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6 13:36: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以高职《安全生产管理》课程为例,设计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流程,并开展教学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平台数据、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参与度、满意度、学习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对教学时空的限制,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在线开放课程;安全生产管理

本文引用格式:黄岑.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51):217-220,223.

一 前言

         基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战略部署,我国于2011开始大力推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工作[1]。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和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改革,高职院校纷纷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工作。目前,在线开放课程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2]随着大量的在线开放课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如何将线上自主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在线开放课程的利用率,从而提升信息化教学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此背景下,以高职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安全生产管理》为例,将基于课程平台在线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构建混合式教学流程,通过教学对比实验,分析和验证其教学成效,并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今后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和使用有借鉴意义。

二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地位[3]。混合式教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一方面打破了传统教学对时空的限制,拓展了教学空间;另一方面又克服了单一的网络教学对师生互动的禁锢,促进了师生有效沟通,最终使得“教”和“学”变得更加自由和灵活。

        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如纽约大学的Picciano基于“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融合程度,建立了多模态混合模型[4],分别是以面对面课堂教学为主,在线教学为辅、在线教学为主和面对面课堂教学为辅[5]。美国学者Graham在多模态混合模型的基础上,由将混合式模型细分为补充型、替代型、商场型、完全在线型和自主型五大类[6]。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其宗旨都是突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三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传统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由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五个环节构成,基于在线开放该课程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是在传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学习者对于课程的兴趣。考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完整性,设计工作分为前期分析、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估三个阶段进行。

\

 
(一)前期分析

1.教学对象分析


        《安全生产管理》课程教学对象是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高职二年级学生,该门课程是专业先导课程,在此之前学生没有接受过专业课的学习。笔者前期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调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该课程很感兴趣,并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对专业的前景和未来的职业状态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于学习方式,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教师讲授的时间过长,更喜欢课堂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采取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形式参与教学。

2.教学目标分析

        具备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能力是企业对安全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在企业从事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工作中,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量占到总工作量的80%以上,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首先面临工作任务是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用人单位常以学生是否能独立开展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来评价学生的上岗能力。因此,为适应企业要求,《安全生产管理》的教学目标以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为依据,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事故分析能力”、“事故预防能力”、“事故调查与处理”、“应急管理能力”四大核心岗位能力为主的安全综合管理能力。

3.教学资源分析

      《安全生产管理》是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该课程在学院的支持下已完成建设工作。目前,已将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碎片化课件、测试题、工程案例和教学视频等资源全部迁移至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端“超星尔雅”平台和手机端“学习通”登陆获取相关教学资源。

(二)教学活动设计

        混合式教学过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拆分为若干个教学单元,而教学单元又细分为课前传授知识、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巩固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每次课程开始前都要重复此步骤,直至课程结束。课前,教师将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单,利用“超星尔雅”平台将课程视频、课件等资源对学生开放,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任务要求完成自主学习,并通过“超星尔雅”后台查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可以通过手机端“学习通”建立的班级群里与教师在线实时互动;课中,教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各项理论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结合岗位职责和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任务点,再利用“学习通”手机平台组织开展各项互动活动;课后,教师教学的重难点和课后作业上传至“超星尔雅”平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就遇到的疑问通过“学习通”班级群与教师实时互动。

(三)混合式教学评价

        通过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将线上学习、线下学习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应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和积极性。评价体系由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组成,线上部分对章节测试、学习历史纪录、线上活动参与度进行考核,线下部分重点考察知识的应用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引导学生及时调整课程学习策略。

四 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的实施

(一)实施对象


         《安全生产管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于2018年9月起通过“超星尔雅”平台对安管专业17级的学生开放使用。因此,本文选取2017级的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对象,跟班人数为44人。开班前,44名学生已全部完成在线课程平台的注册工作,并已了解在线课程平台的基本操作功能。

(二)实施过程

       参照上述设计流程,“安全生产管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主要包括课前知识导入、课中教学组织、课后知识巩固与多元考核评价四个阶段。

1.课前知识导入

       教师通过“超星尔雅”平台将与教学单元相关的教学目标、课程重难点、课程资源及学习任务单推送至学生,再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制作测试题,在线为学生解答疑问,并通过“超星尔雅”后台查看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和监督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学习的基本情况。学生则根据课程要求和学习任务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线上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结束后,完成线上测试题,检验学习成果,并通过“学习通”班级群,参与在线讨论。


