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幼儿天性活泼爱玩 ,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好奇心 ,幼儿园利用游戏实施教育是符合幼儿天性的。幼儿 园游戏化教育的实施 ,可以让幼儿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唤醒 ,幼儿更能释放自身天 性 ,进入到游戏环节之中 ,进而达到培养心理素质、激发学习潜能、提高认知能力的目的。而且 ,幼儿园游戏化 教育的实施 ,还能让幼儿教育的过程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性 ,还原了游戏的趣味本真、娱乐本真、“寓教于乐”本 质 ,幼儿便能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 ,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文章就幼儿园游戏改革的意义切入 , 论述了幼儿园游戏化教育改革实施的原则 ,针对性提出了幼儿园游戏改革的具体策略 ,希望能够通过游戏化 教育的开展还原游戏本真 ,释放幼儿天性 ,推动幼儿发展。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游戏教学,游戏改革
素质教育全面普及和幼儿学前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 幼儿的综合素养发展和个性化成长备受关注 ,释 放幼儿天性 ,还原本真游戏 ,依托游戏实施教育成为 了幼儿教育的重头戏。为了真正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 和教学水平 ,保障幼儿能够在教师引导之下提升综合 素质 ,幼儿园游戏改革具有天然的优势 。依托幼儿园 游戏化教育的实践应用 ,有助于凸显幼儿教育过程中 幼儿的主体地位 ,将幼儿天性释放出来 ,让幼儿园游 戏化教学过程实现教育空间拓展延伸、教育模式创新 变革 。因此 ,探索幼儿园游戏改革的具体路径是幼儿 园教育教学创新改革的必然路径 ,也是找寻幼儿园游 戏本真和释放幼儿天性让幼儿核心素养稳步提升的关键。
一、幼儿园游戏改革的意义
幼儿园游戏改革是幼儿学前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中游戏化课程实践和应用的基础 ,也是匹配幼儿活泼 爱玩特性的根本需求。尽管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不断 加强 ,游戏内容不断拓展 ,游戏形式不断创新 ,但是幼 儿园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依然不高。幼儿园游戏改 革的实施 ,转变了传统幼儿园教育活动和课程教学过 程中单一、重复和死板的教学模式 ,让幼儿对游戏化 教学转变了认识 ,还原了游戏的本真 ,有助于幼儿通 过游戏化教育感受到幼儿启蒙知识的魅力和乐趣。其 次 ,幼儿园游戏改革的实施 ,让幼儿园教师从根本上 认清了游戏的本质、游戏化教育手段开展的价值 ,让 原本枯燥无味的幼儿教育活动活跃有趣起来 ,幼儿在感受教育趣味和教育魅力的同时也能积极主动融入 教育活动中进行学习 ,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目标。这样 , 幼儿就能带着天性融入到“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过程 ,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得到有效提升。
二、幼儿园游戏化教育改革实施的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游戏属于幼儿喜欢的活动形式 ,也是符合幼儿爱 玩、活泼天性的形式 ,其本质是娱乐、休闲、趣味 ,能激 发幼儿学习兴趣。所以 ,幼儿园游戏化教育改革实施 重点应当落脚于“游戏”以及“趣味”,即依托游戏的趣 味性有效激发幼儿的天性 ,让他们参与幼儿教育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调动 ,这就赋予了幼儿园游戏化教 育改革实施的趣味性原则。
(二)教育性原则
幼儿园游戏化教育改革将幼儿园课程教育内容 作为基础 ,基于幼儿教育特色为关键 , 匹配了幼儿身 心发展和幼儿天性爱玩特点 ,是具备学前教育教学价 值的。所以 ,幼儿园游戏化教育改革实施需要具备教 育性原则 , 即幼儿园游戏化教育改革实施应该与当下 幼儿园教育教学大纲相互匹配。
(三)掌控性原则
游戏的本质是一种娱乐方式、消遣方式 ,是一种 基于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 。对于幼儿而言 ,游 戏是满足其自身娱乐需求、探索需求、学习需求的一 种社会行为。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往往可以自我 决定、自我掌握 ,幼儿的身心是愉悦的。所以 ,幼儿园游戏化教育改革实施还应当具备自我掌控性原则 ,即 符合幼儿天性和幼儿生活环境。
(四)科学性原则
幼儿园游戏化教育改革实施要想还原本真并释 放幼儿天性 , 首先需要贴合幼儿的综合素质情况 ,满 足《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所以 ,幼儿园游 戏化教育改革实施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 ,保障幼儿园 游戏化教育改革实施的科学性。只有幼儿园游戏化教 育实施过程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 ,才能让幼儿带着 兴趣和热情参与 ,并在游戏过程中获得游戏趣味和身 心满足 。具体来说 ,幼儿园游戏化教育改革实施要求 具备娱乐性、趣味性、简易性的特点。
