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2019 年,新田县被确定为湖南省农村网络联校群建设实验县,通过自主创新,将网络联校与网络教研联盟有机结合,同步构 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应用模式。2020 年,新田县率先在全省探索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改革,在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办 学条件的同时,着力以网络联校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偏僻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奠定了基础。本文介绍了新田 县通过网络联校探索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实践的经验。
[关键词]网络联校,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
农村网络联校建设是《湖南省 “互联网 + 教育”行动计划(2019— 2022 年) 》(湘政发〔2018〕34 号) 明确的重点项目。新田县坚持自主 特色、理念创新、技术兼容、节约 利旧、易用实用的原则,对网络联 校和网络教研联盟的建设与应用进 行了深入探索。特别是新田县成功 申报“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 实验区”后,为积极践行“组织创 新重于技术创新”的理念,在新田 县教育信息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新 田智慧教育创研中心,积极推进数 字化转型融合应用。在新田智慧教 育创研中心的框架下,围绕教育教 学和教育管理不同方面,成立了多 个创研工作室。同时,网络联校应 用打造升级为联教学、联教研、联 管理、联师训的新型网络校联体, 其中,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学校特别 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单个教师单打独 斗、课程难以开齐开足、教育资源 匮乏等问题,实现了乡村小规模学 校从“小而弱”“小而差”到“小 而美”“小而优”的蜕变,提高了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夯实信息化基础建设,为小 规模学校网络联校提供基本保障
新田县以成功申报湖南省农村网 络联校群建设实验县为契机,加大经 费投入,夯实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 为打造“互联网 + 教育”提供了平台 支撑,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网络联校 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性保障。一是自主 研发教育平台。新田县坚持“自主编 程开发为主、购买技术服务为辅”, 基于阿里云、腾讯云、微信公众服务 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业内领 先技术,自主编写程序代码,创新建 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田智慧教 育云”。该平台涵盖 OA 办公、教务 管理、教育督导、教师培训、网络联 校、网络教研等功能,将信息技术创 新融合应用到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 各个环节。二是重视硬件设施建设。 新田县十分重视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 建设,目前,全县中小学(含农村小 规模学校)所有在用教室都有“班班 通”设备,开通了网络学校空间,全 面完成了“三通”工程建设,结合网络联校自研方案的便捷式技术应用模 式,每所学校建设了至少一个直播教 室。网络联校直播教室实现了包括 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内的全县所有学 校全覆盖,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实现 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基本条件。三是 完成网络升级提速。为进一步贯彻 落实《教育信息化 2 .0 行动计划》, 新田县在永州市率先推进网络升级 提速,包括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内的 所有学校均实现了光纤网络千兆到 校、百兆到班,为教育信息化创新 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构建网络联校新架构,为网 络帮扶小规模学校提供组织保障
为加强校际交流,做到校际优质 资源共享,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新田县 2014 年开始用强带弱的 方式,按照小学学校、初中学校、义 务教育一贯制学校等学段和区域组建 了 5 个教育联盟。教育联盟中由师资 力量较强、教学条件较好的 1 所学校 担任组长学校,每年在联盟内开展送 课到校、探讨交流、教学比武、学科 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这种帮扶形式,新田县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 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年轻教师 得以迅速成长。这种做法得到了省市 相关领导的肯定,教育联盟已经形成 “农村实地联校群”与“农村网络联 校群”的建设一脉相承。至此,我县 已有的教育联盟为我县农村网络联校 群建设提供了机构雏形,广大教师已 经有了“群”的意识。从“农村实地 联校群”上升到“农村网络联校群” 和“网络教研联盟”,教师易于接受, 也更加支持。
