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护理高职教育以培养临床实用型技能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为拉近学校理论教学和临床护理工作的距离,培养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符合实际工作需求和具备职业素质的合格护理专业技能人才,通过15级护理大专学生的实习反馈情况,对17级护理大专学生的内科护理学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实习反馈;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刘博.高职三年制护理大专生实习反馈管理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64):240-241.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临床课程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临床护理工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出能够适应护理实践工作需要和具有护士岗位核心能力的优秀护生,我们对我系2017级护理大专学生的内科护理教学进行课程改革,介绍如下。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院护理专业学生的在校理论课主要由在校专职教师进行教学。由于专职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和时间有限,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缺少对行业前沿知识技能的吸纳;目前我系护理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缺少课间见习的教学环节,学校教学效果无法第一时间得到临床工作的检验和反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的内容易与临床实际护理工作脱节。实训课教学时,授课方式主要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在模型身上进行模拟练习为主,缺少护患沟通技巧、处理突发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培养。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根据15级护理专业实习生的问卷调查和实习日志所反馈的问题,对17级护理大专学生内科护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二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17级三年制护理大专的365名护生为实验对象,2016级三年制护理大专学生355名学生为对照组。两个年级前期课程相同,年龄、性别、成绩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过程
1.前期调研。课改前期对2015级护理大专实习生进行实习期间的问卷调查。通过学生填写的问卷可以统计出护生在各科室实习期间最常见的疾病种类和临床经常进行地护理操作项目,以此为主要依据调整教学大纲的授课内容安排,增加在以往教学中被忽视但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例如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的使用、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等;翻看学生和带教老师填写的实习手册和实习日志,发现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缺乏护患沟通技巧,缺少团队精神及处理突发问题能力,对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不熟悉等,为此我们调整内护实训课的教学形式。
2.过程与实施。在完成前期调研和统计工作后,内护课题组老师进行研究座谈。在保证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理论课教学内容,将在前期调研中发现的对临床工作非常重要的护理内容和在临床出现的新护理理念及护理技术引入内科护理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与临床护理工作接轨。
实训课教学中,在个别章中选取合适疾病,编写案例情景,安排学生进行排练和课堂展示。在情景模拟中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病人、家属、护士、医生等,在进行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在情景展示过程中,教师提出临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启发学生应对各种问题情景,培养临床应变能力;在个别案例中安排紧急抢救情况,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效果与评价
通过教学结束后的问卷调查,2017级护理大专学生对内护这门课程教学的总体态度,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评价。教学过程评价包括4个条目,每个条目按“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进行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包括4个条目,按“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进行评价。发放问卷365份,回收有效问卷335份,有效率为91.78%。同时将2017级学生的内护期末考试中最能体现护生综合护理能力的案例分析题成绩和对照组2016级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2个年级学生课时总数相同、学习基础、授课教师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采用SP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学生对教学评价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两个年级学生案例分析成绩比较采用χ2检验。
对内护教学总体满意的人数占86.4%;不喜欢的原因是情景模拟需耗费较多时间进行演练,实训课时少。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评价见表1-2。2016级学生案例分析题及格率为50.54%,2017级及格率为67.98%,有统计学意义(χ2=5.297,P=0.025)。
三讨论
1.实习生通过临床实践可以体会到自己的优势和缺点,间接也反映出学校教学的优势和短板,对学校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思路。
2.对实习手册和实习日志的调研可以找到学校教学的盲区。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将学校教学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
3.学生对此种教学方法满意,认为提高了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等[1]。
4.内科护理实训课,进行高仿真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通过小组间成员的相互配合与交流,既增加了相互了解,又增进了彼此的信任,为在以后学习工作中的通力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5.在情景模拟中,教师设置突发问题,通过启发式教学逐渐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6.通过在情景模拟中,“护士”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护理操作、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护患沟通技巧,熟悉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四存在问题
1.一些新的护理操作技术,由于实训室条件的限制只能采取视频演示、图片等手段进行演示,缺乏实物演示和模拟操作练习,学生无法更加直观和熟练的掌握操作技巧。
2.在实训情景教学时,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对教学时间的掌控难度较大。案例式教学法相对费时,也可能使学生形成一些不正确的概括化知识[3-4]。
五结论
综上所述,经过对实习生的问卷调查及对实习手册、日志的调研,把经过临床护理工作检验的教学反馈应用到内科护理课程改革中,让学校教学及时吸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将学校教育与职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培养出能够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和具备岗位核心能力的实用型护理人才[5]。
参考文献
[1]马秀芬,王烨,张世琴.仿真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实训教学的运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5):105-106.
[2]王红,李丽荣,肖玲,等.情景模拟教学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2).
[3]麻晓玲,周方.案例式、情景式教学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家庭护士,2008,6(3):834-835.
[4]孙瑞敏,王建英.病案情景模拟教学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7):232-233.
[5]任亚刚,赵俊,赵向阳.高职《社区护理》视频素材库建设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3(23):80-8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6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