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如何将友善教育融入幼儿园“活”课程中—以“小雏鸟成长记”游戏案例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1 09:28: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幼儿园友善教育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遵循幼 儿发展规律 , 以《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 据 ,创设情境进行亲切和睦的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 之间的交往学习。在幼儿园“活”课程背景下的友善教 育实践中 ,实施的路径与策略技能、方法是关键。以下 就以我园“活”课程背景下的友善教育真实案例加以 阐述。

  一、课程缘起

  周一的早晨 , 门卫叔叔在沙池里发现三只没有妈 妈的小雏鸟 ,它们看上去精神状态不佳 ,且又渴又饿 , 朝天张大嘴发出“啾啾”的哀嚎声 ,着实让人心疼 。小 鸟们求食的声音引来了小班孩子们的注意……

  子恩:老师 ,小鸟生病了吗?

  荣勋:老师 ,它们是饿了吗?

  琴浩:鸟宝宝太可怜了 ,我们可以把它们带回班 级喂养吗?

  于是 ,小雏鸟的故事就此开始展开了 ……

\
 

  二、课程过程

  孩子们把小鸟带回了班级 ,几个孩子围着讨论起 来:我们的小雏鸟放在哪里?

  生长点一:小雏鸟住哪里?

  1.小雏鸟住哪里?

  马子恩:我以前养过一只鸽子 ,它们是住在鸟笼 里的。

  朱甯:不对 ,不对 ,我们捡回来的是鸟宝宝 ,所以 它们应该和小婴儿一样住在摇篮里的。

  谢荣勋:我见过哥哥班级门口有一个小鸟的家 ,我 觉得那才是它们住的地方!

  经过讨论 ,孩子们认为小花篮比较适合作为小鸟 暂时的家 。但是很快他们发现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

  2.鸟窝草垫的选择

  为了让小雏鸟睡得更舒服些 ,孩子们拿来纸屑当 软垫 ,可是看着这些纸屑他们又开始有些担忧起来。

  梁芳宁:小鸟一张一合的嘴巴 ,好像会把纸屑吞 下去!

  林楠欣:纸张卡在嘴巴里应该会不舒服吧?

  希言:我们给它们换掉纸“软垫”吧 ,找找还有什 么可以来代替。

  小杰:好的 ,你们在教室找找 ,我去户外找找。

  很快小杰就发现门口池塘边的绿草软软的也适 合当软垫 ,于是他相约几个好朋友采摘新鲜的绿草回 来给小鸟垫上。

  但是过了一会儿 ,孩子们又发现了小雏鸟有了异 常情况 ,它们不停地在抖动身体 ,显得烦躁不安。

  子淇:鸟宝宝为什么一直在发抖呀?

  老师:我们一起上网查查吧。

  孩子从网上了解到 ,新鲜小草的水气比较大 ,有寒 气 ,不够保暖 ,所以鸟宝宝很容易在窝里感觉到寒冷。

  教师的思考: 我发现孩子们能带着问题去观察 , 观察得这么仔细 ,而且想办法寻找答案 ,大胆表达自 己的想法并说出理由 ,他们的主动学习欲望已经充分 被调动起来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此刻 ,我明白自己 的定位—“基于儿童的需要 , 追随儿童的发展”,防 止不自觉地成为知识的灌输者和高控者 ,应做到退位 观察、倾听 ,就让我来守护那份弥足珍贵的童真与童 趣吧!

  生长点二:如何照顾小雏鸟?

  1.鸟宝宝吃什么?

  凯凯:鸟宝宝嘴巴那么大 ,可能喜欢吃虫子。

  清新:小鸟整天在树林里飞来飞去 ,应该喜欢吃 树叶。

  宣依:肯定要喝水 ,不然小鸟会渴死的。

  晨晨:小鸟的嘴巴和小鸡一样 ,它们一定是吃小 米啦!

  在收集资料过程中 ,发现原来鸟宝宝和成年鸟吃 的食物是不同的 ,于是从家里找来了适合喂养鸟宝宝 的小鸡饲料 。孩子们学着老师喂养的方式 ,把饲料和 水和成米糊状 ,每天轮流喂小雏鸟 ,每一小时喂养一 次 ,鸟宝宝们吃得可欢了! 每次吃完食物 , 中大班的姐 姐们就会用毛笔轻轻擦拭小鸟的嘴巴与身体 ,就像照 顾小宝宝一样 ,用心做好卫生工作 , 同时安抚它们的 身心。

  2.日常清理很重要

  在为鸟宝宝更换草垫之前自我保护很重要 ,戴好 口罩和手套再来换上新的草垫。孩子们还将每日照顾 鸟宝宝的流程图画了下来 ,让更多想要来照顾鸟宝宝 的哥哥姐姐们能照着图片进行操作。

  3.鸟宝宝有多重呢?