根据《新田县网络联校实施方案》 《新田县网络联校教学教研指导意见》 和《新田县网络联校考核方案》,新 田县分 4 个层次构建网络联校主校和 分校。其中,乡镇中心校对接农村小 规模学校为第一个层次的网络联校模 式,管辖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乡镇中心 校为网络联校的主校,农村小规模学 校为分校。为加大对农村小规模学校 的网络帮扶力度,每所城区学校还对 接了 1 至 3 所农村小规模学校,有效 解决了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短缺、课 程开设不齐等问题。乡镇中心校和部 分城区学校成为网络帮扶农村小规模 学校的坚强后盾,为小规模学校网络 帮扶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创建数字教育资源库,为小 规模学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农村小规模学校最突出的劣势是 教育资源匮乏,师生不能享受优质的 教育资源。为突破这一瓶颈,新田县 教育局充分利用“新田智慧教育 ·教 学教研创研工作室”,创建了校本数 字资源库, 充分发挥网络联校的作用, 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提供优质教育资 源。一是建设数字化校本资源库,让 农村小规模学校便捷享用优质数字教 育资源。新田县结合国家中小学智慧 教育平台的应用,选择各方面条件较 好的部分学校开展校本数字资源库建设试点, 鼓励教师根据本校实际情况, 充分运用国家、省、市平台提供的优 质资源,按照“优质、优选、匹配、 适合”的原则,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 色的教育资源库,让本校教师共享教 育资源,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上好每一 堂课,在同一所学校内部实现校内教 育均衡发展,探索建设校本数字资源 库的路径与方法。同时,将校本数字 资源直接推送到农村小规模学校,让 农村小规模学校便捷享用优质数字教 育资源。二是建设县级数字教育资源 库,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提供更多优质 数字教育资源。为进一步推进全县优 质教育资源库建设,丰富资源内容,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新田县举 办了全县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征集活 动,征集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包: 一个完整课题所有课时的教学设计、 课件、作业设计。县教育局组织专家 对征集的教育资源分批次进行遴选, 入围的优质教育资源纳入“新田县数 字化教育资源库”向全县推送,使农 村小规模学校数字资源更加丰富。
四、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提高小 规模学校教师应用能力
一是对小规模学校教师进行数字 教育资源应用培训。为让农村小规模 学校教师充分掌握数字教育资源应 用,近年来县教育局精心组织开展了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全员能力提升县 级培训,“通过提升信息技术融合应 用能力来提高教学质量”是专题培训 的重要内容。培训分“集中培训”“在 岗实践”“总结提升”3 个阶段,取 得了不错的培训成效。二是开展小规 模学校教师专项教学比武活动。为进 一步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课堂 教学水平,提升“双减”政策下农村 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应对力,展示小规 模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22 年 4 月新田县举办了全县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教学比武活动,要求有帮 扶任务的城区小学积极安排优秀教师 对小规模学校教师进行指导;乡镇中 心校业务副校长负责落实所辖小规模 学校教学比武的相关事宜。三是开展 网络联校专项教学比武活动。为巩固 新田县网络联校建设与应用成果,积 极探索网络联校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和 方法,引导学校和教师熟练应用网络 联校平台,提高广大教师网络送课的 质量,2022 年 3 月至 4 月, 新田县开 展了网络联校专项教学比武活动。此 次教学比武进行了校内初赛、联盟复 赛、县级决赛。新田县通过“培赛结 合”,有效提高了小规模学校教师应 用网络联校的方法,提高了广大教师 通过网络联校送课的质量,促进了教 师成长,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 基础。
五、推进联动机制建设,构建小 规模学校城乡一体模式
为进一步巩固优化新田县“湖南 省农村网络联校群建设实验县”建设 与应用成果,创新“网络联校”应用 模式,县教育信息中心运用网络联校 自研方案中的手机直播技术为教师提 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教师可以突破时 空限制,开展课堂教学直播、专题讲 座,参与教研活动,充分体现了易用 实用原则。通过推进联教、联研、联 训和联学 4 个联动,实现真正意义上 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构建小规模学校 城乡一体模式。联教, 即网络联校中,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通过网络联校平 台,运用同步直播课堂、同步互动课 堂、异步点播课堂等多种形式,协同 开展教学工作,与网络对接帮扶学校 的教师同备一堂课、同上一堂课,让 农村小规模学校共享城区学校或乡镇 中心校的优质教学资源。联研,即通 过网络联校,让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 与网络对接帮扶学校教师通过网络教研平台,协同开展教研工作,同听一 堂课,同评一堂课, 同研一堂课。联训, 即利用网络联校和网络教研平台对农 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和网络对接帮扶学 校教师开展教师培训,定期开展同一 学科教师的研训例会,将农村小规模 学校网络教研与教师培训有机结合, 实现研训一体。联学,即通过网络联 校平台,让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与网 络对接帮扶学校学生实现共同学习、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同步互动课堂 中,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与网络对接 帮扶学校学生可以互动交流、互相学 习、共同成长。通过推进联教、联研、 联训和联学,在新型“网络校联体” 条件下,构建农村小规模学校与网络 对接帮扶学校城乡一体模式。
六、创新探索融合应用,凸显小 规模学校质量提升成效
