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德育渗透已成为各学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 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小学班主任必须重视德育工作,围绕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创新德育形式,合理开展德育工 作,提高教育成效,促进其更好地发展。本文从生本视角出发,探究了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以 更加科学高效的策略优化德育工作看展质量的思路。
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以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深入研究课标和 教学内容, 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学习能力、思维水平、认知发展等, 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在生本 视角下,教师的教育活动应遵循一切 为了学生、尊重学生选择的原则,制 订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 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德育工作的开展质量影响着学生 的成长和观念构建,在时代发展背景 下,为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 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建构人格与品 格,班主任应该基于生本视角,抓住 德育根本,从关爱学生、优化德育渗 透方式的角度入手,选择对学生更具 吸引力、更有教育意义的方式,强化 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德育成效,帮 助小学生全面、自由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 性思考
(一)建构正确价值观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及观念发展萌芽期,思考问题的方式尚不够成熟, 在此阶段,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 的影响和误导。有的学生出现说话不 文明、不尊重他人的现象。此外,小 学生是非观念及批判性思维尚未形 成, 且正处于喜欢模仿和学习的阶段, 而网络时代,小学生可以从互联网中 获取庞大的信息,很容易受到不良信 息的影响,养成不良习惯,甚至影响 后续人生的发展,因此,小学德育工 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德育, 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 养精准的判断力,纠正片面且消极的 观念,形成积极乐观的思想观念。小 学班主任可以通过谈话、交流等形式 了解学生想法,及时纠正并引导,为 其个人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奠定扎 实基础。德育内容在班主任工作中的 渗透,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学会为人 处世,对其观念建构与思想认知发展 都有着重要影响。
(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不断进行思想交流,抓 住学生当前心理发展特征,灵活结合 德育内容,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 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其次,将 德育渗透到班主任工作中,还能够引 导学生进行自我规划,调动学生学习 积极性,找到学习的动力。另外,班 主任以平等视角开展德育工作,可以 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心 理问题,在给予小学生足够尊重的基 础上,有针对性地帮助其解决问题, 使其朝着乐观阳光、积极向上的方向 发展。
由此可知,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 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使其 意识到问题的对与错,能引导学生积 极改变现状并正向发展,对促进学生 能力与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 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影响德育渗透
综观现阶段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状 况发现,有的班主任工作中依然存在教育目标过于功利化的现象。升学的 压力和当前社会环境下日渐激烈的升 学竞争,使得学校与家长对学生学习 成绩的重视程度节节攀升。此外,还 有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常常无端 袒护子女的过失行为,这也影响着学 生的思想导向,使教育工作受到极大 阻碍。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在不断深化, 但总体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关注程度仍 旧不充分。
德育工作没有科学且充分地渗 透,会导致部分学生“高分低能”, 虽然在学习成绩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却无法从根本上掩盖其为人处世和人 际交往方面的不足。
(二)教学方式阻碍德育工作
班主任教育重心存在的偏差让德 育工作不能更加深入,进而导致德育 工作存在单一化的状况。部分班主任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方式下, 依然采用德育宣讲的形式,班主任站 在讲台上根据教育目标和方针照本宣 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 自主性和探究意识的发展。德育工作 缺乏实质性内容,过于空洞,无法从 根本上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 形成健全人格与品格帮助不大。
(三)教育理念降低工作效率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渗透工作中常常 忽视以生为本理念,忽略小学生最感兴 趣、最想了解的内容,这使得德育工作 的开展脱离了学生实际生活,无法对学 生健康成长起到正向引导作用。
学校在开展德育讲座时,教育主 题与学生所接触的现实生活间无法建 立必然联系,无法吸引学生关注德育 内容,学生也就无法自主参与教学活 动的思考和体会。此外,很少有班主任会针对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德育相关问题设计教学,如校 园欺凌、为人处世方法等,这也使得 德育工作的开展效率低下。
三、生本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德育 工作建构思路
(一)融合学生生活实际,落实 德育渗透目标
开展德育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促进 学生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 学科核心素养。德育作为落实学生品 格教育、促进学生观念建构的重要工 作,更需要班主任从现实生活角度出 发围绕学生主体展开。作为小学骨干 力量的班主任需要从学生发展的视角 出发, 从大处着眼, 从生活细节入手, 结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制订更加科学且高效的教育策略,切 实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因此,班主任在班级德育工作中 需要广泛听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深 入学生群体了解其在生活中遇到的实 际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与德育工作融 合,在真实的事件中让学生进行思考 和探索,学会正确判断一些行为举止 的好与坏,促进小学生批判性思维的 发展。
例如,小学生在学习和校园生活 中有概率遇到校园欺凌事件,这会对 学生产生无法磨灭的影响。小学班主 任可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谈 一谈在他们心里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 凌。有的学生会说“用脏话骂别人是 欺凌行为”“打其他同学是欺凌行为” 等,班主任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联 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发表观 点,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校园欺 凌产生基础的认识和了解。
