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教育(全科)专业师范生专业认同感研究 —— 以 Q 师范大学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30 10:37: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以 Q 师范大学为例,研究了小学教育(全科)专业师范生专业认同感,结果显示,Q 师范大学 小学教育(全科)专业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学生和社会 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专业认同感,小学教育(全科)专业,师范生

  正如《中国教育报》[1] 报道的那样,“农村教师老 龄化程度已经非常高, 结构性缺编严重”,“音 、体 、 美、英语、计算机等学科专任教师非常紧缺,农村师 资状况堪忧”。就农村教育而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 便是师资力量短缺问题,因为教师队伍面临着“下不 去,留不住”的问题 。2014 年,《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 养计划的意见》[2] 提出,要针对小学教育实际需求探 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 培养一批优秀的可胜任 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的卓越教师。《关于实施卓越教 师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3]指出,“探索培养小学全科教 师”,“切实培养师范生的职业认同”, 引发了全国各 地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热潮,故“小学全科教师” 成为基础教育的研究热点。小学全科教师是基于当前 农村师资力量短缺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产生的[4]。

  目前, 关于中小学全科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学 全科教师的含义、培养方面,且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 果[5]。但关于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和小学全科 教师职业认同感方面的研究较少 。师范生形成良好 的专业认同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 培养教 育教学、班级管理、学生指导等能力[6] 。 因此,本文以 Q 师范大学小学教育 (全科) 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 象,分析影响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对教师职 业的认同感的因素,旨在为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 范生的培养提出建议。

\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 Q 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在读 的师范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共收回 236 份问卷, 其中有效问卷 235 份 。采用 SPSS 26.0 对问卷进行分析。

  (二)研究工具

  1.研究工具说明。本文参考现有问卷并结合实际, 编制了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专业认同感调查 问卷 。 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采集, 包括学生基本信息 、专业选择原因等六个考察项目; 第二部分为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专业认同感 量表,共设计 25 个项目 。量表共分为四个维度,分别 为专业认知、行为、情感、目标 。本量表采用李克特五 点计分法,总分越高表示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 对专业的认同水平越高,临界值为 3.

  2.研究工具的适切性分析。本研究使用 SPSS 26.0 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结果如表 1 所示,小学教育(全 科) 专业师范生专业认同感量表的 α 系数为 0.956.各 维度的 α 系数值也在 0.8~0.95. 说明作用量表信度较 好, 数据的可靠性较高 。通过效度检验,KMO=0.951 (Sig = 0.00<0.05),KMO 大于 0.8. 说明变量之间具有 良好的相关性,其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

 
  二、研究结果

  (一)小学教育(全科)专业师范生专业认同感整 体水平及各维度的分析

  如表 2 所示,对 235 份有效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 分析可知,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 平均值为 4.3.高于临界值 3.说明 Q 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处于中等偏上水 平 。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对专业有一定的认 识,有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对于专业情感较为消 极,在专业行为上也有所不足 。为进一步了解小学教 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专业认同感在四个维度上的差 异程度,下面将对四个维度分别进行分析。

\

 
  1.专业认知 。专业认知维度主要考察师范生对本 专业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小学教育(全科) 专 业师范生在专业认知维度上认同度较高,具体题项的 得分情况如表 3 所示。其中,Q3 得分最高,为 4.53 分, 处于上等水平,说明大部分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 生关注专业所要求具备的资格证书,因为这与其将来 的职业发展息息相关 。得分最低的是 Q6.为 4.23 分, 说明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不够了解外界对于 本专业的评价,其次为 Q1、Q2.说明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对培养方案情况不够明晰,这可能导致其 在学习过程中不自信、自我怀疑,对所学课程产生怀 疑,进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及对未来职业发展方 向不够明晰 。概括来说,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 关注与职业发展相关的信息, 但对本专业的培养方 案、外界对本专业的评价不够了解。

  2.专业行为 。专业行为维度主要是衡量学生主动 从事与专业知识、技能、发展相关活动的意愿,各题之 间的得分有明显的差异 。如表 3 所示,小学教育(全 科) 专业师范生的学习投入情况较好。值得注意的是, “在专业学习上我曾树立过很多目标, 但多数没有落 实”题项得分最低,仅为 3.70 分 。另外,Q7、Q8、Q10、 Q11 的得分表明调查对象课后很少投入与专业相关 的活动,说明学生普遍缺乏学习主动性,仅能完成课 堂规定的学习任务。

  3.专业情感 。专业情感维度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对所学专业的情感认同,包括学生对课程、教师、教学的看法及个体获得心理上的安全与情感愉悦满足 感 。如表 3 所示,Q19 的得分处于最高水平, 为 4.58 分,说明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普遍认为教师职 业对社会有贡献 。在对课程的看法上,部分学生对专 业课程的设置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认同 。当被问及“学 习专业知识的目的是应付作业和考试”时, 得分为 2.89.是该维度最低的得分选项,说明很大一部分学生 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概言之,Q 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全 科) 专业师范生从内心上已经接受了所学专业,认为 教师职业对社会有所贡献,且大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知 识的学习不是为了应对考试。

  4.专业目标 。专业目标维度包括个体对专业的契 合程度及今后从事专业相关职业的意愿 。如表 3 所 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总体上适合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的学习,且有意愿选择终身从教。需要注意的是, 在 Q23 及 Q24 这两个问题上,得分相对较低,说明学 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应多进行实践锻炼,使性格与专业 匹配度增加,同时在未来的培养中教师应注意锻炼学 生的专业思维 。在职业目标上,学生有明确的职业目 标,但对特定职业没有明确的目标。与此同时,他们认 为当教师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可能与小学教 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定向培养状况有关。

