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地方医学院校本科教学质量分析与思考—基于16所院校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5 11:34: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基于 16所院校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从撰写形式、内容两个方面对地方医学院校本科教学 质量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加强新医科建设、加大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实施 本科教学质量动态监测。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地方医学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地方医学院校是健康中国和新医科战略实施的 重要力量,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力量。自 2010年 我国开始建立高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以来,《本 科教学质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逐渐成为地方医 学院校公开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进行本科教学 质量监测的重要环节,也是地方医学院校立足本科并 回归教学的重要制度保障。因此,依托地方医学院校 的《报告》,梳理教育教学现状,对于实现“十四五”期 间地方医学院校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一、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在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官方网 站获取截至 2022 年 4 月 13 日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 证的 129所院校名单[1],从中筛选出 18所独立建制的 地方普通公办医学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这 18所 院校的官方网站,获取各医学院校 2020—2021 学年的 《报告》。 由于长治医学院和新乡医学院该学年的《报 告》无法下载,最终只选取了 16所医学院校的《报告》 作为研究文本。 根据卫生统计年鉴的分类方法,按东 部、中部、西部 3个地区对上述 16所地方医学院校进 行分类。其中,东部地区有 8所医学院校:承德医学院、 沈阳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海南医学 院、牡丹江医学院、济宁医学院、潍坊医学院;西部地 区有 5所医学院校: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成 都医学院、川北医学院、西安医学院;中部地区有 3所 医学院校:赣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

  (二)研究方法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文本阅读与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各地方医学院校的《报告》进行研 读,同时对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 学生学习效果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二、文本分析

  (一)撰写形式分析

  按照有关要求,高校年度《报告》主要包括本科教 育基本情况、师资与教学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专业 培养能力、质量保障体系、学生学习效果、特色发展及 需要解决的问题 8个部分并附支撑数据[2]。上述 16所 地方医学院校中,桂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西安医学 院 3所院校的《报告》缺失专业培养能力部分的描述; 除皖南医学院和成都医学院以网页形式呈现《报告》, 其余 14所医学院校的《报告》均可以下载电子版;除 蚌埠医学院、海南医学院、承德医学院、沈阳医学院、 西安医学院、成都医学院、川北医学院 7 所医学院校, 其余 9所医学院校的《报告》均附上了支撑数据。

  (二)内容分析

  本研究结合《报告》要求的 25 项支撑数据,选取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办学规模、办学条件与教学资源、 师资队伍、学生学习效果 5 个观测点,通过各地方医 学院校之间,以及各地方医学院校与《全国普通高校 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20年度)》[3]相关数据的比 较,展现各医学院校本科教学的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各医学院校都在《报告》的 第一部分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中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目 标进行了明确的阐述,表述方式大多以“培养××的人” 为主。多数医学院校突出和强调了人才培养目标是 “应用型人才”。除济宁医学院、川北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和桂林医学院 5 所医学院校,其 余 11 所医学院校都强调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 应用型人才的特质之一。

  2.办学规模。 开设专业最多的是济宁医学院(35 个),最少的是沈阳医学院(15个) 。医学院校专业多集 中于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 4个学科。济宁医学院 的本科生最多(18046人),川北医学院的全日制在校 生最多(19 780人);沈阳医学院本科生和全日制在校 生数均最少,分别为 7 622人和 11 091 人。 16所医学 院校校均本科生及全日制在校生数均低于全国,但校 均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的比重(89.13%)高于全国 4.33个百分点。不同地区校均本科生数和全日制在校 生数差异不大,如表 1 所示。3.办学条件与教学资源。16所地方医学院校的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均值为 19.48平方米,高于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要求的 医学院校 16平方米的合格标准[4] 。生均教学行政用 房面积最大的学校是赣南医学院(30.29平方米) ,最 小的是承德医学院(9.05平方米) 。16所地方医学院 校的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接近全国普通本科高 校的平均值,校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当年新增 值略低于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平均值,如表 2 所示。 同时,不同地区医学院校的校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值存在较大差异,如表 3所示。

