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键能力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概念生成路径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07 15:32: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基础教育中的学科教学,需要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学科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发展自身的思维,从而表现出良好的认知发展、合作以及创新状态,而在这样的状态中所表现出来 的具体能力,就是真正的关键能力. 数学概念的生成与关键能力的培养是一 个硬币的两面. 当数学 概念教学有着明确的核心素养指向的时候,就应当让学生拥有一个充裕的活动空间,并且在这个活 动空间里要能够生成体验,让体验成为关键能力养成的基础.

关键词 :初中数学;概念生成;关键能力

严格来讲,关键能力是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 创新能力、职业能力. 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前三者可能更加重要,这是因为基础教育中的学科教学,需要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思维,从而表现出良好的认知发 展、合作以及创新状态,而在这样的状态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能力,就是真正的关键能力.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 同时,理解概念的根本内涵,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数学基本技能形成与提高的必要条件. 在具体的概念教学中,如何从传统的窠臼当中走出来,不再将概念的学习变成机械的记忆,而是将概念教学的过程视作是发展学 生关键能力的过程,值得教师认真思考.

\

1 初中数学概念生成过程中的关键能力意蕴

数学概念是揭示现实世界空间关系与数量关系 的思维形式. 数学概念的合理生成、准确理解和灵活 应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前的教学理念 强调生成,因为在生成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容易得到释放,这自然就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养 成—这里所说的能力未必完全是指关键能力,但 是这样的能力养成过程一定可以成为关键能力生成 的土壤. 所以说在初中数学概念生成的过程中,关键 能力的意愿是非常丰富的,具体则可以从如下两个 方面来理解 :

其一,数学概念的生成与关键能力的培养是一 个硬币的两面.

事实上借助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知道,有效 的学习过程一定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对于概 念学习而言,建构一定表现为从朴素概念(即学生 对概念的初始理解)生成为科学概念(即用数学语 言所描述的概念) . 只要在重视学生对概念进行记 忆的同时,还关注能力的培养,那么关键能力的养成 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初中数学概念 的生成与关键能力的培养,应当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无论忽视了其中的哪一面,概念教学都是不完整的.

认同数学概念的生成与关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 硬币的两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认识到这两者的 过程是统一在一起的,在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中有着关键能力培养的契机,在关键能力培养的时候要 重视数学概念的生成. 只有教师建立起明确的关键 能力培养的意识,才能够让数学概念的教学更具内 涵;同样也只有用关键能力的培养去引导数学概念 的教学,才能让关键能力有据可依.

其二,数学概念生成的过程是否科学,可以用关 键能力的培养来评价.

只要教师给学生预设了一个概念生成的空间, 那么在这个空间里学生总会经历一个概念生成的过 程. 这样一个过程是否真正科学合理,笔者以为可以 以关键能力的培养来作为评价要素. 既然上面提到 关键能力包括认知、合作与创新三个层面,那么具体 的评价也就可以从这三个层面来进行. 从认知的角 度来看,概念既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同时又是学生思 维的工具,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既意味着知识的 丰富,也意味着思维的发展;从合作的角度来看,作 为有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 更好地互通有无,同时也可以优化自己的概念建构 与运用方式,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发展. 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必须“学会学习”,因此学习能 力自然也可以视作是关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 创新的角度来看,让学生基于已有的概念去构建新 的概念,这就是创新,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当中产生 新知,这也是创新.

综合以上两点分析,在具体的数学概念教学中, 教师应当致力于用概念生成的过程去促进学生关键 能力的养成,而在概念生成之后,则用关键能力来评 价概念的形成过程.

2 用关键能力的培养指明数学概念生成路径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积累下来的重要认识之 一,就是有效的数学概念教学应于活动中生成、从过 程中体验、在操作中建构. 当数学概念教学有着明确 的核心素养指向的时候,就应当让学生拥有一个充 裕的活动空间,并且在这个活动空间里要能够生成 体验,让体验成为关键能力养成的基础.

例如,轴对称是初中数学平面几何中的基本概念,从学生认知的角度来看,初中学生在生活当中已 经形成了初步的与轴对称相关的经验,只不过这个 经验是非常朴素的,属于学生的直觉认知,学生尚不 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 但也正因为学生有了 这一基础,所以在引导学生形成轴对称概念的时候, 就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去经历一个数学 抽象与逻辑推理的过程. 有了这样的过程,学生的认 知就能得到发展,学生也会自主采用合作的学习方 式,并且有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创新 意识与能力,这样也就可以实现关键能力的培养. 基 于这样的理解,笔者在设计轴对称概念的生成过程 时,认真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首先,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轴对称表象.

