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在生活中,数学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身边,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数学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 此小学教师应该重视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所学知识, 明白所学知识的作用,并在生活中进行运用,使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会使小学生更加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 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途径
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是 最为广泛的,而数学也是学生在所学 习的学科中使用最多的学科。因此, 数学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而数学知 识内容比较抽象,小学生由于知识有 限,理解能力还不全面,这就加大了 数学学习的难度。新课改后,要求小 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数学 的生活化。为此,数学教师应该按照 新课改的要求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它的应用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 具体、生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学到 的知识内容,进而增加学生学习的信 心,也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就生活化教学活在小学数学教学 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使用生活
化的方式,让课堂教学知识变成学生 熟悉的内容,使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所学知识,进而改变学生对数学的态 度,让学生明白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 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数学 解决很多的问题。在生活化教学方式 的使用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有趣而生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的兴趣,还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的重视 程度。
(二)简化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 理解能力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其中最为抽 象的就是数学概念和计算的方式,学 生很难明白其中的意义。因此在教学 的过程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非常重 要,通过生活化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 系起来,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以 可视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抽象的 问题具体化,学生通过可视化的学习, 降低学习的难度,还提升了学生的理 解能力,使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 得到相应提升。
(三)提升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应 用能力
生活化教育教学方式的运用,让 学生通过自己了解的生活场景,及时 理解所学知识,可以有效提升数学的 应用能力。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 时,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进行及时处理, 并使学生养成对我们的生活进行仔细 观察的习惯,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 象能力得到有效启发,还使学生自主 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实现数学课程的教学价值。
二、小学数学使用生活化教学的 现状
(一)小学数学教学对生活化教学 方式认识不足
新课改的实施使一些小学数学教 师改变了教育观念以及教学的方法, 但多数教师思想和观念还是没有发生 改变,教学的目的还是以提高学生的 成绩、提高升学率为主,在教学中主 要还是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使学生 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小学数学 知识就是对生活常识以及规律的提炼, 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学生比较 熟悉的生活内容,才有助于学生及时 掌握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在生活中 的应用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 过程中,教师很少使用生活化教学方 式,主要的因素就是对生活化教学方 式认识不充分,这就导致学生只能在 作业本上回答数学问题,在现实的生 活中应用能力比较差,甚至还出现应 用错误的现象。还有的教师在教育教 学中使用了生活化教学方式,但是并 没有把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 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使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只是为了增加课堂教学 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还有的教师在生活化内容的选取上没 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环境 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取,所选取的内容 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例如房 贷、储蓄等学生接触不到的内容,这 就严重影响教师生活化教学的质量。 忽视生活化教学就是忽视学生的实践, 不仅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不到培养,还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等各方 面的能力都得不到有效的拓展,学生 长时间在没有吸引力的课堂上学习, 就会严重阻碍数学教学的发展。
(二)教学情境设置形式化
新课改后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提出 和使用,还导致有些教师在教学情境 设置上过度使用生活情境。在课堂教 学中导入情境是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 围,使学生注意力得到集中,学习兴 趣得到提升,为课堂后续的有效开展 做好导向的作用。但是有很多教师教 学情境设置形式化严重,为了实现生 活化教学,对一些无法设置情境的教 学内容也进行情境教学的设置,在教 学中起不到任何的教育价值。教学情 境设置形式化,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 实际生活,设置出不符合学生学习的 情境,这种与实际生活无关的教学情 境只会激发学生的反感情绪,对数学 教学没有任何作用,还会导致学生对 所学知识理解的难度增大,进而失去 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三)存在题海战术现象
虽然生活化教学方式被很多教师 使用,但多数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 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还是以 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的讲解为主,即 便“双减”政策已经实施,很多教师 还是会布置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多 练习,利用练习来提高知识的运用能 力,这种以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对所 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导致学生 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反而还 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减退。
三、提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 有效途径
(一)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活化 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很多 数学教师也接受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 学理念,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施过程 中,出现了过于生活化、伪生活化等 现象。造成这些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是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理解不够 全面,教师只有全面理解和掌握生活 化教学的理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合 理使用生活化教学。因此学校领导应 该重视生活化教学内涵和理念的培训, 在全校范围内通过学习、借鉴、探索、 创新等方式对生活化理念和内涵进行 教育培训,确保所有数学教师都能够 对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理念理解透彻。 从而保证生活化教学能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顺利实施。
(二)教学材料使用生活内容
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应 该深入挖掘下节课所讲解的数学教材 内容,把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认真分 析,明确教学的目标和教学过程中的 重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优化, 在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寻找能够联 系生活材料的切入点,并巧妙的使用 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很好的理解数 学知识,教师也可以高效的完成教学 目标。例如在《认识万以内的数》教 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我们生活 中使用商品的价格表,从低到告排列, 一瓶可乐 3元、一条裤子 85元、一台 电风扇 350元、一台电视机 3560元、 一辆汽车 89988元等,利用我们生活 材料,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万以内 的数,能够使学生说出万以内各数位 的名称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即 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增加了学生的 学习乐趣。