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既是实现 教育公平的“兜底”工程,也是办好 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乡村振兴的必 然要求。我县网络联校和网络教研联 盟建设工作, 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 理念创新、应用创新、课程创新等方 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力促进了县域 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特别是通过网 络联校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 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促进了农村小 规模学校与城区学校共建共享优质教 育资源。新田县“互联网 + 联校 + 教研”联盟体系不仅覆盖了全县所有 的乡镇以上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 也覆盖了全县所有农村小规模学校, 还覆盖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教 师和学科。全县包括农村小规模学校 在内的学校和教师既可以享受其他学 校和教师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也可 以将自己的优质资源与其他学校和教 师进行分享,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共 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二是促进了 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科教师结构“均衡”。学科教师分配不合理,特别是 农村小规模学校音、体、美等学科教师 严重配备不足、开课不齐、开课不足问 题十分普遍。新田县“互联网 + 联校 + 教研”联盟体系的建立,通过网络直 播互动课堂,以及教师的“走教”,解 决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单打独斗的现 状,有效促进了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科教 师结构均衡,有利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学 生的全面发展。三是促进了农村小规模 学校教学管理均衡。“互联网 + 联校 + 教研”联盟体系通过网络直播课堂和 网络教研等活动的实施, “倒逼”各学 校特别是乡镇中心小学和农村小规模学 校之间在教学管理和教研培训等方面实 现同步管理, “使网络联校成为提高农 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 有效手段”。
七、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小规模 学校优化提质意义深远
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发展。“高 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 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的庄严承诺。 近年来,新田县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发展作为教育强县的基础性、先导性、 全局性工程。通过构建创新型网络校 联体,让农村小规模学校开齐开足课 程,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促进 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0年《湖 南新闻联播》两次报道了新田县“网 络联校”建设工作; 《人民日报》客 户端发表《湖南新田: “网络联校” 打通义教均衡发展最后一公里》文章; 课题组成员先后在中央电教馆组织开 展的“三个课堂”区域应用培训会、 湖南省教研信息化研修培训会上就 “农村网络联校”建设工作做经验介 绍发言。新田县报送的网络联校建设 与应用工作案例“同步共建、有机融 合、优质均衡发展”入选 2021 年湖 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并被推荐至全国参展。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从基本均衡 发展向优质均衡发展迈进,打造了乡 村教育振兴的“新田样本”,中央电 视台、新华社进行推介报道,中共湖 南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文在全省 推广“新田经验”。新田县探索乡村 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入选 2021 年度湖 南十大教育新闻,湖南省人民政府在 2021 年重点工作综合大督查中对新田 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湘政办函 〔2021〕114 号), 新田县大坪塘镇银 塘小学被评为第三批“湖南省乡村温 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2022 年 7 月 28 日,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夏智伦 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探索教育 强省建设的湖南路径》中提出要深入 推进“新田经验”,优化提质乡村小 规模学校。2022 年 8 月 15 日,《人民教育》刊发《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 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推介 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新田经验”。
参考文献:
[1] 怀进鹏 . 大力推进教育信 息化、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 [EB/ OL] . (2022 -03-01)[2022-05- 24].http ://www.canedu.org.cn/site/ content/6388.html.
[2] 熊名辉 , 阳锡叶 , 张晓雅 , 等 . 办好人民满意的乡村教育——来 自新田县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改革的 报告 [J]. 湖 南教 育 (A 版 ),2021(04):4-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