在学生的生活中,“对称”的原始概念是存在 的,很多学生都可以说出类似于“对称就是一模一 样”的话,同时在学生的大脑当中,也有不少关于轴 对称的例子,如传统的建筑、人的外表、人的一双鞋, 等等. 这个时候学生大脑中的“对称”概念,往往是 与具体的物体联系在一起的. 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也 是学生有认知的具体体现. 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种 客观规律,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些规律 的存在,才能在教学设计的时候牢牢把握住“学生 已经知道了什么”(著名认知学理学家奥苏泊尔 语) . 对于数学概念建构而言,学生大脑中的这些具 体物体,就是数学概念形成的基础,也是学生思维的 出发点. 当然要注意的是,此时学生大脑当中所出现 的物体,还不是数学意义上的“对称”,因此这里要 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抽象的过程,要将学生大脑中 形象的对称事物抽象为数学图形.

这是一个数学抽象过程,其核心就是将对称事 物中的非数学因素(如颜色等)去除,只留下数学因 素(如几何形状、大小等),这样有助于学生更为准 确的把握对称的特征,这样的过程自然也可以发展 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本质上也就促进了关键能力 的养成.

其次,借助于逻辑推理帮助学生建立轴对称概念.这里所说的逻辑推理对应着具体的分析与综合 过程,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当把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抽 象为几何图形时,要让学生发现每个图形都可以通 过对折的方法实现完全重合,如此分析之后再进行 综合,就可以得出“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 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样的认识(当然 在这一数学认识形成之前,学生还可能会有一些用 自己的语言组织的认识,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 这样实际上也就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了轴对 称的数学定义.

如果说表象对应着学生的形象思维的话,那么 当学生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轴对称概念的时候,学生 的思维实际上就已经转向了抽象思维. 从形象思维 转向抽象思维,原本就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图, 尤其是在概念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从形象转向抽象, 这就是思维水平的提升. 思维水平的提升,当然对应 着关键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当学生借助于严密的逻 辑来建构出新的概念时,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轴 对称是怎么回事,而且更可以让学生养成借助于逻 辑去判断生活事物的意识与能力,这可以视作是关键能力的重要表征.

3 基于关键能力的培养展望概念生成的教学

上面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所涉及到的教学研究 元素是多方面的. 这里可以从数学概念生成与关键 能力养成两个角度来进行教学反思 :

从数学概念生成的角度看,上面的轴对称概念 教学,在充分激活学生认知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的 大脑当中有了丰富的事物和案例,而当学生借助于 数学抽象来加工这些事物与案例之后,学生大脑中 的表象就变得更加丰富. 可以说正是这些表象成为 轴对称概念建构的基础;从表象到数学语言的过渡, 又是一个重要变化. 正是在这种变化中,学生的思维 方式发生转变,思维水平得到发展,这就使得关键能力 得以萌芽并生长. 很显然相对于传统的概念教学而言, 在这样的教学当中,学生的自主性更强,学习方式运用 也更丰富,概念建构的结果自然也就更加理想.从关键能力养成的角度来看上述教学案例,可 以发现在轴对称概念生成的过程中,学生的关键能 力培养是有着较大空间的. 比如说,第一个环节中的 数学抽象,学生可以凭着大脑中丰富的生活对称的 认识,在经由数学抽象之后变成数学认识,这就发展 了数学抽象素养;在第二个环节当中,学生通过对多 个例子的分析,可以得出关于轴对称的一般性认识, 然后在从朴素语言向数学语言过渡的过程中,让逻 辑推理素养得到培养. 数学抽象与逻辑推理都是数 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这自然也就意味着关 键能力得到提升. 除此之外,无论是数学抽象还是逻 辑推理,都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表征;反之,当学生的 认知得到发展时,关键能力也就提升了. 于是这样的 课堂所呈现出来的形态,就是一个概念生成与关键 能力提升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形态.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中,概念是教学最基本的 内容,透过数学概念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 数学知识点,从而发展科学思维. 概念教学既是整个 数学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同时也是关键能力养成 的基础,让学生在数学概念生成的过程中提升关键能 力,应当成为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理念与教学

自觉. 这是笔者对于概念生成与关键能力养成的一些 基本思考,若有不当之处,还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

[ 1 ]  吕小兵. 重视概念生成强化数学能力—例谈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J ] . 数学教学通讯 :初等教 育,2014 (2 ) :33 -34 .
[2 ] 邢硕炜. 概念教学要重视概念的生成,理解和应 用— 以“数列的概念”教学为例[ J ] . 中学数 学月刊,2016 (7 ) :39-41 .
[3 ] 陈曦. 活动 :让数学概念教学走向有效—从一 个基于 APOS 理论的案例谈起[J ] . 教育研究与 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0(9 ) :46-49 .
[4 ] 武保利. 探析概念生成路径,贯彻核心素养发展 [J ] . 中学数学(初中版),2020 (2 ) :79 -80,89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280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