(五)适应性原则
对于幼儿来说 ,幼儿园游戏化教育实施开展是幼 儿潜能激发和幼儿天性释放的教育活动 。但是 ,幼儿 园游戏化教育开展又区别于传统幼儿教育活动和幼 儿课程教学的特性 , 因为游戏元素、游戏玩具等的介 入 ,使得幼儿园游戏化教育有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出 现 。所以幼儿园游戏化教育改革实施需要根据《幼儿 园教育指导纲要》《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相关 文件的指导 ,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天性特征进行 , 即凸显幼儿游戏化教育的适应性原则。
三、幼儿园游戏改革的具体策略
(一 )创设游戏环境 ,展现幼儿主体性
对于幼儿而言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和玩耍 的天堂 ,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内度过 。幼儿 园游戏改革的实施 ,摆脱了传统幼儿教育活动开展过 程中的空间束缚 ,拓展了教学空间 ,给了幼儿更自由 更广阔的游戏天地 ,让幼儿可以在游戏空间之中释放 天性 。因此 ,幼儿园游戏改革的实施需要幼儿教师基 于游戏的本质特征、幼儿的天性特征 ,创设展现幼儿 主体的游戏环境 。同时 ,既要保证游戏环境的趣味性 , 也要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还要满足幼儿自身的活动 需求。这样 ,依托展现幼儿主体性的游戏环境 ,不仅能 让幼儿在幼儿园游戏化教育过程获取知识 、释放天 性 ,还能强化幼儿的认知意识 ,引导幼儿观察环境中 的新奇事物。具体来说 ,在创建游戏环境的过程中 ,幼 儿教师应该从幼儿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幼儿需求 , 以尊 重幼儿天性为核心 ,构建平等互动、趣味和谐的游戏 趣味环境 ,确保幼儿能在游戏活动和游戏化教育中感 受到快乐。
比如 ,针对学前幼儿简单数学的课程 ,幼儿园教 师可以实施“老鹰捉小鸡+简单数学”的教育活动 ,让 幼儿在老鹰捉小鸡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小鸡的变化了 解简单数学减法的意义 。这样 ,“老鹰捉小鸡+简单数 学”的课程教学就具有了科学意义、创新意义和教学 意义 ,最为关键的是具备了游戏本真 ,能够激发幼儿 的天性让他们参与到“寓教于乐”的学习过程中。教师 利用“老鹰捉小鸡+简单数学”进行游戏化教学模式改 革 ,幼儿对于简单数学知识也有了新的认识 ,也让他 们明白了游戏和数学的关系 ,促进他们通过游戏和知 识的结合过程释放天性;幼儿科学知识启蒙教学过程 中 ,教师可以利用“车轮滚筒”游戏实施教学 ,通过“翻 车”问题让幼儿了解“车轮滚筒”的启蒙知识 ,幼儿不 仅感受到了游戏自身的趣味 ,还通过相互交流、经验 分享将趣味性放大 ,将天性释放 ,进而将游戏中的启 蒙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经验。
(二)挖掘游戏元素 ,满足天性需求
游戏元素和游戏材料是幼儿园游戏化教育改革 实施的基本保证 ,只有幼儿教师挖掘出游戏元素并投 放极具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游戏材料 ,才能满足幼儿通 过游戏发现游戏本真并在游戏环节中释放自我天性 的要求。所以 ,幼儿园游戏化教育改革实施过程中 ,除 了游戏常用的积木、面具、七巧板、粘贴画、球类等材 料外 , 幼儿教师还应该秉承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 , 不断挖掘趣味游戏元素 , 制作一些极具趣味性的玩 具 。诸如利用松紧带、酸奶盒、矿泉水瓶等制作拉力 器 ,带领幼儿搜集可用于游戏用具制作的材料 ,开展 “废物利用”游戏活动 ,依托户外游戏材料的多样性和 趣味性 ,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和认知需求 ,体现游戏 特色和游戏本真 。同时 ,通过游戏元素的挖掘 ,教师还 需要引导幼儿利用游戏玩具进行创新和创造 ,让幼儿 通过分析、观察和实践 ,探究出游戏的新玩法 ,不断提 升幼儿园游戏化教育开展过程的趣味性 ,提高幼儿园 游戏化教育改革实施的成效。
比如 ,陪伴家长到菜市场买菜是幼儿经常会参与 和进行的生活事务 ,在菜市场买菜的过程中 ,幼儿对 蔬菜、瓜果、家禽等会感到新奇 ,有的幼儿甚至还会经 常摸一摸蔬菜、瓜果 。幼儿教师可以依托蔬菜和瓜果 这些幼儿感兴趣和熟悉的内容挖掘游戏化教育资源 , 并设计“小小美食家”的主题优秀活动。游戏资源覆盖 了瓜果蔬菜这些贴近儿童生活的素材。游戏活动要求教师带领学生按照“蔬菜游泳(洗菜)”“果汁生产(榨 汁)”“蔬菜荟萃(拌蔬菜沙拉)”等形式让幼儿动手制 作食物 ,并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不同蔬菜的 味道差异和食用差异。通过这种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 化教育模式 ,幼儿好奇心和探究性得到了调动 ,有助 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另一方面 ,实践 操作也提升了他们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让 他们在“寓教于乐”中获取启发 。最为重要的是 ,幼儿 可以在新的游戏形式和游戏元素中获得启发 ,在新的 游戏模式中享受到新的趣味 ,并在潜移默化间释放天 性 ,完成了学习需求和探索需求的满足。
