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基于 MOOC 或 SP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将其应用到受众面极广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公共课意义更加非凡。课程的理论教学基于 SPOC 平台,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由学生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在线上自主学习完成;实践教学采用“任务驱动 +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线下完成。该教学模式实现了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的优势互补、师生互动更便捷、课程评价更多元,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可为其它高师生比、学时受限的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思路和案例参考。
关键词:SPOC;混合式教学;大学计算机;翻转课堂
本文引用格式:彭志娟,郑国平 . 基于 SP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为例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6):165-168.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SPOC——Take "University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undation" as an Example
PenG Zhijuan,ZHenG Guoping(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Jiangsu)
Abstract: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OOC or SPOC is the vane of the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it is more significant to apply it to the public course of university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undation, which has a wide audience.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the course is based on SPOC platform. Under the organization and guidance of teachers, the students learn independently onlin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teaching plan; The practice teaching adopt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ask driven + flipped classroom" to complete offline. This teaching mode realizes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and online classroom, more convenient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more diversified curriculum evaluation, stimulates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cultivates students'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team cooperation.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ideas and cases for teaching reform of other courses with limited teacher-student ratio and class hours.
Keywords: SPOC; mixed teaching; university computer; flipped classroom
一 引 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持续推进,“ 互联网 +”与教育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和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相关平台迅猛发展。2020 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更是倒逼全国高校从“线下教学”切入到“线上教学”。事实上,“线上教学”一方面具有“不受时空约束、支持碎片化和个性化学习”等优点,另一方面则具有“ 学习过程缺乏有效监管、师生互动困难、学习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等缺点,因此,基于 MOOC 或SPOC 或 MOOC+SPOC 的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的突破口和风向标 [1-3]。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的重要通识课程,是我校面向全体大一新生开设的计算机类必修公共课。该课程的教学存在学时少、内容多,授课对象量大面广、基础参差不齐,作业批改任务繁重、反馈不及时等不足。基于 SPOC 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后,上述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学时受限的课堂教学得以向课外延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学习效果得以增强,教师也得以从繁重的重复劳动和效率低下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中来。
二 基于 SP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 课程基本情况
我校开设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分《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I)》和《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II)》,理论学时数均为 32,教学内容涉及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知识、计算机软件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等。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I)》的开课对象为文科类、医科类专业的普本新生,要求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的基础上, 掌握 Windows、Word、excel、Ppt 和 Access 的基本操作, 并能达到江苏省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一级考试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要求,配备的实践学时数为 32。《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II)》的开课对象是理工类、管理类专业的普本新生,要求学生在在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掌握Windows、Word、excel、Ppt 的基本操作, 并为后续编程类课程及 OffICe 高级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配备的实践学时数为 16。
(二) 基于 SP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为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课程制作团队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传统课堂上容易照本宣科的理论教学内容重新划分了知识点,制作了统一的教学视频和 PPT, 共同商议制定了用于规范教学过程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借助课堂练习、单元作业、单元测验等手段加强线上学习过程管理和学习效果检测。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如表 1)中,线上部分的教学活动基于 SPOC 平台,主要由学生完成,包括视频学习、课堂练习、讨论、单元作业和单元测验等,线下部分的教学活动主要由老师组织完成,包括讲解重难点、组织讨论错题、组织正式测试等。练习和测验在完成后均能即时自动评分和反馈,单元作业的批改由学生互评完成。讨论可以在课上或课外, 可以在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可以是线上或线下, 特别强调的是所有学生为主体参与的教学活动均与课程考核相关。
选择 SPOC 作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平台, 原因主要有:(1)与重在自觉自愿、无监督的 MOOC相比,SPOC 则属于半自觉的有监督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限制性学习过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更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动态优化教学内容和授课策略、实现形式多样、灵活的个性化教学;(2)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平台“爱课程”能免费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全方位的个性化的 SPOC 教学服务 [4]。
三 基于 SP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 线上教学资源的准备
根据前一阶段的设计,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分 5 个单元、30 个知识点,制作了 PPT 和教学视频,每个教学视频 8-12 分钟,最长不超过15 分钟。教学视频的制作兼顾知识点的讲解与应用、动画的演示和思维的启迪,每隔 3-5 分钟设置 1 道课堂练习。分单元设计作业题和测验题,单元作业以主观题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抽象、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单元测验以客观题为主,供学生自学检测和知识巩固,要求题库题量稍大且能覆盖单元所有知识点。
(二) 线上教学资源的部署
线上教学资源的部署涉及课程学期介绍页和课程学习页的设置。
学校 SPOC 平台管理员在中国大学 MOOC( 爱课程 ) 南通大学学校云上建课(https://www.icourse163. org/spoc/course/nTU-1206782808) 后, 课程负责人即可通过课程管理后台设置 SPOC 课程学期介绍页, 包括课程团队、课程基本信息、教学安排、课程推介、课程试看视频、课程概述、成绩要求、课程大纲、参考资料、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等,让学生对课程有个系统全面的了解。
课程学习页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可设置的内容包括:课程公告、评分方式、教学单元内容和讨论区结构。正式开课前要完成单元测验、单元作业、课程考试所包含的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分值设置,作业互评要求设置,总分与成绩设置等。在教学单元内容中上传各单元的教学视频、课件、添加随堂测验、单元作业、单元测验和讨论主题帖等。在讨论区结构为课程添加“老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综合讨论区”等讨论区版块。
为方便课堂签到、线下开展随堂练习和讨论、汇总学生线下课堂与线上课程详细学习数据,任课老师还创建了各自的慕课堂(与爱课程平台配套的线下辅助教学工具)。
(三)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1.课前准备:除了将课程整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要求在第一次面授课的时候都跟学生交代清楚之外,每一次课结束后,还会以公告的形式在 SPOC 和慕课堂上发布下一堂课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心中有数,早做准备。教学视频和课件以单元为单位分期发布,引导学生有序学习.