  园里定期的健康体检日子到了 ,孩子们也想知道 自己辛苦喂养的鸟宝宝们有没有长高长胖了呢? 他们 纷纷想出了不同的办法。

  花花:瞧 ,这是我找到的红绳 ,可以用它来测量和 作标记!

  伊伊:这是我带来的电子秤 ,就像体检时候用的 工具。

  于是中、大班的孩子协助小班孩子拿着红绳子用 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鸟宝宝的身高 ,并做了每日的剪 贴;用带来的电子秤称鸟宝宝的体重 ,每日仔细地观 察电子秤上的数字并且记录下来。小班孩子在哥哥姐 姐们的帮助下 ,利用每日观察小雏鸟的时间 ,进行了 写生;共同制作了一张专属于他们的小雏鸟成长记录 表。

  教师的思考:我很开心地看到 ,我们的孩子用心 地照顾小雏鸟的生活起居 ,亲身体验和理解长辈们照 顾自己的辛苦付出与不易。正如《3-6 岁儿童学习与发 展指南》中提出: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 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小 班孩子通过仔细观察大班哥哥姐姐们的记录 ,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征 ,孩子每日的打扫清理工作、每日 的 体重测量 ……这类在生活中操作学习的形式不仅培 养了小、中、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 ,也促进了他们社会 性发展 。这种来自同伴、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助推对于 每一个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作用是强大的 ,对于教师 本身来说也是一个自我学习成长的过程。

  生长点三:要怎么区别鸟宝宝呢?

  随着小雏鸟的长大 ,孩子们在喂养中又有了新的 问题。

  吕丽:铭铭 ,那只小雏鸟我喂过了 ,你怎么又喂了 一次呀?

  铭铭:才不是呢 ,我刚才喂的是那只。

  红红:不对 ,不对 ,你们都错了 ,是这只还没喂食 物呢!

  浩浩:小雏鸟看上去都好像呀 ,我们要怎么区别 它们呢? 不然每次都要发生这样重复喂错的事情。

  小班的孩子用取名字的方法分别为小鸟取了一 个好听的名字:啾啾、小白脸、琪琪。

  子恩:我每天中午在午睡的时候就会听到小鸟发 出“啾啾”的叫声 ,所以我要给它取名叫啾啾。

\

 

  希言:我觉得它长得很可爱 ,我想叫它琪琪。

  荣勋:我发现它的小肚皮白白的 ,脸也白白的 ,所 以可以叫它小白脸。

  中班的孩子想出来的方法就更有趣了 ,他们在每 只小鸟的脚上作上了记号 , 并用表征的方式进行展 示。红色标记的是“啾啾”、麻绳标记的是“小白脸”、没 有标记的是“琪琪”!

  大班孩子们的办法也很棒! 用观察的方式他们发 现了 ,最肥胖的是啾啾;个头最小的是琪琪;腹部羽毛 最白的是小白脸。

  教师的思考:孩子们总能给我很大的惊喜 ,不同 年龄段体现出来的不同区别方式 ,不仅符合他们的年 龄特征需求 ,也体现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并用他们 自身能接受的方式开拓了无限的思维。

  生成点四:遇见“反生期”?

  两周后的一天 ,三只小鸟突然不理我们了 ,孩子 们感觉到很奇怪。

  一明:啾啾怎么躲着我们呀? 不和我们唱歌了呢?

  浩浩:琪琪怎么钻进草堆里一动不动不出来呀?

  小杰:小雏鸟都不吃我们的食物了? 怎么回事呀?

  睿睿:我爷爷也有养小鸟 ,我回去问问我爷爷 。

  孩子的一句话启发了老师 ,怎么可以漏掉家长这个有利的资源呢! 于是 ,孩子们回家和家长交流起了 我们班的小鸟 ,第二天 ,大家纷纷分享了自己了解的 信息。原来是小鸟们到了“反生期”呀 ,资深养鸟人建 议我们要多陪伴它们。于是孩子们有了很多属于自己 的陪伴方式。

  子恩:我想为它们唱一首歌 ,小鸟听到我们的歌 声心情就会好起来了。

  妙妙:这是我为小鸟做的海洋手工 ,它们一定也 想去外边看看美丽的风景。

  思思:这是我最喜欢的绘本故事 ,我要讲给它们 听听 ,等它们睡醒了就会再记得我们了。

  孩子们也开始学着默默守候 ,安静观察 ,用这样 静待花开的方式陪伴着小雏鸟。很快 ,在孩子们的关 爱中 ,我们的小雏鸟有了质的飞跃 ,再次和我们的孩 子熟悉了起来 ,不再惧怕人类的靠近。

  生长点五:如何当一位合格的鸟妈妈?

