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近年来,广州医科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工作不断推进,如何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并切合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护航保驾,形成规范及科学的有机整体,是广州医科大学现阶段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我校是如何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不断完善并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关键词:高水平大学;实验室安全;安全管理
本文引用格式: 谢晓斌, 付晓东, 冯杜 , 等 . 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 [J]. 教育现代化 ,2021,8(41):122-125.
Relying on High Level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Promoting Safety Management ofLaboratoryXIE Xiaobin, FU Xiaodong, FEng Du, LIang Xiaoting, LIU Jinbao(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a high level university,how to rely on this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key point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in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This paper will base on this, explore how to improv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our high level universityconstruction.
Keywords: high level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laboratory management
一 引言
2015 年 10 月,随着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与国家“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的相继出台,广州医科大学于次年被广州市纳入到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行列中。根据《广州医科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2016-2020 年)》的战略规划,我校领导班子提出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医学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的口号和目标。
随着广州医科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工作的不断推进,我校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平台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卓著的成效。在学校高水平科研队伍不断增加的同时,学科建设也快速地整合和发展;此时,实验室安全方面如何实现高水平管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为我校全面建设并实现“高水平大学”保驾护航的重要设施之一。
我校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春风,在拥有更多资金和资源增强实验室硬件实力的同时,也不忘及时提高实验室人员安全素质及实验室安全管理等软件水平。
二 打破多部门管理,成立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能部门
随着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推进,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不断增强,各位全职引进教授们建立 PI 实验室和课题团队,同时还有各学院柔性引进教授们合作项目的开展,学校的科研实验室面积大大扩增,从事科研实验的人员数量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更突显其复杂性和专业性。我校原来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没有一个独立设置的职能部门进行统筹、负责,而是由学校的科研处、后勤部门及保卫处等几个相关部门共同管理。这几个职能部门各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各部门相对独立且归属不同的校领导分管。长期以来,涉及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工作经常因为分管责任的不明晰,几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协调及制约机制,导致工作不能快速、有效地开展 [1-2]。
比如在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我校引进了大量的高水平人才,为了满足各引进人才科研工作的需要,经常涉及到科研实验室的改造工作。改造工作涉及了基建部门对基础设施的建设,科研部门对购买仪器的审核认定,采购部门对新进仪器的招标采购,资产部门对原实验室资产的调整分配, 保卫部门对改造实验室消防问题的审核等等,因此急需一个独立的行政职能部门来统筹、协调实验室安全建设工作。
因此,我校于 2017 年 4 月成立装备中心,该中心统一制订实验室安全工作规划,统筹协调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并同时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论证,开展全校范围内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及绩效评价等工作。同时,该中心的成立还实现了从学校领导管理层对实验室建设全面、统一的统筹与规划,促成了对实验室安全建设工作实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责任制。
同时,为了实现和落实实验室安全工作“人人有责”,在装备中心的牵头组织下,制定了实验室安全责任书,从学校、二级学院、实验室负责人、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各类科研人员逐级签订。通过这样的措施,层层传导安全责任压力,把实验室安全问题真正落实到每个管理领导及实验室人员的身上, 让大家都能主动地具有学习安全意识,并积极地承担起实验室安全责任。
三 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是整个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第一环节,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建立和健全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将能从根源上减少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人员的人身安全 [3-4]。
