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作为渗透生态教育理念的一种有效途径,幼儿园种植活动在幼儿教育体系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幼儿教育者来说,只 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活动组织形式,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才能将种植活动的生态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生态 理念。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种植活动展开论述,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阐释,以此为幼儿园种植活 动的开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生态教育理念,幼儿园,种植活动
对于低年龄段幼儿来说,他们对 大自然充满了好奇。根据幼儿的心理 发展特点,教师们逐渐加强幼儿教育 与大自然的密切联系,在这种情况下, 一种全新的幼儿教育活动形式应运而 生——幼儿园生态种植活动。通过生 态种植活动,幼儿不仅能够获得与大 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而且还能拓展 其动手操作空间,这对培养幼儿的实 践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必须 要树立生态教育理念,通过生态种植 活动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在 种植活动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同 时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 而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相关概念阐述
进入 21 世纪后,环保 已经成为 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随着 全球变暖、臭氧空洞、濒危物种灭 绝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化,人们逐渐认 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将环 保理念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在教育 领域,广大教师也顺应时代的发展趋 势,将环保理念与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机融合,在此情况下,生态教育应 运而生。实际上,生态教育中的“生 态”本意指的是一种自然的生存状 态,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当中, 意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近年 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生态教 育以全新的视角进入了教育领域当 中,并衍生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具体 来说,教育领域当中的生态教育更加 趋向于“精神生态”,除了自然生态, 教育者还应贯彻落实三方面的和谐原 则,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 的和谐、个人身体与心理的和谐。在 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生态教 育从全新的角度出发,对教育工作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只 有将生态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活 动当中,才能将生态的人文价值充分 体现出来,从而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生态教育在教育领 域中的不断渗透,许多幼儿园对幼儿 教育体系进行了优化和调整,纷纷开 设生态种植活动, 旨在通过系统的活 动落实生态教育的基本要求,从而促 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作为 幼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种植活动主要是为幼儿提供了解和接 触大自然的机会,促使幼儿在种植植 物的过程中掌握植物生长、生命周期 等相关知识,进一步开阔幼儿的视野。 此外,在生态种植活动中,幼儿还能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探索, 在满足幼儿好奇心的同时激发其自主 学习的兴趣,促进幼儿今后的学习与 发展。具体来说,幼儿在生态种植活 动中的探索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第一,植物生长。在植物生长的 过程中,其外部形态会不断发生变化, 为了学习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 需要对其生长条件进行探索,了解让 植物接受光照并为其浇水的意义。第 二,植物繁殖。当植物进入成熟阶段, 为了使物种得以延续,便会开始繁殖。 随着植物数量的增多,幼儿开始对其 中的奥秘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中了解 生命知识。第三,植物死亡。植物死 亡是新陈代谢结束的标志,同时也是 生命终结的具体表现,在此阶段,幼 儿会对生命重新定义,在激发幼儿对 生命敬畏之情的同时,也能引发幼儿 对生命知识的探索欲望,进一步引导 幼儿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二、幼儿园开展生态种植活动的 重要意义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看出,生 态种植活动的开展为生态教育理念在 幼儿教育活动中的有效渗透创造了有 利的条件,同时也为幼儿综合素质的 提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一)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开展有利 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从生态种植活动的本质意义来 看,其显著优势就是能够营造良好的 生态环境,不仅能够为幼儿园注入鲜 活的生命力,而且还能改善幼儿园的 空气条件。此外,在优美的环境当中, 幼儿的身心均能得到放松,既能陶冶 情操,还能将幼儿的内在潜力挖掘出 来,从而为幼儿教育活动的高效开展 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开展有利 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幼儿园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五大 领域”,即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社会 领域、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教师通 过合理设置课程来整合不同领域的相 关知识,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提升的实 际需要。