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早已渗透在小学的各个学科。创新美术手工教学的内容及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地方资源;实践;手工教学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趋势下,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课程。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和建立小学生对美的需求,加深对美的表现和区别,为此小学生的手工制作课程是直观培养他们艺术需求和欣赏的手段,更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捷径。
而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民族地区学校,可挖掘民族地区生活中、大自然中、人类社会历史文化遗产中与手工教学有关的重要资源,并进行收集和整理,因地制宜地开展手工制作的实践活动。大胆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培养大胆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开发乡土资源,实践手工教学
广大的农村有着极为丰富的手工制作材料资源,让学生勤于观察,发现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就地取材,动手制作感兴趣的手工艺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还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树皮、树叶、麦秸、玉米棒、各种干果壳、各类种子等乡土材料都可以被利用起来。学生可以用颜色、形状各异的树叶,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做出树叶粘贴画。收集各类农作物的种子,再设计一些小动物图案,可以制成动物粘贴画。秋天,在丰收的季节,农村的孩子肯定能找到粗细均匀的麦秸,利用这些麦秸可以做好多的手工作品。通过小组讨论,发现学生有的喜欢做粘贴画,有的想做立体手工。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的同学在黑色的卡纸上粘贴了宁静的夜晚(月亮、亭子、小桥),有的利用易拉罐和麦秸做了两个水桶,有的做成了漂亮的稻草人。
每种材料都有其不同的属性以及不同的肌理,不同的材料能给学生不同的感觉和启示。
学生对材料的处理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接下来的制作过程不仅是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是操作能力的锻炼,在剪、粘、贴、画、撕、捏等多种动作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这些手工作品不仅能表达学生对美的追求,也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和无限的乐趣。
二、挖掘传统民间工艺,实践手工教学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 在整个中国 文化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传统手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艺术遗产。美术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了解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引进传统手工艺的精髓,创新手工教学。
我所在的地区有着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文化,柳条编织、刺绣荷包、鞋垫、枕头、编制花篮、都可以借鉴在小学的手工教学中。比如,当地的老人用柳条编织的小簸箕、小栲栳、背篓、凉帽、筛子等,用途十分广泛。把这些民间艺人请进校园指导师生制作,让学生欣赏、了解这些传统工艺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自己家乡的传统工艺,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让学生体验柳条、绳子、剪刀等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以小组合作来体验柳条和绳子的放置及编制的规律,一起探究自己家乡的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这样的手工教学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制作兴趣,培养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挖掘民族文化,实践手工教学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它以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美术手工课程资源,是特色化美术手工教学顺应教改的需要。由于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小学手工教学正在日益受到重视,开设学生愿意学习的,教师所擅长的内容是小学手工教学的必然趋势。我生活在拥有丰富的地域资源的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了丰富的手工教学资源,把文化与手工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美术手工创意,鼓励学生把当地美术元素融入手工创作。
当地的回族同胞美食花样繁多,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回族同胞的饮食文化和服饰习俗,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进而让学生用彩泥捏各种面食,如:油香、花果果、麻花。学生凭借一双双巧手,结合丰富多彩的回族传统纹饰元素,运用捏塑、粘贴、镂刻、镶填等技法,呈现出全新的艺术形象,既激发了学生的手工创意,培养了动手能力,又提升了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运用水平。
总之,教师要充分开发地区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开展民族特色手工教学活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让手工教学充满活力与生命力,培养提高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但在探索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地钻研、探讨,为共同目标携手共进。
参考文献:
[1]张毅.手工课在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中外交流,2017(31).
[2]余鋆.挖掘瑞昌剪纸艺术增益赣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挖掘地方资源创新小学手工教学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509/2019050905175463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