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内容繁杂抽象并与多门医学课程紧密联系的前期基础医学课程。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组织胚胎学教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借助移动教学平台创建的新型教学方法,结合课前自学自练、课中探讨和课后巩固总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学兴趣,较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对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移动教学平台;组织胚胎学
本文引用格式:周崇,等.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究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35):210-212.
组织胚胎学是与多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紧密联系的基础形态学课程,包括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内容,它主要是借助显微镜来研究机体的微细结构,因此该课程具有理论知识复杂抽象、专业名词术语和概念繁多、实践性和直观性强以及与多学科相互渗透和联系等特点。它是医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难点课程。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授课时间有限,与学生交流不够充分、互动较少,无法提高教学效果,甚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脱颖而出。翻转课堂就是信息化时代催生出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出现颠覆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种灵活的教与学方式、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与个性化发展思想,能够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一翻转课堂的研究背景
早在2000年,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就已经萌芽于美国。翻转课堂的概念于2011年被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正式提出,英文为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虽然其发展与演变过程只有十多年的历史,但却引起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关注[1]。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上讲授、课下作业”教学模式的翻转[2],教师课前通过雨课堂或速课堂等教学平台创建短小精悍视频,达到教学信息明确,学生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即平板电脑或手机APP功能进行课外观看,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3]。这种将知识传递置于课前、知识内化置于课上的颠倒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推进中国高校医学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翻转课堂如今在美国备受推崇,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浪潮,而在我国则仅有五六年的研究时间,理论分析多于实践应用,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移动教学平台是通过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技术,将教学资源经过全方位整合,供学生自由学习的一种教学新模式[4]。具有便携性、无线性、移动性等特点,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移动教学平台包括雨课堂、微信和速课堂等新型教学工具。教师在课前将文字、图片、课件、音频和视频等多种类型信息推送至平台,并可以申请移动教学平台的公众号账号,创建班级进行教学活动。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大学生往往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利用广泛普及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设备获取教育资讯,与老师进行即时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移动教学平台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新教学模式将会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为老师和学生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提供了可能途径。
二翻转课堂应用于组织胚胎学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教学环境的基础设施搭建已经日渐成熟。目前,学校都拥有比较完善的网络设施,基本实现了无线网络的校园全覆盖,以及移动网络运营商提供的无限制流量套餐等,为移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基于科技的进步,小型化的移动通讯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现代大学生当中的越来越得到普及,这就为翻转课堂的移动学习提供了有效载体。移动学习具备它独一无二的特性,即学习者不再被限制在课堂上和课桌前,可以自由自在、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活动,从而越来越受到青年群体的青睐。据了解,现代的大学生基本都拥有智能手机,同时各种各样的移动学习平台也被陆续开发和完善,这些都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容易在大学课堂开展实施。首先是授课对象容易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于中小学的学生,高等医科院校的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学习理解能力和自觉性。翻转课堂通过移动教学平台将教学资源、知识模块和师生交流等进行有效整合,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进行自由共享的学习模式,激发大学生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心,消除了学生面对面互动时的心理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是授课教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全新理念,大学教师一般都具有高学历背景和高知识层次,对现代化的先进教育理念及现代化的高新信息技术能够较好地掌握,能够娴熟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化教育资源,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使得高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应用具有可行性。
组织胚胎学的大多数内容适合运用翻转课堂教学。鉴于不同学科之间的跨度和复杂性,并不是所有专业和内容都适合应用翻转课堂教学,从中医院校组织胚胎学的教学而言,除了四大基本组织的内容相对抽象外,器官和系统等其他方面的内容适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3]。为了让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有效的学习,教师可根据每个小知识点,制作的课件或视频要做到短小精悍,重点、难点要突出,时间尽量控制在5-8分钟能阅读完。翻转课堂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小组协作,基本掌握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这些都要求教师事先进行教学设计,严格把控好时间。
三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和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组织胚胎学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共分为三个部分:1.课前知识传递与自学;2.课上知识内化与讨论;3.课后知识巩固与反馈。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各自承载的角色功能,逐渐实现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主体,教师引导、组织和管理为辅助的学习模式[5]。
(一)课前知识传递与自学
课前自学是最重要也是最难驱动实现的部分[6]。教师通过移动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预习内容),推送一个知识点相关内容的文字、图片、语音、课件、视频或网址等,课件或视频后会面紧跟几个小测试题,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验。自学内容要设计得精致,重点、难点要突出,避免生僻难懂。学生可以在移动教学平台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可以对不懂的知识点或问题进行点击标记反馈。并通过回答测试题检验自己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翻转课堂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兼顾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并能真正实现分层教学,鼓励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制定计划进行学习及完成测试。对于预习情况,教师可根据移动教学平台的自动数据分析系统的相关功能,查看每个学生对知识的预习和掌握程度,帮助教师确定课上将更多时间用来解决绝大部分学生不懂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二)课上知识内化与讨论
课上知识内化需要增加师生课堂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更新了传统教育理念,并融合以移动教学平台辅助授课的新型教学模式。课堂是知识传授与内化的场所,教师可以根据移动教学平台的统计分析结果对课前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或课上掌握较差的一些共性问题,使用PPT和板书等教学手段有针对地进行统一讲解演示;课上教师也可以随时发布提问和限时小测验,既避免了面对面回答时的怯场问题,又加强学生注意力;学生可以通过发送弹幕的形式在教学平台与老师匿名互动,对所学知识能够进行真实反馈和及时提问,不仅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能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同时也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或小组协作,互相协作、互相监督,不仅可以改变沉闷的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内化与吸收。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无形中改变课堂管理。
(三)课后知识巩固与反馈
课后知识巩固总结也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环节。移动教学平台可以有利于学生随时进行复习,加强知识巩固与记忆。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根据自己课前或课上标记过的尚未弄懂的知识,有针对性的加以复习。教师可以针对本章节的重点、难点知识,在平台上发布在线测试,检测和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题型或知识点建立题库,以备学生在平时、期中及期末时复习巩固使用。课后测试不仅是对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反思和检测,教师也可以根据移动教学平台的相关记录或学生的反馈结果,作成组织胚胎学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效果,使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做出适当调整并加以完善。相比较于翻转课堂中共性问题的课上面对面讲解与讨论作答,针对个性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后进行个别化指导,通过移动教学平台在线进行答疑解惑,真正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实时互动,让师生互动永不下线[7],更加充分贯彻了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四小结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更新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提升了原有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改革的必然产物。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改革,改善传统授课模式中的师生角色关系和互动方式进而提升学生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果,已然成为大势所趋。将移动教学平台应用到组织胚胎学教学中,能够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实时的反馈,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大的便利,使学生迅速提升学习效果。通过移动教学平台技术,可以把教师和学生从课堂上解放出来,随时随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8]”的教育教学新理念。
参考文献
[1]范文翔,马燕,李凯,等.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3):90-97.
[2]齐军.美国“翻转课堂”的兴起、发展、模块设计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1):23-27.
[3]赵飞兰,黄荣师,范蓉,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组织学教学中应用可行性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7):142-143.
[4]陈永欣,马静,钟静,等.移动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14):169-170.
[5]李敏.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6):318-320,334.
[6]周雅兰.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在软件测试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46):250-252.
[7]程云,彭景贤,岳淑芬,等.基于雨课堂的组织胚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3):254-256.
[8]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N].人民日报,2010-07-30(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307.html