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商务英语口语与实训》课程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9 11:01: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教学的互相融合能够合理分配各类教学资源,有效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以《高职英语口语与实训》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为例,阐述了信息技术在高职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口语应用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徐娉娉.浅谈信息技术在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商务英语口语与实训》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3):171-17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彻底颠覆了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一线教学工作者们纷纷展开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应用的实践与研究。高职教育不同与本科教育,其教学宗旨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的有机融合为改变传统高职教育满堂灌,忽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现状提供了可能。《商务英语口语与实训》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专业等商科类专业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主干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传统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程过度重视商务背景知识与文化的讲解,忽视了英语口语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学习效果低下,学习过程单调而乏味。[1]而部分老师也仅仅为了使用某技术手段而使用该技术手段,没有真正做到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以《商务英语口语与实训》课程的具体一堂课《Ticket Reservation(机票预订)》为例,整合信息化技和高职《商务英语口语与实训》课程进行课堂信息化教学。探索在信息化环境下,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如何变革传统教学的弊病,成功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一教学设计和教学准备

(一)教材


        本课程采用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校本教材《商务英语口语与实训》作为实训指导书,教师上课前发布的课前学习任务单。同时,本课程作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之一,在超星泛雅平台、中国大学MOOC平台发布课程。[2]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教师在课前已经将基础知识内容、背景介绍以及练习题提前在网络化教学平台上发布给学生。

(二)教学内容

         本堂课属于商务英语口语实训的商务旅行模块中的第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商务旅行出行准备中机票预订的环节。

(三)教学对象

        本课程开设在高职第四学期,以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为主要授课对象。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日常口语知识和商务旅行常识;能力方面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能够快速适应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行为习惯方面,对于特殊情况的处理能力较弱,英语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不强。

(四)教学目标

        由本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分别对应教学中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3]。本堂课要重点解决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机票预订中的全部工作流程和语言表达;难点在于运用英语正确解决该过程中的各种特殊问题,如改签、取消以及升舱等。

(五)教学理念

         我们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系统组织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整教学过程。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构建多维课堂,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跨文化交际素养贯穿课程的全过程。

\

 
(六)教学方法

         在这堂课中,教师综合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情景交际法、角色扮演法和小组协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七)教学环境与信息化手段

         在教学环境方面,依托VR虚拟情境实训室进行授课,为学生最大程度提供仿真环境。信息化教学手段上采用最新的超星泛雅网络化教学平台和学习通软件。此外,教师采用希沃授课助手进行手机投屏,使用百度英语语音输入软件,能够将学生和老师的语音转化成文字,帮助老师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言表达错误等,从听觉、视觉的双重感官上的强化学生的记忆。

二 教学实施过程

        整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整合了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与教学资源,分为课前探索、课中学习、课后拓展三个阶段。

(一)课前探索阶段

         教师通过网络化教学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2个微课视频;9道课前测验(8个客观题,1道主观讨论题),1个课前调查问卷;学生通过登录手机APP完成课前学习的所有内容[4]。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视频、完成测验和调查问卷。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多次反复观看视频。教师督促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完成课前问卷调查,课前测验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学生难点问题,为课堂上进行针对性教学做好准备。

(二)课中学习实训阶段

         首先,教师手机投屏,查看学生们完成的课前问卷调查结果,挑出有代表性的进行简要讲解。其次,教师进行课前学习任务检查与反馈。教师登录平台检查视频学习情况和课前测验完成情况。教师针对其中正确率较低的题目进行详细解答;针对主观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工作流程关键词进行基础知识回顾。同时,根据回顾的关键词进行重要句型的复习,组织学生进行问与答的接龙游戏。

(三)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初级实训任务,以促进学生

         对基本语言知识点的熟练掌握,确保学生动手动口能力的提升。初级任务情境:格林先生和太太在本月底需飞往美国洛杉矶参加一个国际性会议。他正在为他和太太电话预订从北京飞往美国洛杉矶的机票。初级实训任务:预订一张国际单程机票(商务舱)(北京—洛杉矶)请学生现场完成角色扮演:学生模拟实训、评价等。教师将全班分为两组(A组、B组)分别扮演两种不同角色。教师在移动学习设备上给不同的小组发布不同的初级实训任务卡。
教师选出2名学生进入虚拟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后,教师请各小组成员简单讨论后对刚才的实训过程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教师总结后发布高级实训任务

