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写字教学是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二年级要求掌握书写的汉字有800~1000个,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因此,在“双减”背景下,这些要求都应该由教师在课堂上高效落实,这要求教师能够运用符合该学段儿童年龄特征的教学策略,实现目标。
[关键词]低年级 写字教学 教学策略 “双减”
众所周知,写字教学是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写字教学要求明确提出:“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强调“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这意味着课堂教学将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主阵地。
“双减”背景下,教师必须在有限的在校时间、课堂教学时间里,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写字素养,落实培养目标,这给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长期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从日常的工作中,总结了写字教学工作的“五要素”,现结合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识字单元《树》这一节课的教学与大家探讨。
一、巧心思,创设符合儿童心理的学习情境,激发兴趣
低年级儿童在学习中专注力弱、持久力差。这些年龄特征决定了教师的教学一定要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想在前头,放在首位。缺少了激发兴趣的教学,一切都将事倍功半,甚至可能表面看起来见效,深层次却适得其反。
再者,学生的写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练成,到了中高年级后,依然有不同层次的写字要求。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教师只有高度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才有可能让学生长期保持对写字的热爱,保持自觉主动练字的可能性,不至于出现越学越厌恶,越写越马虎的情况,才能有助于促进学生持久练字可能性的实现。
在教授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识字单元《树》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在上课伊始创设了“树木王国开联欢会”这个包容一切教学活动的大情境,以课件演示:在通往树木王国的大门上出现了树木王国的标志,即“木”字从甲骨文、篆书、隶书到楷书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对树木王国产生了兴趣,并为渗透中国汉字文化巧妙地埋下了伏笔。
紧接着,教师热情洋溢地讲述:“树木王国有几位朋友来迎接小朋友们了”,而它们当然正是该课要书写的生字——杨、桐、松、棉、枫、柏、杉、桂。这时,教师故作神秘地说:“大家看,它们的名字里有没有树木王国的标志?谁的火眼金睛发现了?标志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很快就激动地发现了本课教学的第一个秘密——“木字旁”的写法与书写“木”这个字不一样。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中,教师开始组织学习“木字旁”的书写,学生学得格外专注、格外有效。
接着,教师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小情境:“这些树木朋友要上台表演了,它们要从舞台两侧的左右两个通道分别上台,走错了通道会遭遇阻拦,无法通过。”教师非常巧妙地利用课件创设“树木朋友走通道”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以上木字旁的生字巧妙地被按结构特点分成了两类,即“左长右短”与“左短右长”。这时候,教师再进行这两种不同特征的归类写字指导。

在这个学习情境下,学生在操作课件时,会先产生一肚子疑问——到底谁要走左边通道,谁要走右边通道?为什么?这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深深的期待。在操作时,学生不会觉得自己是在进行枯燥的学习,相反,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在玩游戏。
随着“游戏”的深入,学生不知不觉经历了一个探究的学习过程,才会恍然大悟,发现这些貌似相同的“左右结构”的字,还有细微的不同,即“左长右短”与“左短右长”的区别。这个“伟大的发现”是自己发现的,因此学生会产生非常大的成就感,在这种积极心理作用下,兴味盎然的学习就成了一件快乐无穷的事,学生也会爱上学习、爱上写字,并逐渐养成认真学习、认真写字的习惯。
最后,教师出示“树木王国”的邀请书,邀请学生用这些本节课要学习书写的生字帮忙填写邀请书。这可以将整节课创设的情境贯彻到底,让学生拿出十二分的专注力努力写好汉字。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使课堂教学收获十分精彩的效果,居功至伟。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教学放在学习环境四大要素的首位。《福建省普通中小学日常教学基本规范 (试行)》中特别提到: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课程要注重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教学设计与语言组织,最大程度消除儿童的陌生体验和不适应,促进小幼科学衔接。
类似前文课例这样,无疑是充分考虑了儿童心理的,践行以上研究理论与文件精神的教学。当我们对所要书写的生字进行构思,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将学习过程“包装”“润色”好再组织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激发兴趣,不仅可以利用创设情境这种方法,还可以借助小组评比法、个人展示法、积分奖赏法等。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善于运用适合儿童的教学语言与教学手段,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
二、树榜样,教师示范与信息技术演示有机融合
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教师的示范是永远不可“缺位”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教学软件的运用十分便捷,只要点击课件,屏幕上就会自动展示某个生字的书写过程,还有色彩变化、音频输出笔画名称,于是很多教师便用课件代替了手写示范,这种教学方式非常不可取。
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不仅是平时的课堂板书,还包括批改作业时,教师都应该展示给学生一个个端端正正的规范汉字。教师要讲究示范,自己要练好字,让学生产生敬佩之心。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许多学生的字写得好源于对教师的佩服与模仿。教师在示范的时候,宜配合语言精练的讲解,如示范“木字旁”的写法时,讲明白“横画变短,不超过横中线,稍稍上扬,竖画在竖中线左侧,挺直,撇缩短一些,点画略向下移”。
