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发生了极大转变,传统教学形式已经 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如果将写作与阅读分开教 学,则会导致学生无法形成系统性知识理论,更不能充分理解语文中的重点知识,也会降低学生对于学习的热 情,因此本文对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整合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写作教学 整合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将群文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效整合, 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阅读质量,使语文 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小学群文 阅读的要素,并根据分析探究如何将小学群文阅读与 写作相互融合,为后续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一、群文阅读的要素
1.创设议题
所谓议题,主要是指文本组织形式,将多数文本 相互连接构成纽带,这也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 切入点,更是后续探索阅读内容的线索 。议题与主题 有所不同,议题具有开放性特征,能通过学生讨论、研 究得出结果, 议题可以通过主题展现不同写作风格, 提供表达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阅读策略,了解作者、 写作背景,形式更多元,内容十分丰富。在议题创设的 过程中教师需考虑学情,因为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共 鸣较小、远离学生生活的议题很难发挥指引学生阅读、 思考、表达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在议题创设的同时坚 持学生为主,确保学生能自主、高效、愉快地阅读,在 此基础上将群文阅读成果转变成写作动力。
2.内容丰富
群文阅读是多种形式的文本阅读,也是多文本阅读, 这意味着丰富的内容是群文阅读的最核心要素。 在开展阅读活动时, 其要求阅读文本至少为 2 篇,一 般以 3~5 篇为准,并且文本之间差异并不大 。丰富内 容的选择与组织必须有迹可循,通过议题将文本之间 的内在联系相互组织融合,从而发挥群文阅读的基本 作用 。教师文本选择渠道较多,电视、报纸、书籍、网 络、广播、访谈等均可成为教师汇聚文本的渠道,为的 是开拓群文资源整合领域,为更多类型的文本展现在课堂上提供条件,其目的是在文本类型多元的前提下 吸引学生阅读,勾起学生议题探讨的兴趣,保障基于 群文阅读的写作教学指导能事半功倍。
3.意义建构
在建构意义过程中, 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 意味着建构过程是集体活动的过程,强调以多文本丰 富内容为基础, 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鲜明、 独特的理解。教师与学生通过对话、研究、讨论共享知 识,分享观点,最终在讨论后形成共识。群文阅读教学 能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帮助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 交流,形成集体力量,从而共同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 群体高效沟通的角度来讲,教师可在意义建构的环节 启动群文阅读小组,为学生汇聚集体力量解析文本并 从中获得写作方面的启发给予支持,同时可利用支架 式理论提高意义建构有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与学生 集体交流相比, 小组交流效率更高且学生均可参与, 学生还能在组内通过思维碰撞产生新问题,这是学生 持续建构意义的动力,继而能从群文阅读中学习更多 写作方面的知识。
4.控制时间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不同于课外阅 读活动,课外阅读是没有准确要求也没有主要教学目 的的,而群文阅读通过量化规定,运用一课时或两课 时的时间进行授课教学,增强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 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质量,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如 果不限制时间,则会降低群文阅读教学优势[1]。
二、小学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整合意义
1.促进写作质量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手段,不仅能提高学生阅读量,更能拓宽学生阅 读范围,为学生后续写作活动奠定基础,大量阅读活 动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学生可 以摘抄其中优美词句或学习表达手法,将所学内容运 用在写作活动中,实现学生全方位成长。除此以外,大 量阅读活动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学生的写作 是要通过文字表达出个人思想观念、情感或体现生活 场景,运用群文阅读更能帮助学生发展写作水平,引导 学生深刻理解文字的运用方法,驾驭文字,自主探究, 感受写作乐趣。
2.帮助理清阅读思路
小学语文写作活动与群文阅读相互融合,能帮助 学生理清个人思路或掌握阅读技巧、方法,感受阅读 基本方向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能够掌握词句运用 的方法,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许多学生并 不清楚自身能从阅读活动中获得什么样的成长,甚至 无法感受情感、道德的培养,但在阅读中学生可以进 行字词积累,通过调动多种感官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 内容,挖掘文本背后的内涵,组织学生将阅读活动与 群文阅读相互融合,能帮助学生把握在阅读活动中要 掌握的重点或关注的内容,理清阅读思路,将不同文 本进行对比、融合,以此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生 更深层次发展,从而完成基本阅读任务[2]。
三、小学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整合策略
1.强化群文阅读 奠定基础
首先,教师在群文阅读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奠定写 作方面的基础,积累语言材料。所谓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 通过多读书的形式帮助学生积累我国传统文 化,让学生掌握宝贵文字经验,丰富学生知识储存量, 这些都离不开阅读活动 。学生要充分掌握知识,感受 素材,才能在写作时拥有灵感,得心应手地运用修辞 手法等语文知识点,写出好文章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 确规定,低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 100 万 字,因此,只有不断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增加学生阅读 量,才能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其 次,教师在阅读活动中也要帮助学生加强语感,新课 程改革中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感是最为重 要的内容,小学也是提高学生语感的关键时期,有些 学生朗读能力较差,语感不强,教师可以适当采用引 读法,让学生集体感受人物个性特点、动作、神态以及语言等,体会人物不同的情绪,当愤怒时应当加重读 哪些字,想要读写景抒情文章应当以怎样的语速体现 风景优美,教师可以示范朗读,让学生先一步感受,之 后引导学生抓住人物个性、风景特点,从而在后续朗 读中使学生塑造光辉人物形象以及引人入胜的美丽 画卷。
2.激发创新思维 提高能力
