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贯彻立德树人推进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10 12:01: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思政育人为培养途径,将思政元素贯穿于专业课程教育全过程,是新时代教育 发展的要求。本文剖析了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建设课程思政的优势,深入挖掘本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 育元素,提出推进课程思政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体系的举措,建设多元 化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深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农业院校  环境科学专业

【Abstract】It is the requirement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to take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s the fundamental task,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the training way,and ru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education. In order to build a talent training mode with the in-depth integration of diversifie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advantag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Major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Meanwhile,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were deeply excavated,and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scheme,curriculum teaching standard,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Environ- mental Science Major

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 素质过硬是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接 班人的基础。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新形势下高 校的主要任务。为此,中央组织了一系列会议,并且完善 了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政策,指导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 。2019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1] 。2019 年 8 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深 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 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 所有课程育人功能,并强调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 系,  结合各个学科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 动课程思政全程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着力提升专业教师 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广东省两所涉农高等院校之一,  环境科学专业在新时代国家大力推进生态环保、乡 村振兴和课程思政教育的大背景下,基于专业自身的建设基础和课程思政教育优势,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爱农知农为农的高素质环境 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认真部署实施,开展了一系列课 程思政教学教研工作,建立起了多元化专业育人与思政 育人深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1.环境科学专业建设基础

1.1 专业培养背景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农、工学科为优势,多 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大学。环境科学专业隶属资源 与环境学院,2007 年初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开始招 生,迄今已有 14 年的办学历程。经过十几年不懈的努力 和发展,环境科学专业从校级合格专业、校级专业综合 改革试点、重点扶持学科到省级特色专业逐步发展壮大, 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基础—专业—实践”高素质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得到了社会认可。

1.2 专业培养目标

环境科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 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 础知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基本知识,掌握环境科学专业理论、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和一定的创新创业精神,能够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高素 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在环境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公司 企业、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政府机构、科研机构等从事 环境监测、评价、规划、咨询、管理、教育、研究和应用开 发等工作[4]。

1.3 专业培养特色

环境科学专业继承我校“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办 学传统,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理 念,应用为本,能力优先;注重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团 队合作能力的提高;尊重学生发展需求,实施人才分类 培养,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 划与管理、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等方向的专业技能[2]。

2.环境科学专业建设课程思政的优势

2.1 专业培养目标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高度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 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 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 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 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 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3]。

面对日益严峻而又复杂的环境问题,社会需要大量 的环境类专业人才,这些对高等院校如何根据社会需求 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的环境类人才提出了挑战和机遇。 环境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高度 统一有助于全过程、系统化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强 化可持续发展意识、环保意识、法治意识,达到专业育人 和思政育人深入融合。

2.2 专业培养特色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无缝对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农业现代化,根本路 径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达 到资源要素市场优化配置 。  当前,推进城乡二元体制的 历史进程继续有条不紊进行之中,乡村振兴,生态宜居 是关键,务必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系统性工程 。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 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专业培养特色与国家乡村振兴 战略需求无缝对接。

环境科学专业在学校“注重实践、扶助农工”办学理 念的指导下,2020 版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国家乡村振兴 战略需求,增设了“大国三农”、生态环保与生命关怀、环 境生态工程等农业生态类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农 知农为农”素养,激发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发展,体 现“环境人”的责任担当,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2.3 专业培养过程较易达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 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  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 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学科[4] 。专业课程设置从通识到 实践,课程内容从环境科学学科的起源到发展,从环境 污染事件的起因、发展、监测到控制、修复,从理论到实 验到实践,均蕴含丰富的思政素材,很容易融入家国情 怀、社会责任感、道德规范、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工程思 维、爱岗敬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有利于 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达到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达到专业育人和思政育人深度融合。

\

3.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举措

3.1 明确建设目标和思路

在乡村振兴和课程思政需求的大背景下,环境科学专业经过多次组织讨论、充分调研,深度剖析了本专业 建设基础和课程思政优势,优化明确了本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思路。从价值引领和专业素养两大方面深入挖掘本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通过多种方式 推进“课程思政”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 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体系。并确立了 7 门首批建 设课程,对建设目标进行了量化。(见图 1)

\
图 1 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思路

3.2 推进课程思政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把课程思政明确 写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将培养要求细分为素质教育、 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三个方面。在课程设置中融入思政 元素,  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入融合的体系建设。 (见图 2)

\
图 2  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3.3 推进课程思政进课程教学标准

对选定的首批核心专业课程,通过修订完善课程教 学标准、编写修订教案、优化教学材料、录制网络教学视 频等,在完成原有课程知识讲授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 挖掘、体现课程思政元素 。  每门课程均建立完整的资源 库,包括课程教材、课程 PPT、多媒体素材、教学大纲、授 课计划、课程教案、点名册、考核方法、平时成绩计算过 程、期末考试记录表、教学反馈情况、考核分析等。

3.4 推进课程思政进课堂教学设计

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促进 课堂教学和课程育人同向同行 。教师结合不同课程特 点、努力挖掘专业相关思政元素、积极思考改进课堂教 学方式方法、寻找合适的案例,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巧妙 地融入思政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 接受思政教育,达到课程育人目标。

3.5 推进课程思政进教学评价体系

对学生学习、实验、实践各个教学环节效果严格要 求,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考评,修订完善形式更 多样化、考评内容更细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建设 。根据引 入思政育人后新修订的教学目标和培养要求,制定更具 体的教师评价体系标准和制度,结合学生评教、日常工 作状况、同行评价等作出教师评价,并纳入教师年度考 核、绩效分配之中。

4.结语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以习近平“用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为指导,结合所在高等农 业院校和自身生态环保类学科专业的特点,贯彻立德树 人、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搭建多元化专业育人与思 政育人深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良好的育人效 果,  在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爱 农知农为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以为相关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吴晶,胡浩.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座谈[N].新华社,2019.3.18.
[2]冯茜丹,陶雪琴,刘晖,等.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 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专业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9(35):5-8.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新华社,2017.10.27.
[4]赵景联,史小妹.环境科学导论(第 2 版)[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77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