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根据新兴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本论文阐述了生态规划与设计课程实习纲要,主要包括实地察看、现状评价、生态问题的提出、结构调整、图纸绘制、工程概预算。该纲要进一步突出了生态规划与设计课程特色。
关键词:生态规划与设计;课程实习;纲要
本文引用格式:万小琼,等.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生态规划与设计课程实习纲要探讨[J].教育现代化,2020,7(38):132-134.
Study on the Practice Program of the Course"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for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Engineering Major
WAN Xiao-qiong,SHI Zhi-hua,WU Yu-peng,XIAO Nai-dong,HU Jin-long,ZHANG Hai-tao,HHA Yu-mei,
WANG Zhao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Hubei)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engineering,here we discuss the practice program of the course“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for the major.The program mainly includes field inspection,status evaluation,raising of ecological issues,structural adjustment,drawing of the design,and project budget.The practice program further highlights the course features of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Key words: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Course practice;Program
一 引言
生态规划与设计是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理论指导,分析各种生态信息,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来有效防范或减少人类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的一种规划设计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强调借助各种科学技术知识,既要考虑对对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使用,又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解决不断出现的新的环境问题,以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规划与设计运用性强,全程必须遵循生态合理性。检验一项生态规划设计是否具有生态合理性,需要将一些基础性的调查研究与实践相结合。
作为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在课堂上,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提升了认识高度,通过方法学习掌握了实践技能。而通过野外课程实习,可以帮助学生将生态规划设计真正落实到实践层面。根据环境生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国内外对生态理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下面以在武汉汉口江滩为例探讨生态规划与设计课程实习纲要,主要包括实地察看、现状评价、生态问题的提出、结构调整、图纸绘制、工程概预算。实习目的主要为根据考察地点的现有环境、土地利用状况、景观格局及环境容量,结合相关发展历史,进一步改进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案,绘制图纸并进行工程概预算。
二 实地察看
实地调查是做好生态规划设计的第一步。实地调查主要查看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景观格局、生物多样性、相关人类活动等。通过带领学生到汉口江滩了解多种规划设计风格,全程引导学生统筹兼顾,将所选区域的横向和纵向发展紧密结合,仔细分析土地利用的生态合理性,认真筛选不同发展阶段的限制因子,提出更具生态合理性的规划设计方案,将课堂上掌握的理论、方法、技术真正付诸于社会实践。这次实习很好地诠释了“生态规划与设计”这门课程的运用性特色。
按照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本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学生在实习老师的精心安排和指导下,先到实地察看江滩的防洪工程与人文休闲紧密结合的设计风格,调查江滩的土地利用现状、景观格局分布、以及便于防洪的三级亲水平台建设和生物配置,了解江滩的文化建设和近几年改进的地方,观察江滩基于设计技巧和工程技术的生态设计,如遵循自然规律的护岸、湿地、生物配置工程、健康宜人的卵石溪、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喷灌等,引导学生在分析江滩现有建设的基础上提出更具有生态合理性的规划设计方案。
汉口江滩的建设特色及其特殊的码头文化历史和科学防洪历史,使其成为武汉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对此,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挖掘汉口江滩的生态产品价值,提升规划设计方案的生态品味也非常重要而不能被忽略。
三 现状评价
现状评价主要评价土地利用的生态合理性,即土地利用现状是否合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否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景观效益的协调统一。现状评价方法主要有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环境容量分析、景观格局分析、工程技术和设计技巧分析等。
在实习过程中,根据实地查看情况,进行因地因类制宜分析,评价土地利用状况、景观格局、环境容量、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鉴于江滩周边居住人群密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保障江滩科学防洪的基础上如何发挥江滩的优势以尽量提高周边人们的休闲娱乐质量。为了便于现状评价和统计分析,在时间允许条件下,引导学生利用Arcgis软件对汉口江滩进行现状的图纸绘制。
四 生态问题的提出
生态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做好生态规划设计的关键。对于生态规划设计而言,能够提出切实的生态问题,是寻求更具有生态合理性规划设计方案的必要前提。由于生态系统的动态关联性以及工作目标、对象类型和尺度等变化因素,生态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具有不确定性。要提出确切的生态问题并提出更优的解决方案,规划设计人员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素养,热爱自然和社会,并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并敢于付诸实践。