\
\
\

 
  除川北医学院未公布数据外,其余 15 所地方医学院校的生均本科专项教学经费平均值均高于全国 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平均值 略低于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平均值,如表 4所示。除 成都医学院未公布外,其余 15 所地方医学院校的生 均本科实验经费平均值为 703.52 元,最高的是济宁 医学院 (1 553.21 元) ,最低的是西安医学院 (200.00 元) 。除滨州医学院、海南医学院、沈阳医学院、成都 医学院和院南医学院未公布外,其余 11 所地方医学 院校的生均本科实习经费平均值为 251.95 元,最高 的是西安医学院(600.00 元) ,最低的是济宁医学院 (120.44元) 。另外,不同地区医学院校的教学日常运 行支出、实习经费和实验经费存在较大差距,如表 5 所示。

  16所地方医学院校生均纸质图书平均值为 73.78 册,其中有一半院校未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 条件指标(试行)》针对医学院校提出的标准。赣南医 学院生均纸质图书平均值最高(97.93 册),右江民族 医学院最低(43.95册) 。除成都医学院未公布数据外,其余 15所地方医学院校开设课程总门数的平均值为 1 243.济宁医学院开设课程最多(1 669 门),承德医 学院开设课程最少(479门) 。16所地方医学院校本科 生生均课程门数为 0.07 门。

\

 
  除西安医学院和成都医学院未公布数据外,其 余 14 所地方医学院校校均教授执教本科课程占总 课程 门数平均比例为 29.53%,沈阳医学院比例最高 (65.46%) ,桂林医学院比例最低(23.64%) 。除蚌埠医 学院未公布数据外,其余 15所地方医学院校主讲本科 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均值为 90.86%,济宁医 学院和沈阳医学院的比例最高(100.00%) ,海南医学 院的比例最低(33.25%) 。地方医学院校课程资源与 全国及不同地区院校的比较如表 6、表 7 所示。4.师资队伍。 16所地方医学院校校均专任教师为 1 022.67 人,济宁医学院专任教师数最多(1 223.00人), 沈阳医学院专任教师数最少(400.00人) 。16所地方医 学院校的校均生师比为 12.87.低于《普通高等学校基 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针对医学院校设置的合格标 准,其中西安医学院生师比最高(20.93),济宁医学院 最低(9.41) 。16所地方医学院校校均具有高级职称的 专任教师占比为 52.52%。除成都医学院未公布数据 外,其余 15所地方医学院校校均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 教师占比为 28.16%。地方医学院校专任教师与全国 及不同地区的比较如表 8、表 9所示。5.学生学习效果。除承德医学院、川北医学院、成 都医学院、沈阳医学院未公布数据外,其余 12所院校 校均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为 90.80%。16所院校校均 应届本科生毕业率为 98.78%,校均应届本科生学位授 予率为 98.94%,如表 10所示。不同地区医学院校校均 体质测试合格率如表 11 所示。

\
\
\

 
  三、讨论

  (一)存在的问题

  第一,文本形式不规范。地方医学院校应按照要 求在“信息公开栏”发布《报告》,提供 8 大方面的内 容及 25 项支撑数据,以便更好地展示学校的教学状 况及质量,方便社会各界便捷、全面地获取学校的教学质量信息。 但通过研读 16所地方医学院校的《报 告》可以发现,有的医学院校的《报告》没有在指定 的信息公开专栏发布;有的医学院校仅限于校园内 部发布,并未面向社会发布;有的医学院校未完整 提供 25 项支撑数据;还有的医学院校的《报告》篇幅 过长,这给社会各界快速获取地方医学院校的 《报 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第二,文本内容不规范。较之文本外在形式,文本 内容合理性更为关键。16所地方医学院校的《报告》在 内容方面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内涵把握不准。按照规 定,《报告》应准确、全面、规范地报告本科教育基本情 况等 8大部分内容,但部分地方医学院校不能准确把 握每一部分的内容,如报告学生学习满意度时,有的 学校只报告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导致报告内容不全 面。二是问题意识薄弱。有的医学院校只呈现正面数 据,回避负面的数据,如学生效果的各类数据等,不能 客观呈现教学质量的真实状态;有的医院院校对于解 决问题的举措描述得不够具体,也缺乏对上年度存在 问题的整改情况反馈。三是重结果、轻过程。大部分地 方医学院校重视体现本科教学的结果,对于本科教学 的过程缺乏描述和评价[5]。

