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育而言十分重要,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绘本教学是以图画和线段的形式教给幼儿,用色彩和线条刺激幼儿的大脑,帮助幼儿学习。绘本教学模式,能够利用其中有趣的图片等,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积极探索知识世界,对于挖掘幼儿的潜能等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教学,改进策略
绘本教学是幼儿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绘本教学中绘本含有大量的色彩、图片和线条,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的艺术思维。然而,许多教师没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绘本。由于方式不当,绘本在绘本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阻碍了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应该思考并且解决这些问题。
因为幼儿园的幼儿是3~6岁的群体,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十分有限,所以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绘本就非常适合他们进行阅读,能够选择好的绘本故事进行教学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绘本教学有其鲜明的教学特点,可以为幼儿提供直观且真实的视觉感官体验,绘本中图文并茂的展现方式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对故事内容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激发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乐于思考的能力和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还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技能。这些都是绘本教学的好处,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有如下表现:
一、绘本教学中教师对教育目标设定不准确
在实际的绘本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绘本教学目标制定不准确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领域性目标制定不准确,使绘本的教育方向出现偏差,无法掌握绘本的教学重点。还有目标制定缺乏层次性,绘本教学的目标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有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入难,这样才是有效的目标制定。领域准确且有层次的目标才能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运用不合理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为了活跃气氛和增强故事形象都会选择使用多媒体课件,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多媒体课件一定是吸引幼儿注意力的。让幼儿对绘本故事感兴趣,但是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是忽略了阅读的本质的。需要适时合理地运用才好,根据不同的绘本内容,恰当选择是否使用多媒体课件,保证幼儿的阅读质量,让幼儿进行独立阅读、小组阅读、师幼共读、亲子共读等多种有效的阅读方式。
三、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占比过大,幼儿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绘本教学中,绘本的内容是固定存在的,绘本中的文字语言也是不能改变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活动的时候,会急于给予的太多,引导的占比过大,就会容易禁锢幼儿的思想,幼儿就会缺乏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也容易产生填鸭式的被动学习,这样长久以往幼儿对阅读就会产生反感,影响幼儿的阅读兴趣,不利于对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绘本教学也无法有效开展下去。那么想要让绘本教学有意义,我们就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
一、明确儿童绘本的意义,让幼儿对绘本感兴趣
儿童绘本多以故事为主要内容,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增强幼儿的理解能力。教师就要利用这一特性,明确儿童绘本在教学中运用的意义,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资源,由于儿童绘本本身形式多样,包含了各种语言信息、动画场景等,鲜明地体现了书本创作的文化气息。而幼儿对绘本的浓厚情感,正因此需要有这样的一种文本艺术材料可以进行教育熏陶,感受绘本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挖掘绘本材料中的许多基础知识,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艺术视野,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艺术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学习知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幼儿对绘本学习教学效果有了深刻的认识,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绘本学习兴趣意识,对促进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不断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促进作用。绘本的特点体现在其能够对内容进行灵活化的展现,可抽象也可具体,如绘本《小蓝与小黄》中体现的就是抽象的内容,但是加上文字化的修饰,整篇下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在抽象的图画上体现了生动的故事,这就是吸引幼儿的地方,可以在抽象的图画上锻炼幼儿的思维意识,带入故事的无限遐想中。事实上,单一的画面呈现更容易让幼儿对色彩辨别,故事中蓝色、黄色两种颜色结合成绿色后的印象,也是激起幼儿对色彩结合的探索意识的前提,幼儿积极动脑思考、乐于探究就是促进兴趣度提升的动力。
