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
一切学习活动首先要基于对学生主体自由的尊重。个体自我发展的最低要求应保证有一定范围的个人自由, 即个体受到的尊重支持了个人发展的自我决断。[14]一定程度的学习自由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并使其体验到学习价值, 形成探究和创新精神。首先, 学生的教育活动应从自身需要出发, 并非一味地迎合外部评价体系。学生应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外界不能也无权把他们束缚在既定的模式内。其次, 把握前沿的教学革新。随着教育信息化普及, “互联网+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翻转课堂”“在线课堂”“慕课”等教学方式, 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最后, 要营造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 但平等并不意味着放纵, 一切的思想碰撞都要基于一定的知识基础, 而对于个体个性的自由发展, 更要有一定的限度。在教育关系中, 学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服从于教师, 而施教者应找到按自由精神行使权威的途径。[15]在学习过程中, 自由、纪律和权威三者密不可分。教育的主要对象是身心尚未成熟的个体, 他们缺乏应有的自控力和完善的判断力, 需要教师的引导, 这也是学生的学习自由与成人学习自由的区别。[16]
(四) 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六个解放”的教育思想提到, 要解放孩子的双手和双眼, 以便他们在实践中探索真知, 更要解放孩子的空间, 给他们提供更多融入自然、体验生活的机会。[17]传统的课堂教学把学生束缚在十几平方米的范围内, 学生对书本生涩的知识只能通过自己表层的经验来理解。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是实践的存在, 实践是改造现实的真正反思与行动, [18]应尽可能拓展学生与大自然的联系, 让外部世界自然地融入个体生命世界之中。[19]如, 在教学或课外活动中适当增加实践环节, 通过实验、实地考察、调研等方式使学生形成对理性知识的直观认识, 建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沟通的桥梁。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放慢个体生命发展的脚步, 使个体在初识世界时有更好的自我感知, 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更加稳固的基石。
(五) 回归有中国特色的人本教育
中国教育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无论是建设者还是接班人, 都应基于完备的人本教育。教育应使自然人更好地成为社会人, 而不是把“人”作为实施教育手段的工具。失去主动性的个体, 其生命发展无法达到完整。
第一, 回归有中国特色的人本教育应注重历史性与时代性互通。审慎看待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教育思想, 以批判性的视角吸取符合新时代我国发展需要的教育理念, 用创新的教育思维不断推陈出新。[20]第二, 回归有中国特色的人本教育应注重本土性与世界性互鉴。中国的教育需要转型与改变, 但切忌过度引进西方国家的教育教学方式。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离不开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现状, 应在互补与互鉴的基础上,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人本教育。
个体的独特性力量往往是自身价值的最高体现。从教育的本质上看,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关注“人”的问题。教育尊重个体的生命发展, 其实就是尊重每一种潜在的创造性, 尊重个体作为生命的本质, 给予个体生命发展所必备的思想空间, 让他们能够在一定限度内充分展示个性, 这也是教育多元化所应呈现的状态, 让个体的创新基因和文化性格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刘慧.成为自己:个体生命成长的一种价值期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5 (2) :36.
[2]雷盼.一种教育的“缺失”——教科书“空无内容”的存在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0 (7) :33.
[3][5][9]吴康宁.谁是“迫害者”——儿童“受逼”学习的成因追寻[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 (4) :1、3、3.
[4][6][16]石中英.论学生的学习自由[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 (4) :6、8、8.
[7][10]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2、45.
[8]苏刚, 庄云旭.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及其现代价值[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6) :98.
[11]阎光才.教育不能脱离日常生活与实践——兼说中美教育的差异[N].光明日报, 2016-6-28 (14) .
[12][19]刘铁芳.返回生活世界教育学:教育何以面对个体成长的复杂性[J].教育研究, 2012 (1) :52、47.
[13]李培根.让学生自由发展——也谈教育的目的[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11) :3.
[14]金生鈜.教育与人的尊严[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1) :65.
[15][英]罗素.自由之路 (下) [M].许峰, 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530.
[17]郭香莉.“解放”旨趣下学校教学文化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 (5) :19.
[18]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5:12.
[20]靳玉乐, 张铭凯.努力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J].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1) :9.
《教育与个体生命发展的矛盾探析》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803/2018080312123640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