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上升,人们对美的要求增加,直接影响用人单位提高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中职美术专业结合地方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践,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本文旨在探讨中职美术专业的现状和校企合作的情况,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育;校企合作
本文引用格式:汪蓓蓓.中职美术教育中的地方资源(校企合作)合理利用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39):76-77.
从近年来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上分析,能够贴近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艺术培养的趋势,只有加强实践性教学,利用地方资源进行校企合作,才能够培养适应社会的艺术人才。在欧洲,从20世纪德国包豪斯学院就开始建立“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影响了现代大多数欧洲艺术院校。如在巴黎拉丁区的圣马丁街的多家高级时尚服装店,就有专门的区域提供给一些设计院校的学生。学校定期把学生的在校期间的优秀作品到这里展示以及出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据了解,很多国外的设计院校在实践方面,都给学生提供很多与企业以及商家互动合作的机会。
校企合作在我们国家高校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在中职学校中还只是初见成效。校企合作是利用地方资源的一种途径,可以结合本地的文化、地理、市场,是一个开阔的资源,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让学校形成具有自身办学特色的专业文化。随着国家大力支持中职学校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中职人才。学校这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应该主动接触市场,打开教育的新大门,不仅仅是课堂上单一的互动模式,利用地方资源丰富美术教学的涉及面,让学生学会利用眼前的资源,帮助学生的开阔眼界树立自己的职业规划,认识和了解专业在实际操作上的用途和地位。让学生早一步接触社会。
一 中职美术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今,有不少中职学校开启了当地的校企合作,认识和理解合作的本质和目标,为这种教育模式提供可持续发展路线是关键。同时校企合作的不完善难免带来一些具体实施上的问题。
1、学校应了解自己专业的优势与不足,结合当地的文化寻找合适的企业合作。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公司发展的灵魂。和专业相关的优秀企业可以有更加长久的发展规划。
2、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应用型专业地方企业合作。应用型的美术专业涉及广泛,例如平面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图媒设计等,都适合校企合作,无论在设计上资源的获取还是实地考察上,都能很好地与企业和市场需求相匹配。相对的美术考学类的专业目标就是升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备考上,一到三年级都是对基础绘画的加强和巩固,那么校企合作的意义便不大。
3、校企合作所需要的场地和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不少学校因经费和地理环境等问题并没有意识到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依旧只是管理学生为主,培育学生为辅,在专业建设上投入的相对较少。
4、完善教学体制。校企合作是以实践为主,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得到更好的共赢。企业是以利益为核心的经济体,不会把大把的精力和时间花在耐心教导学生上,因此合理的考核制度需要具体落实。如何让企业正确有效地充当美术专业学生的向导将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二中职美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近几年,高速发展的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人才的储备都是这个社会的现状。融入到现状,从当地的市场资源入手,走进企业便是最直接的选择。在中职中美术专业提倡理实一体化。应用类的美术专业是学校为学生未来就业和市场的需求所设置的。美术教学课程在打好基础的绘画课程后,不同的专业方向有不同的课程衍生。
1、校企合作形势下的教学创新
美术专业不同于其他的专业,设计类的学科的应用性比较强。在物质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无形中增加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有扎实的绘画功底的同时还能不断创新的毕业生更是受青睐。然而学校相对狭隘的教学环境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学生需要的是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眼界。利用地方资源,使美术教学具备素材性的课程资源,对于现代化的美术教学特征比较符合,对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资源。与当地的企业合作,在课程形式上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2、校企合作的育人效果
教学育人一直是教师的职责,建立校企机制后,把企业培养与学校培养相结合,教育与学校生活规划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地方经济发展,学生从职业认知、职业学习到职业规划一系列较为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并将职业指导贯穿整个人才的培养,始终结合学生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分阶段实施
3、校企合作改善就业问题
校企的合作能改善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例如温州大学的艺术院校利用地方的产业优势,坚持专业建设与企业、社会发展相结合,积极开展多项各种形式的合作,现已建立了9家企业的实训、实习基地,满足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合作,学校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学生解决了不少的就业问题。此外,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体现了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顺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 中职美术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建议
1、与企业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
应用型的美术专业需要找到和企业合作的突破口,与企业建立长效的合作关系。例如,设立专门的工作室,可以以企业项目为主线,帮助企业设计相应的宣传片、宣传册等。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但为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也能让学生有了更大的动力和信心。
2、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美术专业学生的特点是比较有个性,难以管理。学校必须有较为完善成熟的监督管理机制,有严格的考核办法让学生能重视学校和企业给予的机会,同时也让企业可以放心用人,学生只有珍惜机会,努力进取,才会得到企业的认可,进一步地稳固校企合作的和谐关系。
3、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
学校应该加入到应用型美术专业的行业活动中去,支持和鼓励专业的发展,邀请美术行业以及相关的企业专家来互动交流,让美术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本质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带动低年级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职学生见识不够、心智上也有待成熟,因此,会产生一些对于专业的疑惑,以及自身对专业的误解。有机会多与专家交流、学习,才会有更深刻的感受。与此同时,企业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能更了解学生,从而参与到学校的美术专业的建设上来,本质上对促进学校专业发展更有方向性。同时,也让学校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对接下来的专业的教学发展上更有目标性。
4、师资队伍的建设
学校美术专业的教师,都应有下企业实践的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培训的任务,在锻炼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能力,从校企合作中通过实习了解该企业的文化和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把一些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交给学生,扩大学校专业在当地的影响力。这样的师资队伍将会为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5、建设实训、实习基地
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商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场地、硬件设备,而企业提供指导教师实习基地。在满足学生实训的基础上,提供在职人员培训和岗前培训。此外,企业也可根据自身情况组织职业培训,让教师可以参与继续教育,加深关系,从而实现学校、企业互惠双赢。
综上所述,利用地方资源校企合作出发点是好的,即便是在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这需要深入的沟通和理解,达成共识,明确教育的目标,采用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政府部分发挥相关的作用,为其创造有利的条件,支持和鼓励校企合作达到可持续的发展趋势,给当地的市场经济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郭云楠.校企合作模式下对学前教育艺术人才的培养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01).
[2]董鹏志.浅谈中职幼师美术课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04):126+128.
[3]药文岗.谈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效应及问题[J].中国农村教育,2009(12):25-26.
[4]秦燕宾,杜爱玲.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应从何时开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06):39-40.
[5]吴有明.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途径探讨[J].轻工科技,2013,29(04):132-134.
[6]于吉花.校企合作之企业冠名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1(03):164-1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