当然,不能否定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的作用,恰恰相反,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能起锦上添花的作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远处的学生与视力差的学生可能看不清楚,而信息技术恰好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大多数的白板课件都具有“放大镜”功能,教师可以把某些字书写时特别需要强调的笔画,如“木字旁”书写时,最后的一笔是小小的“点”而不是“捺”,运用“放大镜”功能,让学生看得清清楚楚。
再如将教师的握笔姿势的示范、某些字的书写过程录制下来、制作成微课,学生就能更好地看清楚细节,还能反复观看得以巩固。总之,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要与现场示范有机融合,相辅相成。
三、引观察,培养思维能力为长足发展奠基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具有长远的意义。无论是在教师示范前,还是示范时,包括学生自己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注意观察细节,也就是所谓的“读”字能力,这也是写好字的基础。
教师不要用自己的观察与讲解完全代替学生的观察过程,而是要把这个时间留给学生,引导他们观察汉字的“笔画”和“结构”,观察起笔位置、收笔位置、关键笔画、压线笔画等,观察长短、高矮、宽窄、穿插、避让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辅助观察、概括字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扁方形、梯形等。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首次练习之后,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展示学生的作业,选择书写得好的字,让学生边观察边回忆书写要点,议一议该字好在哪里。

选择存在代表性问题的字,让学生将该字与范字进行对比观察,发现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正。修正的目的是促进下次写得更好。修正之后,再与原字比较,发现进步之处,巩固学习成果。有时可以故意出示典型的写得不好的字或易错的字,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纠正,这样学生有成就感、印象深刻,对他们的后继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说,“引导观察”是从源头去抓写字能力,当学生观察到位了,观察能力提高了,就能达到“意在笔先,笔在心后”的状态,书写水平也会水涨船高。这体现了语文课堂“不是教知识,而是教能力”的理念。
四、悟规律,举一反三,实现高效学习
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不能毫无侧重点,平均使用力量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一个字一个字地练。教师一定要先对生字书写进行研究,归纳并掌握一系列的普遍规律,甚至可以大胆打破教材的编排,将具备同一类规律的生字书写进行集中教学,以教一个范字带出一串生字的方式,提高效率。
例如,在学写完《树》这一课文中的生字之后,总结出“木字旁”的字如果右边部件横画居多,则通常左长右短,如果右边主笔为竖画,则通常左短右长,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今后书写其他的字,如栏、杠、相、枉、柑、杜、柱等时,能较好地迁移所学,把握结构。而书写杆、样、村、材、柳、桦、桥等字时,能明白“左短右长”更好看。
在低年级的写字起始阶段,要重视笔画的书写教学。教师宁可慢一点,多花点时间,灵活调整进度,磨刀不误砍柴工,把笔画书写教学教好。当最基本的8个笔画的书写规律掌握扎实了,学生后期学习所有的28个笔画也会容易很多。
一些书写的笔顺规律一定要在首次教学时,反复强化,引导学生牢牢掌握“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左到右,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律。偏旁部首的书写一般都有自身规律,如三点水的三个点不能写在一条垂线上,而是呈一条弧度等。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特征,教师的教学才可以慢慢放手,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运用基本特征对字形进行观察分析,避免原则性的错误。
总结出来的规律还可以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记忆。在《树》这一课例中,我便是用儿歌“横短轻上扬,竖画偏右站,斜撇缩一缩,一点垂下方”这20字,总结了“木字旁”的书写要领,既在教学中使用,又在评议中对照应用,还在今后遇到所有的“木字旁”的汉字的书写时迁移运用。
五、重激励,以赏识的眼光肯定学生的进步
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要善于运用好“激励”这一手段和“权力”。在《树》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使用了常用的语言激励、评价激励,还以树木王国国王送来邀请书邀请学生去参观作为一种激励。“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把邀请书填完整,去参加树木王国的联欢会吧!”当学生领到这份邀请书时,得到的正是对他在本节课上认真学习的肯定与精神激励。
此外,组织形式多样的竞赛,当堂展示写字作品或展示到班级的写字区也是喜闻乐见的激励法。在作业批改中运用星级制度评价法,累积每一次的星星数兑换奖品等都是有效的激励方式。教师还可以通过讲书法家的小故事让学生丰富知识,懂得道理。
例如,唐代书法家怀素和尚的故事,王羲之练字将自家池水洗成了墨色的故事,其中,著名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池》中“吾家洗砚池边树”即化用了王羲之临池练字将池水染黑的典故。用古诗词与书法故事相结合的方法,激励学生向书法家学习、练好硬笔字。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巧妙设计各种激励方式,在有效驾驭课堂的基础上让学生产生长足的热爱之心、向上之心,这才是教师的高明之处。
写字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的一条重要途径,值得所有教师为之下足工夫、深入钻研。“写字教学”任重道远,教师唯有扎扎实实地训练好学生的每一次,打好地基,才能在未来开出可喜的成果之花。
参考文献:
[1]颜娟.部编本小学语文硬笔写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2]张海燕,刘亚平.小学低年级语文写字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05):51-53.
[3]谭翠欢.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效率研究[J].华人时刊(校长),2021(12):78-79.
[4]陈俐秀.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研究[J].家长,2021(32):78-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