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通过选取我院2015级中医类189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试验组《中医诊断学》辨证部分采取案例式教学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学期结束后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探讨案例式教学法应用于《中医诊断学》辨证内容后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案例式教学法;辨证内容;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高占华,等.案例式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辨证内容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41):129-130,132.
《中医诊断学》是一门既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中医主干课程,又是连接基础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建立中医辨证思维模式的关键性入门课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中医思维能力和中医临床辨证能力的培养,影响着学生的临床诊疗水平。辨证部分是《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如何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灵活地运用是《中医诊断学》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难题[1,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地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中医思维能力和中医临床辨证能力,尽早达到服务于临床的教学目的,笔者将案例式教学法引入到《中医诊断学》辨证内容的教学中,对辨证部分的授课方式改革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一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5级中医类5个自然班189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中医学专业1班+针灸推拿学专业1、2班,3个自然班共113名学生作为试验组,实施案例式教学,随机抽取中西医临床专业1、2班,2个自然班共7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两组学生在基本情况、高考入学平均分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采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李灿东、吴承玉主编),按照同一教学大纲要求,统一课表授课,教师基本固定,均统一备课。
(二)研究内容
主要在《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病性辨证和病位辨证三大辨证部分实施案例式教学。
(三)案例选择
案例式教学法是指在《中医诊断学》教学的具体环节中,适时地穿插医案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方法[3]。案例的选择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适用性原则,即根据不同辨证内容选择适合的案例;二是精准性原则,即案例选择要具有代表性,被大家公认,没有任何质疑。本研究中案例的选择根据不同的辨证内容,选取《古今名医医案赏析》里的典型医案。
(四)实施方法
案例式教学法在试验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教师精选案例:课前,教师精心备课,认真分析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根据辨证内容精选《古今名医医案赏析》中的典型医案,经过教研室集体讨论审核确定。2.学生课前准备:教师将选好的案例,提前一周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案例自设1-2个思考题,并以案例和思考题为重点,查阅文献,进行自主学习。3.教师引入案例:课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入案例,将学生随机分组,每组选定1名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的案例学习和讨论。4.开展医案讨论: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诉提取,证候判断、证候分析及辨证思路等方面展开讨论,学生自由发言,通过启发学生思维,质疑问难,最后得出辨证结论。5.总结点评:讨论结束,教师对辨证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统一认识,加深对辨证的理解,强调医案中的重点和难点,梳理辨证思路,着力培养学生的中医思辨能力。
(五)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有三种,一是期末成绩评定,两组学生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题、统一评分标准;二是教学满意度评定,期末结束向每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三是同行教师评定。
二 结果
(一)期末成绩评定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满分100分)和案例分析成绩(占期末考试成绩的10%)对比结果如下(见表1)。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案例分析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试验组学生的案例分析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案例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中医临床辨证能力。
(二)学生调查评定(见表2)
两组学生教学效果比较,试验组在有助于培养中医思辨能力、有助于培养团队意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教学内容充实,课堂效率高四个方面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案例式教学法能够提升《中医诊断学》的综合教学质量。
(三)同行教师评定
参与案例式教学的教师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中医诊断学》辨证部分采用案例式教学法,适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教学效果良好,学生上课积极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质疑问难,课堂讨论等多个环节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三讨论
近年来,教学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行业的研究热点。在2006年到2016年这十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在教学上具有影响力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转变[4]。案例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转变的探索,目前在国内逐渐被推广。案例式教学法是以病案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作用,进而实现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许碧夏[5]认为案例教学不注重对错,重在分析、决策;不注重经验,重在知识框架的应用;不重传授,重在教师与学生互动。赵厚睿[6]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地弥补学生在中医学学习的早期阶段临床经验不足的缺憾,可让学生对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有形象的理解和认识,能吸引其注意力而进入医者的角色。
《中医诊断学》辨证部分采用案例教学,以名家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经历多个环节,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比,更能使学生充分运用知识储备来收集资料,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训练了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缩短了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较早培养了学生的中医临床辨证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并且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爱萍,杜坚.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辨证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2):100.
[2]王晓冰.案例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47):198-199.
[3]赵厚睿.中医诊断学案例式教学法运用体会[J].中医教育,2009,28(2):48.
[4]赵丹.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方式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的探究[J].2018,32(5):28.
[5]许碧夏.案例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5:90-92.
[6]赵厚睿.中医诊断学案例式教学法运用体会[J].中医教育,2009,28(2):48-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