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探究式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光的折射》教学案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8 11:35: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物理教学过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部分,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 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方式. 本文以初中物理《 光的折射》一 节为例,探讨如何运用物理思维与探 究式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核心素养;光的折射

  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构建物理知识体系,走入 物理知识大厦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适应社会发 展和个人发展的能力和品质,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是上述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物理核心素养分为四 个方面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 与责任. 它们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 探究式教学 是提升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探究式教学是在 教师的主导下可以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品质有着很大 的帮助.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光的折射》是经典的 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 该节课将物理现象、 物理观念、物理规律和拓展应用集于一体,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光学现象之一《光的折射》不仅与前序内容--光的反射相互联系,同时也是后序内容 --透镜 成像的基础. 虽然学生在学习光的反射时已然具备 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但这节内容对学生而言 仍然是学习的重难点. 为了让学生能较深层次的认 识光的折射规律和解释光的折射现象,这里采用 “探究式教学”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知道光的折射 现象的一些实例;能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1 案例过程

  1 . 1 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情景设置 :播放视频《小人叉鱼》. 如图 1 .

\
图 1

  师 :为什么前两个小人将钢叉瞄准了鱼,却没有扎到鱼? 而第三个小人将钢叉瞄准了鱼的下方,却扎到了鱼?
 
  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引出光的折射.

  探究式教学的高效开展需要提高学生的积极 性,而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叉鱼”情景贴近生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对比情境出发,引入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 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初步认识折 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获得对生活的热爱和 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1 . 2 建立模型,提出概念
 
  情景设置 : 利用“光的折射”器材进行演示实 验. 将一束激光斜射入空的透明容器中,在 P 点形 成光斑.

  师 :请同学们猜想,容器中加水后,光斑 P 的位 置是否不变?

  学生观察实验并发现,光斑的位置改变.

  师 :光斑位置为什么改变了,请猜想?

  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 师 :请同学们描述该现象.

  生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 向发生偏折的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如图 2.

\
图 2

  师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82 页最上面一段话, 并以光的折射图为主,认识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 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然后请一位同学用铅笔指认以 上物理要素.

  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建立容易理解的物理 模型,让学生能够将看到的 : 光在空中斜射入水中 时,光线发生偏折的现象以光路模型的形式表示出 来. 同时入射光线等概念的引出,也为折射规律的探 究打下了基础. 要特别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 线的夹角.

  1 . 3 科学探究,寻找规律,得出结论

  师 :上面的实验还有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说出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是同时发生 的,并共同回顾光的反射定律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 角相等和光路可逆. 类比前序内容光的反射,请同学们猜想光的折射规律. 探究过程从以下几方面一一展开 :

  [提出问题]

  光的折射有着怎样的规律?

  [猜想和假设]

  师 :请同学们猜想可能存在的规律?

  生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共面? 折射 光线、入射光线总是在法线的两边? 折射角、入射角 总是相等?
教师将学生的猜想在黑板上记录下来,方便学 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进行逐个验证. 学生根据之前 所学的光的反射定律来猜想光的折射规律,可使知 识有连接和迁移,进一步“温故而知新”.

  [设计实验]

  教师先介绍实验器材 :光源、底座、演示屏和玻 璃砖,然后引导性提问学生,帮助学生化解难点,形 成一定的实验操作思路.

  师 :如何证明三线共面?

  生 :以演示屏的中线为法线,将演示屏向后翻 折,观察是否还有折射光线.

  师 :如何证明两角关系? 如图 3 .

\
图 3

  生 :首先观察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的入射 角,通过后面的刻度板读出大小以及光从玻璃斜射 入空气时的折射角,同样通过后面的刻度板读出大 小. 同时多次改变入射的角度,观察两个角的变化, 是否存在某些关系.

  合适的实验器材可以使得实验现象非常清楚和 直观. 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有助于较为深刻地理 解物理概念,发现物理规律,具备探究能力,从而提 高课堂效率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实验探究]

  师 :现在给同学们 8min 的时间,请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完成导学案,记录表格见表 1 .

\

  提醒 :1 . 激光不要照射眼睛;2. 请多次实验,避免实验结果存在偶然性.

  师 :实验完毕,请关闭电源. 请各小组派一名代 表分享结果.

  生 1 :三线共面. 两线分居.

  生 2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光线向法线偏 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 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 增大入射角时,反射角跟着一起增大.

  师 :我们深度挖掘规律,与光的反射定律相比, 它们最大的区别是哪点?

  生 :两角不等.

  师 :请大家观察在哪种介质中的角比较大?

  生 :空气中角大.

  [得出结论]

  师 :请同学们归纳实验结论. 如图 4.

\
图 4

  生 :“三线”关系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 平面内.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两角”关系 : 空气中角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 增大而增大.

  [拓展延伸]

  汇总规律后,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一起探究特殊 情况.

  演示实验 1 :将红色激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然后将绿色激光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

  师 :光线是否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说明了 什么?

  生 :光路重合,说明了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演示实验 2 :将红色激光从水中垂直射入空气 (或将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 .

  师 :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分别 是多少度?

  生 :当光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 都等于 0°.

  师 :我们可以总结为 :垂直入射,三个 0°. 请将 以上结论记录在导学案中.

  得出以上结论后请各小组间交流讨论,看所得 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

  一些同学在实验当中会观察到,当以特殊角度 入射时,折射光线消失的现象,即全反射现象. 这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并敢于质疑的态度,然后 简单介绍这是全反射现象,将在高中阶段进行学习, 并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进行研究.

  关注到学生脑中物理知识的论证和生成是探究 式教学的关键. 学生通过实验亲自验证自己提出的 猜想,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观察 直观的物理现象、构建简单的物理模型,发散物理思 维来深化认识物理知识,有助于全面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同时,教师也要肯定来自学生的质疑,可以 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与责任观.

  教师需把握和理解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全面钻 研专业知识;还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学情和基 础,尊重差异,尽可能关注所有学生,并多以问题引导探究和多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参考文献 :

  [ 1 ]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J ] . 中国教育学刊,2016 ( 10 ) :1 -3 .

  [ 2 ] 张华,阮享彬. 基于学习进阶的生活化物理实验 教学— 以“光的折射”为例 [ J ] . 物理教师, 2019,40(02) :33 -36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534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