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初中物理教学的减负增效是应对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效率较低的重要方式,更是初中物理 教学的重要变革。“双减”政策的颁布和出台为初中物理作业设计提供了新的理念、新的政策支持,能从根本上 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减负增效,解决初中物理教学创新匮乏、教学理念滞后等情况。文章从初中物理教学开展减 负增效的要求切入,概述了初中物理教学减负增效的意义,结合教学实例,探索了初中物理教学减负增效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初中物理,物理教学,减负增效,双减政策
引 言
对于初中生而言, 物理学科知识的理论性较强, 且 操作性、逻辑性、计算性要求偏高,物理应用和物理 知识存在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总体来说,初 中物理知识点蕴含了大量的物理问题、逻辑问题、思 想问题等,属于初中阶段的重点“理科”课程。尽管 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改革观念提出多年,但是初中物 理教学依然没有实现该目标,且在当今初中教学压力 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出现了“低质降效”的情况。此外, 初中生知识面有限,相对而言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计算能力、逻辑能力尚未成熟,物理学习积极性较 低。“双减”政策的出现为初中物理减负增效提供了思 路,即依托“双减”政策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减负增 效,推动初中生物理教学创新优化,保证初中物理教 学整体质量提升。因此,探索初中物理教学的减负增 效实施路径是现阶段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有 效性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物理教学减负增效的实施要求
在“双减”政策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 学的减负增效要想实现,就务必遵循“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和改变“校外培训”过重、“课业负担”过重 的问题,不断强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创新、凸显初中物理学科课堂教育教学的“育人特色”“育人功能”“素 质教育特色”等。具体来说,初中物理教学的减负增效实施要求教师实现教育教学的“短小精湛”“覆盖面 广”“科学合理”“真实有效”,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物 理学习全过程的“繁重”问题得以解决,避免因为课 堂教学和课堂练习“繁重”给学生带来学习压力。同 时,从“双减”政策的具体内容来看,初中物理教学 在减负增效实施过程中还要求教师将学生物理学科学 习过程中的“自学能力”“自我探索”“自我管理”“学 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综合能力作为培养方向,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发展,既要凸显物理 的“智育”,又要展现物理的“德育”[ 1]。
二、初中物理教学减负增效的实施意义
(一)匹配“双减”政策要求
初中物理教学的减负增效实施与“双减”政策有 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据“双减”政策相关内容,初中 物理教学的减负增效务必满足“多元化”“适量化”“针 对性”“匹配性”的要求, 体现不同的考核点和巩固点。 因此,依托初中物理教学的减负增效,初中物理教学 的维度得到了扩展,教学内容得到了丰富,物理教学 的内容得到了增加,这为学生物理学习视野的拓展奠 定了基础。
(二)强化学生的知识基础
初中物理教学减负增效的实施,要求初中物理教 师体现物理课堂教学“适合”“适量”的原则,这就为 学生对物理学科“深度”内容的“深入”理解奠定了基础。具体来说, 为了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减负增效, 教 师会精选和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向,便 于初中生掌握知识内容。教师往往会根据学生的物理 思维、逻辑思维、理解能力、学习需求等,采取不同 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以实现“因材施教”,保证学 生的知识基础得到强化。
(三)强化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结合“双减”政策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 》发现,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初中物理教学 减负增效的重点。这是因为初中物理教学的减负增效 关乎着“教学创新”“理实结合”“内容优化”等,与 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知识探索能力、 思维发散能力、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等核心素养有重要 关联。初中物理教学的减负增效充分融合了课堂教学 的重要内容,变革了初中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的 教学模式,激发了初中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主 动性。此外,初中物理教学的减负增效还能让初中生 将课堂上获取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提升 物理知识运用能力。
三、初中物理教学的减负增效实施路径
(一)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质量
长期以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育 理念和教学管理滞后等的影响,部分教师并没有重视 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思维、物理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 养 [2] 。因此,大部分初中生依然没有一套良好的匹配 物理学科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阻碍了物理学习效 果的进一步提升。因此,要想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减 负增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加入与学生良好学习思维、学习习惯、学习素养培养相关的元素,让学生通 过物理教学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学习品质,为学习质 量提升奠定基础。
以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 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初中生对“动 漫”元素的兴趣,创设有趣味性的物理教学情境,引 导初中生感知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小车下坡”实 验情境。具体来说,在物理实验操作步骤的讲解过程 中,初中物理教师可以依托多媒体设备, 结合“动画”向 初中生展示“小车下坡”实验操作的具体内容,激发 初中生的兴趣, 让他们充分了解和掌握“小车下坡”的 实验步骤。随后,教师可以在“牛顿第一定律”实验 教学设计过程中,利用 PPT,结合“小车下坡”的实 验教学要求,让学生将喜欢的实验器材、实验方式等 组合。最后, 在学生完成“小车下坡”的实验操作后, 教师可以将“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操作标准视频播放 出来, 让学生进行对比和思考。这样, 在“小车下坡”实 验操作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感悟了“牛顿第一定 律”与生活的联系, 也发展了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了物理学习质量。
(二)凸显学科育人功能
