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互联网 +”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策略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9 12:05: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在小学阶段,家校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对完善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思想行为等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互联 网迅速发展并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逐渐成了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的重要工具,提升了家校 沟通的质量和效率,也让家校沟通的渠道和呈现形式更加丰富。但是当前应用互联网开展家校沟通时,在沟通理念、内容、方式、 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家校沟通效果有待改善,因此小学班主任要积极改进和完善家校沟通的各个环节,保证家校教育合力 发挥更大作用。

  在小学教育中,学校和家长同样肩 负着教育学生的责任,学校教育和家庭 教育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缺失都会影响 学生成长发展,而要保证学校和家庭教 育的目标方向一致,家校沟通是必不可 少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 +” 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家校 沟通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访、电话 等沟通方式,家校沟通的途径和内容 更加多样化, 沟通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但是在实际的家校沟通过程中还存在 一些不足亟待改进, 因此研究探讨“互 联网 +”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 的策略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在班主任家校沟通中 的应用优势

  当前,将互联网应用于小学家校沟 通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 网的应用给家校沟通带来了新的体验, 相比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具有一定优势。

  (一)家校沟通渠道更加多样化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各种交流工具、平台等层出不穷,教师和家长之 间的沟通有了更多的渠道,不再局限 于传统的电话、谈话或家访等, 微信、 QQ、钉钉等都是常用的交流沟通工具, 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QQ 群或钉钉 群,在群内发送通知、与家长沟通讨 论问题等,实现一对多的家校沟通。 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QQ 或钉钉与 家长进行一对一沟通,保证沟通的针 对性和顺畅性。此外,还有一些依托 互联网产生的家校沟通系统,如家校 通等,都可以实现家长与学校之间的 沟通,因此互联网的发展使家校沟通 的渠道更加多样化。

\

  (二)家校沟通效率大大提高

  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 如打电话、 家访、家长会、家长到校等方式很大 程度上都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 与家长之间无法随时随地沟通,沟通 的及时性不能保证。另外,这些沟通 方式需要花费教师和家长较多时间, 沟通效率很低,大大增加了沟通的时 间成本。在“互联网 +”背景下,新的家校沟通工具依托网络而生,使用过程 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 随时发布信息,与家长单独沟通等, 沟通时效性得到提升。与此同时,群 组沟通是互联网沟通工具的重要特 色,教师发布重要通知、作业、活动 等信息时,不需要逐一通知,只需要 在群组中发布消息即可,大大提升了 沟通的速度和效率。

  (三)家校沟通呈现形式更加丰富

  以往的家校沟通大多都是文字 或语言形式,较为单调和严肃,不 容易在家校沟通之间建立融洽的氛 围,而在“互联网 +”背景下,通 过线上沟通渠道,教师和家长之间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语音等多种 方式呈现沟通内容。教师通过发送 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图片和视频, 可以使家长直观地了解学生在校状 况,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生动的方 式向教师传递学生在家里的信息。 在丰富多样的信息形式下,教师和 家长参与沟通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有效提升了家校沟通质量。

  二、“互联网 +”背景下小学班 主任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

  (一)家校沟通理念存在偏差

  在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中,教师 和家长是沟通的主体, 两者地位平等, 只有教师和家长相互尊重且教育沟通 理念一致, 才能保证家校沟通的质量。 但是目前来看,教师和家长在家校沟 通中的理念都存在一定偏差。

  一方面,教师对自身在家校沟通 中的定位不够准确。长期以来,在家 校沟通中教师都处于主导地位,教师 主导着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活 动等,然后就相关问题与家长沟通。 出于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家长通常 会无条件听从教师的要求,很少发表 不同意见。长此以往,教师成为家校 沟通的支配者,通常决定着沟通的频 次、时间、内容等,有的教师甚至会 在沟通中表现出冷淡、命令、语言暴 力等姿态,使家长对家校沟通产生厌 恶和抵触心理,导致家校沟通受阻。

