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步入大众化阶段。笔者针对2017届高职新生从政治、价值取向、道德观、学历提升意愿、专业方向、家长期望等方面做出调查,阐述了针对新时期高职新生特点,创新班级管理工作模式,总结在制定班主任工作策略时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班主任工作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华旭奋.针对新时期高职新生特点制定班主任工作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63):146-148.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步入大众化阶段。高职教育以其办学的新模式、新机制正在逐渐地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在专业领域中的职业能力则依靠专业教育对学生进行的培养,近几年,高职院校的生源也出现了多样性,以江苏省高职院校招生为例,生源包括:普高统招、普高提前招生、中职对口单招、3+3转段、注册入学,生源的变化使新生在文化基础、学习态度、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传统的高职学生管理模式很难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深入了解,从高职新生的特点出发,正确认识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制定班主任工作策略顺利完成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无论是哪种类型入学的高职学生都是经过竞争激烈的高考之后升入高校,从一个高压紧张的环境步入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在生活、学习和心理方面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应。笔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2017届高职新生进行调研:
1.政治态度、入党动机、入党愿望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意识形态发生的一些变化都对当今的高职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越来越多地接触到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主流是好的,学生在政治上拥护党的领导和政府出台的方针政策,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肯定政府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的贡献,并有强烈的参政议政的欲望,据调查显示,有60%的学生积极要求进步,愿意加入共产党;30%的学生认为成为共产党员是为了增加自身的政治筹码,以便于将来报考公务员提干之用;10%的学生认为别人都写入党申请书自己不写太落后,面子上过不去。
2.自主意识、人生目标和个人价值
这一代的青年学生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和个人价值,他们渴望独立,渴望成功,有风险意识,追求平等竞争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高职新生的价值观也趋向于现实化,追求的目标更多的带有经济因素,讲究实效,注意质量。被调查者中80%的高职新生来自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求知欲和上进心很强,但是少言寡语,自卑心理也很严重;20%来自城镇,比较自由散漫,容易产生骄傲情绪,懒惰心理,之所以选择高职是属于无可奈何或逃避高考。
当他们拿到通知书时60%的学生认为总算是进入大学,好歹也是大学生,是一个跳出农门的好机会;20%的学生认为职校好混,毕业文凭很容易就能拿到了;20%的学生为自己成为高职生而自卑,与那些考入综合性大学的高中同学相比会产生很强的失落感,因此高职学生在心理上交织着自卑自尊。
在谈及人生目标时,20%的新生选择积极为社会创造价值,实现自我目标,有具体、详细的计划;40%的新生选择出人头地,找个好工作,能够多赚钱,解决家庭负担;40%的新生认为只要大学课程门门能过,过一天是一天,只要混张文凭就行了,高职生出来就是做蓝领的,对未来从没想过。
3.道德观
在对于正义感的调查中,60%的新生会看情况尽自己所能去阻止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30%的人选择明哲保身,少管闲事,避免惹祸上身;10%的新生表示一定会冲在最前面,见义勇为,不畏惧恶势力。
在关于遵守社会公德的调查中,80%的新生认为这是大学生的基本道德,例如公车上让座或不随地吐痰等日常行为规范一定会遵守,其余20%选择看周围人的行动,视情况作出反应。
4.升学意愿
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新生们更是提前感到了来自社会的压力,这两年各大企事业单位对于人才学历和能力上的要求越来越高,90%的学生表示会进一步提高学历,想通过自考或考级考证等多种渠道,为自身增加砝码,为将来做准备;10%的新生消极的表示能混张大专文凭就好了,不想再读书了。
5.专业方向
目前的高职院校往往都是以热门行业来设置自己的专业,学生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面对名目繁多的专业名称也是随大流,而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有自己明确的专业意向的人不多,如果你问他们最想学什么或是将来想从事哪个行业,十有八九都很茫然。85%的新生表示专业是家长选的,自己没有想法,10%的新生表示听从高中老师的指导,5%的新生表示前期已经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手段了解过自己所学专业。
6.学生家长的期望
对新生家长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希望子女能够通过职业教育学到一门技术,毕业后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因此为子女所选择的专业多为就业率较高的专业,对于子女的学历方面也是盼望他们能够有上升的空间,对子女的将来既充满了担忧又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从以上针对高职新生做出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乐观的,所反应出来的问题是绝大多数他们在成长中必然会遇到的困惑,只要班主任这个特殊的人物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加以积极正确的引导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完全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困惑,培养出顽强的毅力和健康的人格,为他们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1.把握新生心理,进行入学教育新生离开家乡,初到一个新环境,充满了好奇感、神秘感,急切地想要了解自己将来的学习生活环境,了解自己今后要一起交往的同学,了解自己的班主任,这时班主任就要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有针对性、分阶段地进行入学教育。
针对高职新生对自己定位的困惑,自信心缺乏,自卑心理较强的特点,班主任首先应该对学生讲清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专业发展的现状、前途及高职生的社会地位、作用等,让新生一入学就正视现实,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份,适应新环境。