2.课堂组织:在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课堂组织多样化。
一种是 SPOC 课堂,由学生根据授课计划和课程最新公告要求借助教学视频和 PPT 在 SPOC 上自主完成 3 个知识点的学习,有时还需查阅资料拓展学习。
第二种是传统课堂,以教师讲解学生在 SPOC 课堂上遇到的重难点为主,必要时还会组织学生讨论或正式单元测验,每单元至多安排一次,通常安排在某次实践课的前 1/4 阶段,避免额外增加线下课内学时。
第三种是实践课堂,用于提升学生操作 OffICe 常用办公软件和 ACCeSS 数据库软件的技能,通常采用“任务驱动 + 翻转课堂”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三个步骤:(1)课前,教师发布任务要求和任务完成后的效果,鼓励学生预操作;(2)课中,学生使用教师自行开发的实践平台下载任务和素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后借助实践平台将结果文件提交给教师,教师则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有针对地进行集中讲评;(3)课后,课中任务完成得不够好的同学可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提交完善的结果文件、并注明修改的地方。
课后巩固:主要针对 SPOC 课堂,要求学生每次线上课结束后同步完成自编教材《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与测试教程》上的理论测试题,某一单元所有知识点学习结束后一周内还需完成单元作业和阶段复习,最后是单元测验。每个单元的测验均设置了两次机会,一次是模拟测试,由学生在SPOC 上自行完成,目的是检验自学效果;一次是正式测试,由教师组织学生在统一时间统一地点完成, 目的是客观评价学生自学效果。另外,鼓励学生将自主学习环节遇到的各类问题在 SPOC 平台的“ 老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综合讨论区”上发布,促进互助学习。
4.学习过程管理与课程考核:学习过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增强学习效果。采用的策略是将学习过程管理与课程考核挂钩,措施包括考勤、在线学习数据(包括:视频观看个数、视频观看次数、视频观看时长、讨论区主题数、讨论区评论数 + 回复数等)的统计与及时反馈、单元作业、单元作业互评和单元测验等。课程考核多维度,既看结果又重过程,兼顾主观和客观评价,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击式学习现象。具体可描述为:课程总评成绩 = 期末考试成绩*50%+ 视频观看和讨论 *15%+ 单元测验和单元作业*15%+ 实践考核 *20%。
四 基于 SPOC 的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后,任课老师普遍反映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师生互动交流频次大幅提升, 成绩整体提升明显,主要表现为不及格率下降 10% 左右,优良率上升近 20%(如图 1)。本次混合式教学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也表明:60% 的同学认为互评作业增加了一次向他人学习的机会;80% 的学生对混合式教学设计、对课程提供的丰富优质教学资源、对可自己定制学习表示认可,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10% 的学生自认自律能力差,只是基本完成既定学习任务;还有 10% 的同学表达了对传统课堂的依赖。
五 结束语
混合式教学将课内与课外结合,线上与线下融合,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首选。实践表明,基于SP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不同专业、计算机应用水平良莠不齐的大一新生学习《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需求,多途径保障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由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促进者 [5],“过程性评价”量化统计工作量过大 [6] 的问题不复存在,教学效率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师生满意度高。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团队将尝试与思科网院合作,借助思科网院的优质资源和虚拟平台,提升学生组装、维修、升级个人计算机和使用Packet Tracer 进行网络仿真的能力,同时也将尝试组织优秀学生参加课程相关类竞赛,如蓝桥杯、互联网 +、ACM 等,进一步巩固提升课程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斌 , 来旭 , 谢华英 .SPOC:MOOC 的替代者还是新发展? [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7,40(3):53-57.
[2]谢爱娟 , 姜艳 , 罗士平 , 等 . 后 MOOC 时代 SPOC 物理化学实验混合教学模式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33(8):173-176.
[3]车敏,王彤,朱良谊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 [J]. 计算机教育,2020(3):97-100.
[4]王友富 . 从“3 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 [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7):56-59.
[5]贾颖 .MOOC+SPOC 支持下的大学计算机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7,4(45):98-100,116.
[6]车敏 , 王彤 , 朱良谊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 [J]. 计算机教育 ,2020(3):97-1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