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1-25 16:35: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专业技术型人才是当前社会十分紧缺的人才类型,尤其是对于汽车维修人才来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已经成为汽车拥有量大国,进而带动了汽车维修行业的繁荣发展。为满足社会对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需求,职业技工院校在进行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一体化教学作为新型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实用性强的技术人才。本文对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应用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前提,探析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应用一体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汽车维修;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刘园园.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66):124-
125.

随着社会对汽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汽车维修行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同时对汽车维修技术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技工院校肩负着培养优秀技术人才的责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真正符合当前社会对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是必要的。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要求在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前社会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实际需求,理论结合实际,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成为实用型技术人才,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汽车维修服务,提高职业技工院校学生的就业水平,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 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体化教学,即通过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将理论联合实践进行教学的方法。汽车维修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性课程,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将汽车维修基本理论知识与时间内容相融合,从而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真正掌握汽车维修专业技术。现代社会中,对技术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但却缺乏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不断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从而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因此,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教学是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提高学生整体就业水平的重要措施。

二 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应用的重要前提

(一)学校建立实训基地


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学校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操作的训练,这也是学生在就业前最重要的实训场所。当前,很多院校对于实训基地的建立不够完善,存在场地简易、设备陈旧落后等问题,难以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操作的需求。因此,在应用一体化教学前,学校需要重视在校内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完善实训场地的基础设施,提高设备工具的先进性,最好是与当前社会企业相联系,投入与企业相适应的设备工具等,从而为学生实践训练奠定基础。

\

 
(二)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一般来说,很多院校汽修专业教师多为理论型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却缺乏较强的实践经验。因此,实施一体化教学,就需要学校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生配备理论教学教师与实践教学教师,由实践教学教师实施实践操作教学,理论教学教师需要全程跟进,实时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融合。对于实践教学教师的选择,可以聘请企业内的高水平技工,在实践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向学生讲解行业发展趋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校企合作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校企合作是符合教学理念,实现教师目标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能够实现教学环境的一体化,在校内实践教学过程中,建立与企业环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提前适应就业岗位环境,提高学生的就业适用性;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真正到企业岗位中去进行实习,从而提高学生工作实践能力,提升岗位适用性。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在一体化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三 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创新教学课堂,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一体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求利用当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不断创新教学课堂,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汽车维修相关理论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利用理论知识,自主寻找解决汽车相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加强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自动变速器教学时,可以将相应的基本理论知识,如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动力路线等进行整理,与相应的实例结合,制作成图片或者视频,为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教学中的理论知识。然后在学生基本掌握理论知识后,亲自动手实践操作,进行01M自动变速器的自主拆装,通过实践真正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内部构造等知识,同时还具备了自主拆装的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增强,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进行学习,通过实际动手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理论与实践掌握的全面性。

(二)开展小班化教学,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一体化教学重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在大班教学中,教师精力有限,难以对全部学生实施有效的个性化指导。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所有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班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小班模式下,教师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了解掌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强相互沟通与交流,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进行组内解决,实现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随时进行指导。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提高教学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个性等进行科学合理分组,从而使每个小组成员达到互补效果,在实际学习中能够互相帮助,从而提高教学整体有效性。除此之外,一体化教学还需要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加强对整体课程设计的联系性,不能单纯只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造成部分与整体的脱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汽车配件进行课程细分,如分成发动机教学、电气教学、故障诊断教学等,每个教学模块学习结束后,还要进行综合教学,加强学生对部分与整体的联系。

(三)重视教学过程中课外教学活动的展开

一体化教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汽车维修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快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实现更好的发展。在校内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在学校实训基地内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还可以带领学生参与一些与汽车维修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联系,为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每个学期提供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的活动,尤其是刚入学的学生,通过到真实的汽车维修工厂进行实地参观,聆听工厂经验丰富的技工人员对工作内容、岗位需求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的讲解,可以建立起未来的学习目标,明白实际岗位需求,从而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成长为符合岗位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总结

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一体化教学以其创新性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的掌握和理解,进而成长为综合能力强,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

 
参考文献

[1]张涛.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02):30.
[2]徐长强.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10):105-106.
[3]刘洪智.一体化教学法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运用[J].智库时代,2018(41):272+275.
[4]赵龙娇.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9):111-112.
[5]陈荣梅,高雪娇,于海兵.理实一体化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中的应用[J].汽车实用技术,2018(22):270-272.
[6]陈翔,王猛.浅析互联网+技术在汽车维修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汽车,2018(09):45-46.
[7]万子刚.一体化教学法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9):4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79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