同时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新生及他们的需求,尽可能增加与新生接触的机会,多到训练场、学生宿舍和班级。新生初来乍到,自我保护意识差,班主任要加强宣传,多做指导,提醒新生防盗和谨慎消费。对于家庭困难的新生,班主任应该主动去了解情况及时给予关怀,向学生及家长宣讲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学校的助学政策,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为学生牵线搭桥争取校内勤工俭学机会,使他们免去后顾之忧。
2.及时正确指导学生,加强沟通,进行道德教育重视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件头等大事,从一进校门开始班主任就要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光是空洞的讲理论,应以大量的实例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使新生认清学习的必要性,学历提升的可能性,明确所肩负的使命,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道德教育离不开师生间的思想交流,离不开班主任循循善诱的引导。师生之间以平等、尊重、包容的心态进行交流,着重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了解学生述求,在师生情感的交流中形成共鸣,帮助新生认识自己,规划人生,确立学习生活新目标。
3.精心选拔班委,任人唯贤,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培养良好班风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班委工作能力的高低,因此在选拔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责任心、有担当的原则。新生一入校学生之间互相了解的并不多,这时班主任可以根据教官的推荐、学生的自荐、自己的观察来指定临时班委。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就可以通过公开竞选选出最有威信的学生做班委了,班主任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多指导,少包办才能提高这支队伍的能力。
班风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心理气氛,规范舆论的总体表现。因此一定要通过健全班级管理制度来形成良好的班风,明确班委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内化行为规范,强化行为习惯,形成班级凝聚力。
4.协调关系,以激励为主,刚柔并济协调关系是指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要本着公平、公正、慎重的原则。高职新生来源不同,素质差别较大,班主任要协调好自己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关系,要注意他们在学习、生活方面心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帮助他们走出误区。高职学生都比较悲观,要经常鞭策他们,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展现自我。其实这里边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充分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使学生对班主任不仅有畏惧感,同时也有崇拜感。所谓刚柔并济,我认为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概,而柔是一种收敛,一种风度,一种魅力,一种婉转绰约的姿态。
5.以培养兴趣和职业能力为主,组织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新生专业教育开展主题活动,激发新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和职业的憧憬,利用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和讲座,让新生知道所学专业究竟是学些什么,需要学习哪些课程,需要掌握什么样的技能,而专业发展的前进方向又是什么,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岗位,找到自己的切入点,树立起明确的奋斗目标。以激发学习动机来推动学习动力,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想学”。
新生刚进校,学校都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例如军事训练、新生文艺晚会、社团纳新等,班主任就要通过示范、引导、自主三个阶段,让新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使他们懂得如何策划、组织、管理应变,促进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等都得到提升,使得原本认为空虚、无聊、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从快乐的活动中得到职业的能力。
6.引入学业导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常见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以年级辅导员+班主任构成,年级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事物管理,班主任基本是从分院的专任老师中聘请,这部分老师本是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对于学生在专业素养、职业素养、职业规划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实现生活管理和教学辅导无缝对接。新生通过前期的专业认识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后,开始正式进入学习状态,这时引入导师制管理模式,利用新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班主任鼓励他们参与自己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物理竞赛等项目,从大一就开始选拔苗子,搭建自我展现的平台,给新生带来获得感和归属感,从另一个方面也能带动班级的学习气氛,最后在班级里形成积极主动的自学氛围,避免的懒散、松懈现象的产生。
总之,作为高职班主任不仅要有扎实的班级管理能力、积极乐观的心态,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根据高职新生的特点进行班级管理,创新采用班主任兼导师的工作模式,用发现的眼光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针对企业、家长和学生的要求,不断总结工作方法,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教学育人的双重价值,为新生顺利完成学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霞.浅谈新时期高职班主任工作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4):17.
[2]熊小龙.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07(4):61-63.
[3]彭世缘.新时期职业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艺术探讨[J].智库时代,2018(39):60+63.
[4]金海峰.新时期高职班主任工作策略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50):308-3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