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英语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教学要落脚在学生核心素养 的全面培育上,这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导向。基于以上价值引领,在“学课标 ·促课改 · 育新人”专题活动中, 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中学探索出了“单元视角备课,强化课堂育人”的新路子,本文将相关经验与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分享。
关键词:新课标,单元备课,核心素养,立德树人
一、“单元备课”的理念探索
随着兰州市新中考改革方案的出 台,市域内英语学科教学的指向更加 明确: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文化意识、语言能力的综 合性培养。因此,单元话题之下教学 内容的统整与重构势在必行,这与新 课标中凸显的“单元整体备课与教学” 理念不谋而合。笔者梳理出了“单元 整体备课”相关理念的三方面特征。
(一)教学目标设定应围绕“建 构单元主题”展开
教师要把教学目标的预设作为建 构和凸显单元主题的重要内容,使教 学目标与单元主题相适切;实现单元 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具象化、高效地达 成单元内各个课时目标,这是由于单 元内每个课时目标是构成单元目标的 一个部分;单元内每个课时也都以承 前启后的关联状态存在:当节课承载 了上节课的部分内容,也为下节课提 供了遵循。
(二)单元教学的内容应体现整 合性的特点
设计教学内容之前,教师要依据 课标和学情,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读、 解构,将课时、单元教学重难点与教 学的优势相结合,必要时可删除生僻 语境、嵌入生活情境,以实现教学内 容的有效整合,建构由易到难、深入 浅出的单元教学范式。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 凸显单元主题
单元视角下的教学活动应具有连 续性、层级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因此,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分析学生 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引导学生对 课时内容与任务进行深度的学习,从 而逐步建构起由简到繁、由浅至深的 单元主题认知过程,形成单元话题学 习的基本路向。
由此,教师对单元备课的策略进 行了探索,总结出了系列经验。
二、“单元备课”的教研经验
(一)解构单元话题,重塑单元 主旨
开展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应 结合课标、教材与学情对单元话题进 行深度剖析和解构,梳理出单元教学 框架与脉络,并联系生活情境和学情 建构凸显学生核心素养的单元主旨, 为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从学科教学的视角来看,教师要 了解学生关于目标单元的“最近发展 区”,基于此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构,从 而创新地设计与单元主旨、学情相适 配的教育教学目标和活动,从而增强 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例如,在做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 上 册“When is your birthday ?” 单元的教学设计时,为落实“单元整 体”这一备课理念,教师通过“三个任务”的设计实现了单元话题和主旨 的重构:一是组织学生开展 31 以内的 数字游戏,同时对学生进行基数词、 序数词的发音及运用方面的指导;二 是指导学生制作班级生日手册,以营 造生日语言运用情境;三是给学生过 集体生日——学生生日当天唱生日歌、 送 生 日 祝 福 语 (Happy birthday!), 并与学生开展生日问答(When is his birthday ? - It’s on October, 31st.)。由此,教师便成功重构了 “My birthday”话题,并生成了基于 学生实际的集体生日活动,其中蕴含 了对词汇(when、birthday、in、on 以及序数词)、句型的情境化语用实 践,为加深学生对单元内容的理解、 实现单元整体育人奠定了基础。
(二)突出单元内课时联系,发 挥单元整体育人功能
新课标建议,教学中要围绕单元 主题,开展指向素养、立足育人的单 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通过单元话 题下的资源整合与呈现、情境化教学 与体验、能力和思维的拓展与提升、 知识的迁移与运用,探索以学生有效 学习为特征、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单 元整体教学实践,有效发挥单元教学 的综合育人功能。在实践中,教师需 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1. 全面认识“单元”与“分课 时”的关系。“单元”与“分课时”是 单元备课与教学中最直接的一对要素,需要全面认识其逻辑关系与价值。具 体来说,“单元”统摄了单元话题下教 学内容、方法的整体呈现和对学生语 言技能、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 能力培养的目标,而“分课时”则承 载了其中的阶段性内容以及阶段性目 标。也就是说,单元内“分课时”有 机结合有助于实现单元整体效果。
2. 有序架构“分课时”之间的关 系。“分课时”属于阶段性、片段性教 学内容、教学目标,存在内容、时间、 方法等方面的次序性,应当合理做好 “分课时”之间的架构。具体地,从内 容角度应遵循“词—句—段—篇”的 学习次序进行教学“分课时”设计, 从课时角度应按照“听—说—读—写” 的学习次序设计与实施“分课时”,从 方法的角度要遵循“输入—输出”的 “分课时”设计。厘清“分课时”之间 的次序,有助于发挥好“分课时”局 部作用,进而凸显“单元”价值。
3. 细致分析“分课时”的内生关 系。“分课时”具备微目标、微内容、 微活动、微任务、微评价等维度,这 些课时维度之间也存在促进、检验的 相互关系。因此,细致理解并合理设 计好这些“微环节”,在做好“分课 时”建设、促进“单元”整体价值发 挥方面作用巨大。