初中物理教学的减负增效实施关键在于通过教学 优化、教学创新、练习减负,达到教学减负增效的目 的,凸显初中物理学科的育人功能。所以,初中物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凸显物理学科的“育人”功 能,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水平的基础上有效开 展课堂教学。具体来说, 初中物理教师要以“育人”功能为核心, 注重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创新性、个性化、 减负化,让学生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完 成自我发展, 提高物理学科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实 现物理教学的减负增效 [3]。
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初中 学生在物理理论、物理知识、物理实验等内容的学习 和感知过程中主动思考、自主思维,并在教师的引导 下将难以解决的物理问题归纳总结,进行有条理、有 步骤、有技巧的思考。这样,学生便会将这种思维发 展意识转化为思维拓展能力培养,在以后的物理学习 中更快找到理解思维和学习技巧 [4]。
(三)呈现基础知识内容
初中生的物理学习质量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等 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没有充分理解和掌握物理基 础知识。所以,初中物理教学还需要加强物理基础知 识内容的呈现,尤其是在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物理 现象描述等方面。
以初中物理“传感器及其应用”相关知识点为例, 为 了让学生深度掌握和理解“传感器及其应用”的基础 知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设定基础的教学内容, 选 取“光敏电阻的概念”“电阻变化与光线变化之间的关 系”等进行解读和讲述,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四)创新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减量不减质”,一直是一个 教育难题 [5] 。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想要真正实现 教学创新和教学效果提升完成减负增效,必须要理解 教育理念,以理念为支撑,推动减负增效。在减负增 效实施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学习效 果,凸显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 挥,保证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让初中生真正 融入教学 [6] 。同时,物理教师既是学生物理思维的引导者,也是自身物理思维的亲历者和实践者,这就要 求初中物理教师自身保持与时俱进的物理素养和知识 水平, 积极变革和创新教学理念, 推动学生物理思维、 学习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物理知识为例, 实 验教学内容涉及“流体压强与流速大小的关系”“流体 压强差异产生的现象”“流体压强产生的力”等。物理 教师在结合“双减”政策开展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把“流 体压强与流速大小的关系”作为探究主题,以“适量”“适 度”“适应”为教育理念, 充分结合初中生的实验能力、 物理思维、物理学习水平科学划分实验小组,布置探 究任务,引导各个实验小组自行设计实验过程,指导小组开展组内讨论,并完成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 验结果汇报 [7]。通过合作学习、合作探索、合作讨论, 学 生不仅掌握了“流体”“流体压强”“流速”等物理概 念, 还感受了“物理魅力”“合作趣味”“探索趣味”等, 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印象。
(五)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
初中生有极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和 新鲜感持续的时间往往不长。对此,初中物理教师要 着力提高初中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深度学习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主观能动性,让 他们配合教师高质高效地完成物理教学任务 [8]。
例如,针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这一物理 知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涉及“运用计时器完成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测量”。初中物理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可以把“加速度”概念作为探究主题,充 分结合初中生的实验能力、物理思维、物理学习水平, 科 学划分学习小组,布置探究任务,引导各个学习实验 小组自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激发 在物理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提高初中物理教学 质量 [9]。
(六)加强教学考核
在初中物理教学减负增效的实施过程中,初中物 理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评价考核工作的落实,以学生反 馈为基点, 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精简”“减负”与“优 化”。教师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教学的最大效益, 既要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变高,也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 变得更轻松。因此,学校和初中物理教研组需要在遵 循“双减”政策要求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进行 全方位评价,让教师更好地匹配“双减”政策,高质量完成初中物理教学的减负增效目标 [ 10]。
结 语
初中物理教学的减负增效为初中物理教学整体质 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初中生物理学习水平的 进一步提升做了铺垫。为了更有效地达到减负增效的 目标,初中物理教师要熟悉“双减”政策,着眼于初 中生的物理学习实际,在遵循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的基 础上有效开展初中物理教学,促进初中生物理学习质 量提升,切实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参考文献]
[1] 周光明.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实现减负增效[J]. 当代家庭教育,2022(20):117-119.
[2] 张建新 .信息技术赋能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成效提升 的途径探索[J].学苑教育,2022(14):77-78.81.
[3] 郭鹏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作业分层管理策略[J].中学物理,2021.39(6):22-24.
[4] 吴林 .落实“减负增效”,提高学生物理水平[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2):29.
[5] 曲汝英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析[J].华夏教师,2020(14):19-20.
[6] 杨利平.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减负增效探讨[J].科教导刊,2017(18):147-148.
[7] 邵羿.初中物理教学减负增效策略初探[J].镇江高专学报,2011.24(2):121-122.
[8] 付蓉.一题多能 减负增效:用课程理念指导中考力学复习[J].物理教师,2004(10):22-25.
[9] 张蓉 .横向结构规律教学教改实验与“减负”“增效”[J].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82. [10] 黄安石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减负增效”[J] .文山师专学报,2000 (1):107-109.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8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