而幼儿园种植活动本身就涉 及了多个领域的知识,比如科学领域 的生命知识、社会领域的环保知识等。 通过开展生态种植活动,幼儿教师能 够将多样性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在完善幼儿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能提 高幼儿的认知水平,从而开阔幼儿的 视野,激发幼儿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探 究欲望。从教育形式来看,生态种植 活动更加强调幼儿教育的实践性,通 过参与植物种植活动,幼儿能仔细观 察、探索、记录,与同伴和教师分享 交流自己的发现,在遇到疑惑时也能 够积极思考,寻找答案。他们的语言 表达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实 践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均能够得到 显著提升。另外,实践性的活动组织 方式还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幼儿既可以独自种植植物,也可以与 同伴分配任务,共同照料植物,促使 幼儿能够获得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 这对强化幼儿的合作能力与自主探究 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开展有利 于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
传统的幼儿教育模式只是一味地 强调知识传授,部分幼儿教师还没有 更新教育观念,幼儿教育的人文关怀 明显不足,这不仅不利于良好师生关 系的构建,还影响了幼儿教育的长远 发展。而生态种植活动的根本目标就 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通过 开展种植活动,教师与幼儿能够平等 对话,共同实地探究。幼儿能向教师 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则能帮助 幼儿解决实际问题,在体现生态教育 人文优势的同时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 从而为幼儿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 可靠的保障。
三、生态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种植 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生态 教育理念涵盖了多方面内容,要想将 其有效地渗透到幼儿园种植活动当中, 需要幼儿园、幼儿教师、幼儿及其家 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多方协作、共同 探索,才能找出正确的活动组织方式, 从而更好地满足幼儿全面发展和健康 成长的实际需要。
(一)改造生态互动环境,创造生 态种植乐园
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对幼儿教师和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想确保生态种植活动的顺利开展, 幼儿园管理人员必须要注重对生态环 境的营造,这样才能为生态种植活动 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首先,幼儿园 管理人员需要帮助幼儿教师转变传统 的教育理念,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户外 种植活动来激发其内在动机,促使幼 儿教师能够切实体会到生态种植活动的意义,从而主动参与到生态种植乐 园的创建活动当中。其次,幼儿园管 理人员应带领幼儿教师积极改造生态 环境,从园内环境和户外环境两方面 入手,在幼儿园内,管理人员及幼儿 教师可以划定种植区域,通过区域活 动的方式引导幼儿自主设计田地、种 植植物,从而丰富区域活动内容;在 户外,管理人员及幼儿教师可以根据 当地的自然条件合理开辟种植园地, 为幼儿打造种植乐园,促使幼儿能够 近距离地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热爱大自然,从而更好地落实生态教 育的基本要求。再次,幼儿园管理人 员可以争取政府的支持,在得到政府 批准的情况下,围绕幼儿园周围开辟 种植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结合幼 儿的兴趣爱好选择种植内容,从而提 高生态教育的有效性。通过户外种植 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常识和实践经验, 同时在幼儿的劳动以及创造下让原本 荒芜的土地变成亮丽的风景线。
(二)立足幼儿发展特点,制定科 学合理规划
作为幼儿园种植活动的组织者和 引导者,幼儿教师在种植活动当中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必 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优势,结合实 际情况制订合理的种植计划,以此确 保种植活动的有序进行,从而获得理 想的活动效果。
首先,教师应根据当地的气候、 地理条件等选择适宜的植物,确保种 植的植物能够健康生长,从而强化生 态教育的实效性。比如,在春季,教 师可以组织幼儿种植茄子、丝瓜、向 日葵等农作物;在夏季,教师可以组 织幼儿种植青菜、红薯、黄瓜、空心 菜等农作物;在秋季,教师可以组织 幼儿种植胡萝卜、蚕豆等农作物;在冬季,教师则可以组织幼儿种植土豆、 生菜等农作物。
其次,幼儿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 的原则,立足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确定种植内容, 让幼儿主动参与到种植活动当中,体 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在种植活动开 展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掌握幼 儿的兴趣需求,如“你们喜欢什么 样的植物?”“你们最想种植哪些植 物?”“你们种过哪些植物?”等,组 织幼儿投票选择公认的最喜爱的植物, 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合理规划,以此激 发幼儿的种植兴趣。
最后,幼儿在种植过程中会遇到 一些问题,因此教师需要组织多样化 的小组探究活动。如带领幼儿通过查 阅资料、书籍,科普植物相关的知识; 了解植物的特征、生长过程、生长条 件等,让幼儿在观察、比较、思考、 分析的过程中增强对植物的认知,从 而获得更多的种植经验。