可见,处理好“三对关系”,是 实现“单元”和“分课时”相统一、 促进单元育人的根本抓手。
(三)从“教材”到“学材” —— 建构基于生活情境的教学
“新课标”倡导生活化、情境化 建构教学内容的设计取向,教学中有 利于激活学习者生活经验、降低外语 学习难度与焦虑,以使学生更好地落 实与应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因此, 立足于单元备课,从教育者和学习者 的生活经验(场景) 与教材内容相融 合的角度出发,可以做三方面尝试。
1. 围绕课标中关于学生核心素养 应当达成的层级进行单元学习任务的 分解,可以从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的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文化意识、 思维品质、学科能力)进行分解,也 可以从英语课程内容(话题、语篇、 语言知识、文化意识、语言技能、学 习策略) 的视角进行解析,让单元话 题中所承载的育人内容系统地分布到 各个课时的备课与教学中,让课时内 容之间产生逻辑关联,这是单元视角下情境化备课实施的前提。
2. 结合教者和学习者的生活经 验,对教材(课时)内容进行有效重 构,即进行教材的生活化改造,具体 可以结合教者与学习者的生活场域、 生活经验(如农村环境、种植体验、 劳动经验、交通方式等) 对教材内容 进行改编,让师生的生活经验成为学 习载体、学习题材,有助于拉近学生 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密切学生与 学习之间的关系。
3. 灵活处理已有语篇中的场景、 人物,使其成为学习主载体之外的陪 衬与延伸元素,服务于主载体内容的 教学,这样能够逐步引导学生更好地 树立以自身经验知识和需求为主的学 习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参 与感和体验感,提高其英语学习效能。
(四)实现单元教学“目标 — 内 容—任务—评价”一致性
1. 明确教学方向,设立主要目 标。教师需要在进行单元教学前,牢 牢把握以核心素养为根本的核心理念, 基于学生的现实情况和核心素养的基 本理念制定教学目标。在设置教学目 标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 知识储备能力、对所授内容的接受程 度等,科学地对目标进行制定、分解 和规划。例如,给学生设置的学习目 标是要掌握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 一些词汇、短语及句型;在语言技能 上,需要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情感上, 要求学生与他人交流时要注意使用礼 貌用语等,把各个目标细致化、完 整化。
2. 规划具体的教学内容,精炼主 题。英语教师需要基于单元的主要目 标,合理规划每个教学目标下的具体 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变得更为丰富。 在教学时,每一板块的目标都指向单 元的主题,围绕单元进行的分板块式 教学,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 效提高。
3. 合理规划课后任务。在进行单 元主题下的英语备课时,教师应该合 理地给学生制定课后任务(任务应紧 扣教学目标),并指引学生按时完成任 务。这种延续到课后的学习任务实际 上是对单元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强化、 意识和思维的活化。需要注意的是, 在为学生设计课后任务时,要统筹好 作业的目标、内容、形式、难易度及评价方法,其中要着重设计好基于学 情的分层作业,以降低不必要的学业 难度和焦虑,提高学生学业成就感和 获得感。
4. 结合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 达成情况,科学评估与评价单元教学。 在实施基于新课标的英语单元教学时, 教师应该理性分析与评估学生的学习 状况,按照学习情况判定学生对教学 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基于此, 学生难以掌握、暂未掌握的内容就需 要教师在后续的复习与巩固中重点关 注。最后,教师应科学地对基于新课 标的英语单元教学进行发展性评价与 总结—— 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习 惯比对备课中设定的单元教学目标, 并依此对教学加以优化和完善。
三、结语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通过扎实 做好单元备课、落实好教育教学活动 来实现。无论是关注单元主旨把握, 还是体现“主题— 目标— 内容— 任 务—评价”一致性,或者是进行真实 情境与任务的导入,教师都需要准确 地把握单元设计的意图,通过整合零 碎的、缺乏关联的环节和内容,建构 有生命力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为立德 树人的实践提供有价值的课程范式与 蓝本。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 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 4-6.
[2] 李怀源 . 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 特征及实施策略 [J]. 湖北教育 ( 教育 教学 ),2021(03) :5-7.
[3]Hua Yingyu et al .Pres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n the Course of Stories Based on Core Competencies for Chinese Students[J] .Frontier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2020.3(14) .
[4] 华应玉,宋保举 . 区域教研 的改革与进阶 [J]. 基础教育课程, 2019(01) :32-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7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