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 SPOC 模式的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3 14:55: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慕课(MOOC)作为一种在线学习的全新模式,有力地推动了高校的教育教学变革。而SPOC既可利用网络资源,又兼顾了传统课堂,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混合式教学模式弥补了MOOC的不足,提升了学习效果。针对农业院校植物生理学的教学现状,对基于SPOC的混合学习实践应用开展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MOOC;SPOC;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薛瑞丽等.基于SPOC模式的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49):48-
50.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课程的学习不仅为本科生深刻理解其所学专业提供知识储备,还为植物学及相关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其教学质量对于奠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植物生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之初,河南农业大学就开设了植物生理学课程,作为农学和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我校开课最早的课程之一。目前植物生理学是我校30余个本专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每年授课人数达二千五百人。

       植物生理学课程的理论内容复杂,知识点较多,相关技术发展迅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教学改革精神的要求,植物生理学教学时数不断下降,目前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学时以5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教学16学时)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内容、教学质量不能因教学时数的减少而降低,给课程组的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有些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比如植物对水分和矿质的吸收、光合电子传递、植物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等,在课堂上没有过多的时间展开讲解,学生对这类重难点内容在课堂上理解不了,就只能死记硬背,理科教学就变成了文科教学。而课下虽然可以通过QQ和微信与学生进行互动,但是对于学生的疑问也很难解答清楚,更无法实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关键,直接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提高植物生理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新课题。

二 MOOC与传统课堂

        随着互联网技术、数据库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学习者对参与程度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网络环境下远程学习的理解也不断深入,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近年来一些在线学习的新形式不断涌现,MOO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众高校纷纷搭建MOOC平台。慕课与传统课堂相比,二者有很多相似之点:例如,有固定的开课时间,授课方式仍然以教师引导型为主,课后有作业或单元测试,可进行在线答疑,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效果及发放学习证书。

       但是慕课又有别于与传统课堂:学生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可以在各种场所,任意时间,通过手机或者是移动终端去挑选和访问优质课程教学资源。这一点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必须受到规定的时间与地点约束的缺点。另外,慕课是共享资源,其授课对象不再局限于校内的少数学生。慕课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每个学习者都可以是资源的提供者,而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资源[1]。

\

 
三 MOOC的不足

       1.“没有先修条件和规模限制”,对于学生和大学而言,既是MOOC的优势,又是其局限性所在。由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和学科背景差异较大,其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对于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较高的学习者来说,视频教学内容、作业以及课程任务可能相对简单;相反,对于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学习者来说,教学视频的内容可能难于理解,课程作业的解答也较困难。这就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同时也可能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因此造成MOOC注册率高、完成率低的尴尬现状。

       2.MOOC无法提供实验实训环境,特别是需要动手操作或者需要和老师高度沟通的课程,例如一些实验课程等。因而慕课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学及现实环境。虽然现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虚拟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短时间内很难实现[1]。

       3.MOOC破坏了课堂教学风格的多样性。即使是同一门课程,不同学校的教师在教学内容把握和讲课风格上都各有千秋。而各个大学在跟风进行MOOC课程建设时,容易造成授课程序单一化,使课堂教学缺乏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风格、魅力也难以通过网络传达给学生,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2]。

        4.投入经费多、工作量过大。对学习者来说,MOOC是完全免费的在线教育,但对高校而言,MOOC的课程制作费用本身就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再加上平台的使用费用等,沉重的经济压力使很多课程难以为继,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外,MOOC的学生注册数量非常巨大,在线辅导和答疑,资料整理,课件制作,系统维护等给MOOC教学团队带来繁重的工作量,而教师还要同时兼顾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往往无暇顾及,疲于应付,更谈不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作改变与革新。

四 SPOC课程的优势

        虽然MOOC最近发展十分迅速,但基于其逐渐暴露出的不足,目前由大规模在线教育完全替代传统教育的做法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因此,如何将MOOC与传统教育模式相融合,而不是单纯的取代,是目前较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并由此诞生了一种更具可行性的改良模式—SPOC模式。

       SPOC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最先提出和使用的。作为一种基于MOOC平台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形态,SPOC具有以下优势:

       1.“规模小”“私密性强”。SPOC的参与者是从众多申请者中挑选出来的,选中的学习者其知识基础和学科背景较为相似,且参与意识和学习动机比较强,态度认真,学习效率较高。

        2.SPOC重新进行教师角色定位,创新课堂教学模式。SPOC使教师从单纯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和促进者,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课堂活力,成为真正的课程掌控者。而学习者可先在线上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线下可在课堂与教师进行探讨互动,或进行实践操作,从而进一步检验了线上学习的效果,真正实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大学的课堂教学实现了翻转课堂,进而提升优质资源共享和校本课程的质量,促进教学结构的转变[1]。

        3.SPOC赋予学生更完整、更深入的学习体验。SPOC能够为经过特别挑选的学生提供有区别的、力度更大的专业支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定制,从而增进学生对课程的完整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课程的完成率。

       4.SPOC是小规模的私人在线课程,制作成本较低,同时它与MOOC可以兼容并用,避免了重复投入的问题。其次,SPOC相对于MOOC更具盈利性,它可以结合“b2b”(business to business)概念,为特定的客户群提供“SPOC定制服务”,并通过授权的方式来获取收益,提供了MOOC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3]。

五 关于植物生理学SPOC课程的思考

        1.农业院校开设植物生理学课程的专业较多,各个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有一定差异,怎样针对不同专业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定制专属的课程实施方案,是实现SPOC与传统课堂翻转教学模式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有较为深入的把握,在课前针对不同专业的课程知识点布局、重难点侧重及内容组织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提前准备相关的讨论案例或实物材料,做好事前调查并预设可能发生的问题。

        2.SPOC教学要实现混合教学与翻转课堂就必须展开高效的课堂互动,这对于已经习惯于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学生来说,突然要求他们进行自主互动交流,刚开始会有很大困难。因此,怎样使SPOC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互动环节如何设计才能使教学内容难易适中,又不偏离课程重点,都需要慎重考虑,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只有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促使在职教师寻找和把握各种机会参加进修与培训,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满足教学需要。

        3.由于植物生理学是农业院校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选课人数较多,通常都是3-4个班合班授课,课堂互动讨论时可能会出现秩序混乱或失控的情况。如何做到收放自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即可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又能对学生的团队学习、协作训练、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过程实现精确把控,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展开,也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

\

 
         SPOC创建的混合教学环境,既结合了MOOC的优点,又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是对MOOC的继承与相对完善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但SPOC这种改革趋势也对教师、教学媒体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更多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加入,通过进一步的教学实验与科学研究来深入完善其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杜梓平.从MOOC到SPOC推动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职教通讯,2015(21):53-54.
[2]郭琴.从MOOC到SPOC——在线教育新趋势及其对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103-105.
[3]任莺.论基于MOOC的“SPOC”教学新模式——以广告设计基础课程为例[J].亚太教育,2015(34):100-1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9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