二、鼓励幼儿观察绘本画面,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例如:封面、封底、环衬等,每个部分都不是随意出现的,这些设计往往渗透着故事元素,比如绘本《我爸爸》的封面是一位爸爸做鬼脸的形象,封底是微笑的爸爸在跳跃的姿态。通过封面、封底我们可以猜测出这是一本与爸爸相关的绘本故事,而且这位爸爸憨厚有趣,温柔强壮。环衬的图案就是故事中爸爸衣服的图案,每部分都是相互渗透、相互连接的,我们要鼓励幼儿认真观察绘本的画面,才能感受绘本的完整性,也可以辅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绘本与一般的图书不同,它的内容是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阅读的主要部分是图画,这与一般的故事书以文字为主的设计正好相反,所以非常适合学前儿童阅读,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识得的文字比较少,所以他们可以通过观察画面猜故事大意,还可以通过观察画面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都是有生命的,能够鲜活地展现在他们面前,角色的情绪也会感染着孩子们,孩子们会跟随人物的喜怒哀乐开心、难过、愤怒、烦恼,这些都吸引着孩子,让孩子愿意走进故事当中去看,去讲,去感受。当然我们也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段特点绘本图书,最好能够贴近幼儿的生活,他们感兴趣能接受的绘本故事,还可以在阅读之前提一些小问题,让他们可以带着问题进行观察阅读,还可以引导家长进行亲子阅读,保证幼儿的阅读时间,也可以让幼儿进行讲述故事,这样还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儿童绘本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
儿童绘本教学自引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以来,教师在充分发挥绘本教学作用的同时,利用图片及多媒体的多种表现形式,更好地为幼儿对绘本进行解读,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唤起幼儿对即兴创作的意识。就如同绘本《小蓝与小黄》中讲述的一样,幼儿对蓝色和黄色结合后变成绿色有了初步认识,对其他颜色的混合也充满了期待,就让幼儿猜一下红色、绿色结合后的颜色,红、绿、蓝色结合后是什么颜色等等,引发幼儿思考,此时利用多媒体一点一点地展示颜色结合后的结果颜色,让大家不可思议的是红、绿、蓝色结合后呈现的是白色,唤起幼儿对色彩混合后关系的思考。通过颜色结合后的实验,拓展了幼儿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还有绘本《大猩猩》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立体教学,让幼儿自己合上绘本图书,教师将绘本中的内容全部进行文字阅读,让每个幼儿自己想象着一个图画的基本内容和一些故事情节,然后通过各种多媒体将静态的动画图片组合展现出静态动画的视觉效果,并将动画注释全部去掉,让幼儿根据欣赏的一段视频,不由自主地把刚刚上课老师所要阅读的绘本内容进行添加进来,丰富了幼儿的听觉想象和视觉创造力,加强了幼儿对绘本故事的听觉理解,使幼儿自己能够将一种听觉形象转换成为一种视觉上的形象,这些就是教师形成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基础,为幼儿的思维能力形成了有力的拓展。
因此,幼儿想象力的练习是多种多样的,课件的学习是一方面,课外的拓展学习也必不可少,想象思维的丰富为的是幼儿更好地创作,幼儿园的学习是需要不断的观赏、思考、绘画等过程,绘本教学材料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基础结构材料,生动的情节案例,是幼儿感触的最好的添加剂,为丰富幼儿的艺术生活创造了必然的条件。让幼儿可以发挥想象,为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发挥出老师的引导作用
在进行绘本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对绘本故事中的故事背景以及人物形象等进行提取和解析,引导幼儿进行分析和理解。这样一来,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发挥出幼儿的积极性,对于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除此以外,还能够不断地加强幼儿对绘本内容的记忆,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其中的主题,提高绘本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夸张的语气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声情并茂地帮助幼儿掌握绘本故事的内容。另外,老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状态,为幼儿制作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辅助工具,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使绘本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儿童绘本在幼儿园教学当中的实践研究,发现绘本可以全面提升幼儿的能力,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应当采取有效的策略将其应用到教学活动、亲子阅读中,利用多样化的儿童绘本,了解幼儿的兴趣,从中挑选出符合幼儿发展的各种绘本,不断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雅茹,吴姜.浅谈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有效组织策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134-137.
[2]罗艳.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有效组织策略分析[J].科幻画报,2019(3):250-2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8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