(三)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所 学知识有限,对抽象的知识有时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的过 程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 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对抽象的知识不 再感到陌生,及时理解抽象知识,提 升理解能力。在创设生活化情境的过 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 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 认知水平,为学生创设出他们能够理 解的情境,让学生重视数学,认识到 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进而 加强对数学的学习。如果所创设的情 境学生不能理解,那么创设的情境也 发挥不了教学的效果。第二,一定要 注意生活化情境要具有真实性和可行 性,所创设的情境在我们现实生活中 可以找到原型,不能对生活化情境进 行虚构和夸大,否则会影响生活化教 学的效果。最后就是对学生没有接触 过的情境尽量不要使用。例如,在 “认识人民币”的教学过程中,学生 都知道人民币,但是教师还需要通过 人民币教具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人 民币。为了提高学生对人民币的应用 能力可以为学生创设购物的生活情 境,利用学生的铅笔、文具盒、橡 皮、书包等作为销售的物品,在每件 物品上都标出价格,让多名学生充当 顾客,选取两名学生充当收银员,来进行商品的购买。当“顾客”选取多 种商品后,就要到“收银员”那里付 款,这时“收银员”就要对“顾客”所购买的商品进行计算,然后告诉 “顾客”多少钱,“顾客”需要付多少 钱,而“收银员”收到“顾客”人民 币后要先清点钱数,然后找零。通过 创设购物的生活化情境,学生在趣味 的活动中,对人民币的面额有了全新的了解,提升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能力,提升了教学效率。
(四)通过探索生活案例来完善学 生知识储备
在生活化教学中,对生活元素进 行挖掘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生活 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学生认真尝试 数学生活案例的同时,会使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 中使思维得到发展,并养成良好习惯。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生活案例,就是为 了发现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潜在的 能力,进而改变教学内容,使教学具 有针对性。而当学生对生活中的案例 进行探索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教 师们可以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 利用多媒体教育教学设备技术,来模 拟现实的情境,而学生通过多媒体设 备所还原的现实情况,就可以及时认 识到自己的误区,并知道了纠正的办 法。教师的这种指导方式可以有效帮 助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使学生不再 出现类似的错误,使学生的认知储备 得到有效完善。
(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利用生活 素材
数学的逻辑性比较强,学生思 维和认知的提升还需要生活中的具体 事物才能实现,因此在数学教育教学 过程中根据数学教学的内容合理利用 生活素材,把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素材 展现给学生,可以使教学变得简单易 懂,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数学 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得到显著提 升。例如,在分数学习的过程中,一 部分学生不是很接受分数的意义和性 质,教师可以利用生活素材进行辅助 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拿一 个橙子向学生提问,表现优秀的学生 可以获得奖励。教师问:“同学们知道 什么是分数吗?”有学生回答:“把一 个东西分成很多份,其中的一份就可 以说是分数。”这时教师按照这名学生 所说把橙子分为大小不等的 4份,把 其中一个最小的分给这名学生后问:“这是 1/4 份吗?”这时学生通过教师 所分的橙子就明白自己所说的错误, 然后纠正说:“应该把东西平均分成若 干份。”这种利用生活素材辅助教育教 学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同学们的理 解能力,增强同学们的记忆。对分数 的性质,教师还可以采用分橙子进行, 教师拿出两个一样大的橙子分成不一 样的几份,让学生观察,哪份橙子大些,哪份小些,而同一个橙子,如果 都分到两份,哪份更多?学生观察所 分的橙子会对分数的性质有深刻的理 解。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利用生活素材, 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道具的帮助 下,理解数学知识,同时调动学生的 想象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 明显提高,促进学生对数学进行探究 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六)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 问题
数学知识光依靠课堂学习,学生 的思维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在数 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把课 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结合,可以有 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但是在教学中课外的教学活动也非常 重要,让学生在课外认真观察我们身 边的事物,并发现与数学知识相关的 一些问题,然后在课堂中师生共同进 行探讨。对身边所出现的问题教师可 以引导学生,让学生思考与我们所学 的知识有什么联系、怎么才能解决这 些问题。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就会寻找 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对问题答案进 行寻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认真 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扩展思维,提 高思维能力。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 出现很多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 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 就会产生自豪感,进而激发继续认真 学习数学的信心。
(七)课后作业生活化
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堂,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也应该生活化。 以往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作 业主要就是以习题的训练为主,这种 作业形式,影响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 能力的提升。而教师在课后布置生活 化的作业,可以促进学生生出兴趣, 减轻学生压力,还有效实施了“双减” 政策。教师在生活化作业的设计上根 据所学内容设计出一些与生活相近的 作业,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 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对生活有了不一 样的看法,对数学的学习也会有全新的看法。例如,在学习小数点知识后, 可以让学生走进超市观察身边的小数 点,并写在作业本上,学生就会发现, 我们身边小数点出现得比较多,而超 市是最能体现小数点的地方,超市货 架上所标记的商品价格,多数都有小 数点;当在超市付钱的时候也会出现 小数点。通过课后生活化的作业,学 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的 应用能力都得到提升。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 重视生活化教学方式,学生通过生活 化的课堂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 的知识,并提高对数学的认识,明白 数学的重要性;因此数学教师的思想 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才能有效提升数 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万清 . 浅议小学数学生活化 教学的有效途径 [J]. 学周刊 ,2019(05): 64-65.
[2] 罗道茂 .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的途径和策略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 (33):163-164.
[3] 李秀霞 . 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 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J]. 家长 ,2020(08): 2.
[4] 刘和健 .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的途径和策略探讨 [J]. 东西南北 : 教 育 ,2020(08):24.
[5] 尹建民 . 浅议小学数学生活化 教学的有效途径 [J]. 考试周刊 ,2019 (61):104.
[6] 姜涛 .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 途径和策略探究 [J]. 新课程 ( 综合版 ), 2019(09):145.
[7] 杨淑英 . 试论小学数学生活化 教学的有效途径 [J]. 考试周刊 ,2020 (03):86-87.
[8] 刘丽萍 .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的有效途径[J]. 小学时代 ,2020(08):64- 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