接下来,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出示现实生活中出现过的一系列校园欺凌案 例,帮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事件的恶劣 程度及其对一个人产生的负面影响。
最后,班主任发挥自身职能,通 过有效组织和引导,促进学生展开积 极讨论,让学生在总结与归纳中明确 校园欺凌的内容和危害,知道“语言 也可以对别人造成欺凌”“孤立同学 是欺凌事件”“嘲笑他人也会对别人 的心理造成伤害”,进而在与教师和 同学的沟通与交流中,建立正确的思 想道德观念, 形成正确的批判性思维, 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高效开展。
(二)基于以生为本理念,落实 学生主体地位
在基于以生为本视角开展德育工 作时,小学班主任需要明确学生在发 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 以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探索和思考 的机会,提供更加开阔的平台,帮助 学生分析相关事件,充分发展其批判 性思维与判断能力,为学生道德观念 的建构奠定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可以 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从网络上 搜集与德育工作相关的信息和资源, 根据德育工作的具体需求,结合图片 与简洁文字制作微课视频或 PPT,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通过观看 视频、PPT 获得德育信息,深刻体会 德育内涵。此外,学生可以利用班主 任为其提供的思维与讨论平台,自主 且积极地进行相关信息探索,进而发 挥自身的教育主体作用,实现自主发 展。在这之前,小学班主任首先需要 了解学生的实际信息技术能力,并根 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 与信息提取能力,制作更加合理的教学课件。
例如,小学班主任在渗透爱国主 义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时,可以充分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蕴含 家国情怀以及红色文化的教育视频资 源,将小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中,与 教育资源产生共鸣。在观看后,引导 学生以小组形式谈一谈自己受到的启 发、产生的想法,与他人交流自己在 微课视频中得出的感想,让学生在总 结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思维能力,形 成正确观点。又如在集体主义教育的 渗透下,让学生通过更加自由的信息 内容探索,感受其中包含的道理,明 确如何热爱集体尊重他人。
在视频中渗透德育更加贴合小学 生当前阶段心理发展状态与接受水 平,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落实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三)重视家校联合教育,以生 为本巩固观念
学生接受教育与信息的途径不只 来自教师的传授和对课本知识的学 习,家庭同样能够对学生道德思想与 观念的建构产生重要影响。孩子的模 仿性较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起 到榜样和示范作用。家长的教育观念 直接影响家庭教育行为,关系孩子道 德思想发展与完善,因此,班主任在 开展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家庭教育这 一重要环节影响,需要重视家校联合 教育。
首先,家长在孩子面前展示出来 的态度与习惯,会对孩子观念与行为 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因如此,教 师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增进与家长的沟 通与联系,使家长明确家庭对孩子性 格与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愿意与校 方共同努力,基于家校联合,使孩子在家庭与学校的双重教育下养成良好性格与品格,为其融入集体与社会生 活奠定坚实基础。这需要教师引导家 长发挥其在孩子德育工作建构过程中 的重要价值,使家长能够给予孩子正 向且积极的引导。
例如,首先,小学班主任可以通 过微信、钉钉、腾讯会议等在线交流 软件,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孩子在学 校的情况,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延伸德 育工作,实现家校共育。结合小程序 为家长推送家庭德育对孩子成长重要 性的文章,帮助家长掌握正确育儿方 式,在家庭中给予孩子正向引导,促 进德育工作落实,切实培养学生良好 品质。
其次,积极建构班主任与家长的 沟通桥梁,及时交流学生成长过程中 的问题,如原本性格开朗、学习态度 积极的学生突然转换性格,不愿意与 人沟通甚至长时间情绪低落,这时教 师就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软件将事情 反馈给家长,并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出 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引导家长明确家 庭对孩子德育和品格发展产生的重要 影响并引导其主动参与德育工作,落 实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最后,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过程 中,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学生在学校 中接收的爱国主义信息以及校园中开 展的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基于 家校共育模式,引导家长与学校共同 创设更加多样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活 动,发挥家长在学生教育过程中的重 要性,融入多元思想使德育工作的开 展方式更加丰富。
班主任还可以引导家长在学校德 育主题工作开展后,带领孩子到相关 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确保德育工作能够在校园与家庭两方面得到落实,让学生在更加多样化的平台与德育工 作开展过程中形成更加正确的思想观 念。基于此,让学生在家长与教师共 同构建的德育一体化体系中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看 待客观问题并审视自我,进而在高效 的德育工作环境中不断发展,全面健 康成长。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 工作是培养学生观念与品格道路上不 可或缺的任务。小学班主任要想使工 作开展得更加顺利、高效,就需要在 以生为本视角下,切实转变传统德育 工作建构过程中存在的旧观念。与此 同时,通过丰富活动开展形式、重视 小学生在德育中的体验和感触、科学 建构家校联合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 多元活动中建构正确的观念,提高基 本素质,成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谢树凤 .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的策略 [J]. 科学 咨询 ( 教育科研 ),2021(10):102-103.
[2] 周奋东 . 红色资源在小学 德育中的融合应用探究 [J]. 华夏教 师 ,2022(20):9-11.
[3] 戴阿茂 . 基于网络学习空 间的小学德育创新 [J]. 亚太教育, 2021(21):76-77.
[4] 欧阳玉龙 .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 采用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方法浅谈 [J]. 科技资讯 ,2021(22):121-123.
[5] 张为民 . 生本视域下小学班 主任德育工作模式探究[J]. 读天下( 综 合 ),2020(20):2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7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