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 OBE 理念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 以“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3 10:40: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与课程安排,然后说明了基于OBE理念的“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接着分析了“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目标达成度,最后论述了“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目标达成度的提高措施。
 
  关键词:“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课程目标达成度;OBE理念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即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最早由斯派迪帝在1981年提出[1],通过预先设定毕业目标,并将其分解为每门课程目标,借由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来保障学生的培养质量。成果导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衡量高等教育的质量,其核心内容是衡量学生的质量。学生质量的核心内容是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度,主要通过学生学习的课程达成[2]。因此,在整个教学中,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就成了衡量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
 
  课程目标达成度可通过分解课程目标、细化课程评价、计算课程目标达成、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过程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教师可找出课程教学薄弱环节,调整教学策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是休闲体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该课程教学中,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根据市场需求构建知识体系,学校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单元顺序,并按照“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实践—技能应用”三个层次对教学单元进行设置。鉴于对“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进行分析,探讨其教学改革,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强化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OBE理念和“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特点,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对该门课程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分析,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效,再根据评价的结果对课程教学提出改进意见,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
 
  一、“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与课程安排
 
  (一)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第一,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教育学、体育学、管理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休闲体育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休闲体育理论、技能的基本构架、方法和原理,并能够将所学用于解决休闲体育领域及相关领域的问题[3]。对应的分解指标点如下: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第二,沟通能力: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与同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对应的分解指标点如下:能够就休闲体育领域的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口头交流,如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能够就休闲体育领域的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书面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
 
  第三,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在体育学学科及相应交叉学科团队活动中能够有效发挥个人能力,能够与其他成员进行协调合作并促成团队合作目的的达成,具备国际团队合作能力[4]。对应的分解指标点如下:能主动和团队成员合作开展工作,即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共处、协作共事,并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组织或领导团队活动,创造共同愿景,激励成员士气,并且领导团队成员获得成长。
 
  (二)课程目标
 
  “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的课程目标具体如下:①通过户外运动绪论、野外生存、拓展训练、定向运动、攀岩运动和户外安全与管理理论课程的教授,使学生了解户外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掌握野外生存、拓展运动、定向运动、攀岩运动和户外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通过绳索技能及装备使用知识的教授,使学生学会野外生活的特殊技能,提高在特殊环境下的生存能力;通过绳结教案设计和教学训练,培养学生设计策划、组织教学和口头表达的能力[5];③通过拓展训练,使学生激发自身潜能,树立自我超越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领导力,使其掌握基本的有效沟通技能;通过拓展活动的组织策划训练,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学生方案的策划能力;④通过攀岩训练,增强学生的身体灵敏协调性,充分发展学生的身体机能;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勇攀高峰的意志品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攀爬和保护训练,让学生掌握攀爬和保护的基础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有效沟通的能力[6];⑤通过定向运动训练,使学生掌握定向的基本知识,能熟练地使用地图和指北针;培养学生快速观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7]。
 
  (三)课程安排
 
  “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安排上,应根据市场需求构建知识体系,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单元顺序,具体可按照“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实践—技能应用”三个层次对教学单元进行设置,如表1所示。其中,在基础理论知识层次中安排户外运动绪论、野外生存概述、拓展训练概述、定向运动概述、攀岩运动概述、户外运动的安全与管理六项内容,通过12学时的基础理论知识教授,能让学生初步了解户外运动是什么、户外运动理论体系的构成及户外运动与其他运动的边界。技能实践层次中安排了装备使用、绳结技术、保护技术、保护站建立与下降、攀岩技术、拓展训练和定向运动七项内容,通过16个学时的实践教学并结合学生的课后练习,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和体验户外运动的实际操作,进一步感受户外运动的独特魅力。在技能应用层次中安排了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内容,通过4个学时的实践考核,可让学生掌握户外运动的一到两个技能,使学生能够将户外运动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借此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终身锻炼的习惯。
 
