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文章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译林版牛津英语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Reading 板块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具体阐述教师如何围绕主题意义设计阅读语篇的学习活 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并创造性地解决新情景中的问题,发展思维品质。
关键词 :主题意义 阅读教学 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版)》(以下简称 《课标》)指出,英语学科应该体现学科育人价值, 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英语课程内容(包含主题 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 和学习策略六个要素)是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最 重要的内容, 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
一、主题意义下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面将以执教过的一节省级公开课为例,阐述如何在主题意义下开展阅读教学。
1.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授课内容为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九年 级上册第四单元 Reading 第一课时,本单元主题是 Growing up,主题语境为“人与自我”。本课语篇主 题为 Never give up, 标题为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讲述了 NBA 球星 Spud Webb 的成长历程。通 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确定语篇的主题语境为成长 过程;主题意义是成长过程中永不言弃的精神。
(2)学情分析
九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英语 语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英语阅读技能。该语篇难 度适中,符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大部分学生 能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获得新的语言知识, 但是在文本深加工方面,尤其是对文本进行评价和迁移运用方面存在困难, 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完成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来达成。

(3)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①在语境中学习生词、词组,如 succeed 、succeed in doing sth. 等 ;②运用阅读技能,明确语篇体裁、厘清文章结构、了解 Spud 的成长历程;③通过深层阅读,推敲作者写作意图,分析 Spud 成功的原因;④通过辩论,表达自己对成长的理解,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学过程
第一步:创设语境,紧扣主题意义基于学生对 NBA 球赛的兴趣,教师播放一段NBA 的比赛视频作为导入。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习生词 Slam Dunk Contest。接着,教师结合两张 NBA 球员的图片提问:“What do they look like? Can a man of170 cm become an NBA player?”学生回答:“They aretall and strong. So a man of 170 cm can’t become an NBAplayer. ” 教 师 进 而 介 绍:“But there is a man calledSpud Webb who successfully made it. ”教师紧紧围绕主题意义,引领学生进入主题,激发了阅读期待。
第二步:解读语篇,探究主题意义
(1)略读文本,把握框架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启发学生思考文本体裁(人物传记),并尝试对文章进行分段。学生完成上述阅读任务后,在教师的引领下,继续阅读第二部分,找出 Spud 成长过程的四个阶段(in juniorhigh, in senior high, in junior college, in the NBA), 并由此推论出本文的叙事顺序(时间顺序)。通过略 读,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文章的框架有了整体了 解,接下来通过细读获取具体信息。
(2)扫读文本,提取细节信息
根据布鲁姆的六个层次教育目标分类,学生首 先要识记、理解所学知识。因此,教师按照文章叙 事顺序,设计了一些事实信息表、缺词填空以及排 序题等活动,鼓励学生找出 Spud 成长过程中的细节 内容,如 Spud 的外貌特征、梦想,他在四个成长阶 段分别遭遇了哪些挫折及成就等。
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习生词 stand、 succeed 等,鼓励学生根据上述思维导图描述 Spud 的 成长过程。
(3)精读文本,挖掘主题意义
①在对文章细节信息进行扫读后,教师引导学 生进一步深读文本, 体会语言的运用,探究文本主 题意义所在,如 small Spud Webb 和 big dream,一方 面鼓励学生分析此处运用的修辞手法(对比),另一 方面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对比的意图(突出 Spud 获得 成功的艰难程度),初步点明主题意义。再如,教师 鼓励学生思考 He was very small—much smaller than the other kids at school 一句中是否可以去除 much smaller than the other kids at school 及其原因。学生很 快得出结论:此句是为了补充说明 Spud 之小,也就 更能突出他实现“大”梦想的困难之大, 又一次体 现了主题。在解读 When he finally got the chance,he scored 20 points in his first game 一句中,教师引导学 生思考 finally 一词的运用,学生通过细读、品读此 词,能够感受到 Spud 获得 20 分的艰难和不易,再 一次凸显主题意义。

②深入讨论,提炼主题意义
在完成整篇文章的梳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 考以下三个问题:
Q1: How did Spud realize his dream step by step?
Q2: To whom did Spud want to prove“ size and body type doesn 't matter… ”
Q3: How can we make our dreams come true ?
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文中最后一段 找到答案 through hard work。教师追问:“What kind of hard work at each stage?”学生再一次回到文本,对 Spud 每一阶段的 hard work 进行梳理,并完善了之前的思维导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文字信息视觉化和条理化, 更好地树立了篇章结构意识,提升了归纳概括、推理判断等高阶思维品质,深化了主题,为迁移创新做好准备。
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前期的阅读, 已经有了很深刻的情感体验,因此畅所欲言,自由抒发观点和情感,并对观点进行梳理、聚焦,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既提升了分析、推断和综合等思维能力, 又加深了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与领悟。
3. 教学反思
在读前阶段,通过播放NBA 视频吸引学生兴趣,导入话题。通过提问 Can a man of 170 cm become anNBA player? 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后续阅读奠定基础。在读中阶段,分别从略读把握文章框架、扫读提取细节信息、精读挖掘主题意义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分析,重点引导学生从归纳、推断、评判的角度理解文本主题, 解构语篇主题意义。在读后阶段,教师更关注学生学习体验,丰富学生情感认知。通过设置和学生成长相关联的辩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升华对主题探究的解构,从而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建构自身的价值体系,体现学科育人价值。
二、结语
语言学习应是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主题意义作为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需要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感知、体验并使用语言,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触动心灵深处。用获取的新知解决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完成对语篇的主题意义的逐层解读和深度探究,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肖海燕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尝试 [J]. 英语教师, 2019, 19(22):96-99.
[2] 陶婉茹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J]. 中小学班主任, 2021(16):8-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8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