  另一方面,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 家校沟通的重要性,认为学校教育就 是孩子教育的全部内容,将孩子送入 学校就万事大吉,自己只需负责孩子 的生活,家校沟通的必要性不大,只 需听从学校和教师的安排即可,因此 参与家校沟通的积极性不高。

  (二)家校沟通内容有待完善

  家校沟通是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 教育共同完善的有效手段,因此家校 沟通的内容应涉及学生成长发展的方 方面面, 如学习、性格、品德、心理等,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 是在目前的家校沟通中,沟通内容较 为狭窄和片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 展。当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绝大部分 集中于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活动,如学

  生学习表现、学习任务布置、学校活 动组织等,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无 论是线下的家长会、家访、单独谈话 还是线上沟通,通常主要讲述班级或 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班级活动 情况、纪律情况等,思想及心理教育 方面往往一带而过。与此同时,家长 与教师沟通时也大多会询问学习方面 的情况。总之,当前的家校沟通内容 不够丰富, 较少涉及学生的思想行为、 心理健康、个性发展等内容。有时教 师会在班级群中发送思想、心理等方 面的学习资料和讲座,但是家长通常 没有时间或兴趣关注学习,家校沟通 在这方面的内容更加匮乏,不利于学 生全面发展。

  (三)家校沟通方式有待拓展

  在传统的家校沟通中,沟通方式 以线下沟通为主,如家长会、家访、 面对面谈话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线上沟通方式逐渐发展和普及,两者 相互结合, 保证了家校沟通的顺畅性。 但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以 及疫情影响, 家校线下沟通几乎停滞,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线上方式沟通 交流, 沟通方式受到限制。与此同时, 当前使用的家校沟通方式存在一定问 题。就线下沟通来说,家长会通常是 教师单方面向家长讲解学生学习、班 级活动等,家长被动地听,教师和家 长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沟通效果无 法保证;而家访、面对面谈话等由于 花费时间较多、效率较低,很少被教 师采用, 教师和家长间缺乏深入沟通。 就线上沟通来说,通常是教师通过微 信、QQ等发送教学任务、班级信息等, 家长机械地回复和反馈,这种沟通方 式虽然范围广、效率高,但是教师和 家长之间的交流不够深入,很难真正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教育问题,因此家校沟通的方式亟待拓展。

  (四)家校沟通管理有待完善

  家校沟通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 内容之一,良好的家校沟通可以推动 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学校要 重视家校沟通的管理建设,但是当前 很多学校在家校沟通的管理方面存在 不足。一方面,学校大多没有建立针 对家校沟通的专门管理制度,家校沟 通的方式、频率、时间等大多由教师 自行决定,随意性较强,家校沟通的 效果受教师个人因素影响较大,而学 校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划,不仅影响 家长及时了解学校信息,也不利于家 校沟通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学校 缺乏对教师的沟通能力培训,家校沟 通对教师的沟通能力和技巧、交流和 表达能力、情商等要求较高,有的教 师沟通能力不足, 影响家校沟通效果, 而当前大部分学校没有针对教师沟通 能力方面的培训和考核,教师沟通能 力难以有效提升,不利于家校沟通质 量的提升。

  三、“互联网 +”背景下小学班 主任家校沟通的改进策略

  (一)转变教师、家长的沟通理念

  家校沟通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息息相关,家校沟通的质量直接影响 学生成长发展。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认 知、行为心理极不成熟的阶段,他们 的成长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学校和家 长的教导。因此教师和家长要从根本 上转变沟通理念,对待学生教育保持 一致的方向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 证学生健康成长。

  一方面,教师要建立平等的沟通 观,从思想上认识到与家长沟通时双 方处于平等关系,沟通的目的是更好 地促进学生成长, 只有双方相互尊重,进行平等、和谐的沟通才能保证沟通 效果。教师不能因为自己在教学方面 有一定的专业性就摆出高高在上的态 度,对家长随意批评、指责或说教, 而要与家长换位思考、相互理解,齐 心协力解决学生的教育问题,只有这 样才能保证家校沟通的效果。

