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13 11:15: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构建课内外结合的多维阅读体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应追求高效的阅读指导路径来 提高整体阅读品质。基于学校当前的阅读现状,本文以语文统编版教材“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为研究内容,深入开展阅读教 学策略研究,通过实践,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   教学策略   “快乐读书吧”

在县域“大阅读”背景下,全员阅读、全科阅读、全程阅读使学校阅读工作不断向深入推进,  如何提升阅读品质,把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解决部分学生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的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迎合学生深度阅读的需求,  语文统编版教材安排了 “快乐读书吧”这个类目,目的是将学生从课内阅读引向课外阅读,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笔者以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为例,深入开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旨在向语文教学工作者分享多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领略语 文之美的同时,体验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成长。

\

一、明确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1941 年,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 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提出要“把 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 但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整本书阅 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没有在实践中得 以检验。目前,科学技术和数字媒体 的快速革新使信息传播比历史上任何时间都更快捷,死记硬背将无法适应 新时代的学习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信 息的整合、应用与创新能力。笔者并 不排斥快餐式阅读,但也深信,学生 需要从阅读中得到更多语言和思维的 锻炼,所以“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 便不言而喻。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培养 学生思维的整体性、系统性,获得较 为丰富的体验或认知,  有助于学生养 成重要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生有大量机会从经典作品中汲取养分,与作家深入接触,学习作家们的语言风格,  进而产生模仿 欲。因此,笔者认为不妨将阅读教学延伸至课外,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了激励学生写作,创办了校报《真 娃报》,当学生们写作的土壤足够肥沃之后,就以班级为单位向校报投稿, 稿件被录用刊发的学生将得到优秀作 品卡,并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稿费卡, 每周五到学校“真娃超市”兑换文具 等学习用品。学生们对在校报上发表 自己的文章充满热情,他们通过不断地输出作品,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写作 风格,语文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中,我们过于强调阅读方法,学生会觉得方法比阅读本身重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精读教学是在为学生略读做准备。笔者所在的学校以各个班级为单位成立了阅读社团,  由学生自主拟订阅读计划、阅读顺序,自主阅读感兴趣的篇章、内容,自己组队阅读、展示、交流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地探索和建构方法,  更能获得充实感和愉悦感,也能大幅度提升学习能力。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汉语知识要以文学作品为载体,才能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中发展思维,不断磨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形成学科素养。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所学内容设置阅读答疑课,  指导学生在平时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将疑问记录下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尝试解决,解决不了的,在答疑课上全班讨论。为了辅助教学,笔者又额外给各个阅读学习小组发放了评星册,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最严格的考官。针对近期阅读的同类作 品,他们比较不同作者的写作特点, 从语言运用、思维深度、文化传承等 多个角度给作者评星,并列出理由。这样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极大地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课间走在校园,热烈讨论中的学生们随处可见,  阅读后思考讨论已经成为他们习 以为常的课间活动。

整本书阅读教学给了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整本书阅读教学重在一个“整”字,它的方法指导是基于如何读整本书的方法与策略,而不是传统阅读教学中如何读懂某一篇的具体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阅读研讨课、答疑课、展示课等多种课型,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此外,笔者所在的学校设有“百年流韵大讲堂”“行知书院”“小浪花剧场”等展示平台,每学期,还带领学生参加盐城市“新华杯”阅读知识竞赛、阜宁县“悦读书房”活动、“阅读冲浪”网上知识竞赛活动,开展“尚美阅读标兵”“尚美书香家庭”“尚美阅读社团” 评比等活动。学校提倡各班级大阅读成果一班一档,  将学生的阅读成果都装订成册,存入校园图书室,开辟了专门的学生阅读成果展示区,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带来的满足感。

二、明确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容

统编教材把整本书阅读作为教科书的组成部分,设置了“快乐读书吧” 栏目。作为整本书阅读进入教材的窗口,教师要利用好它,对学生的阅读加以有效引导。

(一)从人物关系中读懂情节

不少作家都会把人物关系的构思 作为情节的坚实基础,  人与人之间相 互作用、相互影响,衍生出精彩的故 事。例如,  五年级“快乐读书吧”推 荐了《红楼梦》这本书,如果不先把 《红楼梦》中庞杂宏大的人物关系理 清楚,  学生甚至没办法理解书中的情 节。在教学中,教师应以书中提到的“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 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 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 大雪,  珍珠如土金如铁”这首诗为抓 手,扣住“贾、史、王、薛”四大家 族,梳理主要人物的关系图,学生的 思路就清晰了。

