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地理标志资源的初中美术教学探索 ――以福建地方资源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15 10:36: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地理标志资源是地域文化资源的重要构 成,将地理标志资源应用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不但可以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助 力学生掌握美术内容,感受地域独特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育人性。然而,部分初中美术教师 忽视地理标志资源的价值,没有将地理标志资源应用于美术教学。鉴于此,文章以初中美术教学为例,论述了地 理标志资源的运用价值,同时介绍了地理标志资源的运用策略,以期在改进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同时真正发挥地 理标志资源的价值,实现美术教学提质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美术;地理标志资源;运用价值;运用策略

       地方资源是美术课程资源的直接来源。地理标志 资源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独特性。例如, 福建特产荔枝、 枇杷、凤梨、稻米、咖啡、油棕、芦笋、常山白胡椒、  湖丘荔枝、西林龙眼、下河金枣和蜜柚、大黄鱼、鲳鱼、 鳗鱼、墨鱼、石斑鱼、江蓠、竹塔泥蚶、长竹蛏、巴菲蛤、 褶牡蛎、列屿对虾、浯田海鲟等都被纳入地理标志资 源中。当然,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物产,也形成了不 同的地域文化和民风民情,因而形成的地理标志资源 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代表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甚 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所以,在构建特色化课堂教 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做好这类地理标志资源 的挖掘工作,拓展教学资源,推动美术教学活动顺利 开展 [1]。

       一、基于地理标志资源的初中美术教学价值

       (一)活化美术课堂教学

       美术教学资源不单单来自美术教材,还来自现实 生活 [2]。凡是能让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感受的渠道 与媒介都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而且这样的学习资 源与教材中的美术知识相比,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地理标志资源正是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教学资源, 将 其应用于美术教学中,可以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 时,催生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 发挥主体性, 积极地与地理标志资源互动, 彰显自我。

       在学生的踊跃参与下,美术课堂不再像传统课堂那般 枯燥、沉闷,而是充满了活力。

       (二)使学生获得良好发展

       第一,美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绘画、鉴赏、 评价等技巧,还要让学生丰富文化认知,感受文化魅 力。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学生会使用多样的方法欣 赏、理解地理标志资源, 关注其体现出的生活现象, 感 受其背后深厚的人文精神,陶冶情操。在参与美术教 学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会迁移生活认知、美术认知, 鉴 赏地理标志资源,主动与他人分享、交流,顺其自然 地锻炼形象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第二,应用地理标志资源打造特色美术课堂,有 助于学生更好地生活, 学会团结合作, 将社会、经济、 科技、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结为一体, 拓宽自身视野, 感 受美术的价值与力量。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与地理 标志资源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家乡地理标志产品的独 特性、文化性等,由此从心底产生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之情,进而自觉承担未来建设家乡的重任。

       二、基于地理标志资源的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初中美术教师应依据美术教学需要,挖掘相关的 地理标志资源,继而将地理标志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 的不同环节,生成多样的教学活动,推动教学活动顺 利开展。

       (一)走进生活,挖掘地理标志资源

       地理标志资源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且丰富多样。 例如,云霄县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是荔枝、枇 杷、香蕉、甘蔗等作物的生产基地之一,因此当地政 府大力发展地理标志产品。截至 2021 年 7 月,云霄县 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39 枚。其中,云霄枇杷、 竹塔泥蚶获得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保护,云霄枇杷更是 一举斩获 2020 年世界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金奖。这意 味着, 教师要走进现实生活中,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 挖掘契合美术教学需要的地理标志资源。

       例如,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品尝过枇杷,对其建 构了感性的认知。在实施美术教学时,为了使学生认 识本地特产水果, 能用绘画表现出不同水果的形态, 以 及水果之间的遮挡关系,教师走进现实生活,以云霄 的地理标志产品为抓手,为学生展示荔枝、枇杷、香 蕉等水果,确保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情况,使学生 迁移生活认知,积极体验相关内容。
又如,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近距离地接触过竹塔 泥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其特点。于是,在进行捏 造竹塔泥蚶泥塑的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准确抓住 竹塔泥蚶的主要特征,教师购买了一些竹塔泥蚶,将其 带到课堂上, 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 继而动手捏造泥塑。

        在熟悉的地理标志资源的助力下,学生会产生浓 厚的学习兴趣, 踊跃地投身美术课堂。在美术课堂上, 学生会迁移生活认知, 积极地与地理标志资源互动, 完 成课堂学习任务。

       (二)融入教学,善用地理标志资源

       在挖掘了多样的地理标志资源后,教师要以美术 教学过程为切入点,善用地理标志资源,生成多姿多 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得一定 的发展。

       1. 善用地理标志资源,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支撑下,学生会主动走进 美术课堂,自觉与他人互动,获得良好发展。众所周 知,教学情境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依托,能够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4]。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熟悉的事物 往往更具吸引力。因此,在美术课堂导入环节,教师 可以依据教学内容,使用恰当的方式和手段展现地理 标志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了各种产品包 装,感受了不同产品包装的独特性和审美性。为了使 学生学会制作包装,教师自创“产品包装设计”这一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尊重学生生活经验 的基础上, 呈现本地极具特色的产品包装图片(如图 1、 图2)。

