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红色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是必要的,更是需要的 。新时代的学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 活,得让他们了解革命先烈为今天之幸福日子流血牺牲的故事,唤起他们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珍惜当下的学 习机会,一心一意求学求进的思想意识与品质,使他们的爱国情怀在红色故事的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得以养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红色故事 思想教育
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丰富性, 如德育、情感、为人处世等。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结合 红色书籍与故事的阅读,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让学 生从红色故事中看到历史、体会责任等,是小学语文 教学要承担的另一种教育意义。现在的小学生生活条 件优越,吃喝不愁,通过阅读红色故事,对他们进行思 想教育,提升学生思想认识,让学生珍惜学习机会,也 要从小培养他们为国、为家、为他人以及为己的责任 意识,提高学生思想品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使 命感、责任感,从而丰富阅读教学的意义,提升语文教 学的效率。
一、小学语文阅读红色故事渗透思想教育的意义
( 一 )辅助德育教育,提升学生思想
语文中潜藏着一个重要内容,贯穿语文教学的始 终,那就是“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学习”。因为学会了做 人,学生不但有了责任意识,也有了价值追求,更有了 对社会、对他人的担当等。 叶圣陶也曾说过“学语文, 就是学做人”,可见语文学习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认识到语文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在 语文阅读中融入红色故事,是对小学思政课的一种辅 助。我们知道与思政课上的理论、道理、概念相比,红 色故事更鲜活,更有感染力,更能让学生触摸到红色 文化的精髓,从红色故事中,看到革命先烈对于国家、 对于人民的爱与奉献,感受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比如,《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张嘎,还有他的小 伙伴佟乐、英子、刘燕等,他们的年龄都与现在的小学 生年龄不相上下。可是他们生活在那个烽火年代,他 们为了生活,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具有顽强的战斗 力不说,还特别勇敢,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特别乐观,面对危险情况与凶恶敌人时又显得从容、镇定,活脱 脱是小大人的形象,是革命英雄的样子 。这样的小兵 张嘎再加上他的几个活泼、可爱、幽默风趣的小伙伴, 小学生不但喜欢,而且在阅读故事时,能产生身临其 境的感觉。学生从张嘎、佟乐、英子等身上学习到他们 可贵的品质,如勇敢、艰苦朴素、乐观坚持、苦中作乐 等,是教师、家长难以达到的,更是思政课都替代不了 的。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读《小兵张嘎》这个红色故事 时,会因为他们喜欢其中的人物,而在阅读过程中不 由自主地投入情感,跟着小兵们哭,跟着小兵们笑,也 在他们遇到敌人时为他们揪心,在他们遇到危险的情 况时为他们担心等等,这种感受也好,经历也好,对于 学生成长是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的,不可替代的。
(二)培养爱国情怀,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中华儿女骨子里都深爱着自己的国家,深爱着自 己生活的环境、家人。但是爱国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不 能间断的教育活动,是需要学生身心浸润其中,受到 教育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由于认识能力、生活经 验、见识都非常有限,他们天天唱着爱国歌,在课上听 着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的爱国内容、听着爱国故事 等等,可是到底什么是爱国,怎么才算是有爱国情怀, 他们是没有概念的。 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 入红色故事,让学生在那些惨烈的战争中,如《狼牙山 五壮士》;勇敢的人物中,如刘胡兰;感人的故事中,如 《闪闪的红星》等,看到他们爱国的样子 。让学生明确 爱国的意义,唤醒学生心中的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 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民族自豪感。