  另一方面,家长要转变对家校沟 通的认识和理念,认识到家庭教育是 学生教育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自己 在孩子教育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教育孩子时不能过度依赖学校和教 师,而要建立家庭教育的信心,积极 参与家校沟通,与教师合作共同促进 孩子健康成长。

  (二)挖掘丰富家校沟通的内容

  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涉及知识、技 能、情感、心理、行为、思想等各方 面,要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 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开展各项教 育内容, 这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因此家校沟通的内容不能局限于学生 学习、日常行为等,而要积极挖掘各 种资源,丰富家校沟通的内容。

  首先,在家校沟通中增加学生心 理健康的内容。当前小学生在学习生 活中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出 现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学校和家长要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家校沟通过 程中,教师定期通过网络交流工具给 家长发送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图片、视 频、资料、讲座等,引起家长对学生 心理健康的重视,然后在群内通过讨 论、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 状况,与家长沟通提升学生心理健康 的方法, 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其次, 在家校沟通中增加技能、行为习惯、 思想个性等方面的内容, 如安全知识、 待人接物知识、处理问题技能、行为 习惯、“三观”培养等。教师和家长定期针对这些内容开展学习、讨论和 沟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沟通解决 办法,齐心协力保证学生健康发展。

  (三)拓展创新家校沟通的方式

  “互联网 +”背景下各种线上沟 通方式的发展和应用并不意味着传统 的家校沟通方式没有存在的必要,两 者都有其优势和不足,教师和家长要 根据教育和沟通的需求,科学选择沟 通工具,拓展家校沟通的方式。

  首先,群聊与私聊相结合。伴随 互联网出现的微信群、QQ 群、钉钉 群等是当前最常用的家校沟通方式, 群聊可以大大提升家校沟通的效率; 但是教师和家长在沟通中要注意保护 学生的隐私, 对学生的一些隐私话题, 如成绩、性格、不良行为等,要采取 私聊的方式,如打电话、网上单独聊 天等,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其次, 学校要为家长提供深入沟通的机会和 渠道。当前的沟通方式在便捷性、及 时性方面有很大优势,但是有的教师 或家长希望能深入沟通,学校可以定 期开展学校开放日、家访、面对面谈 话等活动,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深入沟 通的机会, 相互交流信息和教育心得, 全面解决学生教育中的问题。

  (四)建立完善家校沟通的体制

  家校沟通是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 教育深度融合、提升教育质量的必要 手段,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板块,要 保证家校沟通的顺利进行,学校必须 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首先,学校要 建立家校沟通管理制度体系,用制度 的方式规定家校沟通的次数、频率、 时长、方式、内容等,保证教师在与 家长沟通时有制度可依,提升家校沟 通的规范性。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家 校沟通的考核制度,定期对教师参与 的家校沟通进行考核和评判,督促教师积极开展家校沟通。

\
  其次,重视培养教师的专业沟通 能力。为提升家校沟通的质量,学校 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沟通能力和技巧 培训,可以通过线上培训、网上课堂 或外出学习交流等方式,使教师学习 最新的、专业的沟通知识和技巧,提 升他们的沟通能力,由此提升家校沟 通的质量和效率, 保证家校沟通效果。

  总之,为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发 展,定期开展家校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手 段,通过沟通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学习生 活中的各种问题,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互联网的发展为家校沟通提供了更加丰 富的渠道、方式和内容,因此学校、教 师和家长要借助互联网优势,改进、完 善家校沟通的各个环节,提升家校沟通 质量,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共同保障学生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黎丽 . “互联网 +”助力家 校共育的实践探索 [J]. 教育观察, 2021(03):94-96.
  [2] 周彦君 . “互联网 +”下如何 构建家校协同育人良性沟通机制 [J]. 智力,2021(32):28-30.
  [3] 邢怡池 . 基于微信平台下小 学家校共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J]. 教 师 ,2020(33):9-10.
  [4] 倪 印 堂 . “ 互 联 网 +” 背 景下中小学家校合作问题探究 [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3):24-25.
  [5] 燕东杰 . “互联网 +”时代家 校沟通方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J]. 求知导刊,2019(25):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78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