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生物制药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1 16:31: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中国药科大学于1979年在全国率先创建了第一个生物制药专业。至今,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专业经过40年的建设,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形成了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已经成为我国医药产业生物制药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国家培养的生物制药人才在制药企业、研发单位和药品管理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生物制药设备》课程是我校生物制药、生物工程两大专业及生物制药卓越工程师班的专业必修课,对启发及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十分重要。该课程内容广泛,涉及生命科学、化学科学、工程学等学科,并且课程实践性强、学习难度大,因此需要通过教学改革,从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师知识自我更新等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不爱学变为自主学、好好学,增强该课程的教学活力。

关键词:生物制药设备;生物制药;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吴旻,向斌,郑珩,等.《生物制药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37):58-60.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Bio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urse

WU Min,XIANG bin,ZHENG Heng,ZHANG Yan-feng,LIU Yu(Corresponding Author)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ABSTRACT:In 1979,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took the lead in establishing the first biopharmaceutical major in China.Up to now,biopharmaceutical major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has rich experience in running school and profound academic background after 40 years of construction,has formed its own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and become cradle of biopharmaceutical talents training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of China.Biopharmaceutical talents trained for the country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units and drug management.Bio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two majors of biopharmaceutical and bioengineering in our university and excellent engineer class of biopharmaceutical.It is important to inspire and consolidate professional ideas of students.The course covers wide range of subjects,including life science,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hich is practical and difficult to learn.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imulate learning interest of students through teaching reform,such as selecting teaching contents,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self-renewal of knowledge of teachers,students may change to independent learning from dislike,to enhance teaching vitality of the course.

KEY WORDS:Biopharmaceutical equipment;Biopharmaceutical;Curriculum;Teaching reform;Teaching mode

生物制药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希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高技术产业,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并且为人类的疾病防治带来更多、更安全、更有效,甚至难以替代的手段。这种迅猛的发展对生物药物的设计、生产和管理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有着迫切的社会需求,因此需要加强生物制药人才的培养。中国药科大学于1979年在全国率先创建了第一个生物制药专业。至今,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专业经过40年的建设,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形成了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已经成为我国医药产业生物制药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国家培养的生物制药人才在制药企业、研发单位和药品管理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生物制药设备》是我校生物制药、生物工程两大专业及生物制药卓越工程师班的专业必修课,对启发及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十分重要[1]。要培养出兼具科研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必须对《生物制药设备》课程进行教学改革[2]。

《生物制药设备》具有实践性强、学习难度大等特点,课程涉及生物制药设备的主要类型、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主要设备的设计计算、选型及国内外生物制药设备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通过学习,使学生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进一步深造或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如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授课,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学习起来也枯燥难懂;另一方面,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学习难度大特别是在讲解一些设备和操作原理时,设备图不易看懂,设备原理很难理解,以至最终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对生物制药设备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不爱学变为自主学、好好学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团队结合生物制药、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生物制药设备课程的基本原理、主干知识和相关能力体系需求,经过充分论证,在现有的教材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和重构,将课程体系重新优化、精选教学内容。精选后的教学内容以生物制药上游、核心、下游工艺设备为教学主线,既包括了经典设备也增加了最新设备,既包含设备构造及操作原理也涵盖了设备缺陷及改进措施[3]。

\

 
二改革教学方式

生物制药设备课程实践性强、学习难度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感到单调枯燥,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克服传统的“灌输式”授课的弊端,不断尝试和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因此课程采用线上(基于网络的eClass教学)和线下(基于研究任务的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一方面通过学校eClass教学平台进行自学,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插入问题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及活动体验等研究性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结合本课程前期积累的多媒体课件、企业录像等,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4-5]。具体如下:

(一)基于网络的eClass教学

构建eClass《研究性教学改革生物制药设备》课程平台。课前用于章节内容发布及本章研究性问题的提出。课后用于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总结及对研究性问题的解答。在网络教学平台中,提供学生本章的多媒体课件、企业录像资料、视频课资料及相关参考书籍和文献。

(二)基于研究任务的课堂教学

1.建立小组合作研究性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先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和主要知识点,然后根据线上提出的研究性问题将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学生进行组内自主探究性学习交流,再组间交流、总结,最后小组和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核评价。一方面,教师设置的研究性问题应是开放式的没有现成答案,且答案不是唯一的,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学习,查询资料、分析归纳,相互沟通、合作,从而解答问题[5];另一方面,学生分组主动地搜集内容,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所学知识给出不同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减少灌输式授课,增加了学生研究性、合作性学习机会。

2.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贯穿各个教学环节。提高综合素质是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提出的一个重大任务。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理论基础和全面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及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7-8]。在授课过程中始终坚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通过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提高其文献检索能力,通过让学生独立撰写文献综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学生课堂报告提高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并将此引入学生成绩评价体系,避免学生陷入到一种死记硬背的错误学习怪圈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会沟通、合作的技能,学会处理分歧,分享学习成果,培养团队精神等。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授课

在生物制药设备课程书本内容的基础上,由企业技术人员负责实践性强的部分课程内容的讲授,真正实现了“将教室搬到了企业的生产车间”,让学生获得书本中体验不到的知识、经验及思想。在此基础上,与企业合作进行教材的编写,形成以科研创新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为核心的药学特色教材。

三 教师知识自我更新

(一) 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为教师,应重视完善教师自我,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的能力,使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这需要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9-11]。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社会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全体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引领学生的发展。

(二)专业知识的提高

作为教师,应精通所教课程的全部内容及该等内容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的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巩固和更新专业知识[12]。同时,教师应积极地将自己参与的科研实验和取得的科研成果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当中,而不应该就某一个知识点论某一个知识点,要注重拓宽理论基础,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13-14]。

\

 
四 结语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对《生物制药设备》课程进行改革,已经初步取得不错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上课时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普遍反应学习效果不错。实践已经证明,在新形势下,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白士新.论生物制药的发展及在医药领域的应用[J].魅力中国,2009,(22):29.
[2]张捷,陈永富,管峰.生物专业的药学概论教学改革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10):77-79.
[3]胡柯,刘高峰,王春景,等.医学院校《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9):1156-1158.
[4]吴旻,刘煜.以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生物制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2):121-123.
[5]葛飞,陶玉贵,汤斌,等.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学概论》教学改革与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1(21):160-161,175.
[6]李延兰,李小英,高启禹,等.生物技术专业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1):103-105.
[7]张伟,李芊,王平,等.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生物制药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7(10):236-237.
[8]唐川,蒋革,于大永,等.制药工程工艺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广州化工,2016(04):148-149.
[9]陈洪玉,王斌,赵洪波.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与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探索[J].才智,2014(27):216.
[10]蒋革,唐川,史丽颖,等.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化工设计通讯,2018(10):150+175.
[11]刘丽,张艳苹,李锋,等.发育生物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09):54-55+58.
[12]龙小山,陆予云,魏桂芬,等.WPBL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10(08):1234-1237.
[13]王远山,胡忠策,徐建妙,等.生物工程设备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08(11):1817-1820.
[14]陈必链,郑毅,陈建平,等.提高《生物工程设备》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7(04):822-8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94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