  期末将至 , 孩子们即将结束小班生活升入中班 了 ,班级经常讨论长大了的话题 ,有一天 ,小星带来了 一本绘本故事《我长大了》,在师幼共同阅读故事中他 们了解到 ,原来长大是要学会独立生存技能的 ,于是 几个幼儿讨论开来。

  伊伊:我们的小鸟长大后要学会哪些独立的技能 呢?

  铭浩:我知道 ,肯定要学会飞翔。这样它们就可以 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了!

  子恩:也要像故事里的小熊一样 ,学会怎么抓小 虫子吃 ,这样肚子就不饿了!

  红红:可是小雏鸟现在还像小宝宝一样 ,靠我们 喂食呀 ,怎么办呢?

  清清:让我们学熊妈妈一样 , 当鸟妈妈吧 ,我们来 教它们以后生存的技能!

  1.学飞翔。在孩子们的提议中 ,我们在班级举办了 几次“飞行计划”训练营 ,把三只小鸟轮流放出笼子 , 在教室内进行简单的飞行训练 ,希望小雏鸟能快快学 会独立飞翔。

  2.学吃谷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一些小米和谷 物 ,开始为小雏鸟进行食物的过渡 , 由小鸡饲料过渡 到谷类 ,慢慢放手不再手动喂养。

  3.学觅食。为了让它们适应野外觅食的能力 ,孩子 们还从家里带来了小鸟爱吃的面包虫。为了唤醒它们 的鸟性 ,孩子们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虫子啄食 赛”。 只希望我们喂养的小雏鸟们能适应以后的独立生活 ,等到长大后放回自然过上幸福的生活。

  4.感恩家人。在饲养小雏鸟的过程中 ,孩子们深深 地体会到了家人养育自己的辛苦 ,于是也用自己的行 动表达了对于家人的感恩之情。如:帮助家人做家务、 为爷爷奶奶捶捶背、制作感恩贺卡等。

  教师的思考:绘本引发的思考 ,让孩子们的情感 迁移到了他们关心的小鸟身上。他们第一次站在“母 亲”的角度去考虑给予 ,这样的体验并不多 ,却非常有 意义。让孩子们懂得换位思考 ,懂得母爱的伟大和付 出 ,更懂得独立自主生存的重要性。在这个系列活动 中 ,教师更多的是站在观察的角度上去记录着孩子们 的问题和实践 ,相信孩子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带着属 于自己的“鸟宝宝”共同成长。

  收获与感悟:

  1.孩子们的收获

  小雏鸟的到来让我们班级每日都充满了生机 ,在 整个饲养过程中引发的探索和思考 , 让同伴之间、师 幼之间、亲子之间的交流更融洽和谐 ,孩子们主动探 究、坚持、专注、好奇好问、责任等学习品质得到培养。 看似是我们给予小雏鸟照顾 ,其实它们给予我们的更 多 。小班孩子们在参与照顾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 ,开 始对自然界的生物感兴趣 , 激发了好奇心与探知欲; 中班的孩子们动手动脑解决关于小雏鸟的各种问题 , 并在每日的清扫劳动中学会责任与坚持;大班孩子们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式发现了关于小雏鸟的好 多“秘密”,体验了合作探究的乐趣。

  2.老师的感悟

  人与自然是共存的关系 , 而共存的前提是尊重 , 一个平常的事件 ,却遇见新生命的成长 。孩子们在耳 闻目染中 ,“责任、保护、尊重”不再是一句口号 ,孩子 们在后期的表现中 , 已经从简单的照顾萌发出想进一 步了解这些小鸟的生活习性 ,“它们原来的家住在哪 里?”“要不要放回大自然中?如果放飞 ,它们能不能保 护好自己? ”……游戏化课程的开展使家长参与班级 课程的积极性更高 ,他们更加理解老师的工作 ,理解 老师的专业所在 ,真正做到让家庭成为幼儿园的合作 伙伴。同时 ,在这样的活动课程中 ,教师的专业素养也 得到了发展。

  我们的课程还在继续着 ,未来将继续从孩子们的 兴趣及当前需求出发 ,支持他们灵性地生长 ,潜移默 化地在他们心中种下美好、感恩、尊重生命、乐意探究 的种子。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18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