(二)从动作中读懂主题思想

展示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思想, 都是在动作中完成的。如六年级下册 “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鲁滨孙漂流 记》,书中人物很少,绝大多数情节 都是靠鲁滨孙的动作推动的。在教学 中,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梳理鲁滨孙 的行动路线,  经历他遇到阻碍时寻求 解决方法的过程,  从而引导学生树立 不折不挠、坚持不懈的人生信念。再 如《格林童话》中《坚定的锡兵》这 则故事,这样一个身体残缺、行动不 便的锡兵,面对着一个接一个的苦难, 被放到纸船上顺水漂流,“他仍然紧紧 地握着他的毛瑟枪”“面色一点也不 变”“尽可能地把他的身体直直地挺起 来”;甚至被一个顽皮的小孩丢进了火 炉,  身体在慢慢地熔化,  他“仍然扛 着枪,坚定地立着不动”。锡兵这一形 象所表现出来的外表的残缺与人物的 动作形成巨大的反差,  学生更能从对 比中感受到锡兵坚忍的意志与百折不 挠的品质。

(三)从对话中读懂人物性格

著名作家老舍曾指出:“要知道 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 谈吐各异。”比如,五年级下册“快乐 读书吧”推荐书目《西游记》中,主 要人物都有一些常说的对话。比如, 唐僧的“悟空,休得无礼!”,孙悟空 的“俺老孙来也”“吃俺老孙一棒”, 猪八戒的“师傅都让妖怪给吃了,这 还取什么经啊?还是你回你的花果山, 你回你的流沙河,  我回我的高老庄得 了”,沙和尚的“大师兄,二师兄和师 傅都被妖怪抓走了”。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关键对 话,  以便于学生更加透彻地体察人物性格。再如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 推荐书目《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   本书中各个人物鲜明的个性,  主要是   通过对话展现的。“大头大头,下雨不   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等对话,  让大头儿子天真烂漫的形象更加深入   人心。这个三口之家是中国家庭的缩   影,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   出书中有意思的对话,  说一说在相同   的情境下,   自己和爸妈之间会发生怎   样的对话,  这样就完成了从课本教学   到生活教学的过渡。

(四)从关键情境中读懂人物成长

故事的发展,冲突的爆发,通常 都是在关键情境中完成的,  在这些场 景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读者对书 中人物的了解加深,并与之产生共鸣。 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了 《绿野仙踪》这部童话,学生通读整本 书后,  对书中故事情节与人物关系有 了大致了解,  但脑海中仍然会对多萝 西和其小伙伴前后的巨大转变有诸多 疑问。鉴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 阅读促成书中角色成长的关键情境, 设计围绕“主角阵营”出一期黑板报 等主题活动,  让学生通过绘制黑板报 来概述这段传奇之旅;并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他们心灵蜕变的漫 长旅程,从中习得智慧、爱和勇气。

三、明确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

“快乐读书吧”栏目设置的目的 是把整本书阅读引入语文课堂教学, 成为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教师 在教学时,  应抓住这个栏目按文体分 类编排的特点,  带动学生思维能力的 培养,促进深度阅读的开展。

(一)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比较阅读,不仅能带动学生深度 思考,  还能帮助他们建立更为丰富的 阅读体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比较 阅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1 . 对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比较    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

荐了《稻草人》一书,不少学生读不懂故事的悲剧性。因此教师介绍这本   书的同时,不妨结合叶圣陶先生的    《多收了三五斗》等作品,让学生对时   代背景和作者的风格有全面的了解,  之后再去教《稻草人》,自然就水到渠   成了。再如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 推荐的《童年》一书,是高尔基自传    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这三本书   完整地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童年、少   年和青年时期的成长历程。教师在教   学时,增加比较阅读的环节,学生可    以通过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的眼光去   观察和了解当时的沙俄社会,  通过主   人公的成长接触到书中那些可爱的人、  美丽的风景、高贵的思想。

