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系统化、结构化的深度学习,教师的理念和教学模式也要不断改进,旨在让学生带 着持续的热情参与课堂活动,将所学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进行灵活运用。在小学教学 中,教师带着长远的眼光、站在体系的高度,基于体系大观念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确保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传递的 连贯性,让学生能够在系统的学习中吃透数学知识,将其学习能力做到针对性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单 元整体教学的内涵与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几点有效的运用对策,力求激发出小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 在新型教学模式下让其所应具有的核心素养做到科学培养。
【关键词】知识结构 单元整体 生长课 探索精神
现阶段,单元整体教学已成为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 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更是小学数学教师进一步 探索的课题 。 由于单元整体教学应用不到位,并没有达 到预期料想的教学成效,教师随之在不断的反思中对该 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索, 将育人价值与日常授课结合, 让种子课与生长课相互补充,使小学生脑中的知识重构 并将所学的知识做到有效迁移 。为此,教师秉承着以人 为本的先进理念,探索种子课的教学流程,为生长课的 设计夯实基础,满足小学生成长中的个性特点,构建出 新时期下的高效数学课堂。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单元整体教学即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针对一 个特定的单元来进行相关知识的统一传递,是一种全新 而又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是极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小 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以模块化的授课方式为基础,对课 堂预设、授课方案和内容进行整合,再借助统一教学的 方式来完成知识的精准传递。该方式不仅具有一定的主 体性,让学生稳坐课堂的中心位置,而且还带有科学和 全面的计划性,可以在精心的预设下让每一节数学课堂 做到自然生成。除此之外,该教学模式还带有整体性,是 对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分配,更是将数学知识之间的潜在 联系以一个清晰的构造进行展现,让学生可以由简入繁 地将知识重构,使整个结构模块化,知识点也不再孤立, 为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带来辅助。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运用对策
(一)借助知识体系完成单元课时的规划
在以往的课堂中,大部分教师是根据单元中的内容 将授课划分为知识传递、能力锻炼和巩固三个阶段 。而 在单元教学的引入下, 教师将单元课时进行重新规划,以种子课、生长课和能力拓展等,换言之,即知识的传递 转换为种子课、将能力锻炼改为生长课、将巩固阶段分 为整理练习和能力拓展, 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课型分类。 在全新规划下,依托认知的起点,帮助小学生对知识的 每一个脉络和思想方法进行理清,看到数学知识间的结 构性,同时将知识与所遇问题进行结合,将知识做到有 效迁移的课程,即种子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设 计好种子课,必须对授课内容进行选择,在网络资源的 帮助下找到极具深广度和具有可迁移特点的内容,让书 本内容自带的生长能力在具体在授课方案中展现,让学 生将新旧知识进行结合与迁移, 可以解决所遇问题,是 生长课顺利进行的基础 。在实际授课时,教师首先应对 各单元的知识体系进行深究, 将授课内容进行二次编 排,从而结合教材体系完成单元整合后的每一个教学目 标的明晰,也找到授课的重点和中心线,让各解读环节 均是围绕授课的大方向,让种子课更有效。其次,教师应 找到各单元之间的联系, 将教学课程分为不同的模块, 也将授课的内容做到全面收集与科学整合,保证种子课 能够给后续的生长课带来辅助 。再次,教师要结合小学 生的真实能力将知识总结或整理与能力的拓展结合,让 授课方案呈现出层次性,满足不同能力层次的个性化需 求。最后,教师对课堂进行精心预设,制订出具体和细致 化的实施方案,例如,课时的设计、板块的划分等,让种 子课激发出小学生的探究热情 。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单 元教学的反思与多元评价,使种子课的流程设计愈发科 学,让种子课的教学更加可行,彰显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