本次实习全程鼓励学生灵活应用课堂上讲解的生态问题的提出方法,针对特定的情况多提各种生态问题。只有能够提出更好的生态问题,才能提出有所改进的生态规划设计方案。例如,在每年的丰水期,汉口江滩所面临的首要生态问题应是如何科学防汛,而在其它时期,其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可能是如何为周边居民营造一个健康、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学生针对各种生态问题思考各种应对方案,在实习中进一步意识到做生态规划设计时生态问题的不确定性和应对方案的不确定性,进而理清如何筛选出相对更具合理性的方案,这也是“生态规划与设计”这门课程的又一典型特色。
全程实地查看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针对在长江流域的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提出汉口江滩三级亲水平台分别面临的生态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生态问题和生态规划设计方案不确定性特色,深入了解任何一个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案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典型特征。
五 结构调整
根据实地察看、现状评价,以及需要解决的生态问题,以土地为载体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结合自然条件的客观制约和公共措施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不断置换以逐步改良自然的制约因素,以期获得更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景观效益的土地利用可能性。
“粗中有细,细中有粗”是做好生态规划设计的保障。生态规划需要统筹兼顾,对纵向路线和横向路线同时进行考虑。生态设计是在规划所确定的目标体系框架下对具体对象进行功能和要素的重新组织,进而提升规划内容的生态合理性,因而其主要关注各阶段的横向过程,即相对简单细小的环节。
本次实习全程中强调要根据所选区域的人文历史特征对其纵横规划进行深入剖析,确定其宏观风格,对各个环节采用现代工程技术和设计技巧加以详细设计。在实习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对所需改进的规划布局要将其细分成多个环节,对所需改进的细节要遵循宏观规划策略和目标,做到粗中有细,细中有粗。
为了保障实习质量,本实习只要求学生针对感兴趣的汉口江滩某一点确定规划设计待改进的具体范围、现状(拍照),讨论改进方案,并记录现有斑块、廊道、基质大小(距离精确到米),为后续改进的生态规划设计图纸绘制和相应的工程概预算做准备。
六 图纸绘制
改进的生态规划设计方案最终需要借助图纸形式加以体现。绘图软件为CAD、3DMAX、SKETCHUP、LUMION、PS等。本次实习从实地调查到图纸制作,体现了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流程。
现状以实地拍的照片展示,改进后的效果以效果图展示。如果实间充足,可以辅以Arcgis软件做现状图进行统计分析和现状评估。
在实习后期,引导并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实际调查结果,结合所学知识,集中一个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设计出更具生态合理性的规划方案。
七工程概预算
工程概预算是环境规划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概预算的编制,可提高学生的经济概念,评判方案的优缺点。学生可重新审视自己的规划设计方案,并通过费用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对不合理的设计加以改进(见图1)。
改进的生态规划设计方案的工程概预算不可缺少。学生根据规划设计范围和改进方案进行工程概预算,从而真正为本次实习划上完美句号。本课程实习中工程概预算环节具体要求为:
1.注明取费标准。
2.取费合理。
3.计算工程量,工程拆分合理且全面。
4.计算过程合理、科学。
5.所涉及专业名词规范。
此外,便于检验实习成果和实习成果交流,实习全程结束后将学生绘制的图纸先进行线下展览,后进行线上展览。各图纸在展示时注明相应的设计理念,以便非专业人士能够快速认读。同时,也提升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态规划与设计课程另一典型特色“多方案比较决策”。在生态规划设计中,提供多种选择方案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更好地认识各方案的差异描述,以及方案是否覆盖了所有发展可能性,而不是为了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对生态规划设计而言,只有更好的没有最好的方案。任何最终的生态规划设计方案往往都是若干个备选方案的综合产物。
上述内容充分体现了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课程特色。通过本课程实习,学生能够根据考察地点的现有环境、土地利用状况、景观格局及环境容量,结合相关发展历史,进一步改进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案,绘制图纸并进行工程概预算,促进学生达到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骆天庆,王敏,戴代新.现代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2]王莉淋,罗玲,张延宗.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发展方向[J].高等教育.2017,7,156.
[3]朱端卫主编.环境生态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4]伍玉鹏,胡荣桂,万小琼,等.环境生态工程综合实习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4):223-224.
[5]Manuel C.Molles.Ec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Geoffrey Jellicoe,Susan Jellicoe.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7]Beatley T.Green Urbanism:Learning from European cities[M].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2000
[8]Hough M.Cities and Natural Process[M].New York:Routledge,2001
[9]Thompson J.W.,Sorvig K.Sustainable Landscape Construction:A guide to green building outdoors[M].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20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