育 , 使 学生充分理解生物 美 的 奥 秘 , 借 助 对“美”的 探 究 , 进一 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相关生物知识 。此外 , 学 生可以凭借生物美 , 净化自身的心灵 , 帮助 自 己在 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 。在进行生物美的探 索 中 , 学生能准确把 握 生 物 美 的 奥 秘 。 在 进 行 美 育 融 合 时 , 教师应当积极地将生物与其他学科进行 关 联 , 尊重生物美的完整性 , 可以借助相 关 图 片 、视 频 、 音乐 , 为学生展示各种生物之美 , 从而陶冶学生的 情操 , 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
四 、高中生物美育视域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 策略
在生物课堂中 , 教师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 在保证学生正确理解生物教学相关知识的基础 上 ,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 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 。美 育的融入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在高中 生物教学中融入美育 , 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与 提升 , 可从以下四点思考 :
1. 体验生 命 的系 统 性 和 整 体 性 , 感 受 其 和 谐 之美
在生物课堂中融入美育 ,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 物之美探究的兴趣和渴望 , 进而有助于学生对该学 科素养的体会与建立 。 例如 , 在生物 课 堂 教 学 时 , 教师可以从最基本的生命美— 细胞出发 , 通过结 合生命整体进行生物美的展现 , 引导学生深入感受 生物知识点的趣味和美 。 因此 , 从高中生物课程标 准出发 , 充分把握高中生物的重要组成章节— 生 命系统的相关知识 。生命系统包含生物内部的各类 器官 , 在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 教师应当注 重系统性 、整体性思考问题 , 充分调动所有资料进 行分析研究 , 进一 步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 助 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
例如 , 在进行“生物圈”章节讲解时 , 教师应当 摆脱以往传统 的 教 学 模 式 , 坚 持 选 择 先 宏 观 再 微 观 、先整体再局部的教学方式 , 进行生物圈相关知 识讲解 , 这样可以更好地带领学生感受生物美 , 而 不是让学生的学习感受变得混乱不堪 。优先帮助学 生搭建知识框架 , 把握知识的系统性 , 从而保证学生后面学习思路清晰而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 通过框架知 识感受美的存在 。在进行知识点讲解时 , 应当坚持整 体性 , 深度把握生物圈中的各个角色 , 并在授课时进 行丰富的展示 ,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美 , 也应当向学 生传递“各美其美 , 美人之美 , 美美与共 , 天下大同” 的价值观 , 引导学生不要崇拜一种美 , 应鼓起勇气发 现自身的美 , 美出自己的风采 。从生物美上升到学生 的个性成长 , 帮助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 使学生从 自己的个性化差异出发提升自己。
2. 感受生 物 微 观 世 界 和 各 种 实 验 , 体 会 实 验 之美
在生物教学实践中 , 通过实验带动学生充分理 解把握学科之美十分关键 。 因而教师在进行美育渗 透教学时 , 可以从生物实验出发 , 引导学生通过实 验发现微观世界和各种实验效果之美 。这也有利于 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利用多种生物基础 实验展现生物的奥妙 , 帮助学生管理注意力 , 带动 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强烈渴望 , 积极引导学生对 当堂课的实验进行反思和总结 , 保证学生可以切实 感受到生物的美和本节课所要求的生物实验基础知 识 。教师应激发 学 生 对 探 究 生 物 知 识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 在学生理解和把握生物知识点的基础上 , 推进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生物实验之美的展现 。
例如 , 在“遗传进化”章节进行实验授课时 , 教 师应当在课堂中紧紧围绕进化的相关知识 , 引导学 生对本章节知识点进行把握 。在讲解中 , 可以融合 遗传 、DNA、染 色 体 等 知 识 点 , 带 领 学 生 感 受 生 物微观 世 界 , 根 据 学 生 的 表 现 , 优 化 设 计 本 节 实 验 。在进行杂交实验探究中 , 可通过人工授粉为学 生展示正交或者反交等实验对比和演示 , 带领学生 积极观察实验之间的差异性 , 感受只能通过实验才 能发现的生物之美 。通过定期的生物实验展现 , 使 学生切实感受到生物知识点在客观实际生活中的意 义 , 通过其中对美的感受 , 进一 步汇总和把握生物 学科的相应知识点 , 从而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
3. 感受生物模型之美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 , 常常借助生物学科中 物理模型的直观展现为学生讲解相应的章节知识 , 从而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把握和记忆 。物理模型 建构周期长 、成本高且风险大 , 这使得人们不禁思考物理模型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意义 。 物理模型是为了满足人们进一 步全面研究生物本体所进行的模型建构 , 是一种辅助学生进行学习思考的方式方法 , 其对生物的外形特点 、功能等内容进行了集合 , 为学生进行生物之美的直观展示 , 使学生受到直观的视觉冲击 , 从而帮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深刻学习和思考生物的相关知识点 。将生物物理模型运用到生物教学课堂中 , 可以充分丰富学生感受美的方式 , 其本身也具有抽象 、创造之美 。进行物理模型展现时 , 应当着重展现模型的直观视觉冲击 , 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的美 , 凭借生物模型的美 , 进 一 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此情形下 , 只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 学生便可萌生出美育意识 ,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
4. 感受生 物 科 研 人 的 魅 力 和 品 格 , 体 会 科 研之美
审美教育的关键在于人格美的展现和渗透 。生物知识的成果展现与科研人员的 日夜辛勤紧密相连 ,结合生物科研人的个人魅力和品格 , 进行生物知识教学的引入和升华 , 具有非凡的意义 , 对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方向 , 也有助于其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 。
五 、结语
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 , 积极融合美育相关元素 , 可以进一 步使学生感受到生物的各种美 , 既保证了学生的求知欲 , 也保障了学生在此过程中的满足感 , 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 , 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学科知识 , 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因而 ,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生物之美 , 可 以 使 学 生 更 好 地 成 长 , 在 教 师 的 引 导下 , 使学生获得满意的学习体验 , 保障了学生的学习优势 , 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
参考文献
[1] 王艳兰 . 高中生物美育教育视角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分析[J] . 考试周刊 , 2020(17) : 153-154.
[2] 盛江宁 .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栏目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用的研究[D] . 哈尔滨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2022.
[3] 孔万英 . 高中生物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 . 数理化解题研究 , 2019(21) : 92-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