(二)重构种子课与生长课的教学体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将种子课与生长课的教学体系进行重构, 需要将单元的教学内容做到科学分 解,以若干个微单元的形式展现,保证单元整体教学的 系统性。例如,在解读《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借助 单元内容来进行种子课与生长课的划分,其中分数的意 义可划分为两节带有并列关系的种子课,分别是分数的 份数意义、商的意义理解和度量意义、比的意义理解的 种子课,以此为生长点,再划分出两个生长课,例如,分 数的性质和真分数、假分数 。在之前并列的种子课中可 以将分数的意义延伸出两个生长课,例如,分数与小数 的转换、假分数的转换,同时真分数与假分数这个种子 课,又与之前延伸的两个生长课(分数与小数的转换、假 分数的转换)联系,形成了 4 节种子课和 4 个生长课,成 为一个微单元教学体系。 在设计种子课之前,教师要分 清单元间的脉络,可以是一节种子课,也可以划分成多 节,但需要在多节课中找到核心种子课,保证其他种子 课是围绕核心内容来进行讲解。 例如,在解读分数的意 义和其性质时,“意义”便是核心,也是知识得以延伸的 中心,即“根源”,是百分数这个知识点的生长原点 。 那 么,在设计种子课时,教师必须要对各单元中的本源性 知识点做到准确掌握, 才能保证生长课的有效实现,一 方面可以调动学生脑中的知识结构和之前对数学的理 解,使知识得到不断拓展;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基于旧 的知识来完成本源性知识的深入理解,走入深度学习层 面。除此之外,在设计生长课时,教师应给小学生一定的 思考时间,使之从原生状态中走入探索,在本源性知识 点上实现迁移,让学习自然生成 。 例如,教师让学生用 “1”来表示一个整体或一个物体,使之开始联想 1 个苹 果、1 个蛋糕、1 个班级等,从而将分数的意义做到概况, 开始探索分数的性质并学会分数大小的比较,让种子课 与生长课结合,可以在知识的理解中运用技巧去解决问 题,让知识结构在生长课中得到不断完善,将单元整体 教学的实效性提升。
(三)依托合作交流将知识进行迁移
“人心齐,泰山移”是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探索中秉 承的原则,旨在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一方面可以保 证成绩的同步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彰显出“育人”的价 值, 让学生在课堂与知识中感悟出简单的人生哲理,这 与种子课与生长课的目标相契合,是单元整体教学的有 效应用。基于之前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课 程设计,教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先进原则,让学生在全 新的方式下掌握分数真正的意义, 鼓励学生拿出一张 纸,自由选择对折的次数、形状等,使折出的图形各不相 同。此时,教师将学生分成 4~6 人的小组,让其讨论当中 异同,使之看到什么是 1 个整体,而折出的每个小图形与这个整体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从而使之萌生好奇并迫 切希望在课堂中得到解决。 教师随之点拨“你们手中的 图形其实是分数的一种”, 由意义走入性质, 再进行比 较,了解真分数、假分数,又明白分数是如何转换为小 数 。这正是由种子课巧妙走入生长课,也是在合作中将 知识进行正确的迁移,能够增强其感知能力,对人生哲 理做到感悟,将数学与生活融合,在明白合作的意义时, 也掌握分数的意义。
(四)重视数学思想的动态生长
正常来讲,数学教材是由浅及深,亦或者是螺旋结 构,与小学生的思维成长同步,也能给其带来不断的新 鲜感,在知识上不会出现过大的跨度,更不存在割裂的 情况。为此,教师应基于教材来帮助学生,使之数学思想 呈现出动态化的生长,将种子课与生长课结合,对知识 结构中的关键位置进行精准把握,在总揽全局中将已有 知识与新的内容做到结合。 例如,在解读《多边形的面 积》时,教师划分出已有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求 解、图形的旋转、三角形的认识等;再找到授课内容:计 算多边形的面积、平方千米的认识、组合图形面积的求 解;最后设计后续学习的内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 还有圆的面积等, 将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内容进行串联。 在实际授课时,让学生看到知识结构的联系,在认知的 起点上开始走入逻辑的生长,让脑中结构在自然状态下 完善 。 除此之外,教师应找到后续学习所应具有的延伸 点,这是单元整体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涵盖能力 的提升和思想方法的拓展与引申,从而形成经验,实现 动态化的生长。
三、结束语
数学是一门可以将学生的思维进行不断发散的学 科,其涵盖的内容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应将课 堂、生活与社会做到巧妙结合,对种子教学做到优化,将 每一单元的起始部分进行有效利用,让学生在种子课中 实现技能的迁移,使之找到与自身能力相契合的学习方 法,同时在生长课中将新旧知识进行正确运用,实现“学 以致用”。 在实践中, 教师重视数学教材各单元间的联 系,协调好种子课与生长课之间的关系,重新规划教学 方案,了解学生的思维深广度,让新知的传递与生长更 加高效, 在核心内容的明确下做到师生的共同进步,发 挥出单元整体教学的应有效用。
参考文献:
[1]刘军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策略[J].学周刊,2021(4):91-92.
[2]李鹏.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例谈 [J].新课程,2020(47):1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8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