\
 
       这些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将学生带入生 活情境中。在此情境中, 一些学生会迁移生活经验, 在 脑海中浮现出自己见过的其他产品的包装。教师趁机 鼓励学生描述自己见过的具有特色的产品包装。在学 生描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快速搜索相 关图片,并将其展现给学生。在学生描述后,教师可 以电子白板上的图片为着眼点,鼓励学生观察并思 考:“每种产品的包装盒有什么特点?是随意设计出来 的吗?”“如果你是本地农产品销售商,你会选择用什 么样的包装?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会兴致高昂地探究 产品包装的设计特点和方法等,由此进入新知课堂。

       2. 善用地理标志资源,完善学生认知

       完善学生认知是推动美术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学生在问题、任务等的作用下,会发挥自主性,迁移 认知和经验,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一步步地认 知学习内容。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地理标志 资源,结合美术教学需要,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由 此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促使学生获得良好 发展。

       例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呈现当地 有名的水果,如荔枝、枇杷、西林龙眼、下河金枣、 蜜柚等。在学生观看时,教师鼓励他们说出这些水果 的名字及寓意。很多学生迁移生活认知,畅所欲言。 例如,有学生说道:“荔枝有着健康长寿的寓意,也有 着富裕、长盛不衰的寓意。”有学生说道:“枇杷寓意 着家庭团圆美满、多子多福。”还有学生说道:“龙眼寓意着团团圆圆、大富大贵、吉祥如意。”依据学生的 表述情况,教师总结其他水果的寓意。

       之后,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枇杷和下河金枣的 图片,引导学生对比其外形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全体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将视线集中在两幅图片 上, 了解和对比枇杷和下河金枣的外形、颜色、硬度等。 在此过程中, 不少学生迁移生活经验, 丰富自身的认知。 有学生主动介绍枇杷、下河金枣外形上的异同之处, 教 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随后,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 示荔枝、龙眼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表皮、花纹,发 现异同之处。同样,在学生观察与表述后,教师进行 补充。通过体验此活动,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不同水果 的特点。

      接着,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几幅小朋友吃枇杷 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选出最夸张的图片。在认知 差异的影响下,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片,发现不同 的夸张之处,如细节夸张、动作夸张等,初步了解了 夸张表现手法。教师对照具体的图片,详细介绍夸张 表现手法。在学生完善认知后,教师要求他们画出自 己吃水果的场面,注意表现出水果的特点和夸张的人 物表情。

       在地理标志产品的助力下,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 互动,并受到教师的引导,不断地观察、描述,建构 美术认知,并及时迁移认知,动手绘画,将认知转化 为创作行为。此外,部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感受到了 地理标志产品的多样性,增强了喜爱之情,便于利用 艺术的方式宣传地理标志产品。

      3. 善用地理标志资源,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可以将美术课堂拓展到现实生活中,为 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美术学习天地 [5]。在美术课堂上, 学生不断地与地理标志资源互动, 建构了相关认知, 对 地理标志资源产生了浓厚兴趣。地理标志资源的运用 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推动学生保护、传承传统 文化。生活实践是实现地理标志资源运用价值的重要 途径。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联系美术教学内容和 现实生活及地理标志资源之间的关系,布置课后作 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例如,在学习产品包装设计的过程中,大部分学 生通过体验多样的活动,逐步了解了包装的作用,学 会了包装设计中便携式、开窗式、展示式等造型结构, 掌握了包装的装饰方法和设计步骤。在课堂教学结束 之际,教师在尊重学情的基础上布置作业:“请同学们 利用课余时间,试着为我们的云霄枇杷设计一个精美的包装。”此作业具有实践性,易于推动学生从美术课 堂走进现实生活。一些学生会购买云霄枇杷,一些学 生会搜索云霄枇杷的图片,继而自主观察。在观察的 过程中,他们会进行头脑风暴,在脑海中浮现出云霄 枇杷的特点、包装的作用、包装的材质、包装的结构 造型等,由此确定包装设计思路,然后从生活中选取 各种常见的生活物品,如卡纸、彩绳、剪刀等,动手 操作,将设计思路转化为精美的作品。如此,学生不 但可以运用美术课程所学设计出精美的包装,提高审 美创造能力,还可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的理解,提高美 术学习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标志资源是初中美术教学的助 力,能在活化美术教学的同时,助力学生扎实掌握学 习内容,陶冶情操。基于此,初中美术教师应联系美 术教学内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挖掘相契合的地理 标志资源,并以美术教学过程为抓手,运用不同的教 学方式,生成多样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体验的过 程中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审美情趣,借此提高 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罗宗奎.从文化遗产到地标产品:非遗地标化之理论 可行性、条件和路径[J].文化遗产,2022(6):51-61.
       [2] 王洋.利用地方美术文化资源培育学生美术学科核 心素养:以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美术资源开发为 例[J].新课程评论,2022(5):114-120.
       [3] 顾春燕.美术地域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J].上 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11):8-10.
       [4] 余文婷.武汉地标建筑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20.
       [5] 肖巧琪.探究地方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开 发应用:以茂名地区为例[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 学,20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36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