面对新时期教育活动的改进,教师要培养学生创 新思维,以此为切入点,将学生各项知识整合,培养综合性人才。语文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应当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学 生能力得以提高,发掘潜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此同 时,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建立起 沟通 、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学生能针对议题进行讨 论、辩论,加强学生之间的思维沟通,使学生将个人想 法运用语言充分表达出来,这也能完成读与写的相互 转化。例如在开展《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的 教学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 会两种不同教育态度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引导学生结 合自身成长与主人公成长进行对比,利用实际生活理 解课文,并在课堂中讲述个人感受,发表不同观点,做 到阐述清楚,这种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中 心思想,还能减轻学生学业压力,舒缓生活中遇到的 烦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3] 。除 此以外,教师在课后要与家长做好沟通,也可以组建 家庭讨论活动,让学生与家长相互沟通,倾诉自身在 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大胆向父母表达自身的疑 惑,以此使父母的教育观念也能产生改变,从而更好 地为学生服务 。在家庭讨论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进 行写作练习,以我的母亲、我的父亲或自我介绍的主 题,引导学生探讨相关内容并进行写作,这也能提高 学生写作的真实性,使学生将个人真实情感融入到文 字中,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
3.讲授写作方法 深化技能
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时,要分析文本中所运 用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能积累更多写作技能,使学生 在写作时能提前理清写作思路, 掌握写作中心思想, 使情节环环相扣,紧扣作文基本要求,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学生也能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了解作者所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将写作与阅读活动充分融合,提高 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理解能力,让学生掌握多种写作方法 。例如在学习有关风景类的文章时,教师可 以先讲述课文主旨内容, 详细了解作者怎样通过比 喻、排比、拟人等形式写出了不同风景画,告诉学生在 写作时应当采取怎样的叙述方式,可以以倒叙的形式 讲述整个事件的发展,也可以平铺直述,以更真实的 手法表达个人情感,使学生写作更精彩、更丰富,从而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有效提高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并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阅读乐趣,在学习中保 持最佳学习状态,最终掌握写作方法,内化写作技巧, 运用于写作活动中。
4.实现生活观察—素材积累
群文阅读活动不仅能拓展学生知识层面、增加阅 读量,也能使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阅读所选 取的文本内容大多来自于生活,与生活中的实际现象 密切关联,通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 各种情绪。这些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状态能呈现在作文 中,但学生却不知道如何将这种情感准确、真实地进 行表达。通过群文阅读,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实现 对生活的全方位观察, 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社会的体验, 感受生活,体会生活的多样化,从而积累写作素材,由 此把握写作重点,使学生学会用文字记录生活[4] 。例 如,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风景, 感受每棵树的不同, 做到全面而详细地观察生活,使 学生在观察生活中慢慢体会并产生自我感受,进而提 高写作水平。
5.整合课内素材—练习改写
在语文教材中, 每个单元都有着不同的主题,但 在同一单元内所有课文主题却是相同的,因此,教师 可以以单元主题或题材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 读活动, 向学生介绍与单元课文类型有关的文章,让 学生能深入体会此种写作手法。在学习完教材中的课 文后,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 了解同类作品,掌握作者写作背景以及写作的主要手 段,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以此增强写作能力,通过 一系列阅读活动, 让学生找寻适合自身的写作手法, 引导学生进行改写活动 。改写主要是指,学生在掌握 文章的中心后,能结合文章内涵和自身想法进行有效 改写 。从某种意义上分析,改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写 作技巧,更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和知识层面,让学生拥 有更多想象力 。改写的形式丰富多样,不仅能改写文 章题材,也能针对内容进行改写,可以转换写作角度,了解文章内容后,站在不同角度改写课文,这也能便 于学生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例如在学习《白鹭》这篇 课文后, 教师要让学生以不同角度去看待田野风光, 可以将白鹭拟人化,讲述一个故事,或以农民视角开 展写作,让学生能主动探索知识,查阅课外资料。另外, 这种改写活动也能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摆 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6.践行以人为本—培养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新课改主 要精神为方向和引领,及时更新个人教学观念、手段,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阅读 与写作教学融合的课堂教学方案,将学习主动权交还 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文章中心思想,了解 写作手法以及写作技巧,增强学生阅读体验,使学生 思想动机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无形中增强学 生的写作意识 。例如在学习《女娲补天》这节课时,本 单元以神话为主题,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 神话故事的阅读,随后谈谈个人感受,引导学生以读 者角度分析神话故事的主要作用,体会故事中每个人 的行为品质和道德情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以阐述 观点为中心,增强群文阅读与写作的融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能帮助学 生提升阅读能力水平, 将群文阅读与写作相互融合, 学生能了解文本具体内涵,结合语文教材让学生感受 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理解文本情感基调,依据单元实 施一篇、多篇教学,带领学生开展主题阅读,创设议 题,使学生之间产生交流,加强写作训练,促进阅读与 写作更好地整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丰富生活经验,从而表达自身真实情感,帮助学生集 体构建完整知识脉络,进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 及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张红波.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读写教学的结合 分析[J].新作文,2021(36):30-31.
[2]冯小刚.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 课外语文,2021(36):5-7.
[3]华鸿中.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探 究[J].试题与研究,2021(26):99-100.
[4]魏家庚.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读写教学结合模 式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24):74-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9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