\
 
 
  二、基于OBE理念的“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一)课程评价方案
 
  以OBE理念为支撑,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目标,将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的课程目标细化到“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每节课的评价项目中,具体如表2所示,每个评价项目根据权重设分值,所有项目总和满分为100分,学生每项任务的得分总和为本学期的最终成绩。
\
 
  (二)评价方案细则
 
  为检测学生对“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情况,将该课程学习目标细化到每节课程的教学中,如表3所示,然后通过课时比重将评价方式依次对应到每个教学单元,再结合表1中各项评价指标,从而系统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
\
 
 
  三、“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课程目标由多个子目标构成,因此先对每个子目标进行达成度计算,通过设定取值范围,评定出合格、良好、优秀这三个等级,最后取子目标的平均值为课程目标达成度。

\

 
 
  (一)课程子目标达成度分析
 
  课程子目标达成度=∑学生各评价项目平均分/该子目标所占总分值。达成度计算结果计为N,0.65≤N<0.7为合格;0.7≤N<0.85为良好;0.85≤N<1为优秀。经过计算,休闲体育专业117名学生课程子目标达成度如表4所示。
\
 
 
  由表4的评价结果可以得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良好,达到课程各子目标的要求。这表明,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单元评价项目测试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而在线上搭建了学科知识体系,丰富了学生学习资料,最终实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公式=∑课程子目标达成指数/课程子目标总数。达成度计算结果计为N,0.65≤N<0.7为合格;0.7≤N<0.85为良好;0.85≤N<1为优秀。经过计算,“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目标达成度如表5所示。
\
 
 
  由表5的评价结果可以得出,“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目标达成指数为0.75,符合0.7≤N<0.85这个限定,属于“良好”,即基于教学各子目标的达成,整个课程达到了教学目标。这表明,在课程安排上,将课程内容按照“基础理论学习—技能实践—技能应用”三个层次进行设置;在教学方法上,学期初通过破冰团建,对整个班级进行分组,并让学生建立自己组别的名称、口号和规章制度,实现学生组内自我管理;在评价方式上,建立积分制,以小组为单位,将平时的课堂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通过积分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学习方法上,实现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线上学习、线下实践,师生互动、角色互换等,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有效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目标达成度的提高措施
 
  通过对“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分析可发现,基于OBE理念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教学大纲在发挥学生主动性、优化课程教学过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目标达成度,以下将提出改进措施[8]。
 
  (一)完善线上学习知识体系,丰富学习内容
 
  教师应通过网络平台搭建课程知识体系,以丰富课程学习内容,并借此与线下实际教学进行互补,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应利用网络更新快、传递广的特点,及时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从而在内容与形式上提升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考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发挥,不再只是看重教师的讲授水平,而是看重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练、用四个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索,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所以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练、用这四个方面的引领作用。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质量上应注重课程思维高度的提升,将课程知识与能力素质进行有机融合,强化课程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方面的作用;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及时更新,确保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在教学形式上应呈现出先进性和互动性,使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10]。
 
  五、结语
 
  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OBE理念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指导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将OBE理念与课程教学进行融合,通过对“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分析,总结了提升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具体方法,包括完善线上学习知识体系,丰富学习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以期为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SPADY W G.Outcome-Based Education: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M].Arlington: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1994.

       [2]方听.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评价分析[J].微型电脑应用,2020,36(7):20-23.
 
  [3]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4]李明锐.OBE理念下休闲体育一流专业的课程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21.
 
  [5]徐沛舒.把握现代教育理念强化户外运动课程教学[J].科技展望,2014(18):62.
 
  [6]宋学岷.我国高校户外运动类课程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上海: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1:181.
 
  [7]宋学岷,高娟娟.体育院校户外运动类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南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1:78-79,231-232.
 
  [8]戴一博.武汉市普通高校研究生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3.
 
  [9]陈勇军.户外运动进入大学课堂的现状分析[J].运动,2014(21):104-105.
 
  [10]周顺锡.高校体育改革的户外运动开展研究:以萧山科技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33):323-3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07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