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安德森知识分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30 09:40: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从高校延伸到中小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基于安德森的知识分类理论,将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两大类,对课前、课中、课后的线上线下的教学环节进行探究与优化,实现分层教学,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活跃性课堂教学.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高中数学;知识分类;分层教学
 
  2020年全球在新冠疫情的肆虐下,开展线上教学成为必选,“停课不停学”应运而生.新模式打破时空的限制,使教学活动得以正常进行,解决大中小学生无法返校上课的问题,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学平台不稳定、家中设施不齐全、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低下等.因此,在后疫情时代,有专家提出,将“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如卢博、路艳琼指出,“在课前、课中、课后,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教学的重点在三个环节如何互相配合.”
 
  1知识分类
 
  安德森的知识分类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学习的条件和外部行为表现,寻找学习结果的特殊规律,为教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而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仅重视教材中的方法与步骤,缺乏实践的指导意义.安德森指出,学习要先经历陈述阶段,再转化为程序化知识.这更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基于安德森的知识分类理论,按照知识分类,将高中数学分成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探究线上线下的分配,进行混合式教学.我们将概念、定理以及命题归纳为陈述性知识,而运算、图像以及应用概括为程序性知识.基于此,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可能.

\
 
  2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线上与线下课堂存在差异.教学之前,要选取合适的教学软件,要能够打卡签到、直播录播以及回放、视频连麦互动、方便资源上传、测试和作业管理,及时将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和反馈.
 
  2.1陈述性知识的线上线下模式
 
  陈述性知识教学一般以图式理论来对事实性知识进行表征,引导学生建立图式,构建知识的整体框架,深入理解知识的本质,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知识框架.

       2.1.1陈述性知识课前陈述性知识的课前,分为教师备课和学生自主学习两部分.
 
  教师备课包括学情分析、微课的选择、资源上传和收集数据.学情分析是指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性格、学习动机、学习情况的基础进行详细的了解.而微课指借助科技手段,以8-10分钟的时间,将概念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以碎片化的形式进行呈现,但优秀的微课,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一方面可以选择示范课、精品课等,另一方面可根据学生的需求,录制微课.另外,老师用直播的形式,直接进行教学.最后,老师上传微课、课件以及检测性习题等教学资源并及时监督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以及整理学生小测错题情况,对于学生错误比较多问题,在课中统一讲解.
 
  2.1.2陈述性知识课中
 
  陈述性知识课中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1)知识导入,讲授重点:学生的自主预习,采用直接提问的方式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对于概念性知识,教师对概念、易错点、重点、以及本质进行深入讲授.
 
  (2)讲解知识,完善框架:学生在自主预习中对概念知识有一定认识,教师需要深入讲解重难点与易错点,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经典案例,合作探究:教师围绕着概念性知识的例题,引导学生合作与探究,深层次理解概念性知识的本质.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不同层次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体现探究式课堂真正的效果,但教师要注意管控好班级整体纪律.
 
  (4)线上资源,疑难解惑:学生学习微课与自主预习过程中记录疑难,结合学生线上小测情况,对易错点及时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性知识的核心内涵,提高课堂的效率.
 
  2.2程序性知识线上线下模式
 
  程序性知识是对概念性知识有全面的掌握后,让学生摆脱陈述化知识的依赖,随后进行程序化练习,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实现知识的自动化.因此,老师除了要让学生进行经典例题的讲解与运用,让学生不断加强变式化的学习,做到举一反三.

\
 
  元认知知识需要学生在熟练掌握了程序性知识之后,才有更深层次的体会,除了要求学生认识数学主体,了解数学问题类型与难度,能够对解题的策略作出判断.
 
  2.2.1程序性知识课前
 
  教师对程序性知识课前进行“线上线下”的教学,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概念检测,师生互动.线上教学时,教师应在平台与学生连麦视频,进行互动.若进行线下课程时,教师则要对学生进行测试,检验学习效果.
 
  (2)概念应用,变式迁移.在学习概念知识后,老师设计变式题目,进行迁移拓展,讲清楚例题与变式题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由概念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与元认知知识的转化.
 
  2.2.2程序性知识课中
 
  首先,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4人为宜.探究过程中会出现“听不懂”、“说闲话”的情况.针对“听不懂”,老师要巡视观察,提供个性化指导;针对“说闲话”,可采用分层教学,将全班分为A、B、C、D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选取一名学生组成4人小组.其次,由A、B层次学生带领C、D层次学生进行研讨.C、D层次学生学会后,到台上进行口头展示或者板书演示,将被动化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最后,班级学生进行点评,教师跟进,强化知识点的理解.
 
  混合式教学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将线上优秀的资源引入到传统课堂中去,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资源不公平的现象,让人人都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同时,线下传统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与课堂参与度.因此,线上与线下有效的融合,能促使学生的自学、组织、团队、沟通、表达与竞争能力显著提高.同时,教师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博,路艳琼.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以高等数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7(28):242-243.
 
  [2]吴红耘.修订的布卢姆目标分类与加涅和安德森学习结果分类的比较[J].心理科学,2009,32(4):994-996.
 
  [3]谢幼敏,邱艺,黄瑜玲,王芹磊.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方式的特征、问题与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20,7(28):20-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22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