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工科专业“双融双促、三寓四化”式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3 13:48: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课程思政是专业教育的灵魂主线与精神支柱,本文探讨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根本问题,以西南石油大学工科专业典型课程为例,阐述了“双融双促、三寓四化”式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与实践总结,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本文引用格式:朱红钧.工科专业“双融双促、三寓四化”式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52):111-114.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Curriculums with a Reform Pattern
ZHU Hong-jun

(Petroleum Engineering Schoo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centerline and spiritual pillar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The present work discusses the basic issues encountered in engineering curriculums.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in a typical engineering curriculum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a reform patter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presented,including the integration and promo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knowledge,three kind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four kings of enlightenment.Finally,some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Major in engineering;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s;Cultivation;Educational philosophy

一 引言

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直接关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达成。高校是未来建设者的摇篮,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应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共进”的要求[1],在2018年5月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办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了“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性[3]。近年来,党中央高度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紧锣密鼓地召开系列会议和出台文件,正是抵御新形势下意识形态渗透的迫切需求,明确和夯实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

二 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根本问题

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普遍响应较慢,这与长期以来工科专业教师固守厘清逻辑思路、讲清理论知识的思维定势有关。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各科教师应当“各司其职”、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甚至抱怨思政课的学分太多、挤占了专业课的学时,这些都反映了部分教师自身政治素质的不过硬。

习总书记多次反复谈到“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倘若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就不难发现,中国梦的实现道路必然会遇到外围阻力,贸易战、技术封锁、局部冲突、意识形态渗透等都在这几年跃然纸上,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接续奋斗,需要我们培养能够握紧接力棒继续奔跑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首先自身政治素质要过硬,并锤炼精湛的业务能力和高超的育人水平。因此,每门课教师都要以德育为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4],光有扎实学识和局限于授业都是不称职的。要努力做到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5],就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各门课程都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发力、贯通共进。

\

 
三“双融双促、三寓四化”式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西南石油大学是石油天然气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工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起步较晚,尤其工科专业课程注重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大都忽视了价值引领和德育培养。结合西南石油大学办学特色和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挖掘工科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推进“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实践,是课程思政教育后起发力的奋进之笔,也是学校行业特色彰显鲜明中国风采的关键之举。

因此,以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理念,把握课堂教学主战场,深挖工科专业课程的思政、德育元素,寓德于教、寓道于教、寓教于乐(三寓),将关键概念道理化、抽象理论精神化、知识来源故事化、学科发展榜样化(四化),如图1所示,在向学生传授课程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专业课知识和思政知识的双融合、双促进,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课堂的鲜亮底色。


\


四 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

笔者以工科专业课程《海洋环境与载荷》为例,阐述了其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首先,打破原有学科的思维禁锢,将育人放在课程教学的首位,在教学大纲和课程考核目标中明确了德育和素质培养的要求,以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海洋环境与载荷》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包括。

(1)具有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所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够针对复杂问题进行建模、推演和分析。
(2)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时能够综合考虑法律、健康、安全、环境、社会公众利益及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3)充分认识海洋油气生产领域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理解社会发展中保护环境、确保人与自然和谐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具有社会责任感,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其中第一点强调了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而第二~四点着重于社会责任、职业价值、家国情怀的培养要求。

其次,在“三全育人”视域下,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修订教材、教案与课件,挖掘潜在的育人元素,将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等贯穿教学育人全过程,打通育人多层次互补圈层,把正确价值引领、共同理想信念塑造为课堂的鲜亮底色,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源强国战略、海洋强国战略、科技报国、科学思维、科学伦理、工程伦理、工匠精神、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爱岗敬业、专业内涵与社会责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等。


\


课堂教学中抓住思政教育的“灵魂”,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索了“三寓四化”教学方法,见表1(仅列举部分知识点),激发“千禧代”、“互联网原著民”大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感同认知,以确保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之间的有机融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此外,同步开设了课程在线,在相应知识点上传科学家的励志故事、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与案例等,传播正能量、唱好主旋律,拓展课后育人阵地,实现一课、二课内外互补,践行全方位育人,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新时代大学生。

为检验育人实效,探索了全过程考核模式,将平时成绩占比提高到45%,并由雨课堂记录的课堂互动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计算依据,如图2所示为利用雨课堂互动的典型问题;实验成绩占10%,设置了两个综合创新型实验,只提出了实验目标,实验方法、装置布置、实验步骤均未提供给学生,充分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期末考试成绩占45%,设置了无标准答案的思政考题,如“在学习这门课程后,列举一名从事海洋物理环境研究、开发利用海洋或与海洋搏击的民族脊梁或科学巨匠,从他(她)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精神?鉴于此,你对人生规划做了怎样的调整?”、“谈一谈袁隆平为什么要探索海水稻技术,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你准备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努力?”等。通过过程考核实践,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效,实时反馈了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最后从考题答卷上体现了人生理想的升华,达到了课程思政的目的。

\

 
五 结论

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推进力度取决于授课教师的思想认识高度,打造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师资队伍是全员全方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融通共进的前提。笔者提出了“三寓四化”的课程思政模式,并在《海洋环境与载荷》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成效,但仍有一些不足有待改进。

(1)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目标、工程认证指标和OBE教育理念,持续优化课程内容,提升课程深度、难度和挑战度,有机衔接前修与后修课程,有力支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进一步挖掘工科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持续推进“三寓四化”,优化全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合理设置翻转课堂、雨课堂互动测试、小组讨论等平时成绩权重,探索实践更大分值的非标准答案试题和德育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北京: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8-05-03.
[3]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北京:人民日报,2018-09-11.
[4]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4-09-10.
[5]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全国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北京:人民日报,2016-09-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0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