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界定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应用性能力主要内涵;基于应用性视角,构建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层级化和一体化培养目标体系;实施知识型向综合素养型转变、学术型向职业应用型转变的培养路径选择。
关键词: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应用性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陈向阳,等.应用性视角下的专业硕士培养路径选择——以应用心理专业硕士(MAP)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78):4-5.
一前言
当前,伴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利益格局的大幅调整,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与行为深受影响,心理学的应用性越来越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建设目标,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1]。可见,紧扣“国家急需”,积极探索心理服务实践的新路径、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心理学教学尤其是应用心理专业学位教学亟需关注的问题。
二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应用性能力的主要内涵
本研究从角色、职责、对象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应用性能力体系。遵循能力培养与发展的规律,根据新时期所需心理学人才规格要求,本研究认为,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应用性能力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系统思维与专业认知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必须具备的心理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对心理现象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专业认知能力主要包括了解和掌握应用心理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的能力以及认知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特征的能力。
2.实验素质和模拟技能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必须具备的实验素质主要包括心理实验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模拟技能主要包括对心理实验的模拟设计和模拟实施的操作能力。
3.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必须具备的专业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量化地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能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测量、心理语言、心理行为干预等能力[2]以及设计与实施心理健康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心理现象的监控、监督与评估等能力[2];需具备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跨界、跨专业综合知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
三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应用性能力培养路径
(一)构建“专业认知—技能培养—素质提升”层级化培养目标框架,实现知识型向综合素养型的转变
1.专业认知层面,遵循坚守“学术性”、凸显“应用性”的基本原则。专业学位学生必须保持其学术性才不会失去竞争优势,在强化“应用性”的同时必须坚守“学术性”[3,4]。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学习为辅的课程体系,侧重专业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的教学,同时积极跟踪国际国内学术前沿,及时将本专业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和服务社会成功案例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实现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对专业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的系统认知。
2.技能培养层面,遵循“多途径与全方位”的培养理念。通过实验心理学、人才测评、咨询心理学等课程实践,心理测量、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拓展等专业技能实践,社区心理服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危机人群心理疏导等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写作、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践,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实践,多途径、全方位搭建应用心理硕士的技能培养平台。
3.素质提升层面,注重“专业性与综合性”的有机结合。既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完成应用心理职业需求的研究能力、咨询能力、测量能力、监控、监督与评估等专业实践能力,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和吃苦耐劳等综合素养,实现应用心理硕士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终极目标。
(二)构建“职业性—需求性—实践性”一体化的培养目标体系,实现学术型向职业应用型的转变
在培养目标与定位上,体现职业性。“职业属性”是专业学位的最基本属性,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5]。在培养目标与定位上,与学术型心理学研究生培养偏重理论研究不同,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在明确和特定的职业背景下,主要为专门化程度较高的心理学职业领域输送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
2.在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上,彰显需求性。本着立足社会、贡献社会的原则,紧密追踪国家和社会对应用心理专业人才的真实要求来设置和调整研究方向与课程体系结构,使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贴近大众、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与民生。如近年来国内一些院校新开设的用户体验(UX)方向,是认知心理学最前沿的应用领域,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心理学、设计等综合知识,具备用户体验、交互设计基本技能,了解触觉交互前沿研究动态的复合型人才。
3.在培养方式和教学环节上,注重实践性。本着联合培养、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培养方式上,强化与企事业单位、教育、医疗卫生等机构的协助与合作;在实验教学、毕业设计等环节上,不求理论的高深性和原创性,但求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方式方法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张祖洲.近十年来中国大陆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162-165.
[3]张晶.聚焦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J].心理学探新,2012(32):287-288.
[4]刘春惠,王战军.基于学位类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2):9-13.
[5]汪普庆,龙子午.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8,37(01):111-114+120.
[6]范迪,孙农亮,徐乐年,等.以系统视角浅析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能力培养调控机制[J].教育现代化,2017,4(19):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