比如《铁道游击队》,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看到鲁南枣庄矿区煤矿工人,为了摆脱日寇的烧杀掠夺和 蹂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了一支精悍、勇敢,具 有战斗精神的铁道游击队。他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难 , 一直活动在临城、策庄一带,保护人民,与敌人战斗 , 缴获敌人的武器、物资,并为了阻断敌人的粮草、侵略 力量的运输,破坏敌人的交通等。这些抗日故事,既能 让小学生在阅读中看到游击战士,如刘洪、王强等的 聪明智慧,也能看到机智多谋、勇敢善战等,使学生深 受感染,不但能实现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也能增 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事实证明,这种鲜活的爱国故事 、 红色故事,远比我们家长、教师说千次、万次的“爱国” 更有教育意义,也更能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爱国,如何 爱国, 从而实现红色故事阅读中渗透的思想教育、爱 国教育,深化语文教学有深度、厚度,培养爱国情怀 , 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二、小学语文阅读红色故事渗透思想教育的策略
( 一 )依托语文教材,挖掘红色教育资源
语文是最适合,也最能教育人的一门学科,它不 但涵盖了人文、哲理故事、风景人物、古诗词等等,还 有大量的红色教育资源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要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让学生多阅读、多了解红色故事,受 红色故事教育与感染, 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 师要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依托深入挖掘、延伸红色故事, 如课文背景、相关故事、相关人物等等,就能挖掘出很 多红色教育资源,满足小学生的需求,完善小学生的 人格,培养其爱国情怀、责任意识。
比如《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写的就是毛主 席在革命时期带领临时中央政府其他人员给沙洲坝 人民挖水井的故事。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 时候,要在扫清了文章中的阅读障碍,如生字、生词、 难懂的句子和不理解的历史点滴之后,让学生阅读这 篇课文,体会毛主席任何时候不忘人民之难、人民之 苦的情感,感受红色故事的温情。为了延伸内容,丰富 课堂红色阅读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这个故事,进行 拓展,延伸:
首先,了解毛主席关心人民疾苦的故事 。小学生 年龄小,你给他们讲红色故事,或者让他们阅读红色 故事,他们能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吸收到有用的营 养,不断使自己的人格、品质得到完善 。但毕竟太宽 泛,不具体,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教师结合课本中的红色故事,像《吃水不忘挖井人》这 样具体的故事、具体的人物,进行延伸,把更多关于毛 主席关心人民疾苦的故事拉近到学生面前,让学生去 感受、去聆听,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比如, 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有红色故事的网站, 让学生一边观看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一边走近毛主 席,了解他更多的故事。如,毛泽东走进延安杨家岭和 农民谈话, 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1953 年,毛 泽东与陈毅、罗瑞卿走进南京郊区,访问尧辰乡农村 生活;同年,毛泽东在武汉蛇山与小商贩交谈,关心他 们的生活;1957 年,毛泽东又到天津郊区视察,关心人民生活等等。这些红色故事,一件件,一桩桩,非常 具体,都体现了毛主席对劳动人民的关心,使学生受 到感染、教育,从而实现阅读红色故事,达到教人育人 的目的。
其次,结合毛主席的诗词作品体验红色精神。毛主席一生写了很多诗词,大都大气磅礴,情感深厚。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与毛主席有关的红色故 事时,一定不能忘了那些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诗词,如《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 ·娄山关》《清平乐 · 六盘山》《七律 ·长征》《六言诗 ·给彭德怀同志》《念奴 娇 ·昆仑》等,这些诗词不但反映了长征的艰苦,也反 映了主席充满热情、坚毅、执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对当时的红军指战员,以及现在正读他诗词的中小学 生、教师等,都予以巨大的鼓舞与激励。毛主席的这些 故事、诗词,不但能让小学生充分了解红色精神、体验 红色精神,还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审美能力、文学 素养,使学生在主席的诗词中感受到力量,在今后的 学习中更加努力。
(二)在阅读中组织各种活动,丰富红色教育
阅读从广义上来说有很多的形式,作为小学语文 教师,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式,让学 生进行红色故事的学习,丰富红色教育形式,让学生 从不同的形式、内容中体验红色精神,感受红色故事的温暖,吸取养分,健康成长,为将来能成为对国家、 对社会、对家人有用的人,创造条件。
第一,带领学生看红色影片。对于小学生来说,最有感染作用的教育,恐怕就是有声有色的视频了 。小 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阅读红色经典、红色故事的要求,借助互联网,带领或者引导学生观看红色影片,如《小兵张嘎》《觉醒年代》《举起手来》《铁道游 击队》《南征北战》《上甘岭》《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 《闪闪的红星》等,这些影片,不但故事感人至深,也反 映了革命先烈不怕牺牲,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 福而战斗、而牺牲的故事,对于小学生有非常重要的 教育意义。