为做好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实验室的安全与管理, 学校启用“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所有实验室师生员工都必须参加“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学习并考核, 每学期开学一周内须完成考试,考试合格方允许进入实验室。基础综合部分是实验室各类人员的必考项目,其他部分及考试内容根据各二级学院的实验室特点可分别选择不同类别的考卷。各类考卷总分100 分,达到 90 分通过考核,将获得电子版个人合格证书,打印证书交予实验室管理员审核,可获准进入实验室。
随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对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投入不断增加,仪器设备的规模不断增大,为更好地管理各平台的大型仪器设备、减少安全隐患,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与维护,学校各二级学院的实验室逐步推行门禁进入制度。各类实验室人员通过“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考核后, 获得合格证书后,即可向本实验室管理员提交申请,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申请者的校园卡将获准进入所在实验室门禁系统的权限。实验人员每次进出实验室区域需用本人的校园卡刷门禁系统,系统将记录下进出的时间与校园卡账号,这样可以极大地避免非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区域,如在某个时间段实验室发现安全隐患也可以通过门禁系统调出当时进出实验室的具体人员,方便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假期和非工作时间段。
随着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进驻各二级学院的科研平台,为了使这些大型仪器设备更加有效地提高的使用效率,使得仪器设备的共享最大化,由装备中心牵头,优化和加强校园网络系统,规划并构建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网络系统,使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实现资源网络信息化的管理。
该系统将全校范围内超过 30 万元的仪器设备全部统筹纳入,为每台仪器配备网络系统及登陆终端设备,各实验室人员通过“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并经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可获批用其校园卡账号登陆该共享系统,进行全校范围内的大型仪器设备的预约及使用。大型仪器共享的网络信息化,最大化减少设备的闲置和浪费,极大地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及使用效益, 使其更好地为科研及教学服务。
同时,该仪器共享平台的建立,也为各高大建引进人才科研队伍提供了仪器使用和科学研究的便利。以往,新晋的 PI 及团队成员在建设实验室过程中最耗时耗财的便是仪器的申购,现在他们只需要登陆共享平台便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所需的仪器,并进行免费的预约和使用,极大地缩短了各位引进人才在建立实验室消耗的时间,大大地提高了各位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及科研产出率,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 以人为本,加大实验室安全硬件的投入
随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不断深入,学校不仅加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投入,同时也非常重视对实验室安全配套设备的建设。为科研大楼每一层的实验室都配备通风橱、紧急冲淋装置、洗眼器等应急设施,最大程度地避免并减少科研人员被有害化学物质飞溅等造成的伤害。并在实验室的明显位置配备救护箱、应急物资柜和灭火器,学校安排人员专门对这些配套器材、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进行补充,保证正常使用,以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将伤害降到最小 [5-6]。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工作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一个重中之重的部分。据教育部统计,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大部分是危化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比如采购环节把控不严、化学品保存无序、废弃物收集和处置不规范等等。要实现危化品的规范安全管理,首先要做到管好入口,然后是监控流通以及出口情况 [7]。
为确实有效地实现危化品安全管理,我校建立了危险化学品申购的网络平台,每个部门根据实验及教学的需要,按需申购危化品。这样做的优点是从学校领导层面就可以明确统筹危化品使用情况,从审批环节就可把控全局,有效减少采购量和库存量,既避免了浪费,又降低了安全风险 [8]。
每个二级学院都设立了专门存储危化品的仓库,由学校统一配置危化品智能储存柜,不仅严格执行危化品领取双人双锁制度,而且通过智能化信息网络, 管理员可在其手机上对领取过程实时监控,实现对危化品从申购、配送、出入库、领用都智能化地管理, 台账清晰,流程明确,去向有据可循,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危化品对实验室安全的风险。
我校为规范和加强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工作, 由装备中心牵头,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和《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广州医科大学实验室废弃物管理暂行办法》,把实验室废弃物明确区分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和实验室普通废弃物。
对于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各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员根据规定,将其进行分类丢弃、收集,同时做好清晰的标注,存放于安全地点,定期申报,由装备中心监督指导,后勤部门组织专人负责上门收集; 实验室每日产生的普通废弃物,则按照广州市环卫部门的要求,每日清理,定点存放。既严谨危险废弃物随意放置在普通废弃物的收集桶中,也避免将普通废弃物混进危险废弃物收集桶中,这样既能防止废弃物污染危害环境,维护校园环境整洁和公共安全,又不会增加不必要的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成本 [9]。
五 增强校园安全文化,提升实验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
校园安全文化水平直接反映了本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状况,因此,增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 [10-11]。
安全教育工作是实验室安全文化工作的核心 [10-11]。我校从各二级学院及学校层面开办多形式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不仅有一些常识性、科普性的安全知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培训,而且特别针对实验室技术安全的教育内容,邀请高水平建设中引进的长期在国外著名大学实验室工作的教授们,给师生们带来针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系列安全培训及讲座。