\

 
  (二)小学教育(全科)专业师范生专业认同感人 口统计学变量的分析比较

  这主要比较不同年级、不同生源、不同志愿选择 方式和有无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学生在专业认同感上的差异 。从调查结果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点 。首先, 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专业认同感整体在年级 上有显著差异。概括来说,年级越高,其专业认同感越 高 。随着专业学习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专业已经有了 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学习主动性增强,且学 生将来从事专业相关职业的意愿不断增加 。其次,小 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专业认同感整体在生源上 无显著差异 。再次,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专业

  认同感整体在志愿选择方式上有显著差异 。最后,从 事过学生管理工作的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较高于未从 事过学生管理工作的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自愿选择小 学教育(全科) 专业的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最高,也有 部分师范生专业认同感较低,主要是因为在对专业不 够了解的情况下选择了该专业,加之其在学习的过程 中不断深入了解,发现自身与专业不匹配,于是就失 去了学习主动性。

  (三)相关性分析

  对量表问题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得出的结果可知,量表各个问题之间在 0.01 水平上显著相关 。从 相关性分析可知,四个维度之间在 0.01 水平上显著相关,即四个维度之间相互影响。另外,年级与专业 认知、专业行为、专业情感 、专业目标均存在显著的 正向低度相关关系; 志愿选择方式与专业认知 、专 业行为 、专业情感 、专业目标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低 度相关关系。

\

 
  三、讨论

  针对 Q 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 的专业认同现状,本研究从学校 、学生和社会层面 提出建议。

  (一)学生层面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多数学生 在填报志愿时对此专业并不是很了解, 而自愿选择 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的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高于非自愿选择此专业的师范生 。部分师范生入学后并未 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 性。对此,在填报志愿前,学生应该尽可能通过多种途 径了解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的相关信息,且在选报专 业时,要考虑自身兴趣、特长及专业就业前景 。另外, 家长与他人的建议固然重要,但更应尊重学生的自主 选择[7] 。由于对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不了解,专业意识 淡薄,学生很难有较强的专业学习欲望[8] 。对此,学生 应本着对自己负责的原则, 从个人的长远发展出发, 入学后,尽快了解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及学校对该 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以加深对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的认识 。同时,学生应尽早制定学习计划,寻求适 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活动,从而 提高个人素养。

  (二)学校层面

  首先,应在入学教育中加强专业剖析教育,协助 学生建立专业意识 。其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 行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引导教育 。具体而言,学校 在注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同时,应该把学生专业 认同培养纳入规划[9]。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学 校应该注重增强学生的从教信念,以及从事教学的情 感动力 。同时,学校应重视文化陶冶在教育中的作用, 其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情怀、职业忠诚度,增强 师范生的教育信念,提升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水平[10]。在 实践中可以通过讲解师范教育史、学校办学史、教师 教育政策等手段,丰富学生的思想。此外,学校需要开 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学生充分了解并认识所选专 业,以便在填报志愿时选取与自身匹配的专业。

  (三)社会层面

  社会舆论、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教师的薪 资待遇及政府的相关政策等都会影响师范生的专业 认同感[11]。因此,应当增强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的吸引 力,重视小学全科教师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 。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尊师重道的社会文化氛 围,促使师范生以将来成为教师而感到自豪;另一方 面,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政策,解决师范生的后顾之忧, 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此外,地方教育部门也应 不断完善全科师范生的退出机制与流程,避免让一个 成为全科教师意愿不足或达不到要求的师范生走向 岗位,否则这就是对教师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也是 对学校教育的不负责。

  总之, 培养小学全科教师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 务,且培养小学全科教师不应局限于解决当前师资力 量短缺的问题,而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故厘清 小学教育(全科) 专业师范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有 助于探索更有效的培养路径,从而提升小学教师的专 业化水平,提升教育质量,进而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易鑫 . 农村校教师结构性缺编严重何以为继[N]. 中国教育报 , 2013-11-18(2).

  [2]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EB/OL].(2014-08- 19)[2022-06-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408/t2014 0819_174307.html.

  [3]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EB/OL].(2018- 09-30)[2022-06-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810/ t20181010_350998.html.

  [4] 黄友初,马陆一首.小学全科型卓越教师的内涵、特征与培养路 径[J].教育科学,2020.36(2):47-52.

  [5] 焦炜,李慧丽.近十年来我国小学全科教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当代教育科学,2018(10):37-42.

  [6] 贾秦,李保堂,王兴玉.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认同影响因素与对 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9(35):159-161.

  [7] 杜江,许锐.研究型大学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大学 高年级本科生为例[J]. 中国成人教育,2017(5):49-55.

  [8] 宋婕,李静.早期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调查[J].阜阳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20.31(4):18-21.

  [9] 邢文明,周玉琴. 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及提升研究: 以湘潭大学图书馆学专业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6):46-52. [10] 姜勇,BIRKELAND A,刘静 .基于 ALC 核心素养的师范类研究 生课程改革新思考:一种“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视角[J].学位与研 究生教育,2017(8):15-20.

  [11] 程翠萍.小学全科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水平与结构:基于重庆市 17 个区县的调查分析[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4(6):75- 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690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