       格林先生已经预订了2张飞往美国洛杉矶的单程机票,但是由于突发状况,格林太太无法乘机,而格林先生也要因此推迟出境时间。

       学生根据这一实际情况的变更,分组进行快速思考后提交解决方案。格林先生需要致电订票机构,格林太太的预订需要申请退票,格林先生自己的预订需要改签,并需要咨询可改签的具体航班时间,以及退票改签的手续费等。

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做出提示:

a)提供原航班的相关信息(包括航班号码和乘机人姓名等);
b)清楚陈述改票和退票的详情要求;
c)确定新航班的日期与时间等;
d)确定退票以及改签的手续费用。

(五)难点突破

        针对在高级实训任务中可能出现的语言交际难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退改签的相关词汇的学习、退改签交际过程中的典型语句的学习等。此外,教师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展相关的口译训练。如学生通过百度英语语音输入,将若干中文退改签的交际用语翻译转换为英语语句。学生进行现场口述,通过百度英语语音输入反馈到移动学习APP,教师根据学生口述的情况进行讲解和点评,提醒大家在语言表述上的细节问题

\

 
(六)高级实训任务展示

        高级任务:国际单程航班改签以及退票。教师继续给不同小组发布不同的任务卡,请学生现场完成角色扮演:学生模拟实训、评价等。

(七)教学评价

      针对高级实训任务,教师请全体学生在移动学习APP上对本次实训任务从四个维度上进行评分(共计100分):

a)发音是否准确、语音语调是否恰当(25’)
b)语言表述是否正确恰当得体 (25’)
c)语言组织是否有效连贯(25’)
d)工作流程是否完整没有遗漏 (25’)

         教师通过投屏手段,带领学生观看全班同学的评价,并提出了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尤其是学生语言表达的正确与得体、工作流程是否完整以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

(八)教师总结

        针对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的情况,帮助学生对机票预订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指导意见,帮助学生提高灵活处理个性化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弱的情况,提出在此方面特别需要注意的细节,如英文中使用礼貌用语,中英文表达在此情景下的差异等。

(三)课后拓展阶段

       课堂学习之后,为了更好的督促学生巩固所学,并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料,要求学生完成一系列实训拓展任务。

       第一,拍摄并上传实训视频要求全班学生两两合作,完成包含基础预订以及处理突发状况的预订实训视频,上传到移动学习APP中,学生进行互评。

        第二,课后邀请外籍专家与全班学生进行在线直播,互相交流分享在机票预订中的个人经历,小故事或者一些特殊的案例等。

        第三,网上订票实操要求每个学生要求在国际航空公司的英文官网上进行机票预订,付款前的全部流程必须完成并截图上传到移动学习APP中。

三 特色创新与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特色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发挥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多维课堂,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教与学的统一。第二,充分利用校内仿真实训室,进行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三,多元立体评价考核体系,通过小组互评、企业专家和外教教师的综合评价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全程监督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情况,通过后台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形成过程性评价。第四,注重语言+技能+文化的培养,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5]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自豪感,符合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为我国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储备优质人才。
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与现代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合,《商务英语口语与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真实且有效。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必要的语言技能,还提供了平台让学生真实体验了实际工作的场景与流程。信息化教学开拓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广阔平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都获得了提升。

参考文献

[1]宋庭龙.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教育现代化,2017(33):197-199.
[2]杨眉,以赛促教——高职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作品带来的思考.教育现代化,2018(04):317-319.
[3]李小蓉.高职英语信息化建设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6(30):44-45.
[4]黄悟.建构主义框架下的信息化高校英语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2(08):101-102.
[5]滕飞,李澜,王兢,等.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746.html
本文标签: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