  ( 二)建议

  第一,加强新医科建设。新医科建设是建设教育 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和建设高质量医学教育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6]。地方 医学院校应加强新医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围 绕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大医学”“大 健康”理念贯穿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课程设置、创 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等环节,强化医学教育的 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第二,加大本科教学经费投入。一流大学的一流 本科应有一流的保障与支持,充足的经费既是其先 决条件,也是确保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所在[7] 。随着 地方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较高的培养成本和 经费需求意味着其对经费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临床医学专业具有培养成本高、周期长、专业化程度 高等特点,对于办学条件的要求较高[8] 。地方医学院 校应确保每年的本科专项教学经费和日常运行支出 保持一定幅度的稳定增长,同时优化经费支出结构, 增加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以及实验经费和实 习经费的投入。

  第三,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动态监测。现行的本科 教学管理决策多建立在静态的周期性统计报表的基 础之上,由于方法的局限性、数据分析能力的不足,限 制了对数据隐含信息与规律的挖掘与呈现。大数据时 代,地方医学院校本科教学管理应以数据为基本要 素、以动态监测为主要范式,打通本科教学的数据“孤 岛”[9]。地方医学院校应利用校内数据采集平台持续收 集师资队伍、办学资源与条件、培养过程、质量监控等 环节的数据,多维度、多层次分析内部数据与外部数 据、横向数据与纵向数据,并实现数据的动态融合,进 而建立起本科教学过程数据的动态采集、挖掘分析和 实时反馈的动态监测机制,为多元主体客观分析并做 出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四、结语

  在地方医学院校本科教学中,可通过引入新医科 的理念,结合院校优势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并 运用《报告》的大数据追踪与分析学校与其他院校在 关键指标上的差异,感知教学现实,优化教师教学过 程,从而为学校跨学科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10],进而促 进学校发展,这将是地方医学院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认证院校结论[EB/OL]. (2022-04-13)[2022-05-10].http:/wcame.bjmu.edu.cn/universities.php? cid=37.

  [2] 关于组织编制发布高等学校 2020—2021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 告的通知[EB/OL].(2021-09-28)[2022-05-10].https://jwc.ytu.edu.cn/in- fo/1007/2055.htm. [3]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编委会.全国普通高校 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20年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201.

  [4]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 知[EB/OL].(2004-02-06)[2022-05-10].http://www.moe.gov.cn/srcsite/ A03/s7050/200402/t20040206_180515.html.

  [5] 柳亮,罗利,蒋静娴.论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特色 发展:基于 16所医学院校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分析[J].中国 医学教育技术,2021(2):154-157.

  [6] 何玲.健康中国背景下“新医科”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 2019(2):98-102.

  [7] 余秀兰,宗晓华.一流大学的一流本科教育:特征与评价[J].江苏 高教,2019(2):4-11.

  [8] 李文卓,吴红斌,王志锋.院校扩招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经费投入 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0(7):524-528.

  [9] 漆艳春.基于数据支持的高校专业教学质量常态监测探讨[J].西 部素质教育,2021.7(19):108-110.

  [10] 王战军,蔺跟荣.动态监测:大数据驱动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新范 式[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4):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810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