\

 
2.课中教学组织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前学习的知识点,并解答课前测试存在的共性问题,对重难点进行深入讲解。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教学过程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再通过手机端“学习通”组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例如:分组任务、主题讨论、投票、抢答及问卷等活动,整个教学环节以“教学1”-“活动1”-“教学2”-“活动2”…“分享”-“总结”的形式不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课后知识巩固

       教师将课堂中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归纳整理上传至“超星尔雅”平台,通过平台发放课后练习题,并督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后习题。学生则对照“超星尔雅”平台的重难点查漏补缺,并完成课后练习题,对于存在的疑难问题在线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

4.多元考核评价

          课程考核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考核形式,由过程评价和结果考核构成。具体考核评价指标及比例构成参见表1。



\


五 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效果分析

        为了检验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在结束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后,笔者通过问卷、访谈、教学观察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满意度和期末成绩三个方面展开了调查。

(一)学习参与度

1.线上平台数据


        《安全生产管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于2018年9月起通过“超星尔雅”平台对安管专业17级的学生开放使用,截止到2019年1月6日,“超星尔雅”平台的课程页面访问数为78626,人均日访问量达到14次/日。以课程10月的章节点击量为例,由图2可知学生对课程的使用峰值集中在上课时间,课后点击量则分布较为均匀,由此可知课程的线上使用频率均较高,说明课程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过程中均有较高的参与度。

2.学生课堂表现

       笔者作为该门课程的主讲老师,能直接观察和记录学生的真实课堂表现,而学生的课堂表现又能直接反应其课堂参与度。经过一学期的教学观察和记录,本学期的出勤率均值为93.5%,保持了较高的出勤率;课堂教学过程摒弃了以往以教师授课为主的形式,采取任务驱动小组协作的形式,由手机端“学习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每节课的教学活动都安排紧凑,较之以前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改善明显,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学生满意度调查

1.对在线课程资源的满意度


       在线课程资源从教学视频、测试题、在线交流等方面展开满意度调查,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可以看出学生整体对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资源满意度较高,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是认为线上资源丰富,能基本满足自主学习需求;满意度最低的是课堂网络不足以支持手机参与教学活动。具体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



\


2.混合式教学方式的满意度

        通过查看“超星尔雅”平台,通过手机端“学习通”先后开展了包括抢答、主题讨论、评分、测验、分组任务等课堂教学活动。其中学生满意度最高的是以任务驱动方式展开的分组任务环节,满意度高达53%。

3.混合式考核方式的满意度

        根据调查问卷反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考核形式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认可度达82%,28%的学生满意度一般,并建议评分考核细则应进一步细化。

(三)学生成绩对比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混合式教学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笔者将采取混合式教学的安管17级和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安管16级的期末试卷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试卷难度下,采取混合教学的安管17级的优秀率和良好率较16级有大幅提升,但不及格率较16级有所上升。说明混合式教学对自主学习性高的学生,成绩提升效果明显,对自主学习性差的学生,因教师监督力度不够,成绩提升效果不明显,见表2。

\


六 结论与建议

        上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高职《安全生产管理》课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极小部分学生课程参与度不高、学习态度散漫、成绩提升缓慢等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以下策略。

        一是优化教学活动。在内容上增强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在组织过程中,除了发挥教师的监督作用以外,还需引入小组成员互评机制,确保所有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

       二是优化教学资源。已建成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不是一劳永逸,而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丰富的。

        三是优化教学评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考核指标需进一步细化,考核方式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引入学生监督机制,确保教学评价结果能真实反应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刘丽珍,宋巍,施智平,等.面向混合式教学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8(10):12-15+21.
[2]禤凤娟.广东省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3]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4(3):5-10.
[4]Picciano A.Blending with Purpose:The Multimodal[J].Journal of A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s,2009,13(1):7-1.
[5]张红玲.传统课堂+慕课的混合式教学设计、设施与评价——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6]Graham C R,Allen S,et al.Designing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s[J].Encyclopedia of Distance Learning Second Edition,20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2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