此外,教师还需要结合种植内容 设计有趣的区域游戏,如阅读区可以 投放些自然科学、种植类的绘本,让 幼儿在看看、说说中了解植物的种 植、照料方式,认识种植工具等;建 构区可贴有种植园地的照片,幼儿可 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种植地图纸并 搭建,再将其应用到实际当中;益智 区的材料应考虑幼儿的年龄段,如种 植地涉及各种各样的形状,教师可以 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科探区可提供 一些盆栽、放大镜、记录本等材料, 供幼儿自由探索,并且将该区域与种 植地相结合,引导幼儿比较植物在不 同的环境中的状态;美工区中幼儿可 以利用叶子、花朵等制作各式各样的 作品,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提高想 象力、创造力;表演区则是幼儿展示 自我的平台,可以将美工区制作的头 饰、 服饰等投放其 中, 供幼儿歌唱 舞蹈。
(三)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激发幼 儿探究兴趣
要想提高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有效 性,教师必须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同 时也要加强对幼儿探究兴趣的激发和 培养,从而将种植活动的生态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实际活动 中,幼儿教师需要对生态教育资源进 行整合,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渗透 到种植活动当中,以此激发幼儿的探 究兴趣。一方面,教师可以将竞赛游 戏引入种植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与 同伴合作参与种植比赛,哪组最先完 成种植任务即可获得胜利,并得到相 应的奖励。在游戏的吸引下,幼儿很 容易便能参与到种植活动当中,这对 增强活动效果是极为有利的。另一方 面,教师需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结合幼儿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活动指导, 并将相应的领域知识渗透到种植活动 当中,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比如,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 不同植物对幼儿进行提问:“植物和之 前相比外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要 想让植物健康生长,我们需要怎么 做?”“我们如何收获更多的果实?” 等。在有效问题的指引下,幼儿能够 进行积极探索和深度学习。此外,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还需要对植 物进行仔细观察,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这样不仅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究 能力,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 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
(四)开展丰富亲子活动,形成生 态教育合力
幼儿园在开展生态种植活动时, 还应争取幼儿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以 此形成生态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满 足幼儿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实际上,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 育观念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 响,要想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生态理 念,首先就要确保家长具有正确的生 态观念,这样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 的目的。为此,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 及其家长参与丰富的亲子活动,让家 长与幼儿一起种植植物,通过共同管 理、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来丰富幼儿的 实践体验,进一步增进亲子之间的关 系。比如,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幼儿 及家长参加“亲子种植活动”,让幼儿及家长在特定的班级种植区域内开展 劳动活动、游戏活动。他们在看一看、 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的过程中体 验到种植的快乐。教师还可以邀请家 长助教,如请幼儿的爷爷奶奶来园介 绍种植工具,教给幼儿基本的种植方 法,从而丰富幼儿的种植经验。活动 后,教师可将活动精彩瞬间分享给每 一位家长,在带领幼儿回忆美好的同 时感受到种植活动的重要意义。总之, 幼儿园生态种植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 开家长的支持,这就要求幼儿园及幼 儿教师必须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 系,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到种植活动当 中,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 幼儿教育面临着更高的发展要求和目 标,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只有探索出 更为有效的教育活动形式,才能满足 幼儿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生态种 植活动恰好能够满足这一要求,通过 生态种植活动,幼儿不仅能够获得更 多自主创造和自由活动的机会,而且 还能获得多方面的知识,进一步促进 幼儿生活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们 必须认识到开展生态种植活动的重要 意义,以生态教育理念作为指导,积 极探索有效的活动组织方法和教育策 略,争取在优化生态种植教育的同时, 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从而获得较好 的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
[1] 唐洁 . 生态视野下幼儿园种植 活 动初探 [J]. 幼 儿教育 ,2021.4(02): 29-30.
[2] 王巍娜 . 生命教育背景下的幼 儿园生态种植活动探究 [J]. 好家长 , 2020.9(14):121-122.
[3] 邓志红 . 幼儿园生态种植活动 的教育策略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 2020.12(08):112-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5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