第二,组织学生听革命故事。作为语文教师,要充 分发挥语文学科、语文教学的育人作用,给学校建议, 与学校配合,每学期定期请一些老革命、老干部或者 红色故事宣讲员等, 进校园为学生讲述红色故事,让 一个个革命故事走近学生,鲜活起来,让学生在故事 中看到革命的艰难,看到腥风血雨的年代里,那些为 革命牺牲的战士、英雄等,从而让这些故事感染学生, 滋润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从内心深 处成长起来,真正实现“那一刻,我长大了”的感悟、感 触。
第三,在课外阅读中组织学生阅读红色书籍 。语 文学习中阅读是少不了的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想 让学生多了解红色故事,并从中受到教育、感染,就要 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红色书籍 。适合低 年级的红色书籍,如《鸡毛信》《小英雄王二小》《两个 小八路》《闪闪的红星》《小游击队员》等;适合中年级 的红色书籍,如《长征故事》《小兵张嘎》《雷锋日记》《小 英雄雨来》《延安故事》等;适合高年级的红色书籍,如 《红色的油纸伞》《谁是最可爱的人》《青春之歌》《红星 照耀中国》《红岩》等等,这些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小 学生阅读,也都能让学生在不同的红色故事中,受到 教育,吸取养分,让学生成为一个思想健康、积极向 上、有责任心、有追求的时代少年,为成为国家未来的 有用人才奠定基础。
第四,组织学生演唱红色歌曲 。红色歌曲与红色 故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在语 文教学中挖掘红色故事资源,组织学生阅读红色故事 与书籍,观看红色影片,还要组织学生唱红色歌曲。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共产儿童团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歌唱二小放牛郎》《唱支山歌给党听》 《卖报歌》《十送红军》等等。教师可以在课前五分钟组 织学生演唱, 也可以定期组织红色歌曲演唱比赛等 等,让学生在歌声中、歌词中感受革命的力量与温度, 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塑造学生高尚的品质,陶冶学生情操。
(三)让学生结合阅读内容,演绎红色故事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采用丰 富多彩的形式,在给学生传授相应知识的同时,提高 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在语文 阅读中,教师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思想教育的需要,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融入相应的红色故事,丰富阅读 内容,让学生在红色故事里受到教育。同时,教师为了 深化红色故事的教育意义,让学生体验红色故事中的 英雄人物, 可以组织学生把红色故事改编成小短剧, 让学生参与演绎, 真正体验故事人物的精神世界,思 想世界。
比如,《小英雄雨来》是小学生喜欢的红色故事,教 师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以及对整个故事的了解,选择 适合学生演绎的片段,并分组让学生创作短剧,准备 道具,进行演绎 。这样不但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小雨来 的精神、思想,也能深入融入红色故事,从体验中受到 教育。
三、结束语
红色教育对生活在新时代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 必要的,既有利于学生思想的提升,也能让学生了解 历史,从红色故事中认识红色人物,并从他们为我们 今天幸福、和平日子的奋斗中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 精神,从而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思想认识,唤醒学生的 爱国情怀,使他们从小就有责任意识,并在学习的过 程中充满责任感、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乔珍,温玉敏.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红色文 化教育融合的教育实践探索[J].魅力中国,2020(31):312- 313.
[2]黄国洪.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 教育[J].课外语文:上,2017(5):186-186.
[3]张洁.让阅读教学绽放美丽之花——浅谈部编 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 中学课 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3).
[4]杨玉梅.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的渗透[J].学生 ·家长 ·社会(学校教育),2020(5).
[5]王艳.红色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价值及应 用探索[J].学周刊,2019(30):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0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