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研究大案例教学法在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新形式,以实际完整案例为载体,将多章节、多模块的课程教学进行创新集成,探索碎片化知识点在不同案例中的集成方式,构建以案例交叉点为课程难点和重点的讲授方法,形成以《食品工厂设计》课程为代表的工程专业课程“落地式”教学。
关键词:食品工厂设计;大案例;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李才明,等.大案例教学法在《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集成创新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91):49–50.
《食品工厂设计》作为食品学科中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涉及食品科学、食品技术、食品机械、食品工程、化工等多个学科,是食品科学专业的必修课。开展食品工厂设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归纳总结、将食品专业的所有知识基础融会贯通等能力,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食品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诚实好学的态度、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目前,国内外开设食品学科的高校基本都开设有食品工厂设计课程,国内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食品学科优势院校的食品工厂设计课程内容大体相似,但是大多数院校开设的食品工厂设计课程都以理论教学为主,辅助碎片式的案例为辅助,系统性的案例组合教学较为薄弱。
目前,《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教学还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与案例结合的较为薄弱;食品工厂设计教学的设计思想还主要局限于服务理论课程教学主线,按照知识点和设计顺序碎片式的传输,能够结合重点进行适度举例,完成教学大纲,想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缜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远远不够。缺乏系统性、连贯性的联想式传授,很难满足工程类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工科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培养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人才为核心目的。然而,没有任何工程经验的年轻学生成为了这些知识的主要教学对象。他们没有步入社会,对项目现场的问题知之甚少。他们掌握的知识点是抽象的,不知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项目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模式与实际现状脱节,无法达到想要的结果。案例教学法具有逼真度高、启发灵活、针对性强的特点,因此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大学工科的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近几年“大案例教学法”这一先进理念在国内外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视,教师通过选择少数能够涵盖课程每一章核心理论内容的案例,使这个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通过教师的双边活动积极的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师生平等对话,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能更好地有效完成教学目的和教学成果。
一大案例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食品工厂设计作为一个综合性课程,以食品学科的相关课程为基础,对人员、材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系统进行设计、改进、实施,它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原理,对其成果系统辨识、预测和评价。这一工业工程原理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典型。如何集成上述知识,使学生真正领会学习目的至关重要。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受众特点变化,食品工厂设计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大案例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食品工厂设计》大案例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突显了课程的核心内容,理论知识脉络清晰。本课程每一章的核心理论内容在大案例教学法的案例中都有所涵盖,因此在采用大案例教学法时,将随着案例情节的发展而突出本课程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大型案例教学,将课程庞大而枯燥的理论体系浓缩为生动的案例。学生通过对这一难以忘怀的真实案例的深刻理解,可以掌握本课程的一系列关键知识和核心内容,并且《食品工厂设计》作为结合法规和工艺的课程,非常适合大案例教学的实施。
2.《食品工厂设计》大案例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使课堂教学节奏紧凑,同时加强学生的严密思维。选用一个大案例进行教学,这个大案例贯穿课程教学整个过程,而不是运用更多的小案例去说明各个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在一个案例上,从而能够专心致志地思考、理解、感悟这个案例所富含的理论知识,引用太多小案例反而使学生思维紊乱,逻辑不清。避免一个课堂由于同时,整个课堂教学节奏更加紧凑,主题更加突出,理论更加系统。
3.《食品工厂设计》大案例教学研究和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他人帮助,必要的学习资源相互建构获得的,而不单单是教师的教学获得的。大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是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创设的“特定情境”。大案例教学法通过强调“案例资源”和“案例情境”,加上教师的科学引导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探索、讨论、辩论与教师的平等沟通,让学生勇于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巩固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工厂设计类课程的实际应用过程,本身就不存在唯一答案,学生在领会法规、知识和方法后,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综合知识和能力,提出比老师还优秀的方案,这恰恰是大案例教学才能给予学生更好的思维和灵感。
二大案例的选择与设计
所谓“大”案例,“大”是指系统、完整的意思。对于《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来说,一方面,所选择的大案例要尽可能贯穿课本中总平面设计、产品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设备选型和管路设计等几个章节的知识点[3];另一方面,所选择的食品工厂要具有代表性,避免学生对大案例理解的片面性;产品类型尽可能常见、多元化,又要有相互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情景的理解和想象,同时可以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大案例的实施与建设
在大案例的实施与建设过程中,如何将教学计划重组整合至完整案例中,以及如何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设置到案例的重叠内容中,深化学生理解,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将讲授章节进行重组,以代表性的案例贯穿大部分知识点,在讲授至一半课程时,可以抛出接下来要讲授的内容概要,让学生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采用案例引申联想的方式,自行总结出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再有目的的给学生梳理,反馈。[4]因为在已经了解大案例的情况下,很多知识点是比较容易联想的,对于大三学生,完全有能力进行这样的工作,而且记忆力会更加深刻,了解得更为透彻,一改传统方式的强压式记忆学习。
2.对国内外相关高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特点等进行调研,并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
3.根据食品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需要,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组织食品学科各个研究方向教师、学生讨论,设计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工厂设计综合与创新性实验。
4.除了自身参与和经典案例,寻觅日常生活中与食品工厂设计领域相关的其他案例、实验室科学研究活动中发生的相关案例等,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设计构建灵活有趣的模拟实战设计作业。
同时,在大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案例涉及范围过大、侧重点不明和重复利用的问题。大案例涉及范围和知识点可能相对比会较多,大案例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被有效、合理地掌握成为了关键。如何对大案例中的小点进行融合和归纳,使之能够窜成一条主线,从而反映核心问题,[5]只有教师对整个案例做一个详细充分了解后,才能做出精准的归纳总结。另外,一个大案例教学可能需要跨章节教学才能完成,而不同章节反应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怎样用同一个案例才能合理地覆盖不同章节的侧重点,如果不能完全合理地覆盖不同章节的问题,那么这个大案例的选择就是不成功的运用。并且,不同章节用同一个案例进行教学可能产生一定的重复性,导致学生对该案例教学失去新鲜感和参与兴趣。如何能够在大案例教学过程中避免这些问题,这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强的综合能力。[6]
参考文献
[1]马晓军.《食品工厂设计》课程建设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30):192–193.
[2]谢志江,孙红岩,蒋和生,等.案例教学法在工科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75–77.
[3]张国农,于秋生.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4]张庆君.大案例教学法在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金融教育研究,2012,25(2):77–80.
[5]夏秀丽.Photoshop教学改革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5(7):66–69.
[6]黄俊辉.创新创业背景下运用案例教学提升本科生的五大基础[J].教育现代化,2016,6(28):42–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