每年开办为期一个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月”,通过海报、视频、展示台等多种方式展示典型事例, 让师生更深切地体会到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学校还制作了内容实用的“实验室安全手册”,涵盖了实验室常用工作规则、特种设备安全规则,各类应急方案等等,为了让师生方便查阅,还特意推送了手机版的安全手册,让师生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学习应用。师生们由原来传统的被动式学习安全知识逐步转化为主动积极参与互动学习,使“安全第一, 生命至上”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为了让师生们能更主动参与到安全教育中,我校每年都组织研究生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参加消防实战演练活动,通过有奖竞赛等方式,激发师生们参与的热情和积极度,使师生们将消防安全知识和实际操作都有机会熟练掌握。针对目前高校日益重要的危化品安全管理,我校邀请专业的生物安全公司到校开展并举办危险化学品泄漏演练,组织全体研究生及实验室管理员学习并观摩规范化现场应急处理,并将其制作为安全教育视频,师生们从现场及后续视频都可以直观学习个人应急防护装备的全套穿戴流程,以及如何准确快速地使用泄漏检测仪器。
通过观摩泄漏演习现场专业人员在处理事故的操作流程,特别是如何使用应急清洁用品及污染废物处理工具清洁泄漏现场,使得师生们能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实验技术人员更好地掌握危化品泄漏处理流程有实际指导意义。
同时随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各科研平台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实验的方法和科研手段也不断提高,我校也特别鼓励并提供机会让实验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这不但有利于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和稳定,更是促进学校各科研平台长期良性发展的需要。
六 加强安全监管,以查促改
通过不定期和定期的实验室安全检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并排查实验室的安全隐患,而且更能通过这些常态化检查督促实验室人员规范实验室操作流程、管理与建设。通过安全检查和整改能真真正正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使实验室全体师生逐步养成自觉的安全行为与安全习惯。
我校由装备中心牵头,创建一支由实验室安全专家、二级学院安全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校级实验室安全监察组,定期对全校各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及不定时抽查,并实行二级学院之间的轮流检查,检查所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整改意见等,装备中心以书面通报形式向各二级学院反映并在学校网站上公开曝光,让所有部门都可以共同学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室, 安全监察组还组织“回头看”检查,以确定整改措施得以真正落实,切实地消除安全隐患。通过几轮的安全检查及情况通报,我校各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问题都得以及时曝光并妥善的解决,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也得以不断提高。
七 结 语
实验室安全无小事,从校园安全文化、人员安全意识、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硬件建设和安全监管工作,方方面面皆为重点 [12-13]。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学科,如何切合我校现阶段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护航保驾,形成规范及科学的管理整系,是我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当保持学习和积累,不断增强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探索总结出更多符合我校现阶段发展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力争把广州医科大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志刚 , 左林贵 , 果雅静 .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2019,38(09):303-305.
[2]张奇峰 . 多元共治视角下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路径探索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 2019, 36(03):183-186.
[3]李勤 , 史天贵 , 戴方震 , 等 . 创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 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 2012,29(03):365- 367.
[4]杜玉松 , 马传国 , 武小飞 . 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促进学科发展[J]. 教育现代化 ,2018,5(22):224-225.
[5]蒋芸 , 王杰 , 王亚芳 , 等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 2019, 36(04):179-182.
[6]王羽 . 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分析 [J]. 教育现代化 ,2018,5(29):247-248.
[7]吴祝武,白向玉,孙志强 , 等 .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36(12):1-4.
[8]韩丽曼 , 黄莲 , 金敬福 , 等 . 高校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探究 [J]. 教育现代化 ,2018,5(45):293-296.
[9]王健 , 邓奇根 .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19,6(26):213-215.
[10]彭华松,谢亚萍,刘闯 , 等 . 基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 37(9):335- 338,342.
[11]艾德生 , 黄开胜 , 马文川 , 等 . 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 2018, 35(01):8-12.
[12]盛道鹏 , 陈兰花 .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问题和建议 [J]. 教育现代化 ,2018,5(04):112-113,136.
[13]俞佳,陈嘉雄 . 浅谈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及其措施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6(44):214-215,2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