(三)创新活动内容 ,遵循游戏规律
幼儿园游戏改革的实施和推动要求幼儿教师改 变以往机械式的幼儿教育活动和幼儿教育手段 ,将幼 儿启蒙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开展过程中 ,构建目标清 晰、层次合理的游戏活动 。因此 ,幼儿教师需要结合幼 儿的综合素养、爱好趣味、认知能力、天性特征等设计 难度适中的游戏活动 ,并遵循游戏的娱乐化、趣味化、 休闲化和需求满足化特色。
比如:幼儿园游戏“快乐爬行”的开展过程中 ,教 师可以设置障碍物、钻山洞等补充游戏环节;依托“老 鹰抓小鸡”“丢手绢”等传统游戏进行内容优化 ,在其 中增加大量的娱乐元素和趣味元素 ,保证幼儿在游戏 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趣味、创新、娱乐 ,最终让幼 儿在游戏活动中释放天性;“美术折纸”游戏活动的实 施过程中 ,幼儿教师可以将《鸭子侦探》这一幼儿比较 喜欢的动画片作为落脚点 ,播放出《鸭子侦探》中关于 “纸的力量”这一片段 。在“美术折纸”游戏中 ,幼儿对 于动画片的兴趣得到唤醒 ,也会逐步融入“美术折纸” 游戏活动中进行学习。
(四)优化活动方式 ,实现高效教学
幼儿园游戏改革的实施拓展了幼儿园的游戏空 间、学习空间、活动空间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不 同年龄、不同班级幼儿的混合游戏活动 ,促进幼儿的 社会性发展 ,增添游戏活动的整体趣味性 ,更进一步 促进幼儿的天性释放 。因此 ,幼儿园游戏改革的实施 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进行活动方式创新 , 依托混龄、 混班等方式让不同年龄和不同班级的幼儿一同参与 其中 。在幼儿园游戏化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幼儿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各个分散场所 ,负责区域中幼儿 活动的安全性 , 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身体素质为重点 ,依托“以小带大”的互动模式开展游戏。
比如:教师通过分散、自由的形式 ,为幼儿划分游 戏活动区域 ,引导幼儿自行选择诸如“跳房子”“开火 车”等游戏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游戏;幼儿教师 为幼儿提供多种不同的游戏活动空间 ,利用“扔沙包” “丢手绢”“足球游戏”等幼儿更为喜欢的活动模式激 发幼儿释放天性 , 游戏活动不用受到人数的限制 ,每 个幼儿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游戏活动的质量更高。
四、结束语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身心发展、认知能力发展、天性 释放的重要时期 ,确保幼儿在健康身心状态之下通过 游戏释放本性 ,无疑是幼儿游戏化教育实施的重要目 标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幼儿 开展教学引导 , 同时还需要加强游戏化教学模式改革 实践 ,积极推动游戏活动和游戏化教育的实施 。因此 , 幼儿教师务必要认识到幼儿园游戏化教育改革实施 的价值 ,并在遵循幼儿身心特征、幼儿天性特征、游戏 本质内涵的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实施 ,保证幼 儿园游戏化教育质量提高 ,释放幼儿天性 ,进而推动 学前幼儿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改革。
参考文献:
[1]彭茜.幼儿园游戏课程存在方式的生态学分析 [J].教育研究,2021.42(12):71-80.
[2]李嘉茜.3-6 岁幼儿家长的幼儿园游戏观研究[D]. 河北大学,2021.
[3]钱明娟.课程游戏化:奏响幼儿园改革进行曲—— 课程游戏化实践之路[J].幸福家庭,2021(19):121-122.
[4]朱立新.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现实困境与破解 策略[J].教育观察,2021.10(32):43-49.
[5]顾曦.分析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建构游戏 的创新改革[J].知识文库,2021(16):22-24.
[6]余琳,赵三苏,陈倩.高品质幼儿园建设的策略— 让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更有质量[J].教育科学论坛,2021 (26):18-21.
[7]王颖,李欣菊.我国幼儿园教育实践模式改革历 程的回顾及启示[J].文教资料,2021(21):162-164.
[8]武秀秀 .互动游戏 优化教学—幼儿园游戏 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1(19):43-44.
[9]罗凯妮.幼儿园游戏中反儿童文化现象的成因 分析及规避策略[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