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规划设计类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实施 ——以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8 11:58: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课程思政是新时期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抓好专业课程教学主渠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本文以规划设计类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版块的改革实施,探讨课程思政的开展与优化,健全课程思政的育人体系,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孟津竹,等.规划设计类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实施——以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4):47-49.

        习总书记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思政教育落实到每一堂课中来,形成了“课程思政”科学集中的概括与阐述。本文以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为例,针对规划设计类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力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课程思政教育的新局面。[1,2]

一 规划设计类课程思政概述

(一) 课程思政的现状


        规划设计是指对项目进行较具体的规划或总体设计,综合考虑多项因素,进行地上和地下的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以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为例,规划设计类课程涵盖学院建筑学、土木工程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学科,涉及课程包括《城乡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地下空间规划实习》、《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形成横向拓展的课程体系,将所包含的中心区、居住区、城市地上地下交通系统、城市广场和市政公用设施等课程内容,按形象空间进行分类,分成空间布局(大空间)和建筑设计(小空间)两分支,进而进行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设计。

          目前本学院的生源是理工科学生,这样的专业设置有优势,也有着显而易见的缺点:学生形象思维和图面表现能力欠缺、设计能力较弱,在规划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教授为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加入了一定的思想政治内容,并不断进行推敲,以求思政与课程的良好衔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3]

\

 
(二) 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规划设计类课程横向拓展体系作为学院贯穿各专业的课程,更加迫切需要渗透思想政治内涵,使思想政治课程发挥更大的效果;能够补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的政治素养、提高思想觉悟;能够更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和设计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4,5]

(三) 课程思政的目标

         高校培养的人才需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相一致,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秉承“自强笃行”的校训,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学院建筑学、土木工程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三个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中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学生的基本素质: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良好思想品德;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具有责任心与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和公民的道德规范;具有严谨治学、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思想政治素质。规划设计类课程贯穿三个专业形成横向拓展的课程体系,更应将思想政治培养与课程内容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素质要求,将思想品德、道德规范和优良品质等融入具体的课程中来加以实现。[6]

二 规划设计类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针对规划设计类课程思政的目标,通过相关课程体系的融入、政策引领和情怀挖掘几个课程思政版块来具体实现。[7]

(一) 课程体系融入思政元素

       (1)理论内容与思政融合:1)针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思政渗透,学习城市规划和地下空间规划的发展史,更多举世瞩目的工程诞生,了解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事迹,数十年如一日的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城市建设的志向,培养报效祖国的热情。2)制定课程评定标准:针对学生旷课、迟到现象,作业迟交及水平不高问题,制定严格且详细的考核标准;制定实验相关要求,指导学生在实验时保持良好的卫生及安全环境。养成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保持良好的职业行为能力。

         (2)实践内容与思政融合:1)参与规划设计认识实习、调研、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等工作,感受可能遇到的暴雨、严寒和酷暑等多变的工作环境,养成克服困难、不屈不挠和吃苦耐劳精神,学会积极的面对问题。《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的下沉广场规划设计作业中,把市民广场定位为设计主题,要求学生以人为本,从市民需求角度出发进行设计。2)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大学生模型设计竞赛等,通过学生组队动手完成设计作品,增强学生认知和开展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互帮互助意识,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体会职业的荣誉感。

(二)“国”情怀——深刻把握国家政策指引

         (1)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1)我国城市建设成就总结:以网络调研、规划展示馆参观、书报阅读等形式,学习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和地下规划设计的成就,以论文的形式进行总结。2)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产品设计:用画笔纪念这一伟大的基本国策,从大学生的独特视角,描绘青春中国梦,歌颂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大学生奋发学习,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规划设计能力运用在产品中,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参与了由沈阳体育学院主办,省内各(院)校参赛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T恤图案设计作品征集活动,最终产生了“扬帆中国梦”、“辉煌40年”、“青春飞扬”、“梦想的天空”等一系列学生作品。(见图1)


\


          (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深入学习:随着2017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向社会公开,标志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进入实施阶段。在规划原理课中针对北京市新总体规划这一内容,对其进行深入学习,了解城市面向未来的长远发展目标、治理“大城市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大格局中,承担好历史责任,最终通过论文的形式进行总结。

(三)“家”情怀——充分挖掘家乡建设内涵

        (1)家乡城市建设调研汇报:通过假期时间对自己家乡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城市设计和地下空间等内容进行学习,亲身体验其建筑功能、空间组织和交通流线等,了解其历史、建造过程,进行swot分析,并通过图示及ppt的形式进行总结汇报。

       (2)家乡居住类建筑规划设计的调研汇报:对自己家乡居住类建筑及规划设计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地域气候、文化等因素对居住建筑规划设计的影响,分析其单体及群体的特征,图纸和汇报的形式进行表达(见图2),通过班级同学的交流,使学生了解祖国大地不同区域的住宅特点,更形象生动的进行了住宅类型的展示。

\

三 结语

          高校思政问题是一项巨大的教育教学系统工程,将专业与思政有效融合的课程思政是该巨大工程中的重要部分,本文以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为例,将思政内容与规划设计类课程相融合,提出课程思政目标,从不同角度进行改革,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国”情怀和“家”情怀的引领等三方面加以实施,构建规划设计类课程思政版块的教学模式,完善思政育人体系,将知识、能力与品行统一,形成当今高校思政问题的突破点。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
[2]王永友.思想政治理论课贯穿科学思维教学模式的实践考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1):81-87.
[3]张丽娟.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2(1):239-241.
[4]彭文.在工程测量课程中实践“课程思政”的探讨[J].绿色科技,2018(19):247-248.
[5]孙圣勇.专业课程思政例析——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7):210.
[6]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学科与课程建设,2018(3):64-69.
[7]王浩宇,任晓耕,吴义民,等.“课程思政”视野下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空调冷热源技术》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8(23):130-1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6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