2 . 同类型作品比较

同类型比较,就是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作品放在一起阅读,并且做比较。例如,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 中《中国神话传说》和《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都是描写神话故事的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同时读这两部书,体会东西方神话中共有的坚韧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和象征性强的表现形式。再如,把《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并置在一起阅读,学生会发现同样是童话,格林童话语言纯朴粗放,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安徒生童话语言含蓄幽默,具有更强的文学性。

3 . 跨媒介比较

六年级“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 《爱丽丝漫游奇境》一书,经过改编 《爱丽丝梦游仙境》之后,剧情大不 一样,  13 年过去,长大后的爱丽丝再 次来到仙境,她还会获得那样巨大的 成长吗?这是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话题。 原著和影视剧各有千秋,但是有的作 品改编之后,剧情与原著大相径庭, 教师可以据此让学生展开对比和讨论, 通过比较阅读,  让学生以更全面的视 角,了解作家及作品。

\

(二)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综合 表达能力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进阶式的发展, 他们在文学艺术中寻找到美感,  迫切 需要自我表达,并想将之分享给他人。 这时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阅读成 果落到笔头上,由吸收到输出,培养 他们的综合表达能力。

1 . 改变情境——续写

阅读完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   吧”推荐书目《水浒传》后,很多学   生会提出疑问:“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   汉为什么最终选择了接受朝廷招安?” 据此,  教师可以和学生在课上共同挖   掘梁山好汉们做此选择的原因:情感、  性格、历史背景、现实处境、作者意   图等。师生之间的讨论过程贯穿了整   本书的情节,使文本解读有了深度,  也更便于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来深入   理解书本的内容。反复咀嚼书中情节   后,学生自然会思考:如果当时梁山    好汉们没有接受朝廷招安,  故事又会   变成什么走向?这时候,教师可以将   改编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更为深刻地   理解书中描写的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2 . 改变人物——改写

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 书目《红楼梦》中,史湘云以独特的 个性色彩,  一扫大观园中女儿国的脂 粉气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 引导学生从不同人物的立场和视角看 史湘云,  建立对其人物形象的全面认 识。史湘云与林黛玉一样,都过着寄 人篱下的生活,  但两人的性格又很不 相同。林黛玉多愁善感,史湘云性格 豪爽。宝钗评价她:“说你没心,却又 有心;虽然有心,却又嘴太直了。”湘 云在最后依旧是身无所依的结局。教 师可以启发学生去想象,  如果赋予史 湘云“宝钗式”的性格,她又会是怎 样的结局。这时候,学生把新版史湘 云代入书中某个关键故事情节里,  就 能深度解读她复杂个性特征形成的原 因及其悲剧命运的时代背景。

3 . 改变主题——创意写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 阅读,还原创作思路,形成自己的创意写作。写作的话题,应该是从作品中提炼出来的,带有思辨性质的。比如,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为马克 · 吐温的《汤姆 · 索亚历险记》,主人公汤姆 ·索亚和哈克贝利在对冒险和安稳两者的追求中抉择,由此展开的讨论,  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创作欲望。

在小学阶段,除了必要的记诵之外,  我认为教师更应重视从整本书阅读教学到学生写作输出观点的过程,进而达到帮助学生发展语言、锻炼思维、强健精神的效果,这种发展是持续的。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又能为学生开辟一条开阔文化视野、积累语言知识、塑造精神品质的有效路径。归根结底,阅读只是手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才是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游小燕 .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教学策略 [J] . 家
长,2022(6):96-98 .
[2] 王心舟 . 浅析“快乐读书吧” 的阅读策略 [J] . 语文世界 ( 小学生之   窗 ),2022(3):32 .
[3] 林永红 . 快乐读书吧—— 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微 [J] .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37(2):29-33 .
[4] 曹爱卫 .  “快乐读书吧”栏目解读及教学建议 [J] . 语文教学通讯,2018(12):46-48 .
[5] 滕衍平 .  “快乐读书吧”: 编排特点、功能定位与实践策略 [J] . 语文教学通讯,2019(27):16- 19 .
[6] 肖健 . 浅谈落实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路径 —— 以《红楼梦》为例 [J] .语文天地,2022(6)  .
[7] 郭红 . 浅谈如何引导中年段学生从单篇阅读走向整本书阅读 [J] . 阅读,2022(3)  .
[8] 黄晓红 . 运用比较策略,培养高阶阅读能力 [J] . 七彩语文,  2022(4)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15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