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思政教学中应用榜样激励的有效性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4 10:44: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榜样激励作为进行高校思政教学的有效手段,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为充分发挥榜样激励法对高校思政教学的价值作用,笔者从思政教学相关概念解析入手,对高校思政教学中应用榜样激励的意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高校思政教育中榜样激励的作用,最后探究了强化高校思政教学中应用榜样激励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学;榜样激励;意义;有效性;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王冰.高校思政教学中应用榜样激励的有效性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41):214-215.

一 思政教学相关概念解析

       思政教学,也可以称之为思想政治教学,它主要指的是担任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工作者,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受教育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施加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正确行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1]。

二 高校思政教学中应用榜样激励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各个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对他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有个更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他们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为企业谋福利。在大学期间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推动高校发展的有效途径[2]。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形成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而大学生心智发展并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那么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虽然高校在积极地推进思政教育工作,但是由于方法不当,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并没有多大的改观。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其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性的作用,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榜样激励是当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激励大学生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明确自身学习目标,为服务于国家、社会以及他人做好准备。在榜样激励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和态度都将发生改变,并且使自己朝着榜样的方向发展,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推动力[3]。

         在大学阶段,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而且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很容易相信别人,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挫折所以心理抵抗能力有待提高。这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加强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承担他们的使命,端正他们的人生态度。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采用榜样激励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已经感觉到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从而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满足他们未来发展的需求。

三 高校思政教育中榜样激励的作用

      榜样激励之所以能够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积极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其能够产生一定的作用,比如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推动作用,在这些作用的影响下高校思政教育才能更好地进行[4]。

(一)导向作用

        各个高校在给大学生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首先应该将那些先进个人事迹资料准备妥当,然后采用声情并茂的方式给学生进行介绍,激发学生学习这些先进个人思想行为的兴趣,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向他们看齐,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永不气馁、永不放弃。在向学生介绍这部分内容时,还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与这些伟人之间的差距,并且不断反思自己,为今后努力提供了方向。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以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为重点,并没有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所以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而榜样激励法则明显不同,其以真实的案例为教育背景,将情感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在学习他们先进个人事迹的同时感受到他们身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质,看到人性的光辉。在不断地品读、感受这些先进个人事迹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以这些人为榜样,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让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会迷失方向,从而产生了导向作用[5]。

(二)协调作用

         虽然大学生已经属于成年人的范围,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导致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控能力都比较差,很容易头脑发热而做出悔恨终生的事情。比如,同一个宿舍的人很可能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恶语相加,进而大打出手,给自己以及他人都带来很大的伤害。当前,我们有时候会看到有关大学生因为一点小事而杀人的报道,最终直接毁掉了两个家庭。这同样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带来的后果。采用榜样激励的手段,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大,让他们在学习那些伟人在面临挫折时那种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面对挫折时的抵抗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制力,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看待人和事,即使产生了矛盾也可以采取主动、和平、友好的方式去解决矛盾,而不是因为一点面子让矛盾再次被激化而产生更严重的后果。思想政治教育永远是高校为学生思想上建立的第一道防线,能够让他们把一些负面思想、消极情绪都排除在外,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让榜样激励发挥出协调的作用,实现学生之间的和平共处,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美丽的校园。

\

 
(三)推动作用

       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没有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主要是因为缺乏真正的推动力,从而使得思政教育发展缓慢,逐渐与社会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节。而榜样激励法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快速发展,实现思政教育与社会同步发展[6]。在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先进人物事迹,而学校在选择那些发生在学生身边不久的感人故事,就很容易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发挥出榜样激励的作用。可以说,如果只是把思政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而不从他们身边的案例入手,那么不仅会使这些理论知识显得苍白无力,而且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就得不到保证。

四 强化高校思政教学中应用榜样激励有效性的措施

        鉴于榜样激励对高校思政教学所产生的导向作用、协调作用以及推动作用,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榜样激励教学工作,增强高校思政教学中应用榜样激励的有效性。

(一)合理取材

        为了能够保证榜样激励的有效性,首先应该保证教师所选择的教育素材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并且引入学生情感、思想上的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榜样激励的作用和优势[5]。为此,教师在选择素材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素材,比如,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那么教师就应该着重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给学生介绍那些大学生艰苦奋斗、自主创业的光荣事迹,教育他们向这些人学习,不怕吃苦,不怕遭受挫折,要把国家社会的发展置于首位,不能安于现状,要有一种不服输、不气馁的勇气。

(二)科学教育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应该只是把这些先进的个人事迹介绍给学生,而是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最恰当的时候用最科学的教育方式把这些内容介绍给学生,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出榜样激励的作用。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知道学生所感兴趣的是什么,需要加强教育的方面有那些等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教师的责任,从而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

五 结束语

        榜样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到高校思政教学中,不仅能够明确学生自身学习目标,激励大学生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在榜样激励的影响下,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想和态度都将发生改变,并且促使学生朝着榜样的方向发展,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推动力。

\

 
参考文献

[1]郑永奇.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的理念与举措[J].教育现代化,2018,5(42):284-285.
[2]魏龙泽.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8,5(12):114-116.
[3]刘艳慧.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应用榜样激励的有效性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4):168-170.
[4]李祖超,邵敏.青少年榜样激励与励志教育现状研究——基于全国8省(市)青少年问卷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56-57.
[5]余应坤.传统文化融合榜样教育的高校思政课程开发与应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06):23-26.
[6]英慧平.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33):47-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37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