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社会上高分低能的现象,以及能源化工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本人提倡“立德树人、创新创业与能源化工专业三者结合起来培养能源化工专业的大学生,大学生不应该读死书,要活学活用,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性的思维,结合自己的本专业开发、探索一些适应新形势下的清洁能源”。能源化工作为化工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是掌握煤炭综合利用重要科学技术基础。将立德树人、创新创业融入到能源化工中才能培养出新时代合格的能源化工人才。
关键词:立德树人;创新;创业;能源化工
本文引用格式:王迎春,等.立德树人、创新创业与能源化工专业相融合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5):31-33.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Lide Shuren,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ith Energy and Chemical Industry
WANG Ying-chun,XUE Yong-bing,WANG Xiao-xiao,LU Bao-di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yuan Shanxi,China)
Abstract:In response to the phenomenon of high scores and low energy in society,and the difficulty of employment for graduates of energ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majors,I advocate that“Lide Shuren,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and energy and chemical majors should be combined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energ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College students should not read books.To learn to use life,we must develop morality,intelligence,body,beauty,and labor in an all-round way.With innovative thinking,combined with their ow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explore some of the clean energy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Energization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chemical industry,and it is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basis for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al.In order to train qualified energy chemical talents in the new era,we will integrate Lide Shuren and innovation into energy chemical industry.
Key words:Lide shuren;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Energy and chemical
一“立德树人”是在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的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始终是教育界绕不开的根本问题。立德:《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三国·魏·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清钱谦益《户科给事中孔吉授徵仕郎》:“夫给事中在帝左右,古多用履素立德者为之。”树人:《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从以上的描述中,不难发现,“立德树人”这四个字给出了相当大的启示,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就铸造人才的第一步在于树立良好的德行。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德行,在当代青少年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自我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相当大的作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是发展自身的沃土,也是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所以,“立德”是“树人”的基础和前提。既然明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那么,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就成了当前教育下细分的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学校德育工作有这样的一段阐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教育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原则,将立德树人作为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发展的接班人。所谓立德,使人有道德,且其成为人们的本钱,人性[1]。首先,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德育教育和育人在根本意义上是高度一致的,但在这一阶段是如此强调,因为道德教育在新时期有其特定的内容和要求。当前,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加强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整的教育质量观。在“德育”中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品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神圣使命,根本诉求是德育。
二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创新就是要在现有的领域扩大或开拓新的领域,与前人不同的路径。创新可以是多人或多企业合作的网络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使开展并加强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促进大学生进一步深造和为其将来就业做准备而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也使得创新和创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成为实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并日益得到全世界的关注。创业的本质[2]是观察社会市场形势,找准方向,把握机会,创造性的资源整合、创新和快速行动。因此,创业的关键是创新,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
创新就是新方法、新产品、新理论等。它包括有三层意思:(1)已有东西的更新;(2)彻底旧思想、就理论;(3)创造出新产品。只要是创业,就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说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推动着创新。
对社会而言,创业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物质财富,同时还增加了社会就业率,丰富了就业渠道,特别对于缓解我国目前存在的就业压力更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并且,人们的创业实践活动还具有推动我国创新教育发展和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功能,以满足和适应人们创业需要为宗旨的教育实践。对个人而言,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风险,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的综合能力,使自己不断成熟。
在某种意义上,创新还是将潜在的还没有显现出来的技术和市场隐形的调节变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3]。而创业者不一定是创新者、发明家,他只要具有能发现潜在的商机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创新者也可能不是创业者、企业家,但其创新性成果应是由创业者来推向市场,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新发明、新产品、新服务的出现是因为创业,开发出新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刺激和深化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从而也就提高了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增强社会经济的迅猛增长。
三 立德树人和创新创业与能源化工的有机结合
构建以创新创业实践为主线的化学专业教学新体系[4],不仅强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的纵向贯通,更加深层次的注重创新创业实践的横向联系;同时还突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等多方位创新创业实践。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以多年的化学教学改革经验为基础,准确把握化学专业方向的发展动态,应对市场导向对化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在以创新创业实践为主线的化学教学工作上形成了一套新体系。
能源化工是化工中一个崭新的专业[5],曾经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里简单介绍过。其中的内容是如何利用能源,并较少的伤害大自然。研究方向包括:石油化工、煤化工、燃气及天然气工程、绿色合成、环境催化、能源清洁转化、新能源利用与化学转化环境化工。
该专业开展化石资源优化利用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点解决高效新型催化剂研制及其工业放大等重大问题;研发高效、低成本、上规模、环境友好的非石油基醇醚酯合成工艺路线;清洁能源的制备、存储及其转化。研制基于液相反应的新型超级电容器;研发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新型材料。
作为化工的重要分支学科,能源化工要求掌握煤炭的综合利用,了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能源合理利用和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化学化工的基础理论和技术解决能量储存、能量传输以及能量转换等问题,可以很好地为社会经济生活服务。一般地,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源的使用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形式的相互转化。
在高等院校内,尤其是以煤为依托的学校,需要长期不断的建设发展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刚开始开设该专业时应需要明确其发展方向,并吸收借鉴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不断发展、改进、完善该专业建设。到后来办出自身的专业特色,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培养掌握化石能源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高效洁净化工转化利用过程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利用现代化工科学与技术,在现代煤化工、天然气、石油化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环保和节能减排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新产品研制、新技术开发、装置设计及生产过程控制、生产技术管理、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6]。
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独立申请科研项目,通过老师的指导,自己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方案,然后在开放的实验室进行开放性实验。这样可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而学生们也能充分地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工作,不会是总是依赖他人。训练了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利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社会,发现新的突破点。所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在“创新”字,若永远按照别人的路子走,得到的则只能是别人废弃的赝品[7],永远不会走在前列。
立德树人、创新创业与能源化工专业三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大学毕业生。特别地培养大学生们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得转变观念,建立新的机制,为大学生们提供创新的氛围和进行创新实践的平台,让学生有丰富的实践机会。当然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仅依靠大学四年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长时间的坚持。
参考文献
[1]王清华.实施关心教育,培养学生素养[J].辽宁教育,2018(03):01.
[2]程水源.创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时贵仁.大学生教学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9.2
[5]韩军,何选明,王世杰,等.《能源化学》教学团队多导师制的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9):72-73.
[6]柯誉满,肖稳发,王国昊,等.化工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43-44.
[7]张玉莹,邹萍.浅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境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01):35-36+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